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月下旬,张献忠率两万大军逼近横山,囤于横山灵江以北。

    十二月三十日,广州都督府的海军在南海轻松全歼广南军的海军。

    天启三十二年元月三日,广州都督府的两万大军在顺化登陆,进攻顺化。广南当年为了抵抗郑氏的进攻,阮氏和欧洲人建立了友谊,广南不但从欧洲购入了大量先机的火器,而且在葡萄人的帮助下,甚至有能力生产铜炮。

    虽然广南军大量装备火器,但在火器上与明军依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广南军的燧发枪根本无法抵抗明军的天启枪。在顺化城下,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溃广南军。

    元月五日,明军夺取了顺化城。夺取顺化城,使得整个广南被拦腰截成两段。在朱由校的要求下,占婆国和真腊两国同时出兵广南。

    广南国全线溃败,被广南视为固若金汤的北方防线不战而降。张献忠率领两万大军跨过广南的北方防线一路南下,清缴广南的残余势力。同时顺化城的明军也一路南下,追击阮福濒。

    元月十九日,明军和占婆的军队对广南最后一个据点富安府完成了合围。元月二十日,阮福濒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向明军投降。

    对广南的战争前后不到一个月,明军便占领整个广南。这场战争明军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速战速决,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了广南的问题。

    广南战事结束,朱由校在京师召见了张献忠以及交趾巡抚魏藻德。魏藻德明末有名的大奸臣,朱由校之所以在交趾启用魏藻德,就是朱由校准备在交趾使用非常手段。

    “大军虽重新夺回了整个交趾,但这才刚刚开始,朕不想再走以前的老路,朕要一个稳定繁荣的交趾,不知两位可有何良策?”朱由校问道。

    “交趾一地交趾人占了八成以上,而其他各族所占不过两成,而交趾的叛乱多由交趾人引起的,臣认为要永远解决交趾的问题,就必须削弱交趾人在当地的影响力。”魏藻德说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校。

    “魏爱卿继续。”朱由校满意地点点头道。

    看到朱由校的神情,魏藻德就知道话说到朱由校心坎里去了。魏藻德有才无德,最厉害就是善于揣摩圣意,他接着说:“臣认为不但要从帝国本土迁移人口到交趾,而且在交趾本地,臣认为应该扶持其他民族,弹压交趾人。”

    “如何扶持?如何弹压?”朱由校问道。

    “在基层任用其他民族的官员,将土地分配给其他民族等等措施,激化交趾人与当地其他民族的矛盾,而帝国可借助其他民族的力量,强势镇压交趾人,二三十年之后,交趾人必定不会再如今日这般,则交趾可定。”魏藻德道。

    “二三十年太久了,帝国的投入太大,朕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以及物力财力支持你们,朕最多只能给你们十年的时间,解决交趾人的问题。只要你们不造反,无论你们在交趾做什么,朕都会赦免你们,那怕交趾一地尸横遍野,朕也支持你们。”朱由校想了想说。

    “谢陛下!臣等必定在十年之内解决交趾的问题。”魏藻德和张献忠一起躬身道。

    “张爱卿,你只有五年的时间,交趾的事情办好了,朕自有重用,如果办不好,你就准备退役了。”

    “诺。臣必定在五年之内做出让陛下满意的成绩。”张献忠信誓旦旦地说。

    ……

    朱由校需要稳定的中南半岛,需要一个稳定的粮仓,这对于帝国来说至关重要。粮食安全对于整个帝国来说是命脉所在,现在帝国通过海运将中南半岛的粮食大量运送到帝国来,缓解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粮食危机。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陆

    九州和幕府的谈判彻底破裂,双方转而积极备战。

    二月中旬,郑成功的率领五万九州大军突然在北陆登陆,直取加贺藩。加贺藩领一百二十万石,是所有大名中最多的一个,加贺藩所受到的待遇和德川御三家的待遇是一样的。

    但是加贺藩的前田家是一个极其精明的家族,善于政治投资。在关原之战之时,前田家便是两边投资,前田利长属于德川家康领导的东军,其弟前田利政属于石田三成领导的西军。而且前田家一直都秉承着这一原则,在幕府末年,大政奉还时,加贺藩本来是支持幕府方的德川庆喜。不过,幕府方在鸟羽伏见之战败北后,加贺藩转而投靠新政府的北陆镇抚军。

    而且加贺藩的藩主前田利常是个双性恋,跟当时号称“天下无双美少年”的堀尾忠晴是情人关系,而堀尾忠晴出云国松江藩二代藩主,正是这个原因堀尾忠晴无子,堀尾宗家断绝。

    可见在前田家,家族的利益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当郑成功率领的大军在北陆登陆之后,前田利常便望风而降。

