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力争革命民众政权的实现”,要“有组织的去预备武装工人阶级中最忠实的分 
子”,“中央委员会之下必须设立军事委员会”,表明已准备着手建立一支中共自 
己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这时在中共中央没有职务,但在国民党内还是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他到 
中央党部报到时,汪精卫因为已任国民政府主席,没有精力兼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 
长职事,便于10月15日推荐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这对于博学多识、才思敏捷、擅 
长写作的毛泽东来说,倒是一个颇为合适的差事。 
  这时,杨开慧也带着岸英、岸青来到广州。 
  毛泽东到任后,首先纠正此前宣传工作无计划、不敏捷、不普遍的缺陷,使国 
民党的宣传工作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局面。 
  他为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起草了宣言,又为国民党中央起草了《反奉 
战争宣传大纲》,接着创办了国民党内部刊物《政治周报》。 
  他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第四期上,发表了国共合作以来 
他的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章劈头就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 
不是个革命分子。”在逐一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后,文章 
特别提醒人们注意,中产阶级对中国革命具有动摇不定的矛盾态度,“有一个戴季 
陶的‘真实信徒’(其自称如此)在北京《晨报》上发表议论说:‘举起你的左手, 
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乃活画出这个阶级的矛盾惶遽状态。” 
因此,这个阶级的“右翼应该把他当做我们的敌人——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不远; 
其左翼可以把他当傲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时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 
们的阵线。” 
  这个分析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锋利的战斗风格。此前他曾写过不少文章, 
但几十年后出版《毛泽东选集》时,他把这一篇作为开卷篇。表明他认为这是他的 
思想日渐成熟的开端。 
  正是: 
    革命须分敌我友, 
    独具慧眼守阵脚。 
  要知后事,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 
女师大掀风潮章鲁开战 革命军再东征蒋周联手     
   话说在北京石驸马大街口,有一座经常关闭着黑色铁门的楼房,这就是北京女 
子师范大学。1925年,在南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的影响下,这里爆发了震动北 
京城乃至全中国的“女师大学潮”。 
  女师大的校长原是许寿裳。鲁迅就是应他之聘在女师大兼课的。1924年2月许去 
职,由杨荫榆继任。杨曾留学美国,但思想却颇封建。她那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 
像幽灵一样在校内到处晃动;她把学校比作“家庭”,把自己当作“尊长”,一脸 
冷酷,飞扬跋扈,实行高压政策。有一件事使学生们特别愤懑,当学生请假去参加 
孙中山公祭大会时。她竟然竭力阻挠,说:“孙中山是实行共产公妻的,你们学他 
没有好处,不准去!” 
  1925年初,上海和青岛纱厂工人相继罢工,消息传来。女师大的学生倍受鼓舞, 
遂发表宣言,反对杨荫榆当校长。 
  5月9日是“国耻纪念日”。10年前的这一天,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 
国的“二十一条”。纪念日前两天,学校布置了一个演讲会,早巳被学生否认的杨 
萌榆登上主席台,要以校长名义亲自掌握会议。学生们群起反对,报以一片嘘声, 
不承认她是校长,坚持要她下台。杨萌榆大怒,厉声高喊:“叫警察!” 
  学生毫不退让,竞起责问。杨萌榆无奈,尴尬地离开了会场。 
  9日清晨,杨荫榆借校评议会名义,贴出一张布告,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 
6名学生自治会代表。 
  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并出版《驱杨运动特刊》。 
许广平作为自治会的总于事,带领同学给校长办公室贴了封条。 
  鲁迅挺身而出,表示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 
  5月27日,鲁迅、钱玄同、许寿裳等7位教员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 
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严正声明对女师大事件的态度,抗议杨荫榆对学生的迫 
