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巴黎当华侨-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楼下的四个人得以逃生,楼上的四个人葬身火海。那位身居香港的老大一方面安排手下尽快将活着的人送出柬埔寨,同时不许他们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亲人。直到个把月后,活着的四个人到了巴黎,被他们的亲戚接了回去,消息才传开。大家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一是对这位老大更生钦佩之心:换了别的蛇头,在温州的家还不早给死者的家属扒平了?他却让手下抢先一家家分头做了工作,每家都陪了七八万块钱,这么大的事,在当地居然就没闹起来。同时,大家提起柬埔寨时,都会升起一丝恐怖感。不过,蛇头的总体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新生代蛇头也在出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那种用双脚丈量欧亚大陆的万里长征的方式渐渐不被采用,新锐蛇头们,或者是直接能从西欧国家的驻华使馆内,通过伪造一些文件办出旅游签证,或者重金买出旅游签证,或者干脆用出色的仿照手段自己批发签证,使得偷渡客们不再像先行者一样,走曲曲折折的人蛇之路,而是直截了当地从西欧某国的机场里出来,而欧盟国家之间又取消了边界检查,偷渡客便可以像真正的游客那样进入法国。    
    这些新手法的成功,使得一直受到限制的温州非法移民的流量在1998年和1999年这几年产生了突破,从长期以来平均每年2000来人,上升到5000来人。有关法国的温州非法移民的人数,有五花八门的说法,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1998年前每年2000人左右,是我的结论,而且我认为这个结论比其他的说法更接近实际。在这个重视统计数字,以此作为社会和政治生态指数的国家里,非法移民的数目,绝非是一个可以轻易处置的问题,在一个被扩大或是缩小的数字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政治或是社会主张。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们还会涉及这类数字。现在,一个企图踏上偷渡之途的人蛇,在和蛇头接触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直飞还是走路?〃从1998年和1999年那几年开始,很多人蛇就是直接坐飞机到了法国。首先是欧盟成员国之一的希腊,被成功地开辟为突破口。来自温州地区的,几十人组成的旅游团,成团成团地获得希腊的旅游签证。不同的是,这些旅游团成员付的〃签证费〃,不是几百块,而是十多万人民币。    
    这些旅游团凭希腊领事馆颁发的可以在欧盟各国入境的旅游签证,或是先飞雅典,再转机飞法国,或者就直飞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出了机场,旅行即告结束。直到法国边防人员对持希腊签证的中国人数急增产生疑惑,警方进而秘密调查,才发现了这些旅游者的真实身份。希腊驻华领馆的解释是,希腊的某些旅行社和中国犯罪人员勾结,欺骗了希腊的外交部门。据温州圈里的〃业内人士〃估计,在这条线被掐断之前,一年之内,至少有五六百人被送进了法国。希腊的路走不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温州地区的非法移民持旅行签证进了法国。1998年底的一天,张连根找到我,让我帮他的一个刚到法国不久的内侄填一份申请〃政治避难〃的表格。在他带来的他内侄的资料里,我看见了他护照上的签证:申根国签证,号码;F37871460,有效期:03…08…98到02…09…98,种类:C(即是短期旅行签证),非工作类。边上赫然盖了法国驻广东总领事馆的章,以及总领事勒平内的签字。我感到很是震惊:首先,中国护照是浙江省颁发的,浙江的护照,申请签证也该到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怎么广东的总领事馆也来干预?    
