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突与变数-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366元    
    5    
    4    
    3    
    2    
    1职业高级管理人员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与中层专业技术人员    
    一般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    
    体力劳动工人和个体经营人员    
    临时工、失业、待业人员5    
    4    
    3    
    2    
    1    
    数量上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最直观的中间阶层发展现状,解决“有多少中间阶层”的问题。同时,这种量化研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和误区。    
    当前许多研究者倾向于从财产和收入拥有的量化上进行界定,无论是臆测一个绝对值还是相对值作为界定标准,都存在很多争议,甚至毫无道理。比如,“6万元中产”的说法就缺乏令人信服的设定依据,引发了许多质疑。在不同国家之间、国内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的不同阶段,收入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收入水平在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不断发展变化,很难进行直接比较。比如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如果升值一倍,以美元计算的国内个人财产拥有量升值一倍,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绝对财产一夜之间真的升值了一倍、个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倍,更不意味着中间阶层的数量大幅增长。    
    而且,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个人财产的拥有量是不透明的,个人财产形式和来源渠道复杂,不存在一个有公信力的个人财产评价体系。至少表面的工资收入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财产拥有量,更不能反映真实的社会资源拥有量。    
    即使使用其他方面的标准、或多指标体系来进行量化研究,也很难摆脱标准本身的臆测性。比如,在上述一个量化界定的例子中,将大学本科及以上定义为5分,将小学及以下定为1分,等等,并没有确切的依据。而且,学历水平的低分与收入上的高分并不能简单中和。另外,量化的指标缺乏弹性,只适合于某种特定的发展时期,不能适应中间阶层自身的不断演化。为了中间阶层的量化指标能够被接受,就需要不断的去调整这些特定的数字。    
    综上所述,对中间阶层的界定已经脱离了传统的阶级划分约束,具体指标实现了多元化,并在中间阶层和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不断调整。在看待中间阶层界定标准的问题上,不同研究者的角度不完全相同,并在具体指标上存在争议。同时,许多研究者在中间阶层最终指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并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比如,不再将中间阶层简单看做“中等收入者”,而是看做在综合指标意义上的社会中间层次。


第一部分:导论中间阶层分析起点的思考(1)