    兵不血刃地便拿下了加贺藩,让郑成功大受鼓舞。郑成功决定改变战略,他令前田利常率领加贺藩的三万大军从陆上进攻福井藩,而他自己率领九州的大军从海上进攻福井藩。

    福井藩是亲藩,初代藩主是结城秀康,德川家康的次子,结城秀康其母是长胜院阿万。据说阿万生性豪放,德川家康怀疑自己被绿了,更是怀疑结城秀康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使得福井藩虽是亲藩,但与幕府的关系非常不好,德川家康甚至一直都非常提防结城秀康。

    面对九州的两面夹攻,福井藩节节败退,很快福井藩的藩主松平光长在福井城宣布投降九州。在夺取福井藩之后,大军继续东进,北陆各藩降的降,逃的逃,到三月初,九州军便完全占领了北陆,幕府的援军甚至都来不及援救幕府就失去了北陆。

    幕府的大军重点防御的是中部和关东地区,而北陆依靠的是各藩自己,前田家的投降,让幕府措手不及,使得幕府根本无法及时调派援军救援北陆。这也使得幕府迅速丢失了整个北陆。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名投降,根据朱由校的提议,郑芝龙和良仁天皇决定一边继续废藩置县,一边对投降九州大名封爵。三月底,良仁天皇颁布《贵族令》。《贵族令》便是朱由校根据后世日本的《华族令》而制定的。

    《贵族令》取消旧身份制度,废除原来的“公家”、“大名”等称呼,将其统称为华族,将国民分为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四等。华族成为仅次于皇族的贵族阶层,享有许多政治、经济特权。

    而华族又被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个等级。其中,旧公卿家族根据家世,授予子爵以上爵位。旧大名家族,根据石高和在战争中的表现授予男爵以上爵位。

    《贵族令》中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设立贵族院,这个贵族院一个重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安置这群失去了藩地的贵族。

    《华族令》按伊藤博文的设想,华族应当成为“皇室之藩屏”、维持现行制度的基石。因此赋予华族以特权,从而保证其社会地位就成为必要。但这个时代提前出现的《贵族令》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原因。

    四月初,良仁天皇和郑芝龙在京都召见了归降的公卿和大名,并他们进行了授爵。考虑到整个东瀛还未统一,贵族院一事被延后了。

    夺取北陆之后,郑芝龙主张继续讨伐幕府,趁势统一东瀛,而王赛儿却主张暂缓进攻,逼幕府和谈。现在军权掌握在郑家,良仁只握有行政权,这让王赛儿如芒在背,她想依靠幕府牵制郑家,她甚至想保留幕府现有区域,以达到牵制郑家的目的。

    “郑王爷,去年所欠帝国的本息可都还没有归还,陛下虽未催要,但总是逾期,这总是说不过去的吧。”王赛儿道。

    “臣只是担忧会错失时机,现在幕府虽已是强弩之末,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给德川家一个机会,难保他们不会重新崛起。”郑芝龙道。

    “郑王爷所言极是,但做人还是要言而有信,不如这样,让我再去一趟京师和陛下商量延期回款之事,至于讨伐幕府一事,待我返回京都之后再议,如何?”

    “这一来一去可需要数月的时间,讨伐幕府一事可就要放到明年了。”

    “我相信讨伐幕府一事也不差这几个月的时间,郑王爷,还是等我从大明回来之后再商议讨伐幕府一事。”王赛儿坚持道。

    ……

    王赛儿和郑芝龙争论了半天的时间,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郑芝龙同意讨伐幕府一事放到王赛儿返回东瀛之后进行,王赛儿同意以后讨伐幕府之事,她绝不再干预。

    五月,王赛儿从琉球出发前往京师,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前往大明。大明现在在琉球驻扎有海军一万,陆军两万,大小战船两百余艘,海军实力仅比九州稍差了一点而已。

    八月,王赛儿便抵达了京师。王赛儿也意识到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来京师了,毕竟年纪大了,不可能再这样再海上这么奔波了。这一次王赛儿决定在京师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她先是隐瞒身份去见了自己的弟弟,留给了自己弟弟一大笔钱财,然后才进宫与朱由校叙旧,商议东瀛之事。

    “郑芝龙不臣之心愈发明显,还望皇上给妾指点迷津……”王赛儿接着将在东瀛发生的事情详细地给朱由校讲了一遍。

    “你与郑芝龙的矛盾朕是知道的,但是现在首要是要清除幕府,在这一点,朕是支持郑芝龙的。你不要想着依靠幕府来牵制郑芝龙,就算郑芝龙要反,这幕府也一定要清除,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朕都不会改变。”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四章 驻扎京都

    “皇上,如果没有幕府的牵制,妾害怕郑芝龙平定东瀛之后,会对我们母子动手,到时候我们母子可没有一点反抗之力。”王赛儿担忧地说。

    “朕部署在琉球的三万大军不止是为了震慑郑芝龙,如果东瀛有变,这三万大军会立刻北上救援。而且朕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