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秦始皇-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样的人?他怎么敢这样对君王说话?而且是一个传说中的暴君!搞清楚王翦的身世,有利于我们在后面的史料记载中明辨真伪。

第四部分 9。王翦扑朔迷离的身世

    王翦扑朔迷离的身世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翦是秦国人,老家在频阳(陕西省富平县)。《史记》中说王翦年轻时喜好军事,后来侍奉秦始皇。秦始皇问计于王翦的时候,王翦至少应该有60多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秦始皇平定诸侯的战争中,王翦儿子王贲已经是秦国的主要将领,经常担任主帅带领军队实施重大战役。王翦的孙子王离此时也已经成年,几年后秦始皇统一中国王离被封为武城侯。

    60多岁的老将王翦,如果20岁从军,在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时代,就应该在军中效力,可是史料却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直到秦始皇即位,仍然不见其有何建树。可是突然间,王翦就被晋升为秦国第一大将,秦始皇不仅把平定诸侯的主要军事重任,都交给了王翦和他的儿子,还对他十分信任。

    王翦为什么能得到如此之快的晋升?史料中看不出他与秦始皇有什么特殊关系,也不见其有特殊的功绩,据此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王翦可能长时间担任副手工作,其秉性是处事低调,不事张扬,平时不显山露水,然而老谋深算。在其从军的40多年里,虽然没有攻城略地,建功立业,但他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还是被秦始皇注意到,因而得以重用。

    这个推测吻合于史料记载,后面会有详述。

第四部分 10。老谋深算的王翦让秦始皇难堪

    老谋深算的王翦让秦始皇难堪

    攻打楚国老将王翦要动用60万军队,而年轻的将军李信则说20万人即能取胜,是非公道,需要秦始皇来定夺。

    一定是李信的数字暗合了秦始皇的想法,于是秦始皇笑话王翦道:〃王将军老喽,如此胆怯!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

    于是秦始皇委李信为统帅,派蒙恬协助,发兵20万向南攻打楚国。王翦见自己的作战计划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频阳老家养病去了。

    李信统帅20万大军南下攻打楚国,开始果然是捷报频传。李信攻打平舆城,很快攻克,蒙恬攻寝邑,不久也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邑和郢城,再次取得胜利。

    正当秦军节节胜利高奏凯歌的时候,李信突然发现,楚国的主力正不声不响地向自己合围过来。楚军紧紧跟随在秦军的周围,三天三夜人不解甲,马不离鞍。为了防止被楚军包围,李信急忙领军向东与正在攻打城父的蒙恬会合。然而就在这时,楚军发起攻击。楚军杀入秦军两个营寨,杀死七个都尉,秦军溃不成军,大败而逃。⑥

    秦始皇与老将王翦对伐楚所需兵力看法不一,于是秦始皇嘲笑王翦,派李信为将;没想到这李信不争气,去了就战败,还让楚国人随后掩杀而来,让秦始皇丢尽脸面。秦始皇该怎么办?

    这个怎么办不是指如何应对杀奔而来的楚军。以秦国的实力,击溃楚军,当无悬念。问题是怎么处理李信战败这件事?如何在满朝文武中,在与王翦的争执中保住颜面?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王翦〃非60万人不可〃的断言,以及建议不被采用立即告病还乡的消极姿态,让秦始皇没有了退路。

    此时此刻怎么办?秦始皇有上中下三个选择。

第四部分 11。不同的选择体现君王不同的人品

    不同的选择体现君王不同的人品

    第一,杀李信以谢天下。这是历代君王最常用的办法。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明明诸葛亮自己指挥失误,却拿马谡当替罪羊。诸葛亮明知司马懿率领20万人杀奔街亭而来,却只给马谡一万五千人去守街亭。三国时期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人数是战争胜负一个决定性因素。无论马谡在何处扎营,无论他的营寨修得多么坚固,他也不可能抵挡司马懿20万大军。所以,街亭被攻破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既然街亭对蜀军北伐如此重要,而情报又确切司马懿必奔街亭,正确的方案应该是赶紧集结军队,抢占有利地形,伏击司马懿,或者与之在街亭附近适合的地方会战。而诸葛亮却相反,派出马谡后还照样往前进兵,活生生让人抄了后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掩盖自己根本不懂军事的事实,上策,杀马谡,既堵了马谡申辩之口,又危吓众人休要胡言。

    汉武帝杀王恢也是这样的道理。公元前140年,汉武帝起兵20万要在马邑城伏击匈奴,命将军王恢统军三万,待匈奴被围后,迅速出击攻其辎重。然而,汉军的战略意图被匈奴发觉,匈奴王单于急忙退兵。