    中间阶层的政治内涵从上节对中间阶层界定标准的争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可以从许多角度去界定中间阶层,并在最终的对象指向上具有较好的重叠性。但同时,根据一些标准将一些社会群体“捏合”为中间阶层,总是给人“大杂烩”或“拼盘”的感觉,中间阶层成为多个似乎“毫不相干”的社会群体,使人怀疑是否可以看做一个社会共同体。    
    所以,我们需要抛开那些表面性的界定标准,从中间阶层的联系性上把握其内涵,使其作为一个共同体,形成有价值的分析对象。要把握中间阶层的内涵,必须理解它的“中间性”。中间阶层之所以称为“中间”,是相对于其他更上层和更下层的社会结构而言的。这种上、中、下的社会结构划分具有宏观性,我们也需要从宏观的层次来理解中间阶层的这种中间性。    
    最简单的界定是把中间阶层看做“处于社会中间状态”的社会群,但这种界定只能被看做“没有定义的定义”。因为,不同的人可以针对“中间状态”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建立其角度各异的理论框架。之所以对中间阶层的“中间性”难以把握,是因为中间阶层所能包含的各种群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很难用一种单一的操作性指标来界定。中间阶层各群体彼此相似的是一种很难言表的“综合状态”,而这种“综合状态”难以用其中的各种具体“状态”加以量化并加权运算的。所以,美国人口咨询局在1994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也坦率地承认,中间阶层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这样,如果要给出中间阶层一个既有弹性、又不会同义反复的定义,就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实,这种困境并不仅仅在界定中间阶层时才会出现。如果我们给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一个既有弹性、又有操作性的定义,同样会产生上述困难。这本身说明了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结构的划分并不存在一种完全排他的本质属性。我们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困境,我们所能做的是,超越操作性指标,特别是那些量化的操作性指标,从某种角度寻求中间阶层的内涵,从而找出中间阶层的共性,可以把中间阶层作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社会共同体。    
    本书以中间阶层的政治分析为目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中间阶层,包括中间阶层的兴起对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影响,以及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对中间阶层的影响。所以,这里希望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中间阶层的某种内涵,寻找中间阶层各群体内部的联系纽带。    
    政治可以看做一种社会关系,是以社会资源分配为基础、公共权力为对象的社会关系总和。在社会结构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中,政治调整和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资源分配关系,并从公共权力上加以确认。社会上层凭借各种资源优势,可以对其他阶层进行控制和支配。而社会下层因为资源弱势,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要受到其他较高阶层控制和支配。    
    中间阶层处于社会利益格局的中等位置,不是社会弱势阶层,也不是社会强势阶层,他们不被其他阶层随意支配,也不能随意支配其他阶层。在社会资源分配上,他们不靠剥取其他阶层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也不是在社会利益冲突中处于受剥夺的无能为力的地位。在宏观政策上影响上,他们的声音既不会是最优先得到考虑的,也不会是最受漠视的。等等。总之,这些特征可以归结为中间阶层的相对独立性。更高的阶层,他们的支配性更强;更低的阶层,他们的依附性更强。    
    这样,把中间阶层放在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相对政治关系中来考察,可以将其界定为“不被其他阶层随意支配、也不能随意支配其他阶层、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群体的集合”。    
    中间阶层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中间阶层的其他界定方法相互融合。比如,如果把中间阶层看做专业技术和管理集团,那么由于中间阶层拥有的专业的技术,所以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既受制于雇主(无论是企业雇主、政府雇主或其他社会组织雇主),也可以选择另谋高就。在地域迁徙上,可以比产业工人与农民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不会被完全约束。在经济收入上,中间阶层所拥有的物质水平虽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过一种豪华的生活,但他们也不必为基本的生存而奔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调配自己的生活内容,有自己的以一定经济能力为基础的个人爱好(如旅游等)。在社会交往上,中间阶层不会如社会上层那样处处得到其他人的尊崇,但也不必如社会下层那样对人低声下气,保持中间阶层的自尊。在社会价值观念上,具有更多的弹性和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调节寻找出自己的价值平衡点。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能随意地支配他人的命运,也不会完全受制于人。受到伤害时,或者认为受到社会不公时,有进行申诉、寻求解决的意识和能力。等等。用最通俗(当然并不准确)的话来概括,社会上层可以“为所欲为”,社会基层只能“听天由命”,而中间阶层则能够做到“独善其身”。    
    这种中间阶层的内涵与赖特的新马克思主义中间阶层理论有相容的地方。赖特认为中间阶层在生产关系中具有职能的双重性。资产阶级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依靠资本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价值;工人阶级出卖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被资产阶级所剥夺,只得到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或维持再生产的生活报酬。而中间阶层不拥有生产资料,也不用付出工人阶级那样的劳动,但他们依靠特有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权,对生产资料和劳动都具有一定的支配和控制。这样,中间阶层既执行资本增值的职能——资本家的职能,又执行社会生产——工人阶级的职能。从而,中间阶层在生产关系上处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中间”位置,并占据了社会结构的中间地位。Eric Wright: Class ; Crisis and the States; London: New Left; 1978。但这种观点仅仅将中间阶层的相对独立性归结到生产资料关系中,没有突破传统阶级理论框架,在解释当前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社会现实中,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或帮助。


第一部分:导论中间阶层分析起点的思考(2)

    本文的相对自主性是从社会控制能力着手的,使人联想到社会分层中“权力分层模式”。在韦伯的阶层划分思想中,政治权力成为多元界定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而米尔斯和达伦多夫更是直接提出了权力分层模式,认为社会分层源于社会结构不平等和权力强制。比如,米尔斯在《权力精英》(Power Elite)中对功能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社会报酬并不能解释社会分层,权力才是社会分层的决定因素,社会分层是拥有权力的统治者群体强加给没有权力的被统治者群体的一种社会秩序。但本研究的用意并不在于此。首先,权力分层模式主要分析的是社会分层的根源,而本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