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叶卡特琳娜大帝-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每天早晨六点钟用唾液擦洗孩子的肩和背。
    然后,他为索菲亚制作了一件必须日夜穿在身上的紧身褡,只有在更换内衣
时才脱下。这样她经受了将近四年的折磨之后,终于在11岁的时候,脊柱骨得到
了矫正,身体也日益好转,她感到欢乐和力量重新又回到了
    自己身上。“①与其说这是土郎中的医疗方法取得的成果,不如说是索菲亚
的意志和恒心取得了胜利。
    索菲亚的这种意志和恒心同样地表现在学习方面。尽管家境并不宽裕——像
奥古斯特这样的亲王,在18世纪分崩离析的德国,大多过着艰难的日子——但是
亲王的体面还是要保持的。像其他所有上层的德国家庭一样,索菲亚的父母也给
她聘请了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有法国家庭女教师卡德尔小姐,有法国家庭牧师
彼洛,有法国书法教师罗兰。此外,也有几位本地教师,如德语教师瓦格纳,音
乐教师洛里等等。在这些教师中,索菲亚惟独对巴贝。卡德尔小姐称颂备至,她
在回忆时说:“她是德才兼备的楷模,她的灵魂生来高尚,她学识渊博,心地善
良,很有耐心,她性情温柔、开朗、正直,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自称“将永
远是‘卡德尔小姐的学生’,并为拥有这一称号而感到自豪”。①这也难怪,对
于缺乏母爱孤独的索菲亚来说,还有什么比关怀和信任更可宝贵呢?应该说,卡
德尔小姐首先是以一个母亲,一个姐姐,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在索菲亚面前,赢
得了她的感情,其次才是一个家庭教师。每天清晨,她们一起朗读高乃依、拉辛、
莫里哀和拉封丹的作品;傍晚,她们一起散步,用法语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卡
德尔小姐似乎没花什么功夫就使她的学生能够流畅地用法语写作和演说了。在当
时,法语可是上层人物的一个标签。卡德尔小姐还时刻注意纠正菲辛的不良习惯,
培养她优雅的法国风度和端庄得体的仪态。卡德尔小姐把索菲亚从她母亲手里彻
底解放出来了。因为她的母亲不仅没有给她应有的慈爱,而且动不动就为鸡毛蒜
皮的小事打菲辛耳光。卡德尔小姐使未来的女皇躲开了耳光,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或许是卡德尔小姐的功劳,或许是索菲亚过于早熟,她一点也不像同龄的小女孩
喜欢玩布娃娃,惟独对读书和知识最感兴趣。
    卡德尔小姐的成功,使得其他教师都相形见绌。在索菲亚的眼里,教德语的
老师瓦格纳迂腐又迟钝,而音乐“不过是一些噪音而已”。在所有老师的眼里,
索菲亚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能够兼容
并收。当然,音乐老师例外,他认为他的这个学生太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即使
最优美的旋律也无法引起她丝毫兴趣。
    读书抚慰了索菲亚孤寂的心灵,知识启迪了她的智慧。她时常觉得自己有很
多话要说,有许多观点要发表,于是她便常常站在镜子面前,与自己的影子对话,
激动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两眼炯炯有神,甚至容貌也越来越讨人喜欢了。智慧可
以使人变得自信,而信心可以使人变得漂亮。索菲亚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杰出的
漂亮的女人。
    2 关于三顶王冠的预言使索菲亚对那个有点畸形的小表兄一往情深旅行是索
菲亚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她那热衷于社会活动的母亲对什切青这个小地方的生
活深感厌倦,因此总是找种种借口拉上丈夫和孩①引自卡。瓦利舍夫斯基《叶卡
特琳娜二世》。
    ①引自《叶卡特琳娜二世回忆录》。
    子到处旅行。好在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和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家族在普鲁
士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庭,各种各样的亲戚多如牛毛。他们有时一个月要外出旅
行四次,有时一出去就是半个月二十天不回家。他们差不多走遍了大半个普鲁士,
从采尔布斯特到汉堡,从不伦瑞克到奥廷,从基尔到柏林,索菲亚眼界大开,她
习惯了宫廷气氛,学会了各种礼节,熟悉了所有欧洲的国王和亲王的家谱。但在
所有旅行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和表兄彼得的相遇,以及关于王冠的预言。1739
年她随父母到基尔参加一个由她母亲的表兄弟,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的阿多发。
腓特烈(未来的瑞典国王)举行的宴会。在这个宴会上,她第一次遇见了她的表
兄彼得大帝的外甥——彼得。乌尔里希。尽管当时她才10岁,乌尔里希才11岁,
尽管他们只交谈了几句,尽管那位小男孩身材瘦弱甚至有点畸形,但索菲亚却因
另一次旅行而对乌尔里希难以忘怀。那是1742年,她在不伦瑞克旅行时,有位专
门研究手相术的天主教神父拿着菲辛的手仔细地看了两遍后说:“祝福你,公主,
