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叶赛宁-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养,受到启迪,从而形成了七八十年代颇具影响的“悄声细语”派诗风。这种
诗风至今不衰,在俄罗斯诗坛上仍保持着旺盛的势头。
    叶赛宁的诗歌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外文译本已有几十种
流传于世界各国。前南斯拉夫出版了两套不同版本的叶赛宁诗歌全集。早在诗人
生前,欧洲的一些国家就翻译介绍了叶赛宁的诗歌作品,例如英国和意大利,分
别于1922、1923年首次翻译介绍了叶赛宁的诗。这些国家差不多都是翻译与介绍
同时进行,我国则是先介绍诗人后翻译其作品。中国读者第一次听到叶赛宁的名
字是通过愈之先生于1922年介绍十月革命后苏联文学的文章《俄国新文学的一斑
》(《东方杂志》第19卷第4 册)。愈之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肯定了叶赛宁的
诗剧《普加乔夫》的革命现实意义。从时间上看,这与最早介绍叶赛宁的欧洲国
家是同步的。日本于1923年翻译出版了叶赛宁诗选的单行本①。有迹象①参阅《
俄苏作家》(诗人卷第8 册,)“图书”出版社,莫斯科,1985年。
    ②参阅《俄苏作家》(诗人卷第8 册,)“图书”出版社,莫斯科,1985年。
    ③参阅《俄苏作家》(诗人卷第8 册),“图书”出版社,莫斯科,1985年。
    ①参阅《叶赛宁创作问题》第262 —263 页,“现代人”出版社,莫斯科,
1978年。
    表明,当年鲁迅先生就是依据日文译本了解叶赛宁的。此后,1927—1930年
间,鲁迅先生曾在《革命文学》等文章和讲话中多次评介过叶赛宁。
    然而,鲁迅先生首先注重的是诗人对革命的态度,所以对仅仅是革命“同路
人”的叶赛宁评价较低,指出他在革命现实面前的思想矛盾。联系到当时的革命
现实,可想而知,鲁迅所推崇的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因而叶赛宁的
“纯”抒情只会引起鲁迅先生的遗憾。解放后,由于受到苏联文艺界的影响,叶
赛宁在我国某些人的眼里,乃是“脱离革命”的诗人。直到80年代初还有人在文
章中把叶赛宁与马雅可夫斯基对立起来,称其为“反革命”诗人。这无疑是一个
历史性的误会和悲剧!
    叶赛宁所处的时代是俄罗斯历史上急剧转折的时代。伟大的俄罗斯人民通过
革命进军走向了光明的未来。这个时代是严峻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远不是所
有的作家和诗人都能在这一革命航船上站稳脚跟。但从历史的“远距离”来看,
叶赛宁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
    应当说,中国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发展壮大的。
中国新诗的发展也深受西方诗歌其中包括俄罗斯诗歌的影响。
    从审美趣味来看,我国广大读者是喜爱世界上一切国家的诗歌珍品的。
    而如果让一位诗歌爱好者列举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外国诗人的名字时,那么,
即使是在今天,他所举出的三个当中恐怕至少会有一位是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诗
歌如此深入我国读者之心,是与本世纪以来我国几代人在翻译介绍方面的历史功
绩分不开的。继愈之先生介绍叶赛宁之后,我国革命诗人蒋光慈于1928年翻译了
叶赛宁的诗《新的露西》,同时还撰写了连载文章《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
其中包括与译诗一起发表的叶赛宁专论(《创造月刊》第1 卷第8 册)。此文在
阐述“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的背景上,全面评价了叶赛宁的诗歌创作,对中
国读者深入了解叶赛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蒋光慈还把《新的露西》一诗的译文
收入自己的诗集《乡情集》,于1930年由北新书局出版。李一氓先生则翻译了叶
赛宁的“变形”一诗,收在郭沫若编译的《新俄诗选》里,于1929年由中华书局
出版。在《新俄诗选》的附录中,李一氓和郭沫若先生写道:“在青年诗人中,
他(叶赛宁)是最有天才的一个。”30年代,戴望舒先生曾翻译过叶赛宁的组诗
《母牛》、《启程》、《安息祈祷》、《最后的弥撒》、《如果你饥饿》①,发
表在上海出版的《新诗》杂志1937年第4 期上。40年代,戈宝权先生曾翻译过叶
赛宁的组诗《已经是夜晚啦》、《细雪》、《喂,你,我亲爱的俄罗斯》、《我
又重新在这儿,在亲爱的家庭里》、《明天早一点唤醒我吧》、《我离开了亲爱
的家园》、《在窗子上面是月亮》、《你听见吗——飞过了一辆雪橇》、《天蓝
色的短衫》、《风雪在狂烈地飞旋》),发表在上海出版的《苏联文艺》杂志1947
年第8 —9 期上。同期《苏联文艺》杂志还刊载了叶赛宁的《自传》(葆荃译)
和斯。曼宁撰写的文章《叶赛宁的悲剧》(施蛰存译)。
    50年代后半期,孙玮先生翻译过叶赛宁的《大地的船长》和《关于二十六个
人的故事》,发表在《译文》杂志1957年11期上。这就是中国早期翻译和介绍叶
赛宁诗歌作品的四个阶段性的过程。此后便是20年的“空白”。
    ①这一组诗加上《我离开了家园》,收入《戴望舒译诗集》,湖南人民出版
社,1983年。
