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召南》是陕西、关中平原一带的民间歌谣。这一带都处于黄河秦岭以南, 
故它的音调,自然也是南音。不过,二《南》的南音近临周室,多受中原音

韵的影响,周代指长江及汉水一带之国,即南方诸侯之国,称“南国”或“南
邦”。如《诗·周南·汉广序》:“文王之道,彼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
域。”《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诗·周南·南有
樛木传》:“南,南土,谓荆杨之域。”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也称自家的乡土
为“南土”,如《怀沙》:“汩徂南土。”据如上所载,不妨说二《南》是
南国的南音,楚声是南土的南音。也许正是由于中原文化南播的原因,故《韵
会》释:“以雅以南”的“南”为:“亦雅乐名,犹《九夏》也。”《九夏》
是周代的钟鼓乐,主要用于祭祀及宴会。《韵会》一说如可信的话,则二《南》
的“南”,已由民间南音变作周代宫廷钟鼓乐的一种了。
其三,南音是南方的音乐。
《白虎通·礼乐》:“南夷之乐曰南。” 
《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毛《传》:“南方之乐曰南。” 
新旧版《辞源》释南音,均指南方音乐。是故南音,先专指楚国音乐, 
后泛指南方音乐。南方音乐(南音,简称南)是与中原音乐(雅声,简称雅) 
相对而言的。旧版《辞源》释:“以雅以南”:“雅为中原之乐,南谓南方
之乐。”汉以后,南音常用泛指的意思。如左思《吴都赋》:“登东歌操南
音”《注》:“南音,南国之音也。”但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中,仍有南
音指楚声之意,如“北渚不堪愁,南音谁复听?”即是一例。
其四,南音指的是《南风》歌。
南风歌是古代的琴歌。传说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其歌诗
始见于《尸子》,其音调出自南方。歌词为:“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
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史记·乐书》:“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
舜乐好之乐,与大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其五,南音也就是南方的曲调——南风。
《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高亨《诗经今注》
云:“北风就是北方曲调,南风就是南方曲调。”又云:“风本是乐曲的通
名。乐曲为什么叫风呢?主要原因是风的声音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种
种的不同;乐曲的音调也有高低、大小、清浊、曲直种种的不同;乐曲有似
于风,所以古人称乐为风。同时乐曲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是风俗的反映,所
以乐曲称风与风俗的风是有联系的。
其六,南音是泉州南音的简称。
提起南音,很多人就认为是福建泉州南音。据说源出隋唐雅乐,琵琶横
抱,箫管八尺。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
泉州南音和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的
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至清代,南音蓬勃发展,遍及了
闽南各城乡,以其曲调优美,节奏徐缓,艺术风格古朴幽雅,委婉深情而深
受欢迎。
综上所说,“南音”二字有诸多解释,南音的确切解释,如是指南方音
乐还是楚国之乐,是南风还是《南风歌》,还是专指泉州南曲,尚无一统一
说法,这些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但仍需深入研究方能揭开南音之谜。
(傅丰渭) 
川剧高腔音乐来源于何处?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人民所酷爱的戏曲,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
分地区。包括外省传人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四川的灯戏5 种声腔艺
术。原先各种声腔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以来,由于经常同台表演, 
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称为“川剧”。其中高腔
部分唱腔高亢,用打击乐和帮腔,而帮腔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曲牌有[新
水令]、[端正好]等300 多个,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主要传统剧目有“五
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 
和“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
湖十八本”等,文学遗产极为丰富。
但是,对于川剧高腔音乐的来源,至今在学术上颇有争议。
(一)由湖南传入四川的。沙梅同志在《音乐研究》上撰文,认为从长