害,呼吁各界密切注意杨荫榆的动态。 
  三天后,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闲话》,以局外人的姿态,认 
为鲁迅等人的宣言“偏袒一方,不大公允”,还说女师大学生“闹得太不像样了”, 
把学校弄得像“臭毛厕”一样,丢尽了“教育界的面目”,风潮是“北京教育界占 
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 
  鲁迅一看,十分生气,当晚就写了一篇《并非闲话》,讽之曰:“自在黑幕中, 
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 
并说,丢尽“教育界面目”的不是学生,正是他们这些“蛆虫”。 
  “五卅”巨浪掀起,女师大学生参加北京各界举行的反帝集会游行。还在校内 
组织护士训练班,学习看护。准备以实际行动支援工人阶级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斗争。 
  杨荫擒在新平路密设了一个“女师大校长临时办公处”,一面借口暑假校舍要 
进行修理,不准学生住校,一面阻止学生请来讲习医生进校。并贴出布告,宣言解 
散学生自治会。 
  8月1日,杨荫榆带着军警打手百余人,蜂拥人校,强占校长办公室,并下令关 
闭伙房,截断电路,封锁校门,企图断绝学生和各界的往来。 
  紧急关头,鲁迅来到女师大。他和学生们站在一起,隔着学校铁门同外面站着 
的密密层层的军警相对峙。当晚,鲁迅和其他一些教师留宿在学校教务处办公室, 
准备应付不测。 
  8月6日,教育总长章士钊以“学纪大紊,礼教全荒”为由,在国务会议上提议 
解散女师大,并当即下令执行。 
  12日,章士钊下令免去鲁迅教育部佥事的职务。鲁迅根据法律规定教育部无权 
免金事之职的条文,前彼平政院控告。 
  22日,教育部派出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雇用上百个打手。冲进女师大,将坚 
守学校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打伤,拖出校门。 
  25日,临时执政段祺瑞亲自出马,发出了“整顿学风”的命令,声称:“教育 
为国本所托,中央乃政令之源,倘有故酿风潮、藐视政令者,即依法从事,决不姑 
贷。” 
  在这风狂雨猛的时刻,胆小怕事的、明哲保身的、看风使舵的,早已纷纷退却, 
逃之天天。然而鲁迅仍在迎着锋刃而上。他光和许寿裳等组成“女师大校务维持会”, 
抵制解散女师大;后又让学生到他家里避难,说:“来我这里不怕!”石驸马大街 
的校舍被暴力占领了,鲁迅就带领学生在宗帽胡同赁屋上课。9月21日,宗帽胡同的 
新校开学,鲁迅发表了演说。他对同学们说:“我相信被压迫的决不致死亡,压力 
是压不倒人的!” 
  几个月来的紧张、劳累,使鲁迅肺病复发。但他仍然抱病上课,并把任课时间 
增加了一倍。 
  执政府的行为激起了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愤怒。北京大学教师首先召开会议。 
议决与教育部脱离关系。接着,代表北京98所学校的学生联合会在报上公开发表启 
事,痛斥教育部“近月复受帝国主义之暗示,必欲扑灭学生运动而后快”。 
  这时,章士刨恢复了他以前主办的老牌刊物《甲寅》。因该刊物封面有一虎。 
章士钊行为又如此,于是的人便称章为“老虎总长”。在这份杂志上,他公开提倡 
恢复旧礼教,鼓吹“读经救国”。攻击白话文,批评新思想,与一班旧文人互相唱 
和,形成了一个复古的“甲寅派”。 
  鲁迅对此坚决反击,接连写了《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碎话》、《 
这个与那个》等犀利的杂文。他说:主张读经者的意思是想“用旧习惯、旧道德, 
或者凭着官办将一切新生力量压下去”。可谓一语中的。 
  1925年底,在南方革命浪潮的鼓舞下,在李大创、赵世炎、刘清杨等人的指挥 
下,北京各界群众接连示威游行,“驱逐段棋端”的口号声响彻全城,连“京师警 
察厅”的牌子都被摘走了。 
  一些原先身居要职的官僚政客心惊胆战,纷纷逃离北京。避居天津租界。于是, 
在宗帽胡同坚持斗争的女师大学生。终于在11月30日、浩浩荡荡地排着队返回石驸 
马大街原址,正式宣布复校。 
  这时,先前曾在鲁迅拟写的那个宣言上签过名的林语堂认为段祺瑞、章士钊等 
人已经失败,不能“投井下石”、“再施攻击”,而应该发扬“费厄泼赖”(英语音 
译,意为宽容)精神。鲁迅不以为然,写下了著名的论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批评中庸之道,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战斗口号:必须痛打落水狗!杨荫榆后来过着超然 
物外的生活。日本侵略中国时。她保持了民族气节,拒不与日本人合作,最终死于 
日本的屠刀之下。 
  章士钊后来活到92岁。他一生经历丰富,走过曲折复杂的道路。他早年鼓吹民 
主革命,与邹容、章太炎过从甚密,策划过暗杀清廷要员的活动,参加过反衰斗争, 
晚年为两党和谈奔走,充当和谈代表,建国后成为毛泽东的座上宾,临终前仍致力 
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活动。但他中间投靠段祺瑞,担任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总长、教 
育总长,推行复古倒退政策,压制学生运动,确曾走过一段不光彩的道路。对这一 
段经历,他后来是怎么看的呢?据他的女儿章含之说,她曾问已是耄耄老者的父亲当 
年与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