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妙玉排序之谜(上)-刘心武-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九)妙玉排序之谜(上)-刘心武  
 
 
   主讲人简介:   
  
   
  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 
 
  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出轰动,走上文坛。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 
 
  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 
 
  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出“红学”的“秦学”分支。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作品多次获奖,如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和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还曾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内容简介:  
 
  在刘心武先生对《红楼梦》的揭秘中,秦可卿、贾元春这两个神秘的人物,都找到了她们的生活原型。而《红楼梦》里的秘密并没有完全消失,在秦可卿、贾元春之后,还有一位人物比较耐人寻味,她就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停顿),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出场不多,但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单从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名单里,就已经反映了妙玉的与众不同,她是正十二钗中惟一一位和四大家族没有血缘与婚姻关系的外人,而且又是一位出家的尼姑。这么一位女性为什么会被曹雪芹列到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名单中?是人数不够还是非要如此呢?妙玉,这位冰清玉洁的女子,在她身上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全文:  
  (在刘心武先生对《红楼梦》的揭秘中,秦可卿、贾元春这两个神秘的人物都找到了她们的生活原型,而《红楼梦》里的秘密并没有完全消失,在秦可卿、贾元春之后,还有一位人物比较耐人寻味,她就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 
 
  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出场不多,但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单从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名单里就已经反映了妙玉的与众不同。她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惟一的一位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与婚姻关系的外人,而且又是一位出家的尼姑。 
 
  这么一位女性为什么会被曹雪芹列到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名单中呢?妙玉,这位冰清玉洁的女子,在她身上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作客百家讲坛为我们揭开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妙玉排序之谜) 
 
  大家都很熟悉了;在曹雪芹的艺术构思里面,他在第五回他就构思了一个太虚幻境。太虚幻境里面就有金陵十二钗的册页,他就设计了起码有三册,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他都写出来了。那么在正册里面,我们已经探究了两位女性,一个就是秦可卿,一个就是贾元春,那么还剩下十位。剩下的十位中我现在要探究的是其中的一位——妙玉。 
 
  (《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金陵十二钗的册页。里面有正册、副册和又副册,每一册各有十二个人物,其中正册里面分别有十一幅画和十一首诗。 
 
  经红学家考证,册页里第一幅画和第一首诗说的是两位女性,以后每一幅画每一首诗,都预示着《红楼梦》里一个女性人物的命运结局。她们的排名依次是:林黛玉、薛宝钗分列一二,第三贾元春,第四贾探春,第五史湘云,第六是妙玉,第七是贾迎春,第八贾惜春,第九位是王熙凤,第十个是巧姐,第十一是李纨,第十二位是秦可卿。 
 
  这个排名在我们一般读者眼中或许很普通,就是作者设计的一个细节而已,但是在一些研究者那里疑问就产生了。那么刘心武先生是如何看的呢?) 
 
  ——为何探究妙玉—— 
 
  为什么我要探究妙玉呢?因为我后来读《红楼梦》读得仔细以后,我就发现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排列顺序有点奇怪。大家知道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是收入了十二位女性,这十二位女性其中十一位要么是第四回里面所写到的四大家族的女子,要么是嫁到四大家族做媳妇的女子,惟独有一位两不是。这两不是的是谁呢?就是妙玉。 
 
  这有点奇怪,你现在稍微回忆一下,是不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其他十一位都是四大家族的呢?你想一想应该是的。元迎探惜这是贾家的四个女子,四个啦,是吧? 
 
  然后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一个林黛玉,林黛玉虽然姓林,但是她是谁生的呢?贾敏生的,贾敏是贾母的女儿,所以她也有贾家的血缘。那么还有薛宝钗,薛宝钗是第四回所写到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薛家的后代。史湘云就是这四大家族的史家的后代,是不是啊?所以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女子。 
 
  那么王熙凤,她身份就更特殊了,她既是四大家族的王家的女子,她又嫁给了四大家族另外一家贾家为媳妇,是不是啊?那么她的女儿巧姐,既有四大家族贾家的血统,又有四大家族王家的血统,是不是啊?也都是不消说是范畴之内的女性。 
 
  李纨虽然姓李,不是四大家族的女子,但是她嫁到四大家族的贾家当了儿媳妇,而且给贾家还生了孩子,是不是啊?那么秦可卿前面已经探究很多了,她后来是以贾蓉的妻子的身份在宁国府生活了一段,她也是四大家族的媳妇之一。 
 
  所以这样算来算去,在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惟一的一个既不是四大家族的女子,也没有嫁到四大家族里面做媳妇的女性就是妙玉。 
 
  开头我觉得无所谓,后来我一琢磨觉得有点奇怪,曹雪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艺术构思?我也跟我有的朋友探讨过,有的就说可能是不是这里面其他的女性角色不够多,再挑出来加入金陵十二钗正册可能不够格。因为大家知道曹雪芹他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设计上,他还是有等级观念的,能够入正册的。简单来说,按当时的标准来说就是主子辈儿的。丫头,比如说晴雯,你再美丽、聪明,再值得肯定,但是好像也不能入正册。 
 
  是不是这方面的角色不够,所以人不够,拉来凑,所以就想来想去不够,找一个妙玉搁在里面算一个。那么你仔细想一想是这个情况吗?显然不是。丫头我们现在就排除了,因为我们知道好像他的艺术构思,你怎么评价曹雪芹咱们现在先不讨论,他还是有上中下等级观念的。我们现在扫一扫小说里面小姐身份的有没有够格进入到金陵十二钗正册。有没有啊?很明显起码有一个,按说是无可争议的有资格进入正册的就是薛宝琴。 
 
  有没有这么个角色呀?大家想一想,戏多不多啊?作者用笔何等细致啊,通过其他人物对她的赞美,多不多啊?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但是在他最后调整来调整去,就是说我这个金陵十二钗正册我究竟把哪十二个女子作为我最主要的一组呢?想来想去他最后他放弃了薛宝琴,而且他现在用妙玉。 
 
  薛宝琴是四大家族薛家的女子啊,对不对?按说把薛宝琴搁进去,十二钗这个正册不就整齐了吗?整整齐齐,阵容非常整齐,都是金陵四大家族的女子或者是嫁到贾家来做媳妇的人。但是他宁愿不整齐,他选择了妙玉,放弃了薛宝琴,这是为什么?这值不值得研究一下呢?我觉得值得研究一下。 
 
  (薛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也是一位美丽的女性。因为到贾家做客,成了大观园里的活跃分子。虽然她也是四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却没有能够进入金陵十二钗正册。而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与婚姻瓜葛的妙玉不但入了正册,还排在《红楼梦》里一大主角被称为脂粉英雄的王熙凤之前,实在是难以理解。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难道是薛宝琴的戏份不多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刘心武先生首先从文本的角度对比了妙玉与薛宝琴。) 
 
  ——妙玉与薛宝琴戏份之比——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书里面关于妙玉和薛宝琴描写的篇幅,这个篇幅是有差距的。妙玉在前八十回正式出场只有两次,你想想,正面出场多不多啊?只有两次。一次就是第四十一回,就在栊翠庵里面品茶,这个时候妙玉正式出场了,这个是书里面前八十回的妙玉正传,是以她为中心的一场戏,这是正式出场的一次。 
 
  然后她都是暗场出现,她再一次正式出场就比较晚了,就在第七十六回了,就是在凹晶馆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人联诗,这一回重点是写林、史两位女性,联到最后突然有一个人走了出来,是妙玉。最后妙玉把她们两个领到栊翠庵里面,妙玉就把她们两个联句没联完,一口气自己写了一大篇,把这个诗就续完了。这是妙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