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点头说:“是啊,刚跟别人打了一架现在又要去学技术确实开不了口,估计别个红毛洋人也没有缺心眼会教,你说跟他们小打过一仗损失大不大?”

    袁可立说:“不算很大,被砸沉了几艘小船,落水的士兵也都被救起来了,伤了几个还好没死人。见我们退走红毛洋人也没有追击,他们的船比我们的船大得多,不过还好他们的船不多。”

    天启又问道:“前一阵听福建巡抚熊文灿说想招降一直在海边横行的巨盗郑芝龙,开始又听袁大人说我们的战船很多还不如海盗的船大,朕想如果把郑芝龙招降过来我大明水师也会壮大很多,说不准能跟红毛洋人拼上一拼。你在福州几个月,虽然不可能全面了解但至少有个直观印象,你对这事怎么看?”

    袁可立说:“招抚郑芝龙的事只是我们这边的一个想法,不知道郑芝龙本人是否愿意,本来臣还要在福建多呆一阵,这次回来就是因为有几件事要征得皇上的同意,其中曲折奏报中说不清楚必须当面详细说明。皇上前一阵忙于蒙古和女真事务臣不好打扰,反正不是很急先去忙了一下大炮上船的事,谁知道忙了好多天还是没有头绪,现在皇上说起郑芝龙是不是皇上想把海盗的船拿过来用?只要人招抚过来船也自然就跟过来了,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是啊,你们东南水师现在的装备就像个囊中羞涩的穷小子,没钱怎么办?娶个富家女就得了啊,只要富家女满意自然会带来很多嫁妆。你说一开始只是个想法,现在既然福建巡抚熊文灿在奏折中提起,说明郑芝龙这个富家女看上了你们这穷小子,没有眉目的事熊文灿也不敢这么肯定地上奏。话又说回来,他郑芝龙再富有也是一个海盗,哪里像福建水师是朝廷军队有名份,就像一个出身不正的富家女嫁个穷点的勋贵之后,那也是她高攀。”

    天启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见天启很高兴袁可立说:“那臣就把需要禀报的事全部说给皇上,皇上看该怎么办尽快决断,虽然不是火烧眉毛那样急但也不要拖。第一件就是给东南水师造大船的事,臣估计着凭现在军费上的花费和现有技术恐怕造不了,臣的意思是可以引进民间资金。但是太祖在时就下过禁海令,其中有‘片板不得下海’的话,后来虽然禁海令有所松动,但嘉靖年间因为倭寇的事又执行得更严,皇上看是否可以取消禁海令?”

    天启想了想说:“这事关系重大朕现在不好贸然作出答复,除了倭寇外在海上横行的海盗其实都是大明的百姓,像那个郑芝龙也是原来泉州府库吏之子。这些人成为海盗其原因还是因为禁海令执行出了差错,没有把正常经商和资匪资敌区分开来,结果使巨商成了巨盗。嘉靖年间的巨盗汪直也是巨商,后来勾结倭寇进犯大明,最厉害时都攻打到南京城下,假如现在贸然取消禁海令,谁敢保证不会再出个汪直和郑芝龙呢?”

    袁可立叹了口气说:“那就只有等找到允许正常经商避免资匪勾敌行为的办法再说了,第二件是大炮上船的事,我们的船小炮小没办法去进攻红毛洋人。他们的船很坚固我们的炮弹打在他们船上就像给他们在挠痒,而他们的炮非常犀利砸着就碎没有办法承受得起,皇上能否考虑催促一下大炮小型化的进程?只要我们也有小型但威力不减的大炮,万船齐发加上万炮齐发,红毛洋人就算有大船坚甲也会沉到海底喂鱼去。”

    天启说:“这事朕管不了,倪元璐就在这让他说什么时候可以把小型化大炮造出来。”

    倪元璐愁眉苦脸地说:“皇上别开玩笑了,臣只是个组织者懂的有限,技术上的事需要那些技工匠人说了算,臣就算拿根鞭子每天抽他们也抽不出来,恐怕还得再等等。其实并不是我们的炮不够犀利,而是因为我们的船太弱了没有像红毛洋人那样蒙上坚甲,假如我们的船上也蒙上铁甲他们的炮弹砸不坏,冲到面前别说大炮就是用火枪也能把他们全打爬下,毕竟他们来自万里外没那么多船,沉一艘就少一艘。”

    袁可立点头说:“元璐大人的话有道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倪元璐急忙说:“恩师折杀我了,千万别叫学生什么元璐大人,叫学生元璐就可以了。”

    天启说:“也是巧啊,今天我们几个还真是有缘,孙先生和袁大人都教过朕,同时你们又都是倪元璐的考官房师,算起来朕跟倪元璐还是一门的师兄弟,说起来关起门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就不要客气了尽管说。”

