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国家第一个有关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能繁母猪补贴出台。7月23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拨付2007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的通知》。通知称针对当前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为保护生猪生产能力,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国家财政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每头母猪给予50元的补助。补贴由国家财政部直接下发到各地,各地先通过有关部门统计造册,按名册下发。据了解,财政部8月底将11。4亿元能繁母猪中央补贴资金拨付到各省份。
补贴是全国性的,但广东、福建等9个沿海省市,其补贴由当地省市县各自负担。据统计,加上9个沿海省市,国家共发放了近20亿元的母猪补贴。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了解到,广东省9月初省财政对东西两翼的地区(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4市)和江门恩平市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给予补助,省与市县财政分别负担补贴资金的60%和40%。市县财政负担比例,由各地级市政府自行确定。
〃这是在特殊环境下的政策。〃刘炳坤称,当前猪病频发,猪源紧缺,猪价高涨,已经较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国家发布政策,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是好事〃。他说兴宁市去年生猪出栏40多万头,今年母猪补贴下发了190多万元。养殖户邓善平也认为,国家发放补贴这一举措,施惠于民,多年来没有享受这样的好处,〃很是感动〃。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谷继承表示政府的扶持是应该的,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一些特殊的激励政策,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那么,母猪补贴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母猪补贴似锦上添花
当前,我国年出栏生猪5亿多头,其中30%是由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场提供,另外70%由农村散养户所养。温总理在陕西考察时就对养殖户说,全国人民吃肉的问题还需要广大农村养户来解决。
但是,前年开始的猪价持续一年多的低迷,再加上去年疯狂的疾病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村养殖户养猪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还要亏本。因此,农村出栏生猪大幅度减少,全国猪源紧缺。据统计,四川、湖南等生猪养殖大省,农村散养户有一半没有继续养猪。
然而,母猪补贴只针对那些养有母猪的养户,已经退出的农民没有享受此项政策的权利。那么,在受惠的农民不多的情况下,这补贴对他们的作用有多大呢?
〃50元/头的母猪补贴毕竟不多,养几十上百头也就补了几千元。〃记者在走访时,不少养殖户如此反映。他们说,目前猪价大好,只要能把猪养活,就能够赚钱,但是想通过这些钱就扩栏,〃那很难〃。
邓善平告诉记者,他拿了7000多元的补贴,并没有直接用于扩建猪舍上。他说就算这些钱全部用于生产,效果也不明显。像他这样存栏100多头母猪的猪场,不可能在原有的猪舍旁边几个几个猪舍地扩建,〃我去年买下了一个猪场〃。
去年没有退出市场的养殖户,当前正享受着高肉价和国家政策。据市场信息反馈,今年以来,猪价都处于高价位,有时甚至达到8元/斤的毛猪价,这是十年来的历史高位。按正常计算,卖一头200斤的肉猪可获纯利200…400元。而50元/头的母猪补贴只是给养户塞满了人民币的钱包多添了几张〃零花钱〃。
警惕隐藏市场风险
肉价上涨,根源在于猪源紧缺。可喜的是,政府没有强行干涉处于市场末端的猪肉价格,而是采取发放母猪补贴等〃市场化〃手段,着眼于从源头化解难题,这表明政府在调控市场方面趋于理性和成熟。
不过,这种调控仍然有巨大的风险,市场调控往往会一不小心变成对市场内在规律和秩序的干涉。
这次猪肉涨价始于2006年年底至2007年年初,至今已有10个月有余,这段时间,市场末端的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早已传递至生猪养殖环节,并通过此环节传递至母猪养殖环节。由于母猪、生猪养殖市场化充分,进入门槛非常低,在目前有大利可图的情况下,政府即使不给补贴,农户养殖母猪、生猪的积极性也已非常高,相信再过几个月,市场上生猪和猪肉供应紧张状况将会缓解,猪肉价格自然会回落。
另外,生猪生产及母猪养殖都需要一定时间,政府给的补贴再多,也不可能让母猪长得更快、下仔更多,也不可能缩短生猪养殖时间。政府补贴只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农户的养猪积极性,而不可能立即增加市场供给。
而在政府养猪补贴的刺激和导向作用下,农户养猪积极性过于旺盛,却暗藏着极大的市场风险之前母猪和生猪养殖非正常萎缩导致目前猪肉价格暴涨,而现在母猪和生猪养殖非正常增长将很可能导致猪肉价格不久后的暴跌,最终损害的仍是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政策下发后,国家进行了跟踪。全国畜牧总站9月份对全国20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后备母猪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105。7%,环比增长31。8%。据介绍,增长的后备母猪大部分是由规模化猪场扩栏的结果。
全国畜牧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后备母猪增长过快,在许多地区,后备母猪占母猪的比例偏大,后备母猪与能繁母猪的比例在一些地区甚至已接近1∶1。谷继承表示,后备母猪比例偏大,就会导致明年下半年仔猪的供应量大幅度增加,有可能造成过剩。而过剩必然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就必然影响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宰杀能繁母猪的现象又会发生,从而引发又一轮〃猪贱伤农〃的恶性循环。
养殖户邓善平表示,国家可以把母猪补贴用于控制疫病这一方面。近两年猪病频频暴发,养殖风险不断加大,如果在疾病暴发的时候,由国家出钱出力,把这个病控制在萌芽前,把各地的病死猪集中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得病死猪只不会在市场上流通,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传播,不会导致疾病的全国流行。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不是说母猪补贴不好,起不了作用,只是希望政府能够在猪价低迷时出面,调控一下市场。很多养户反映,当市场价格不好的时候,政府不闻不问,任凭市场控制,〃政策的关心要恰到好处〃。广东年生猪出栏3635万头,在全国十强中排名第六。
(记者:林礼广《猪业革命》特刊2007年12月)
第三篇 种猪行业 饲料行业
以次充好卖种猪?
