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歌曲。我静静地看着她,想着心事。歌放完后,她见我看着她就装做愠怒地说,你干嘛这样看着我,我小心翼翼地说我爱上她了,她突然来劲了,在床上换了个坐的姿势一本正经地说,你才多大啊,你知道什么是爱吗?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我喜欢她,希望永远和她在一起。她伸手捏了捏我的鼻子说,我也喜欢你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在一起的,你要好好读书知道吗?你现在一时冲动想和我在一起,以后你会嫌弃我的。我有点急了强调说我不会的!一定不会的。她又很认真地问我,那你喜欢我什么,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她又说你喜欢我身体吧。我点了点头说也喜欢的,她又笑了说:还算坦白。
那天我们又缠绵在一起。自从那天过后她就不让我常去她那里了,她说你别整天旷课了,回学校好好读书,要不然我这可不让你来了。我听她话重新回学校好好补习功课了,只有节假日才到她那里过。我想她是爱我的,她记得我的生日,爱吃什么等等小事情,我生病了她比我自己还更紧张。喜欢她我就愿意听她的话,我的学习成绩进步得很快,慢慢地好几科都能考六十分了,而且语文还考过八十多分的。后来放假了。我也没有不回家的理由。我回家后不见她上线,一个星期后就又去找她了,然而那里的房子紧锁着。后来找到了房东,房东问我是那个女孩的什么人,她已经退房了,我说可以进去看看吗?她打开门,除了她以前贴的几张壁画,什么也没剩下。我悻悻地回家了。 在很久后的一天,我在上网,突然她给我发来了消息问我还好吗?我压着即将奔腾的情绪对她敲出了:我还好,你好吗?她说她也好。我说我给你打电话吧。她说既然我好你也好那就不用打电话了。我说好吧,反正我已经习惯听你的。她问我学习还好吧,我说还好。她要我好好读书别太想着她,最好能把她忘了,然后就下了。现在我上网主要是查查资料或与以前的老朋友寒暄几句,再也没有在网上找爱情的想法了,现在高考就要临近了,我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但是对于那段往事我总是无法忘记。望着陈涛仓促离去的身影,想着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通过网络这个渠道发生的情与爱,我们的心也莫名地沉重了起来。
专家评论:
十六到十八岁,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从天真少年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这一个时期的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稚嫩的心灵在依赖与自立之间摇摆着、寻找着、冲突着,具有一种叛逆的人格趋向。他们需要人格的尊重、心灵的疏导、人生的指南。陈涛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由于缺少心灵的关爱,在繁重而枯燥的学习之余,欲寻找一种心灵负重的解脱从而陷入了网络,也走上了身心受到伤害的恶性循环之路。从而饱尝了网络成瘾与过早涉入男女之情所带来的惨痛恶果。梦醒之后,却已年少老成,身心备受摧残。这不只是网络猛于虎的问题,而是一个亟待解决又任重而道远的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问题。
编辑寄语:将爱情当作理想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理想。
青少年上网成瘾四大原因
长期以来,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深陷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晓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副教授张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李敬阳等专家认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首先,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帮助。但实际上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娇宠惯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其次,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第三,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对时下一些可以结婚生子的网络游戏,李晓东教授认为,青少年玩这种游戏,可能是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心理需要,就像幼儿经常玩“过家家”一样,是对成人的一种模仿,是一种学习形式,是社会化的一部分。但是要加强引导,否则假戏真做,后果不堪设想。张丽和李敬阳对青少年玩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的网络游戏深表忧虑。她们认为,这些网络游戏会造成青少年人格上的不健全,甚至会令他们养成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恶习,类似于马加爵那样因沉溺于暴力游戏而杀害同学。专家们开出了“药方”:父母、家庭的关怀是最好的方式。父母不要动辄就打骂孩子,不要流露出对孩子彻底失望的想法,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青少年为了爱他的家人,为了宝贵的亲情,也会彻底与网络游戏划清界限的。此外,还要不断对这些青少年进行安抚,要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社会。同时,专家还呼吁社会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让青少年旺盛的精力得到发泄。
