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就是一个敢油锅里捞银子的主儿。
等警察同志认了,这位慢悠悠地开口了:“这案子啊,我帮你们破了……”
有这等好事?素来是唯物主义者的侦察员有念佛的冲动——这太罕见了,或许是皋陶老爷子对底下徒子徒孙的长进不满,哪次院督部督的案子,那不到限期最后一天你就是找不着门儿,今儿怎么了?老爷子睡糊涂了没看皇历?
带着点儿颤音儿赶紧回复:“那可是好啊……这案子,有奖励的……”
“奖励我不要,我就一条件。”
“什么条件?”
“你做不了主,到你们局里,我得跟你们领导说……”
没辙,再问不说了。那你就快点儿开吧,去市局。
2 三天破“碰案”,线索是个青皮(3)
“不行,我不能超速,咱得遵守交通规则……”
“你……你不是黑车么?”
“黑车?我比那北汽首汽的还守规矩呢,您听我说啊……”
“甭说了,你给我好好开车!”
那青皮蛮奇怪的:“刚才看您那意思特喜欢听人侃山啊,怎么一转眼改脾气了?”
好不容易到了市局,各路干将立即汇合审问,这还得核实,万一又是一挖坑埋人的就瞎啦。
一个老外在裸奔
果然只剩一小裤头儿
时间,劫的人,车,有头有尾地,说得和报案的内容几乎完全符合,听得出来是个很有次序的人,家里抽屉柜子肯定收拾得特整齐。末了那青皮说了,只要你们答应我的条件,我带你们抓人去!
什么条件?
就一条,以后能让我在机场随便拉活。
这不就是一个黑转白么?成——那还能不答应吗?!要什么都答应呀。
问题是这小子还不信,说你们要说话不算数我不就惨了?——那你说我们怎么着你才能放心?——我这不正想呢么。
有这样的么?这种人是浑不吝,他是提供线索的,来硬的既没道理又坏规矩还未必有效果……
门一开,有人进来了,一看,好么,隔壁听审的头儿来了,所有警察起来敬礼。
老头子一指那青皮:“你认识我?”
“认……认识,电视里见过。”
“好,我给出租管理局打电话,说你的事儿,你听着。”
一个电话过去,按改过自新立功给出路的指标,姓名、籍贯、年龄……
“好,你要办的事儿,我给你办了。”
“谢谢,您是我爹……”
“咣!”
老头把桌子一拍,青皮差点儿吓坐地下:“你小子耽误我这么多工夫,我能给你黑转白,人要跑了,我也能送你上新疆!”
老头子发威,刑警队长都哆嗦,何况一青皮呢?
能不急么,这时候一分钟都是宝啊,那边随时可能得到消息开溜,这小子是有点儿没眼色。
带着吓得腿肚子转筋的青皮,一干警察火速出动。
去的都什么人?反正什么四大名捕,八大金刚的都有人在车上,京城捕头,那叫精锐尽出啊!
这个架势,就王大队说过的一个案子可以一比,那是在深圳,全国警界英模到特区作工作指导,饭店里吃饭的时候,旁边俩小子捣鬼倒包,动作轻盈招数精彩。
问题是旁边吃饭这帮人特别啊,警龄加一块儿比大清朝还长,抓的人从山海关摆到石家庄富裕,跟看戏似的就给抓了。
把关的是平远街扫毒的现场指挥,出手的是公安部人称“孤胆英雄”的全国二级英模和《金盾》点名的“反扒战神”,保护的是东北击毙劫匪的特等狙击手,后边还坐一公安部副部长……深圳市的刑警队长和政委也在场,那叫观摩学习。
俩倒包的被抓了以后弄清情况,那叫眉飞色舞,比送他俩大金镏子还有面子啊!
反正这次出动的规模和深圳那回都有一比。
问题是大家都明白时间的重要,车开得跟飞一样,这一着急,就出事儿了,撞了……
这个案子,北京警察不叫“九二三专案”,叫“碰案”,就是因为这一撞。
您说办案如救火,赶紧给人赔个不是,留俩人对付着赶紧走吧。
不行,整个车队都停下了,带队领导一溜小跑上前边去了。
为什么呢?
撞的这人不一般。
被撞的那边车受损人没事,出来一看——据说正是当时的北京市市委书记!
北京市公安局归谁管?
