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治疗肝炎的药物有多贵,乙肝的疗程有多长,这钱,都得自己花。我也为广告中的‘转阴’骗局所激愤!网络中的每一封信几乎都在向我呼喊:‘我到处看病,花了很多的钱,吃了很多的药,为什么还没有转阴?我该怎么办啊?!’很多‘病人’为治肝炎倾家荡产。有一位病人说:‘当初,我是开着汽车到医院看病,现在我只有骑车的份了。’……”她和她的医生伙伴——徐道振、马秀云主任医师一起,“为爱,为真诚,更为一种责任!”激情合作出版了《漫话乙肝》图书。这本书不仅仅是常规的科普读物哦!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东方时空》《新闻会客厅》《今日说法》《中华医药》10套《讲述》《时空连线》《当代工人》《社会记录》《央视论坛》《健康之路》《经济半小时》《海峡两岸》…《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闻周刊》等数百家媒体争先报道这一关乎1。2亿人命运的重大话题。节目的制作者,文章的撰写者们,却也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乙肝情结”,被纠缠其中,不能自己。
有一天,《中华医药》曾策划过乙肝节目的编导孙海,突然给我来了一个电话。话筒里传出了他兴奋的声音:“你看报纸了吗?卫生部、人事部公布的公务员体检标准征求意见稿见报啦!说是不再对大三阳小三阳做出限制……”。这样的电话我接到好几个。而恰恰他们都不是HBVER。
再提两位有此情结的出版社编辑。
一位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作协散文创委会副主任汪逸芳老师,她和陈坚老师一起从编辑《中国第一病》始,就一直非常关注并努力为改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存现状做着卓有成效的努力。在图书出版业为利益所惑的年代,浙江文艺出版社同仁,冒着“非热门流行书”滞销风险,隆重推出国内首部HBVER生存状态情感小说——《中国第一病》。尔后,她又执笔起草了《关于立法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的议案,该议案被浙江民盟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到全国两会。引起了中央四部委的重视。
还有一位就是本书编辑高女士。
她以网名“highdeer”在肝胆相照发了一个帖 《共同关注!东方出版社约稿》她写道,“我是北京一家国家一级出版社的编辑。在看完3月2日的《实话实说——一个与十个》之后,我开始格外关注这个网站。在浏览了部分网页和相关链接之后,我对这部分人群不由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关注。我想尽我的所能为这部分人群做些什么,想去为他们维护并争取一些本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因此我想可不可以出一本战胜乙肝类的书籍。虽然,我自己不是携带者,但每次见到1。2亿这个数字时总会感到说不出的震惊和难过。我想如果这本书能够在你们的支持和帮助下顺利出版,则无论对乙肝患者,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健康人群来说都会是一种希望和支持……”
以肝胆相照论坛名义出版一本反映HBVER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在收到高编辑来信之前,我们就成立了纪实文学写作小组。而且着手做了一些组稿编辑工作。曾经,也有一些出版社主动与我们联络,希望共同推出纪实文学。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没做成。这次不同。我们于2004年5月26日正式与东方出版社签定了图书出版合同。然后,开始了浩繁的写作、组稿、编辑工作。仅战友签名档就征集了半年之久。然后一篇一篇,一张一张的创作搜集文章和图片,再辗转寻找作者,落实版权。十分报歉的是,有个别作者至今寻找未果,但因难以割爱,还是坚持先斩后奏出版。在此,我们向本书所有作者和为这本书奔波出力者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你们的文章、图片和努力给予1。2亿人的帮助与支持。并希望未联系上的作者与我们联络。
我们还特别向多次在央视节目出镜进行乙肝科普宣传,呼吁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的卫生部肝病防治专家、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徐道振、蔡皓东主任医师表示诚挚感谢!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空出任本书医学编审。
最后,我们谢谢所有为击败人类共同敌人——乙肝病毒和乙肝歧视而努力奋斗的人!
