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命在于呼吸-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鼻吸口呼,因为口排出气体的能力强于鼻。跑步时机体的耗氧量大,需要多吸多呼,鼻吸口呼可以让鼻子专司吸气,口专司呼气,如此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呼吸的效率,以适应增加呼吸量的要求。生活中,有的时候也需要鼻吸口呼,例如唉声叹气的时候就是这样,叹气增大了呼气量,身体因此而松垮,也表达出特定的情绪。
  口吸口呼、口鼻同时呼吸这两种方式区别不大,都是急促的或突发的气息出入方式。口吸口呼不够用了,口鼻就同时参与,二者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上有一些差别,口鼻同时呼吸比口吸口呼更为强烈。跑步到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是这样的呼吸,武术比赛发力时大叫一声的呼吸也是如此。此外,遇到什么十分令人惊讶的事情时,人们往往倒吸一口凉气,所谓“倒吸”,就是口鼻同时吸气。口吸口呼、口鼻同时呼吸的气息出入量都很大,但呼吸的位置大都很浅,呼吸的支点好像就在喉头,连胸腔都没有到达。总之,这两种气息出入方式为应急时的呼吸所用,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此外,在鼻呼吸受到阻碍,例如因病患或其他原因造成鼻通气受阻时,可能会以这两种气息出入方式作为代偿。
  鼻子的结构鼻吸鼻呼平稳、柔和,是日常生活中没有特殊情况时的自然气息出入方式。这种气息的出入方式符合大自然对于人类呼吸的基本设计——鼻子的主要功能就是气息出入。口确实可以帮助气息出入,但那只是在鼻的气息出入不够用或受到干扰时的临时措施而已。大自然之所以让鼻作为气息出入的门户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鼻孔中长有鼻毛,交织成网;整个鼻腔内部覆盖着潮湿的鼻黏膜,它们可以有效地阻挡空气中的细小灰尘,以及一些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此外,鼻腔中的温度与人体内的温度比较接近,如果外界的空气比较寒冷,其经过鼻腔时可以被“预热”,能够减轻冷空气对人体的刺激。这对于居住在寒冷地区或去寒冷地区旅行的人很重要。以上这些鼻呼吸的优越性,口呼吸大都不具备,因此,鼻吸鼻呼是日常健康的呼吸方法和呼吸行为,应该大力提倡。
  (2)操作过程
  ① 端正姿势
  站式或坐式,收腹,挺胸,抬头,使胸部自然舒展,头颈正直。如果是站式,双手自然下垂。如果是坐式,双手可自然放在大腿上。注意姿势端正而且自然。
  ② 用鼻呼吸
  注意保持吸气与呼气的均匀、流畅。如果仔细体会,许多人可以发现由左右鼻孔出入的气息未必均等,这可能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某种不平衡。如果将两鼻孔气息出入的不均衡逐渐调至均衡,有可能纠正身体内部的不平衡。但这种调节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匆忙鲁莽。


胸式呼吸(2)


  ③ 吸气控制
  吸气时胸部缓缓膨出,直至吸满胸腔,但吸满不是吸到百分之百,只是吸到自然终止,此时尚有继续吸气的余地,但继续吸需要用力。如果用力吸气,直至百分之百吸满胸腔,会形成气息壅滞,影响呼吸的自然过程。
  ④ 呼气控制
  呼气时胸部缓缓回缩,直到胸腔的气息完全呼出。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呼尽,胸腔里总会有部分余气。如果百分之百呼尽,就会因为呼气太过而影响呼气与吸气的转换,有可能出现头晕、胸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⑤ 处理好吸气与呼气之间,以及两次呼吸之间的停顿
  在胸式呼吸的锻炼过程中,不要故意缩短和延长停顿,让这两种停顿自然出现和结束。在自然呼吸状态下,通常呼和吸的转折非常清晰,但较短暂,而两次呼吸之间的停顿稍长些。
  此外,呼和吸转换的节奏,以及两次呼吸之间连接的节奏均应该大致保持平稳。
  初练时可以用手表计时,看看自己日常呼吸的次数如何。成年男子大都在每分钟12~16次之间,女子则要快一些。但呼吸次数的个体差异明显,通常身体健康状态较好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较少。
  (3)锻炼场地与时间
  ① 理想的场地是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灰尘少,有较多的花草树木。如果在城市里,应注意避开早晚上下班的时间。因为那两段时间大街上车水马龙,汽车尾气较多,空气清新的程度较其他时间差。此外,街心公园为车辆所包绕,空气质量往往不高。一般说来,市郊公园的空气质量较好。如果不能到郊外,可以选择居住小区内的绿地,这要比街心公园好一些。如果是在室内锻炼,应该打开窗子,通风换气,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
  ② 每日可练习胸式呼吸15分钟左右。可先注意鼻吸鼻呼气息的均衡稳定,再调节胸腔膨出与回缩的力度和节奏,然后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③ 锻炼的周期应不少于100天。并应注意将锻炼的效果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呼吸之中,逐渐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胸式呼吸习惯。
  (4)适用对象
  由于胸式呼吸是人们日常的呼吸形式,练习胸式呼吸的目的不在于改善特定的健康问题,而在于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故胸式呼吸的锻炼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亚健康人群。此外,有轻度或中度心肺疾患的人进行胸式呼吸锻炼,对疾病的痊愈有一定帮助。