(转自黑龙江日报)
第二部分钢轨上的游戏李小锋(1)
19岁 西安某校大二学生网龄 3年 上网爱好:聊天、找MM……
我是受小锋的邀请而来到西安的。天气阴沉沉的,我坐这座在古城的一家咖啡馆里,窗外是人来人往的东大街。
我对面的男生就是小锋,修剪干净的短发,简练合体的西服,看来年轻而时尚。他轻轻啜了一口不加糖的咖啡,在咖啡浓烈的苦味下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网络,难逃的宿命我是2002年来西安上大学的。第一年,我都在上课、看书、写作中渡过,日子枯燥而安稳。第二年的时候,课程松了一些,空余时间也多了起来,我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去网吧上网。上网大多数时候也就是聊QQ,刚开始聊天时我很幼稚,年龄大一点的人都不理我,但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我在网络聊天上越陷越深。我的第一个聊友是个高中生,我已经记不清她叫什么名字了,聊天的具体内容也忘了,只记得她说了一些很开放的话,令我面红耳赤,半天打不出一个字来。对于从小就内向老实的我来说,这种异样的感觉是我从来就不曾接触过的,让我很长时间都无法忘怀。
那时的我还不懂取悦女孩子,她和我聊了几句后,就撇下我不再说话,我傻傻地看着电脑显示器上静止不动的头像,就像看着一个刚刚认识却又决然离开的朋友。我一下一下的敲打着键盘,慢慢发出我的请求和愿望,可是我发出的句子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应。网吧里吵吵闹闹,我旁边那位的QQ头像也在不停的闪烁,只有我一个人冷冷清清,孤单的对着缺少变化的屏幕发呆。呆呆地想了一会儿我心里的怒火一下子就冒了上来,在学校里我拼命地学习,还是有人看不起我,说我有一种抹不掉的“乡土气息”,我努力模仿他们的一切,才稍稍得到一点认同。现在到了网络的虚拟世界,还是有人对我不理不睬,我的虚荣心和报复心猛然高涨起来。我咬着牙在QQ里写下很长的一段话,控诉她的下流无耻,不讲信义,还有对新朋友的欺骗和利用,反正没有根据地大骂了一通,发送以后就慌慌张张的下了线。我的第一次聊天就此结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随即又申请了新的QQ号码。我不相信自己聊不到好朋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
每天上午我坐在教室里上课,下午和晚上就去网吧聊天。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作息很有规律,几乎每个同学都知道在什么地方才能找到我。那时我已经学不进去了,但还没有下定决心完全放弃,所以坐在教室里胡思乱想,考虑的尽是怎么聊天,如何寒暄。现在想想,那段时间是我最后的机会了,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我再也没能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意外的放纵春天的时候,我终于聊到了一个漂亮MM。她告诉我她是个小白领。其实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或者说是我撞上的。因为她自从成为我的好友以来,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所回应。当我约她出来的时候,她也是痛痛快快就答应了。我们相约在大雁塔相见,不见不散。
当天色渐渐黑下来,比约定时间迟了十分钟,她才出现在我面前。她真人和视频上一样漂亮,脸上的妆也很艳丽,但她的衣服很休闲,言谈举止也不像一个都市白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被她深深的吸引了。我和她一起去吃麦当劳,一起漫步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天很快就完全黑了下来,我请她去看电影,她不肯,偏要让我请她去喝酒。说这话的她站在晚风中轻微的抖着,我心中一阵怜惜,一把抱住了她,她没有挣扎而是就那样任我抱着。深夜,我躺在宾馆的床上睡不着,她依偎在我怀里,不时发出一声啜泣。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是我所想不到的,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兴奋,激动,害怕,还有一些不知所措。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对她。她告诉我她叫小华,还是一个高中生,很喜欢聊天和打游戏,也认识了一些网友,于是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