蓝色百合
2004年11月6日
防治乙肝的黄金手册引言——知识就是力量
我接触过许多所谓的“乙肝患者”。他们通常在不经意的体检中发现自己是“大三阳”或“小三阳”后,在谈肝色变不实乙肝广告挡不住的诱惑下,多半会走上漫长痛苦的求医之路。其实他们不明白: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用吃药。
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乙肝疾病常识几乎一无所知,只好盲目听信铺天盖地乙肝广告“专家”所言,惟医生侍从。为了不在“不知不觉、静悄悄的转变中变成可怕的肝硬化、肝癌”,
他们在各色“医生”、“专家”的指导下,哪怕家徒四壁,也不惜砸锅卖铁,举家借债,进行“阳转阴”治疗。他们不会想到,他们中的很多人走上的却是一条滥治乙肝难归路——人财两空。
世界卫生组织中岛宏博士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肝病专家临床调查结果认为,“乙肝病人至少一半以上是治坏的”。
顿悟世事得道高僧教诲我们:“人生原无病,不少因自作”。
俗话,“是药三分毒”“药对方一口汤,药不对方用船装”。
为什么罗列一串相同至理名言阐述同一道理?因为这个貌似简单、重要的哲理其实很多人不懂。尤其对生肝病的人而言,这些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养花人都知道,花多半是浇死的。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有生存规律和生物钟,不可违背自然法则,要顺其自然。其实肝的代偿功能很强,盲目吃药,如同给花天天浇水。肝脏是解毒工厂,乙肝患者不搞明白乱吃药,等于花钱买罪受。这可是数以万计盲目滥治乙肝人痛心疾首的泣血教训,绝非夸大其词。
我经常接到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咨询、求助电话。他们焦虑万分跟我说:“虽然我的肝功能是正常的,但我的病毒含量很高哦!电视里的专家说,如果不赶快抗病毒,变成肝硬化、肝癌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到处看病,花了很多钱,吃了很多很多药,还是老样子……”或说:“原来我的肝功能是正常的,吃了好多转阴药,阴没转成,肝功能到不正常了……”我耐心地一一告诉他们:你若是无症状携带者,一般情况不需吃药,。但一定要作好定期随访,注意保健与养生。不喝酒,少吃“发食”,比如鸡、牛羊肉、海产品(不是不能吃,尽量少吃)。吃抗菌素等对肝脏不利的药物,一定记住向肝病专科医生咨询。隔行如隔山,非专科医生有时并不了解有些药物对肝脏的危害(我有一个朋友因小手术,按外科医生处方吃了十天罗红霉素,结果突然发病,转氨酶一下跳到1000多。病来如山倒,住了三个月医院肝功才正常)。吃食物和药品不当,从而引发肝病爆发的病例巨多。我这么说,他们有信,有不信,或半信半疑。
因为无知,所以崇拜电视乙肝广告“专家”,对“专家”的恐吓与大话深信不疑到痴迷。
当然,这不能只怪我们无知。整个社会对乙肝科普的严重缺失,无良乙肝广告的猖狂泛滥,完全颠覆了1。2亿乙肝病源携带者的生存与治疗环境。我们急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人们总说,知识就是力量。健康就是金子。其实开启金库的钥匙就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不要“小车不倒只管推”。停下来看看有没有走错路。否则前面已是万丈悬崖,你还勇往直前呢。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防治乙肝的黄金手册, 乙肝病源携带者的必备宝典。因为,我们要告诉读者的不仅是精华的乙肝科普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您能获得健康的理念。大医说:“上医治未病”。选择正确的方式面对不幸与你亲密接触的病毒,才是长治久安之根本。
说它是“黄金手册 、必备宝典”。还因为我们有幸请到国内十几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肝病防治权威、泰斗,就困惑乙肝病源携带者最普遍的问题,亲自为您答疑。专家与我们联盟,共同为乙肝患者创造科学的治疗环境、还乙肝病源携带者们一个科学清白。
您不用起早排队挂号。也无须花大价钱从黄牛手里买专家号。只要您静下心来打开这本书,名副其实的大专家就会给您诊断开方……
本章通过醒目标题点明专家专题论述的内容侧重,使读者一目了然,以便根据自己所需重点选读。
专家出场,不按级别论先后,均以论述问题定次序。
防治乙肝的黄金手册肝病专家专题论述(1)
1 专家意见和建议(推荐指数★★★★★)
——卫生部组织专家针对乙肝歧视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总汇
1)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与一般健康人无区别。他们虽然具有传染性,但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点,不经血液的途径不会造成传播。因此,乙肝病
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或环境构成威胁。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加体能负荷超常的特殊训练或职业外,其入托、升学、就业、婚姻、社会活动均不应受限,更不得歧视。
一些部门和地方在公务员招聘中因乙肝病毒带而不予录用的规定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应当废止。
2)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少数人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肝功能异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