胸腹联合式呼吸(1)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需要大肺活量的人们工作时使用的呼吸方式,也是平常人在做剧烈运动或需要呼喊发声时所采用的呼吸方式。胸腹联合式呼吸有些类似于人们所说的深呼吸,不同之处在于,深呼吸大都是人们自行为之,呼吸的方法无统一规范,而胸腹联合式呼吸建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学习去把握。
  歌唱演员、吹奏乐器演奏员、话剧演员、播音员、游泳运动员、长跑运动员等,他们或者需要大量的气息进行演唱或演奏,或者运动本身需要消耗超出常规水平的氧,胸腹联合式呼吸是他们在进行专业活动时的呼吸方式。然而,由于他们大都经过专门的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训练,熟练地掌握了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方法,因此,这种呼吸方式也会或多或少地融会于他们的日常呼吸之中。
  通常,人们在激烈运动等情况下也会下意识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这种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被动出现的,是由于气息的需求加大或机体耗氧量增加而产生的代偿性呼吸,不是主动控制的行为。这种胸腹联合式呼吸不会被带入日常生活,因为它仅作为对特殊情况的呼吸反应而出现。
  (1)操作要点与机理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胸式呼吸的扩展和延伸。与胸式呼吸相比,其最重要的操作特点是呼吸支点下移。此外,胸腹联合式呼吸毕竟不是自然呼吸方式,它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不如胸式呼吸自然。
  ① 呼吸支点在腹
  胸腹联合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呼吸支点在腹,即吸气和呼气的出发与归宿之点在腹部。这与胸式呼吸相比较,呼吸的支点下移了。呼吸支点在腹与呼吸支点在胸的感觉有所不同。胸部的呼吸支点感觉上比较弥散,可以是在胸腔的下部或者整个胸部;腹部的呼吸支点在感觉上比较集中,一般在下腹中部,但确切的高低位置可能因人而异,可能或高些或低些。
  ② 气息充满胸腔和腹腔
  气息同时充满胸腔和腹腔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征所在,呼吸所容纳的气息因此而增多。胸式呼吸只是让气息充满胸腔,现在扩大到了腹腔,容量大大增加。现代生理学对此的解释说,口鼻吸入的气息并不能真正进入腹腔,胸腹联合式呼吸所增加的气息量实际上还是存在于胸腔;它是在通常的胸式呼吸吸入气息量的基础上,再继续吸气,使胸腔内的空间在向外充分扩张的基础上向下扩张,导致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膈膜下降,于是,横膈膜以下的脏器在横膈膜下降压力的作用下向腹腔移行,而腹部为容纳下移的脏器而向外膨出。因此,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腹部膨出,并非吸入的气息所致,而是腹腔脏器挤压的结果。通常的胸式呼吸也会造成横膈膜下移,但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对腹腔脏器的挤压并不明显。
  应当指出,尽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腹部膨出是腹腔内脏器挤压所致,并非呼吸的气息真正进入了腹部,但进行胸腹联合式呼吸锻炼的主观感觉则是气息到达了腹部,呼吸的支点在腹部。在这里,主观感觉与实际作用机制有差别,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差别呢?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进行呼吸锻炼时只能把握主观感觉,只能以主观感觉行事。而对实际作用机理的探讨,可以解释主观感觉之所以产生的缘由,但不能直接引导呼吸锻炼。
  此外,应当重视气息吸入量增大所带来的身心变化。胸腹联合式呼吸增加了气息的吸入量,这种气息量的增加转化为感觉,是内在力量感的增加。日常口语中常说“力气”或“气力”,它们表达了人们对气与力之间密切关系的感知和认可。有“气”才有“力”,有“力”必有“气”,武术中更有“气到力到”的说法。当然,口语中“力气”或“气力”的气与武术中“气到力到”的气未必就是指呼吸之气,但呼吸之气的确与力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前面提到的举重运动员憋气发力就是一例。呼吸的气息确实与内在的力量感相关,而且在发生的数量上成正比。当你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吸满了气,就会觉得内在的力量有所加强,可以大声喊,大声唱,还可能有意无意地出现握拳动作。这种内在的力量感不仅是生理的,还会影响到心理,你会因之而感到更自信,更有独立意志。如果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锻炼中注意和感受到了这些身心变化,就有可能从积极的方面加以利用,从而拓展其增进身心健康的效果。
  ③ 气息出入的变化 
  由于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气息出入量远大于通常的胸式呼吸,胸式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