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宫吧,朕要请客,与众爱卿一起庆祝辽东大捷!”
随行的礼仪顾问还有秘书等官员觉得,至少不能再让这个不懂规矩的年轻皇帝乱来了,如果他再喊几句话,加几句安排,这规格就要上升到国宴庆胜那个级别了——上一次用这个级别聚会吃饭,还是天启皇帝那时候的事儿呢!
于是军乐团敲击吹打的更加卖力气了,卫兵也因为见到了在辽东百战百胜的王珏站得更加笔直。朱牧也懒得再去刺激跟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小官,拉着王珏的手就开始询问起辽东战况的各种细节来:“你快说说,听战报还有兵部的参谋们分析,都不过瘾也不详实,还是你亲口说来,朕更信得过一些。”
王珏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开口回答朱牧道:“臣也不是上前线亲自带兵的指挥官,臣在辽东也是看着地图,分析敌我的兵力部署,然后拟定好推进作战计划,分配好进攻的部队之后,就坐在办公室里等消息了。”
他提起已经被大明帝国平民百姓夸耀成“百年来对外反击第一战”的辽东之战来,没有半点居功自傲的意思。反而在说起自己如何指挥战斗的时候,分外的谦虚,提起自己也带着三分调侃。
朱牧哈哈大笑,对自己的这个老同学更加满意,然后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下次,还是召回王琰杨子桢他们,可能比你知道的更多些。你读书的时候就只抓要领关键,老师问你原因,你还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回答:细微末小之事,自有尉校士官统之。”
王珏没有跟着朱牧进入回忆模式,而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劝谏道:“我这一列火车,原本上面装满了从辽东返回的伤员,为了在站台上觐见陛下您,这些伤员奉命在沿路各个车站下车待命……这不是一个皇帝对待为自己出生入死的勇士的态度,请陛下您谨之慎之。”
朱牧听到王珏的劝谏之后,原本已经到了自己华美的汽车跟前的脚步一滞,然后他回过头来看着王珏,脸上带着郑重的表情:“这并非朕之本意,是手下的人蠢了。下次你带着他们来见朕,此为圣旨,你可记好了。”
王珏听到朱牧这么说,也不知道是为那些伤兵,还是为那些还在前线奋战的士兵,再一次立正敬礼感谢道:“士为知己者死,谢陛下以千万勇士为知己!”
朱牧一边钻进自己的汽车后座,一边开口说道:“朕不要你们去死,朕要你们都给朕好好活着!”(未完待续。)
142分权的新机构
后面的另一句话朱牧是等王珏钻进了汽车,和他并肩坐好之后,才说出口的:“愿意为朕死的人,朕都会想尽办法让他们活着!那些帝国的蛀虫,掣肘朕的混蛋……朕才要让他们早些去死才好!”
“哈。”王珏听到这个多年的老朋友当着自己的面吐槽,突然笑了一声,然后摆了摆手揶揄道:“你可是皇帝,不能这么没有城府。你就算要杀人,也要保持脸上带着笑意,那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朱牧听到王珏这么劝谏自己,依旧还是和多年前两个人在学校里的时候那样,摇了摇头否定道:“逼着自己的手下人去猜测自己的心思,并且依靠让大多数人猜不透来保持自己的威严,太累了。”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车窗外面,仿佛在回忆着什么那样,缓缓的表达了自己对这方面事情的看法:“我喜,我麾下的人都追随我欣喜万分;我怒,办错了事情的人就知道自己错了——我需要的是忠诚的追随者,拥护者,欣赏者和支持者守护者……不是那些取悦奉承我的人。”
他看着路边的建筑物随着汽车的移动向后快速的倒退过去,最后又说了一句,才闭上了嘴巴让沉默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皇宫大内:“王珏,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没有时间去和一大群自诩聪明的蠢货去勾心斗角,我想要做的事情,是带着我的人民走向辉煌。”
当两个人走下汽车的时候,王珏才又一次开口,不过这一次开口朱牧没有回答什么,两个人就这么一个在前一个跟在后面,在侍卫的簇拥下,走进了点缀满琉璃瓦的帝国中枢大殿——紫禁城。
“沈延是我提拔起来的第一个带有资本财阀背景的高级官员。”距离吃饭的时间还有一段距离,朱牧和王珏两个人也没有急着去参加这场设在乾清宫内的私宴。两个人当然也不会去其他地方,径直就来到了专门负责讨论战略的建极殿之中。
似乎也没有期待王珏会在这方面表态,朱牧直接自说自话的继续下去:“我会命令沈延提拔你送过来的那个叫陈昭明的……然后让他们出面组织一个叫做‘装甲部队研究办公室’的机构。用这个机构把装甲部队的组建和训练,以及部署的权力,从兵部给挣过来。”