……
真是越渴越吃盐啊。
幸好李书记没受伤,但是被高速行驶的汽车撞一下也不会好受,抱着脑袋出来一看,只见自己部下公安口的几员大将已经跑步到场。
咱北京的治安建设达到这种高度了?李书记估计当时怀疑自己是撞晕了,哪次汇报公安系统也不敢说撞车30秒内警察保证到场啊。
事情很容易说清楚,要说这位书记还真是不错的人,一句话没怪罪,全力支持:“那你们快去啊,别让人跑了啊!不仅没有批评;还说车够吗?不够支援两辆!”最后这几句是某位名捕复述的原话。
谢谢,不用您支援了,我们赶紧走。警察们敬礼之后,一溜烟开走了,全速。跑远了回头一瞅,人家老李还摸着脑袋站那儿看呢——这么邪门的案子,他也新鲜。
案犯住处在东郊一个破汽车修理部,那是这小子的老窝,前面是个放车的空场,后边有一间租住屋。这青皮和作案的是哥们儿(这年头哥们儿可动不动插朋友两刀啊),俩人就住这一间屋,偶尔也搭把手帮着修修车。头天这青皮开车回来,看见旁边那哥们儿铺上多了不少洋玩意儿。问起来,自己哥们儿么,那小子没太大戒心,说昨儿早晨劫了一老外,傻不愣瞪的。哎,还有女人的丝袜子?是啊,那老外带一雌。原来他以为是外国老头搞破鞋;抢了一般不会声张,所以没太在意。
青皮看看,这人多少识货,觉得都是高级玩意儿,心说这老外别是有点儿身份吧。
等一听警察说的那么拐弯抹角的,前后一想,就动心了。
开到地方,远远地布控了过去一看,大伙儿心里“咯噔”一下——车不在,这小子别是跑了吧?
赶紧派两个精干的警员进屋察看,踢开门,没人!
屋里有一上下铺,下铺是青皮睡的,上铺……被抢的物品都在上铺搁着呢……
什么都没拿走,不像是潜逃了,按照青皮的说法,这个点儿此人经常出去买东西或者出车,没的说;在屋里等吧。
后面的情节全无悬念。不一会儿那小子大包小包地回来了,一推门就给按住,拉回去一问没费劲儿就招了——顺义人(北京机场的黑车多数是郊区的,属于靠山吃山的类型),看老头傻乎乎的身边那女的也不机灵(还美国×××呢,这怎么挑的人啊?),就上去搭讪,对方还以为中国的出租司机都这路数呢,跟着就上车了……
这小子不是练过么?怎么这么好抓?没反抗?没来个鹞子翻身什么的?
他练过?等他的人更练过,还带着火器呢,什么武术,也挡不了火器不是?
反抗倒是反抗了一下,脸肿了。
案子提前三天破了,所有参战人员立功。
李书记后来还打来电话,问这案子有结果没有,这边赶紧汇报把人抓住了。李书记一乐,听着不像是当领导的乐法,跟那听评书的总算听着“下回分解”一个感觉。
3 老外找证据有奇招
赃物、黑车、人证、口供,什么都齐了,警察们觉得这案子做得漂亮。
没想到那外国老头还不干。
他不信中国警察这么厉害,能三天就把案破了——他有这个心理也正常——你们要那么厉害我怎么一下飞机就给劫了?
那好办啊,带他见罪犯,看车,看赃物。
赃物是没错的,但看人,看车,俩受害人都没什么准主意。
那女翻译在北京乡下晒星光浴受刺激太大了,让她指案犯看谁都像,连公安局看门的都像,车?更没谱,指着拉她来的切诺基说就是这样的……
这是吉普啊MM(妹妹,网络语言,下同),和蓝鸟差远了去了。
老头呢?看什么都满腹狐疑。车,颜色似乎不太对——办完事儿那小子把车给洗了,看上去是有点儿不一样。人?晚上没有看清,认不准,这个脸有点儿大……嗯?怎么有殴打的痕迹?老头不愿意接受那是拒捕格斗的结果,西方接近政界的人物对中国的*问题非常敏感,他立马认定中国警察可能是捡来的赃物,而根据报案描述弄来的人和车屈打成招。美元被那小子还了赌账了还没追回来,老头认为脱他衣服是为了拖延报案,然后肯定随手一扔……
满腹狐疑的老头心中怀疑,但此人甚是豪爽,有西部牛仔风范,并不是无理取闹,怀疑*问题是思维惯性,若中国警方真的破了案子他也不会故意捣乱。
关键是得找着让老头信服的证据。
最后,这关键让老头自己琢磨出来了。
老头年轻的时候是技术员啊,工程师出身的。
稍晚把最后一个扣儿写出来,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
最后老头想出来的这一招,让北京的警察一听,大伙儿啼笑皆非——还从来没听被害人用这种办法判断案犯的呢。不过,也不是没有道理,那就让老头折腾吧。
鉴定是在市局看守所进行的,用的就是那辆缴获的蓝鸟。
老头坐进去,让人拿手巾把自己眼睛蒙上,告诉充当司机的警察:“开车!”
挂挡加油,发动机轰隆隆转起来……
跟我描述这段情节的侦察员是这个味儿的:
“老头儿把大肚子一腆,蒙着眼睛两手大拇指就举起来了,说‘欧——凯——’”
敢情看人看不明白,老头子听发动机,却是百发百中,一听,就是那天坐的那辆车。
美国人还是性情比较开朗的那种,下了车老头逮谁跟谁拥抱,那让他天体运动的小子有没有*问题可就没人管了。
这种功夫,说明老头当年的确是个好工程师,那种渗入骨髓的职业习惯已经成了他的本能。
至此,“碰案”方算真相大白。
这篇儿,似乎稍少了点儿是吧?那下边谁谁说到这儿该结束来着?我记得这个案子没写过外一篇吧?
开玩笑了,倒是可以把那个在SZ的“豪华VIP倒包案”说说,那个案子,一群大老虎对俩小兔子的战斗,没有悬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