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冯玉祥也接到了蒋正抗议指责其对友军开战的电报,气得他也同样破口大骂蒋正。

    “蒋某人真反复无常小人,西北军可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既然你不仁,也就别怪咱不义,打他娘的,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于是,西北军宋哲元,庞炳勋部迅延京汉线南下支援进攻武汉受阻的韩复榘。同时,蒋正一方顾祝同、陈诚、卫立煌的部队也进入湖北,增援刘峙,一时间湖北京汉线一路竟云集蒋冯近六十万大军,空气骤然紧张,大战竟再次一触即发。

    与湖广、江西战云密布相比,位于陇海线以北的山东却是另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土地改革与减租减息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同时严惩了一批作奸犯科鱼肉百姓的土豪劣绅,百姓们纷纷叫好。

    不过省府秘书长朱武生却是一肚子苦水,叫苦不迭,自从吴孝良将省政府由临淄迁回济南,他便不再兼任临淄县长,将县长一职交给了在临淄农会风生水起的陈三水,转而专任省政府秘书长。

    他虽然专人秘书长,却是吴孝良土地改革以及减租减息两大政策的直负责行人,又因为是在济南省会之地,大族势力盘根错节,土劣之患尤甚,面临的压力与攻讦是在临淄时的数十倍。但他都顶住压力,将之一个个办成铁案。

    不过,最近还有一桩公案,让他不知如何下手。因为这事涉及到刚刚当选国民党执委的丁惟汾,并且他还兼着山东省政府议员,此人可算是国民党内元老,早在辛亥革命之初就追随孙山,在国民党央以及老家山东颇有影响力。这样的人物,即便其家族事涉法律,也不是他区区一个省政府秘书长能办的。

    这事,原也简单,就是一宗土地侵占案,大地主强取豪夺了小地主的土地,小地主多年求告无门,如今听说省政府来了个吴青天,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由日照来到济南告状。这个日照丁家是早在朱武生这里挂了号的,省政府的两大政策在日照阻力重重,到现在也没有半点进展,根子上就是这丁家在捣鬼。无奈之下只好去请示吴孝良。

    吴孝良原本就痛恨土劣凭借在地方上盘根错节,鱼肉百姓,现今竟然还敢仗势对抗政府。他知道,全省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如果不处理丁家,那山东的大好形势就会功亏一篑。

    “不要有压力,有军队给你撑腰怕什么怕?只管按照相关法规去办,有胆敢阻拦者一律军法从事。”

    吴孝良想了片刻,又补充道:“这事你不必亲自去办,省里离不开你,调临淄县县长陈三水任日照县长,同时给他一个省政府巡视鲁南地方专员的名号,专门查办当地公然对抗政府的土劣。还有,给五十七师李师长发电,令他调一旅人马进驻日照县城。”

    听着吴孝良一番部署,朱武生只觉阵阵寒意,军队都调动了,日照恐怕要见血啊!不过,他哪里知道吴孝良心所想。

    吴孝良调重兵进入鲁南也是迫不得已,这个丁家原本就在韩复榘冒篡省府主席之时便与其勾结,为其提供资金与粮食,丁家也从得到了数倍的回报,以各种手段兼并了大片土地。本就是是既得利益者,如今吴孝良主政山东要土改,要减租减息,这些都有损于丁家利益,一次他除了在地方对抗省府政策以外,还在暗与韩复榘勾结,企图使其重返山东。

    所以必须以雷霆手段加以压制,以此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地方豪强。

    在丁家爆出强取豪夺案后三天,吴孝良再一次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因为鉴于形势的风云突变,他决定要有一番大举措。

第404章 是否出兵

    蒋冯于湖北展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双方军队已经集结有百万人之众,一旦开战便将是场旷日持久的血战,与吴孝良前世原大战相比,无非是变成了湖北大战,遭殃的百姓却由河南改到了湖北。

    这次高级军事会议,不但有军方人员出席,连政府方面的委员以及各厅厅长也全部出席。吴孝良这次要在最大程度上在省府内部取得一致。冯玉祥屯重兵于湖北,后方军队已经被他掏得干干净净,防守极为空虚。面对这个大好时机,他对于是否出兵河南所持态度是极为慎重的。

    其各厅厅长几乎清一色的反对出兵,教育厅长何思源便旗帜鲜明的反对道:

    “主席身为山东一省之长,便要为山东千万百姓负责,轻启战端劳民伤财不算,如果战事不利,战火波及到本省,山东百姓又将再遭兵锋涂炭。如今,我们正百废待举,工业、教育蒸蒸日上,为了如此大好局面思源也不愿见到战火再起。”一番慷慨之辞后,随即又补充道:

    “所以,以思源之见,只要军阀们不来招惹我们,山东便应闷头发展,不再轻言兵事。”

    众人之厅长们纷纷点头赞同何思源的说法,等吴孝良的目光扫过去,征询具体意见时却又不敢与之对视。对于这种极度保守的建议,军方自然大为不满,其又以李泽军为代表。

    “何厅长此言李某不敢苟同,蒋冯大军云集湖北,冯玉祥后方空虚,河南地处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大好机会岂有眼睁睁放弃之理?”