    而且,在法国极为严格的签证申请审查下,来自浙江这样的敏感地区的个人申请是基本上拒签的,难以想像签证官居然能在没有任何证明材料的情况下,随便将签证发给一组没有固定职业的年轻的中国农民:张连根告诉我,他的内侄是和六个人一起出来的。他们只是把护照交给了蛇头,第三天就拿到了签证。我想,如果张连根仅仅是给我说这个故事,我肯定不会相信,但是眼前这张带有镭射防伪标志的签证,却使我哑口无言。但是,从张连根欲言又止的神态里,我觉得其中该有隐情。仅仅过了一个月,张连根又来告诉我新的进展,说他的一个堂弟,也走的是他内侄的路,结果是在戴高乐机场,一行十来个人,被堵在了飞机里,不准下机,最后被原机送回。这回,张连根把他知道的内情告诉了我。经过我进一步的了解,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些签证,只有签证纸是真的,是神通广大的蛇头,通过新发展的内线,用1万元人民币一张,一本100张的量〃批发〃出来的。刻个法国领事馆的章,模仿领事的签字,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这样,持这种签证,就是法国边防警察的警惕性再高,用放大镜检查,也看不出破绽。    
    能看出破绽的,恰恰是中国边防警察:他们马上就会感觉到,在这种旅游签证和它们的乡音浓重的持有者背后,肯定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把人扣住,三问两问,可能就会露了馅。所以,蛇头都是想办法,先把客人弄到香港,利用香港警察对内地情况的陌生,在香港登机赴法。但他们最终还是栽在了香港警察的手里。其实,香港警方也对突然有大量的浙江籍人获得法国旅行签证产生了疑问,但是,不早不晚,就在张连根堂弟那一拨人过境的时候,香港警方决定采取措施。警方无权去法国驻广东领事馆核实情况,就将这一拨法国签证持有人的签证号记下来,传给自己的法国同行法国边防警察,让他们帮助核实。    
    法国驻广东领事馆于是接到了来自法国边防的调查电话,答案是根本没有颁发上述号码的签证。这时,载着张连根堂弟和他的同行者的飞机,正在飞往法国的途中。张连根说,这条路,少说也走了大半年,每个月都有上百人出来,最少也有个七八百人左右。一张签证纸卖一万,一卖就是至少100张一本,一个人的费用是10万,这么多人,轻轻松松就过来了,这里面赚了多少钱啊。真是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张连根边说边咂吧嘴。


第二章 人蛇与蛇头第19节:华侨社群的诞生

    青田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青田石的产地,不知从何时起,当地人就用这种颜色可人、质地柔软的石头,作为生活的来源,青田有很多祖传的石雕艺人,青田石雕也以它动物形象的玲珑、佛家人物的传神而广受玩家的喜爱。外出谋生的青田人身上自然是怀揣刻刀,肩背一袋袋石料,饥肠辘辘地离开乡村,去各处寻找生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青田地区发生了灾荒;很多人出外逃荒谋生。很快,青田的石雕艺人中,大家开始满怀憧憬地传说一个最能赚钱的目的地,一个很远的地方:法国。原来,在灾荒发生的时候,有几个石雕匠,在远在法国的亲戚滞留的原华工的资助下,从上海登上了去法国的邮轮,一个月后到了法国。他们很快发现,在家乡只能卖几串铜板的石雕小件,那些姿态各异的灵猴肥猪憨牛之类,在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那里,能换回一个大洋的钱!在街边摆个小铺子,几天工夫挣的钱,抵得上家乡一年。    
    手上的存货很快就卖光了,于是这些先行者便飞函家中,让人赶紧将石料带来法国。石料是一袋袋带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几十上百的石雕匠。青田石雕的象征性作品是三只坐着的小猴子,一个捂眼,一个捂耳,一个捂嘴,意思是〃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到了法国后,又多出了一只猴子:一手捂前裆,一手捂屁股,意思是〃非礼勿进〃。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田石雕作品在法国很受欢迎。同时,满足了法国人好奇心的另外一个中国特色,是中国女人的小脚。在十来年里去法国的青田人中,除了石雕匠之外,还有很多年轻妇女。这些在家乡遵从〃男女授受不亲〃的乡村妇女,漂洋过海到国外,居然是为了在法国各城市马戏场或是集市上登台,大跳一种〃小脚舞〃。中国妇女似乎从来就没有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而丧失强悍的生存能力。石雕匠们和小脚舞蹈队最少也要在法国待上五六年,赚上一笔钱回国,买房子置地。    
    但是也有很多人,就此留在了法国,构成了华人移民法国的第二个重大事件,或是第二个浪潮。由于地理位置的紧邻,温州的其他地区,如今天的温州、瑞安及其郊县,有很多家庭因为和青田人通婚而成为亲属,在这个第二个浪潮中,也大量投亲靠友到了法国。构成第一次华人移民的滞留的华工,全是男性,除了少部分人单身到老,其他的无一例外地娶法国人为妻,而且全是在法国人的企业打工,便完全融合在法国社会之中。他们的后代,除了身上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中国血统之外,依然是和任何法国人毫无差异的法国人。而第二次华人移民却带来了华人主导的经济活动和大量的女性移民,华人之间的结婚更为普遍。工作和婚姻不再迫使移民逐个消融在法国社会中,相反在加固着他们的群落。在法国形成了最早的华人社团,也就是来自温州地区的移民社团,其标志就是产生了社团自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巴黎的温州人中间,还能找到那个时代移民来法的老人,很多在法国长大的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还能清楚地回忆和已故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的时光。正是华人社团的形成,才为后来者在很大程度地免去了在文化选择前的畏惧。    
    第二次华人移民法国不仅产生了第一个华人社团,也导致了第一代〃蛇头〃的产生:蛇头,即是以非法的方式将移民输送到国外,并以此为业谋利的人。我们现在用〃蛇头〃来称谓非法移民的组织者,可能因为我们习惯称呼非法移民为〃人蛇〃,因为他们前行的方式总是曲曲折折,犹如一条蛇在绕行,那么,走在前面的领头人,便被推理为〃蛇头〃。20世纪30年代,尽管法国没有严格的移民管制,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