我在你的手上看到了三顶王冠。”当时所有的普鲁士公主都想能遇上一顶王冠,
而索菲亚却有三顶!从此,见多识广的小姑娘坚信自己一定能戴上凤冠。传说三
年前她遇见的表兄乌尔里希有可能继承瑞典或俄罗斯的王位,而大人们常拿他们
开玩笑,认为他们是很般配的一对儿。渐渐地,索菲亚也觉得自己是属于他的了。
    聪敏的索菲亚为什么对这个畸形的小男孩情有独钟呢?显然,这和不久前北
方宫廷①的惊人事变有密切联系。1741年12月16日,彼得大帝的次女伊丽莎白一
世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小伊凡的统治和他母亲梅克伦堡公爵夫人的摄政,登上
了俄罗斯的皇位。就是这个伊丽莎白曾经差点成了索菲亚母亲的嫂子,她曾和索
菲亚母亲的一个哥哥定亲。但定亲不久,小伙子就被一场天花夺去了性命。伊丽
莎白对未婚夫的暴卒深感悲痛,从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而没有结婚,并且继续和
奥古斯特一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就在她登上皇位前不久,她还要求把那位英年
早逝的未婚夫的画像寄给她。1742年1 月,又传来了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伊丽
莎白把年轻的彼得。乌尔里希接到了圣彼得堡,并把他立为皇储。乌尔里希是彼
得大帝的长女安娜和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的查理。腓特烈公爵——也就是索菲亚
母亲的表兄的儿子。多么有趣的巧合啊,索菲亚一家一下子便和俄罗斯宫廷亲近
了许多。1742年7 月,菲辛的父亲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提为元帅。显然,敏
锐的国王想利用这个关系,便主动讨好伊丽莎白和她的外甥。聪明的、早熟的小
菲辛冥冥之中觉得有股巨大的力量正把她引向遥远的神秘的俄国。那个关于王冠
的预言不时在她心里燃起希望的火花。
    索菲亚的母亲也许更希望女儿梦想成真。她母亲叫做约翰娜。伊丽莎白,出
身于普鲁士的一个大家族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她从小聪明伶俐,月貌花容,一
心只想攀龙附凤,所以对嫁给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的穷酸亲王凯斯蒂昂。奥古
斯特甚感悲哀。现在,她突然看见了北方射来的一线曙光。北方宫廷政变的消息
传来,这个不乏机敏才思的女人立即不失时机地向伊丽莎白女皇写信表示祝贺,
女皇给了她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1742年9 月,柏林俄国大使馆的官员带给约翰
娜一幅女皇的画①当时欧洲对俄国宫廷的称呼。
    像,镜框上还镶着豪华的钻石。同年底,约翰娜带着索菲亚到柏林,请著名
的法国画家安托尼。佩斯纳给女儿画像。这张经过精心艺术加工的画像很快送到
莫斯科,呈给伊丽莎白女皇。然后,约翰娜母女俩回到什切青,等候北方的佳音。
    一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丽莎白女皇会垂青于什切青。13岁的索菲
亚照样读书、旅行,一切都是老样子。但是小索菲亚:“已经流露出对声色的强
烈欲望,尽管卡德尔,她母亲,她周围的人都没有向她揭示过两性关系的秘密,
可是她经常感到突如其来的情欲,难以言传的冲动和肉体接触的需要。她自己也
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尤其到了晚上,她被这股情感的狂热紧紧缠住。一阵昏乱消
失之后,她又恢复了理智,变成一个不迷恋爱情,而只关注前程的孩子。”①这
时候,索菲亚已初涉爱河了。追求她的是比她年长10岁的乔治。路易舅舅。他没
完没了地向她倾吐爱慕之情,把她带到野外的林子里轻轻地吻她。索菲亚开始时
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拼命拒绝,但经不住舅舅的甜言蜜语和不知疲倦的进攻,
也就半推半就地扑在乔治的怀里了。面对乔治的痴情,索菲亚感到幸福极了!她
觉得自己是有魅力的,能够获得男人的欢心。乔治勇敢地向她求婚了,在当对的
欧洲,这样的近亲是允许结婚的。但索菲亚还是理智地拒绝了。她后来声称:
“除了几次拥抱外,我们之间没有发生过越轨行为。”是的,除了北方的召唤,
索菲亚是不会与其他男人苟合的。
    期盼总算没有落空。1744年1 月1 日,正当奥古斯特一家在采尔布斯特共进
晚餐欢度元旦的时候,一位来自柏林的信使给全家带来了好消息:圣彼得堡的彼
得。乌尔里希大公宫廷的大元帅布鲁默尔来信了。他在信中写道:“高贵的约翰
娜。伊丽莎白公主:谨遵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陛下的秘谕,特通知您:庄
严的陛下希望殿下偕同长女公主毫不延缓地莅临鄙国的皇宫……殿下的聪颖足以
领悟女皇陛下急欲会见您和您的公主千金的真实意图,关于您女儿的才能在此已
经广为传颂”①。
    信很长,对随行人员都作了明确的安排,但拒绝以任何理由要求奥古斯特陪
同前往。距第一个信使不到两个钟头,第二个信使又飞驰而至,这次捎来了的是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的一封信。如果说布鲁默尔在信中还是闪烁其辞的话,那么腓
特烈国王的信则明白无误地揭示了北方宫廷的意图:“我直言不讳地告诉您,我
特别尊重您的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