博罗养猪户蔡某购进的253头二元杂种猪中很多疑为三元杂
11月14日,博罗龙溪镇苏村的养猪户蔡某向记者投诉说,在养猪界鼎鼎有名的深圳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卖给他的二元杂种猪怀疑有一大部分是三元杂商品猪,他因此遭受惨重损失。记者随即对此事展开调查。
种猪疑不纯
〃真没想到这么大的公司还会干这种坑人的事!〃11月17日,满腹怨气的蔡某一见到记者就冲口而出。今年1月,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的蔡某开始投资养猪业。他在博罗龙溪镇苏村兴建了猪舍,并于1月、3月、7月分三次从位于惠东县的深圳农牧公司绿美特猪场购进253头二元杂种猪,其中前两批的规格为50公斤/头,第三批为37公斤/头,共花费近32万元。此外,他还聘请了两个经验丰富的人负责猪场的管理工作。
今年3月,第一批种猪进入配种期。饲养员很快发现,这批种猪返情率高,有不少屡配不孕。被迫使用催情素PG600后,返情或不发情的现象仍然很多,总配种率只有50%-60%。今年7月,第一批母猪产下了仔猪。出人意料的是,不少仔猪存在杂毛现象:在同一窝中有全身棕色的,也有半身棕色的;有全身纯白的,也有白中夹杂黑斑的。第二批种猪进入经产期后,也出现了配种困难、仔猪毛杂的问题。一段时间后,蔡某还发现,与纯毛猪相比,杂毛猪不仅难养,且生长速度慢,上市时间平均要延后10-15天,更严重的是,杂毛猪价格很低,且很难卖出去。
当时,有专家和饲料企业售后服务人员认为,蔡某购进的种猪质量不好,那些产杂色毛仔猪的母猪可能是三元杂。他们建议蔡某查看所有种猪,如果只有极个别猪身上存在黑斑,那就不足为奇,但若数量很多,则至少说明这批种猪不纯。按照这个方法,蔡某发现,共有98头种猪有黑斑,占总种猪数的38。4%,更巧的是,有黑斑且已开产的母猪无一例外地产出杂毛猪。
种猪场认赔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蔡某立即向绿美特猪场反映了情况,并要求该场场长亲自来现场看看。据蔡某讲,场长看过后承认有一些种猪确实是三元杂,但他认为问题不严重,同时不排除是饲养员误将商品猪精子当作种猪精子来配种才造成杂毛仔猪多的结果。之后,蔡某又向该场总经理反映情况。据蔡某讲,11月20日,总经理亲自到他的猪场查看后承认,凡产出棕色毛仔猪的母猪一定是三元杂,应给予赔偿,并从50窝仔猪中清点出存在棕毛现象的14窝,比例达28%。按这个比例,总经理提出赔偿蔡某50公斤规格的种猪60头。蔡某认为这远远不能赔偿他的损失首先是价格不统一。
他购买的第一、二批母猪的价格是1300元/头(规格50公斤/头),第三批是1230元/头(规格37公斤/头)。今年10月过后,猪市行情直线下跌,50公斤规格的种猪只需850元/头。〃赔我60头也只不过是5万多元,而我饲养了这么长时间,投入了多少饲料和人力,这个损失谁来赔?再说商品猪和种猪价格差别很大。〃其次,这种赔偿标准不合理。〃我之前已经卖掉40多窝类似的猪,只是这些已经无法统计,而且第三批猪目前刚开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