王珏知道这是朱牧在为他争取更灵活也更广阔的空间,不过显然兵部在这个问题上可不像是会轻易退让的存在。他思考了一下这个部门建立的难处和关键,开口对朱牧进言道:“陛下,这事儿确实对坦克部队的发展和组建更有利,可是难保不会在兵部引起阻力……最近我们的胜利来的太快了,所以改革的脚步也迈得太过频繁了。一旦兵部警惕起来,开始严防死守,我们再想要有所作为,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也没办法啊,手里能用的人太少了,陈岳去忙情报部门重组的事情去了,李恪守最近正在查首辅被刺的事情,你还在辽东……我不急匆匆启用沈延,哪来的人手去填赵宏守身后的窟窿?”朱牧表示自己很无辜,他这么猝然对兵部插手,主要的原因就是赵宏守被刺一案出现的太过突然了,让所有人都毫无准备。
有的时候一个蠢货做出来的糟糕事情,就连十个聪明人都无法弥补。用这句话来形容赵明义这个白痴到一定程度的家伙,简直再恰当不过,他为了自保干掉了自己的亲爹,帝国宰相赵宏守的事情,也让整个辽东议和的事情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显然大明帝国可不愿意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情报部门东厂还有锦衣卫联手,将赵宏守遇刺的事情,直接毫无顾忌的扣在了根本不存在的“金国刺客”身上。甚至下落不明的赵明义,也直接安装上了一个金国间谍的身份,在各地开始明令通缉。
结果赵明义原本的靠山,或者说是合作伙伴,晋商张柏庭身后的金国人和日本人都非常不满。他们也在追查赵明义的下落,想要赶紧将对方找到,并且用赵明义事件的终结来尽快回复和平谈判。
不过在赵明义被任何一方抓到之前,辽东的停战谈判也就不可能继续下去。大明帝国一口咬定首辅大臣赵宏守是被金国刺杀的,并且在奉天城还有鞍山辽阳等地区做文章,不断提出要求。摆出了一副无赖的架势来,让英国和法国还有莫斯科公国这些调停者们头痛无比。而另一方面,新兴的欧洲强国德国,还有和英国不太愉快的美国,则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在一旁幸灾乐祸,让大明帝国拥有了更具弹性的外交空间。
于是这场漫长的外交拉锯战还将继续下去,继续到所有人都需要和平的时候,才会告一段落。当然,赵明义给金国制造了麻烦,也给朱牧和王珏添了乱子:他毫无征兆的做掉了赵宏守这个首辅大臣,在朱牧羽翼没有丰满之前就搅乱了大明帝国的政局,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这个负责坦克部队的“装甲部队研究办公室”,是要等新2集团军初具规模,朱牧的朝堂势力已成气候的时候,再提出来的。可是现在推出了沈延和陈昭明两个年轻人,草草开始部署,一定会遭到不想放弃权利,害怕战略决策被更改的兵部方面,最坚定的抵制和刁难的。
王珏也知道,朱牧现在正在做的,都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这个太子殿下对事态的把握能力,还有对政治斗争的敏感性,都超过了先皇朱长乐,甚至有几分弄权高手世宗皇帝的影子。
于是他选择支持朱牧,作为皇帝陛下在军方的后盾,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为兵部设立装甲部队研究办公室争取更多的支持。他现在还无法知道这个机构的价值,可是仅仅数年后,世界上一多半的装甲兵指挥官,都出自这个小小的办公室。(未完待续。)
143追赶的脚步并不慢
吃饭的时候,王珏见到了自己的姑姑,也就是姑父朱长乐的妃子,现在的皇太妃。不过因为朱长乐的离世,这个还只是四十多岁的女人,却显得有些郁郁寡欢。她只是勉励了朱牧还有王珏两句,就带着自己的侍女随从们匆匆离开了。
于是原本应该比较热闹的这一次家宴,就变成了朱牧和王珏两个人的聚会。朱牧是一个实用主义观念非常强烈的皇帝,所以即便是宴请王珏,原本还请来了自己的长辈,依旧只在原本的四个菜一个汤的基础上,加了一道菜而已。
他指了指非常普通的菜色,对王珏解释道:“我平时吃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是四菜一汤。你也知道我差点儿把我太爷爷的字画给卖了,换几辆坦克贴补给前线去……”
王珏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个能把实用主义发扬到极致的朋友,绝对不会浪费他自己的任何一点时间和金钱。这位皇帝似乎对享受生活天生的免疫,或者说他更愿意研究的东西,是那些真正的权谋和智慧。
“陛下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王珏一边毫不客气的吃着桌子上的东西,一边劝说朱牧道:“至于我们的计划,按照反复推演的预案,一步一步实施就是了。不过说到前线的坦克,我们现在生产的1号坦克,似乎远远没有到达坦克应该到达的极限啊。”
“还是能够改进?”朱牧听到王珏这个实际使用坦克的前线指挥官这么说,立刻来了兴趣,开口接着这个话题聊了下去:“跟朕说说,你们打算怎么改进已经在辽东战场上大放异彩的坦克的?”
“这说起来可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