    从1978年开始,中国对叶赛宁的介绍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叶
赛宁的诗歌成为中国作家、翻译工作者持续翻译和介绍的热点,对叶赛宁诗歌创
作的研究和对他的诗歌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说从未间断过。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里,叶赛宁的重要作品几乎全部被翻译介绍了过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多达几
十篇。爱好外国文学的广大中国读者,可说没人不知道叶赛宁的了。这一时期所
翻译的作品包括叶赛宁组诗(王守仁等译,《春风》杂志1979年第3 期)、《叶
赛宁组诗》(楼肇明译,诗刊《星星》,1980年第11期)、长诗《安娜。斯涅金
娜》(顾蕴璞译,《春风译丛》1982年第3 期)、《叶赛宁诗选》(蓝曼等译,
漓江出版社,1983年)、《叶赛宁评介及诗选》(顾蕴璞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叶赛宁抒情诗选》(刘湛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叶赛宁诗选》(顾蕴璞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诗集《白桦》(郑铮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叶赛宁诗选》(丁鲁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年)、《叶赛宁抒情诗100 首》(黎华译,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等,其中
顾蕴璞先生译的《叶赛宁诗选》规模最大,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和诗剧,每首译
诗之后都附有简要的“题解”,使读者有可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
色。从整体来看,叶赛宁诗歌的这些中文译本可以印证叶赛宁诗歌创作的情感基
础:他的抒情诗只为一种巨大的爱而存在,那就是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感情构
成了叶赛宁全部诗歌创作的基调。此外,通过上述翻译作品读者还可以看到,在
叶赛宁的诗中抒情与叙事并非“共存”,而是相互渗透,浑然一体。读者不仅会
受其意象和情节的吸引,而且还会被其激情感染,仿佛那是自己的经历、体验和
心声。或许,这也是叶赛宁诗歌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在翻译介绍叶赛宁诗歌作品的同时,我国译者也没有忘记诗人的理论著作。
《生活与艺术》①和《玛丽亚的钥匙》②是研究20年代初期苏联诗歌创作和叶赛
宁本人的重要先驱性著作,也是叶赛宁在诗歌理论方面的建树,被翻译成中文之
后引起我国作家和青年诗人的重视。
    在我国,近十年来翻译过叶赛宁诗歌作品的译者还有飞白、岳凤麟、龙飞、
冯春、杜家驹、谷羽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叶赛宁诗选》还会有其他译本问
世。所有这些都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国诗歌研究和翻译工作正在
加倍努力,争取在介绍世界文学珍品的领域里与其他国家齐头并进。伺时,也说
明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欣赏水平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叶赛宁的艺术成就引
起我国极大的重视,在读者和新一代青年诗人当中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读过叶赛宁诗歌的中国读者,十之八九会对这位杰出的俄罗斯诗人产生一种
独特的亲切感情,仿佛他那诗人的气质便是“中国型”的,就像我国唐代大诗人
李白。就豪放旷达的性格、缠绵悱恻的情感和浪漫主义的激情来说,这两位相距
一千多年的异国诗人,倒是有许多近似和一致的地方。我们从苏联作家维尔日比
茨基所记述的一段故事中也可以反证这一点。尼古拉。康斯但丁诺维奇。维尔日
比茨基既是作家又是记者,①译文见《叶赛宁评介及诗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
    ②译文见《国际诗坛》第3 辑,漓江出版社,1987年。
    与叶赛宁有莫逆之交。1924年底至1925年初叶赛宁在第比利斯和巴统时,维
尔日比茨基正主持《东方霞光报》的出版工作。有一次他给叶赛宁讲述了有关
“八世纪时中国的天才诗人李白”的故事:“……皇后爱上了这位宫廷诗人,但
李白回避和逃离这一爱情。出于感激之情,皇帝赐给他50头毛驴,满载着金银财
宝和只有在盛大节日才穿的珍贵服装……离开京城不远,诗人便吩咐随从在大道
中央摆设酒宴,款待过往行人和周围的农民,而且还亲自把御赐的衣服给平民百
姓穿上……当金银耗尽,御赐的一切全都分光了的时候,李白以步代车,继续前
行,最后来到了长江边上安顿下来。一天夜里,诗人划着小舟到江心去赏月。
    水中的月亮是那么美妙迷人,诗人想拥抱它,于是就跳进河水,结果淹死在
江中……“有关李白生平的片断,在外国人那里常常是以讹传讹,乃至流传成上
述那种”野史“式的离奇故事,不过,倒也把诗人李白那豁达、豪迈的浪漫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