江下游湖南传入四川比较可靠,因为昆曲未产生以前,高腔就在湖南地区流
行了。湖南与四川既然连界,加上明末清初湖南有不少人移民四川,高腔随
着带去是很可能的事情。徐文长在《南词叙录》(见明嘉靖二十八年之自序) 
中曾这样写道:“今唱家称弋阳,则出于江西,两京(即北京、南京),湖
南,闽广用之。”当时的弋阳腔即后来所称的高腔,极有可能先传到两京、
湖南、闽广等地,而且传到那里便吸收了地方性曲调而变为当地的东西,所
以各地高腔在曲调上各不相同,彼此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但是四川高腔比较
接近于湖南高腔。而四川高腔出现是很晚的事了。据徐文长的记载,当时高
腔还未传入四川,证明了四川在明朝尚无高腔,但在湖南已经有了。另一方
面清代乾隆年间魏长生去北京演戏演的不是高腔而是西秦腔。《啸亭杂记》
曰:“此时京中弋腔盛行,士大夫均厌其渲杂,长生因之演秦腔,故名动京
师,一时不识魏三者,无以为人焉。”这一记载也未提到川剧高腔。此外, 
明末湖南湖北移民四川的人最多,因之四川流行一句话叫“湖广填四川”。
从湘西直进四川,沿途都有高腔,如川湘边境的辰河高腔。
(二)由京剧高腔传来,也许可能由李调元或魏长生带回四川的,因清
乾隆年间,四川戏曲家李调元对川剧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从京剧高腔与高阳
传来或者从湖南传来都可能,尤其更可能两边都传来。沙梅同志在《论川剧
高腔音乐》一文中曾用京剧音乐与川剧高腔音乐作对比,认为京剧音乐不如
高腔音乐,因为京剧的音乐(包括曲调的格式、性格、面貌节奏、过门及锣
鼓的节奏等)在规格与节奏上。。受了限制,因此,才产生了表演上的机械
程式;而川剧高腔音乐的音型多样化,较富有弹性,音值很复杂,是超越于
京剧音乐之上的,而又有与其有不可分割的影响。
(三)由江西弋阳县的“弋腔”转化而来。清乾隆时川人李调元《论王
正祥十二律京腔谱》中说:“弋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人和
之。”另外在《雨村话剧》中还说:“弋腔始于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
曲,又谓之‘秧腔’、‘秧’即‘弋’之转声;京谓‘京腔’,粤谓之‘高
腔’,楚蜀之间谓之‘清戏’。”《王正祥十二律京腔谱》例言里说:“弋
腔之名何本乎?盖因起自江左弋阳县,故存此名,犹昆腔之起于江左昆山县
也。”
根据李调元、王正祥两家所论,高腔产生于江西弋阳无疑了。虽然李、
王二人之见解未完全统一,并有混淆之处,然则二人所说与现今川剧颇相吻
合,特别是李调元的“一唱众合”更与川剧帮腔形式接近。

从上述几家的言论分析,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如王川在《音乐
研究》杂志上《对〈论川剧高腔音乐〉的几点意见》文中以为,说明川剧是
由湖南传入的,无甚可据;至于来自河北高阳一说,不但无书作证,况且高
阳的高腔亦无四川高腔的共同点,高阳高腔伴奏多用海笛,更说明这推测之
不可靠。是否它们之间就无关系呢,不能这样说,因为中国几种较早较大的
剧种都是互相影响的。
“弋腔”直接传入京城也有书为证,很可能川人魏长生是从北京带回进
京后的“弋腔”;但更有可能直接由江西传入四川,因为两省有水路可通, 
商贾又经常来往,明末清初从江西移民入川的人亦不少,“弋腔”传入也是
很自然的事。因此说高阳的高腔传入四川太无根据,而湖南传入四川的说法
亦无记载,可能性很小,故不能以此作结论。
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不肯定的推测,相信通过科学的分析与争鸣,川剧高
腔音乐起源问题之谜终将大白于天下。
(傅丰渭) 
《敦煌曲谱》的奥秘何时能揭开? 
1035 年,党项族西夏国王赵元昊进袭敦煌,莫高窟的僧众在逃难前,将
不便带走的东西封存在一个大洞的复室里。战乱平息后,逃难的僧人却无一
生还。直到865 年后的1900 年5 月26 日才被偶然发现。在高约1。6 米、大
约7。3 平方米的藏经洞中藏有五万多件文物。在其中一卷经卷的背面,用古
代谱字抄录了25 首(段)乐曲。1908 年,这一卷子被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劫
往法国,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编号为P。3808。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敦
煌曲谱》。在另外两卷敦煌卷子中,还分别抄录了20 谱字及指法(P。3539) 
和《浣溪沙》乐曲片段谱字(P。3719)。这两卷卷子,特别是(P。3539), 
对《敦煌曲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数十年来,中外学者林谦三、
任二北、饶宗颐、叶栋、何昌林、陈应时、关也维等对《敦煌曲谱》进行了
多侧面的深入研究,发表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译谱,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但是,由于历史久远,《敦煌曲谱》的一些谜团至今还未完全解开。
一、应如何称谓《敦煌曲谱》? 
由于《敦煌曲谱》原谱没有总标题,所以后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它起了许
多名称。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4 种不同的称谓: 
1。《曲子工尺谱》(法国国家图书馆编目); 
2。《敦煌琵琶谱》(简称《敦煌谱》,日本学者林谦三和平出久雄1938 
年命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