    按照作战计划,此时王恢按兵不动是正确的。如果贸然进兵,由于匈奴主力没有被20万汉军包围在马邑城中,而是随辎重撤退,杀入敌阵的王恢军必被匈奴精兵围歼。

    然而,汉武帝恼怒于精心策划的重大军事行动劳师无功,于是要杀王恢。

    王恢托请宰相、太后替自己辩护道:自己虽然没有照计划出击,至少没有损失,保全了皇上的三万精兵。

    汉武帝不听辩解,还是杀了王恢。

    秦始皇要杀李信,理由比诸葛亮比汉武帝充分百倍。李信你骄傲轻敌,口出狂言说20万就能轻取楚国,寡人相信了你。由于你的轻敌冒进,造成王师受辱,官兵丧命,车马辎重损失无数。你又指挥失误,轻易合兵一处,给楚军以可乘之机,让信任你的君主颜面扫地。以秦始皇后世暴君的恶名,不五马分尸,诛灭三族,仅仅给你个斩首以谢天下那都是轻的,你得烧高香叩谢吾主隆恩。这样做,既不损君王威严,也合情合理。然后另选一员上将,重新集结军队,再度伐楚。对于秦始皇来说,这是上策。

    第二,不杀李信,重新给他60万人马,让其总结经验,戴罪立功。

    如此,既可以让李信感激涕零于明主隆恩,从此死心塌地任君驱使,又能获得仁义君主的美名。如果李信再伐楚国成功,则可以高奏凯旋,为其庆功。只提君王简拔英才,不提伐楚是20万还是60万。这样,基本上能保全君王的颜面,至少不会输给王翦老儿。当然这样做的问题是,万一李信还是不能取胜?

    还有一种做法,分阴阳两招。阴招:还是发兵20万,就让你王翦统帅出征,我看你能不能取胜。打赢了那是皇上圣明,打不赢了砍你脑袋,看你还敢不敢跟皇上叫板。这招阴点,但是许多君王都干得出来。阳招:闭口不提前番人数之争,发兵58万,强命王翦带兵出征。这样既能在人数之争上不输给王翦,又能取得平定楚国的胜利。不过这样一来,王翦就占了上风,因为你秦始皇离开了王翦打不赢仗,离了王翦不行。对于秦始皇来说,这是中策。

    第三,是下策了,去向王翦承认错误,请求他带兵出征。

    这样一来,君王的威严扫地,脸面尽失。别说是君王了,就是换了普通的男人,也不能服这个软。秦国又不是除了你王翦没别人了。哪怕派你儿子王贲去,也不能向你低这个头。

    上述上中下三策是从君王角度来考虑的。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秦国的利益来考虑,正好相反。向王翦认错,发兵60万派王翦出征是上策。但是,哪个君王能够这样做?那个被后世描绘为专断残暴的秦始皇,能这样做吗?会这样做吗?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血气方刚36岁的秦始皇,恰恰就这样做了。

第四部分 12。秦始皇亲自登门向王翦承认错误

    秦始皇亲自登门向王翦承认错误

    秦始皇听到李信兵败的消息后,大怒。但他想的不是下令惩处让他尴尬的人李信,而是赶紧驱车直奔王翦老家频阳。

    《史记》用了〃自驰如频阳〃五个字,来描写秦始皇急切和诚恳的心情。

    频阳的位置在今天陕西省富平县东北,距秦都城咸阳约一百公里。马车疾驰大约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坐马车在不十分平整的古代道路上疾驰是很受罪的,五个小时足以让人骨头散架,七日之内腰酸背疼,坐卧不安。

    现在秦始皇不是派一个使臣把王翦宣上殿来,而是亲自前往一百公里外的王翦老家,而且一路上不断地催促御马,可见其心之切,其悔之深。

    秦始皇到了王翦的家,进门就向王翦道歉认错:〃我不用将军你的计策,李信果然打了败仗,让秦军蒙受耻辱。现在楚军正在向西推进,一天天逼近。我知道将军你有病在身,可是你怎么能忍心在这个时候抛弃我不管?〃

    秦始皇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悔悟,用语言毫不掩饰地当面向王翦道歉,甚至有一点乞求的意味了:〃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秦始皇真的害怕楚军一天天向秦国推进而威胁到他的统治吗?当然不是。楚军在城父击败秦军,而城父离咸阳有近一千公里,楚军没有可能在强大的秦国纵深进行这样长距离的突击。除了王翦之外,秦国有的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而且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楚国要想通过战争在短时间内打败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始皇真的不知道王翦是装病吗?当然不是。然而,此时秦始皇没有为自己的脸面而坚持错误。用亲自登门,用国家安危,来劝说老将军,用不点破王翦装病来给老将军台阶。

    秦始皇诚恳如此,按理说王翦应该受宠若惊,没有。王翦不依不饶:

    〃老臣我体弱多病,脑子不清楚,思维也混乱了。大王你还是另择良将吧。〃

    秦始皇再次向王翦认错,并恳求道:〃老将军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王翦不给留面子,接着叫板。

    王翦道:〃大王你如果逼不得已非用我去攻打楚国,那就非60万人不可。〃

    你听这话多气人。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