    袁可立说:“皇上这样说那臣就不客气了,这第三件事就是跟船有关的事,我们跟红毛洋人小打了一仗后也发觉我们的木船太脆弱,也想装一层铁甲抵御炮弹,但是小船装铁甲装上船就容易沉且航行不快,必须要大船装上铁甲才能行。大船一时半会儿也造不出来,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几条小船连环在一起,就像三国里赤壁之战时曹操那样做,这样一来既可以蒙一层铁甲防炮弹砸,同时也可以使船行得更加平稳避免士兵晕船呕吐。”

    倪元璐怀疑地说:“我们的木船没铁甲,跟敌人的铁甲船打起仗来确实吃了大亏,其实红毛洋人的大炮也不见得比我们用的好多少,主要是他们的船太结实所以占便宜。就像一个全身上下什么都没穿的人跟一个全身盔甲的人对垒,赤身之人肯定会觉得对方的武器更犀利。真要用连环船装铁甲去跟敌人打仗,就相当于用几条船共同担负起铁甲的重量,但是我们就不怕红毛洋人也像周瑜一样用火攻吗?”

    袁可立说:“海上风大火不一定烧得起来,再说红毛洋人恐怕也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就算他们读过他们中也没有人来诈降和借到东风。”

    天启哑然失笑道:“你们在说什么呀?《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而已,上面的事好多都当不得真,怎么能把小说上面的事当真呢?这样吧,把这事交给博学院去考虑,让徐光启、茅元仪、孙元化他们去想一想,怎么避免士兵在海上呕吐晕船。就算他们想不出止晕船的办法就问他们海上的连环船怕不怕火烧,让他们想一个不怕敌人烧船的办法来,专业的事务交给专业的人做才是正道。”

358 铁锁连环(中)

    袁可立提了三个问题,就是取消禁海令、大炮小型化、做连环战船三样,天启对这三样都没有明确回复,这就让袁可立有些焦急。他在福州跟大总兵张静安还有监军袁化中汇合后,立即就开始抓水师问题,在袁可立看来东南的事务大多跟海事有关,福建多山近海百姓生活艰难,禁海令使很多原本可以在海中打鱼过活的人家望海兴叹。而那些胆大的人如郑芝龙这样的人可以过得很逍遥,更别说红毛洋人还占据着台湾,这都跟朝廷政策有关。

    如果说东北军区是第一个把地区防务交给当地巡抚,东南军区就算是第二个这样做的军区,袁可立一到福州后就给张静安说了海防的重要性,让他在东南各省抽取精兵强将组建水师,地方上的防务交给巡抚就可以,目的就是重点打击消灭海盗和等机会驱逐占据台湾的红毛洋人。经过几个月的了解调查,袁可立发现海盗可以招抚而红毛洋人只能用实力才能驱逐得了,与人商议一阵后觉得要解决取消禁海令等三个问题后一切才有可能。

    谁知道天启不作明确答复,袁可立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来但眼神里的焦灼之色却让天启看了个真切,天启微笑道:“袁大人不必着急,常言说好事不在忙上,什么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了都可以慢慢想,你开始不是说了还没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吗?我们先研究透彻才能准备得充分,准备得越充分成功的希望才大。你说过把几条船连环在一起就会很平稳,如此一来士兵在上面就不会晕船,你这个连环战船的想法是凭空想象还是做过试验?”

    袁可立说:“皇上明鉴,臣回京前做过几次试验,发现连环战船不但行驶起来很平稳,而且速度比单一的大船还要快。只要两边划水的人动作统一,平稳性和速度都有极大的提升,这难道不是上天的预示吗?所以臣才冒着犯被火烧的大忌禀报。”

    天启想了想说:“这个好解释,单一的大船在水面上航行时出于取得航速的原因船头都是尖的,尖形的船头方便破lang分水,前进时能够受到最小的阻力。但是万事有利就有弊,因为船头是尖形的如果因为lang涌或风吹的方向不一而使船两边受力不一,那么就会使船左右颠簸,海上风急lang大比江河上的风lang大好多倍,这也是船在海上比在江面上颠簸得还厉害的原因。”

    见大家点头天启继续说道:“为了让船行驶得平稳人们就把船造成一头尖一头平,要速度就尖头向前乘风破lang快速前进,如果风lang大上面的人受不了颠簸就倒过船头用平的一面前进,这时候因为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大划水要累点,但是却可以使船处在一个平稳行驶的状态下。袁大人说连环战船不但平稳而且速度快,就是因为整个船是拼起来的,水不仅仅在两边流过而且可以从整个连环战船的中间流过,相当于既有了平头前进的好处又没有平头前进的阻力。”

    袁可立说:“皇上一听就明白了其中道理,臣是反复试验琢磨了好久才明白其中的原由,难怪都说皇上圣明看来真是有原因的。”

    倪元璐这时候说:“皇上,臣有一个建议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是先把连环战船拼那么几艘,就算最后真让红毛洋人用火烧了也无所谓,但拼几艘后说不准能搞沉他几艘大船。红毛洋人的大船只要被我们搞沉,他们就必须退回台湾去,到时候我们的水师把台湾的大小码头一封,还不是个瓮中捉鳖的架式吗?”

    天启问:“就算有了连环战船你准备怎么做?”

    倪元璐说:“连环战船相当于用数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