    谁知何思源立刻回敬道:“李将军只看到其一却没看到其二,河南虽地处原,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也是四战之地,若没有绝对的实力恐怕吃下了也会沦为阎、冯、蒋三大军阀的靶子。到时候,不但河南难保,就连山东也会受到牵连。”

    一番话竟是鞭辟入里,竟是让人无从反驳之处。李泽军重重闷哼一声道:“论讲道理,我粗人一个说不过你,一切还凭吴主席做主,主席说打我就打,说不打,我也没有二话。”说罢又是闷哼一声,再不言语。

    吴孝良见冷了场,其他人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自然就不能如此草率轻易下决定,他看坐在人群的李又廷似在低头沉思,于是一指他道:“李旅长别沉默了,说说你的看法。”

    李又廷一贯是秉持低调的原则,如果不是吴孝良指名道姓让自己发言他是不会主动发表意见的。眼见躲不过只好,干咳了两声道:

    “何厅长所言有理,李师长说的也不差……”竟是打起了圆场,现场一片嘘声,但紧接着他又道:“我军不应只盯着冯玉祥,须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太行山脚下还蹲着一只大黄雀呢,一旦我们出兵河南,山西必然会抄我军后路,到时候河南未必能到手,山东却会首先遭难。所以,卑职以为,阎锡山不动,我军不动,阎锡山一动,我军再视情势出兵。”

    这番话说的几位主张出兵的旅长立刻汗流满面,他们竟然利令智昏忽略了北方还有一个阎锡山,若果真如李又廷所言,山东危矣。不过,还是有人提出质疑。

    “如果阎锡山一直按兵不动呢?咱们不是坐失大好良机?”

    李又廷刚想辩解,吴孝良哈哈大笑:“阎老西野心勃勃,必然出兵,只是他先打谁,却要看咱们山东的行动了。”

    吴孝良此前也如众人一般只盯着冯玉祥而忽略了北方的阎锡山,自己一旦不管不顾的兵进河南,很有可能就被阎锡山两面夹击,到时候一旦卷入战争去,处境可就危急了,更何况在关外还有一个张学良虎视眈眈,参战的变数太多,不如闷头搞发展。主意打定之后,吴孝良一锤定音,但同时也下令军队进入一级战备,严防边界,一旦有异动必须随时投入战斗。

    其重之重乃是吴孝良占领的河北境内津浦路沿线,因为这段路原本属于晋军,后来被斋藤旅团一路打过来丢失后,又让山东军尾随收复,自此便控制在了山东军手。

    于是在会议的后半段,吴孝良提议成立护路军司令部。津浦路在北洋时代原本是有护路军的,但北伐后各省势力重新洗牌,这护路军因着种种原因便没有恢复,如今想要重新成立是需要央政府点头的。但依吴孝良判断,此时提出由山东出面组织津浦路护路军,蒋正只会同意而不会拒绝。因为,此时正是大战之用人之际,对山东来龙还来不及呢,怎会向外推。

    对于护路军司令,他心早有人选,即当初跟随他由北京来山东的原奉军宪兵上尉赵东海。

    省政府迁回济南后,他组织了一个短期军官培训班,如今正到了三月之期可以正式成军。这些军官与新兵训练营的新兵一并补充到第十七师,而将赵东海所部第三旅单独划出来,以此为班底扩充为一个师的规模改编为津浦路护路军。

    省城济南军队频频调动,虽然省府发布告示安民,战火不会蔓延到山东来,各界仍旧人心惶惶,已经有人开始准备南下避难了。就在所有人担心战火烧到山东来的时候,鲁南传来的一则消息,再一次震动济南各界。

    日照县长破获土地强取豪夺大案,所涉土地规模竟然超过日照耕地之半数,陆续公布出来的数据均让人瞠目结舌,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一个乡下土财主竟然可以拥有如此之多的耕地。更加惹人眼球的此事所涉乃是日照丁家,据说丁家那可是在朝有人的,区区山东省主席能不能动得了还在两可之说。

    一时间,堂堂省城济南的百姓们竟忘了邻省战火的危机,而眼巴巴的看着这位省主席如何搬倒这号称山东第一土劣的丁家。

    就在这个当口,河南传来消息,阎锡山的晋军全线越过黄河,捅了冯玉祥的屁股。

第405章 绝密部队

    民国十八年五月,蒋、冯、阎三大军阀还是不可避免的混战在一起,整个华地区被打成一锅粥。湖北境内蒋、冯两军对峙势均力敌,双方互有胜负,而河南境内冯军空虚,阎锡山晋军趁机偷袭,一举得手,郑县与开封等河南重镇皆落入晋军之掌握。

    冯玉祥立时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其驻在陕南的张维玺、刘汝明部由于山路南行,距离陇海路较远,出关既需翻山越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