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 翔
――评付遥《输赢》
看到《输赢》红黑相间的书封,顺手翻开故事梗概,红与黑的交织,正与邪的冲突,小说与案例的揉合,让人欲罢不能,不知不觉竟一气读完。合上书,闭上眼,《输赢》幻化成了三本书。
第一本书是歌,任贤齐多年前的一首歌。
昏天又暗地忍不住的流星
烫不伤被冷藏一颗死心
苦苦的追寻茫茫然失去
可爱的可恨的多可惜
梦中的梦中梦中人的梦中
梦不到被吹散往事如风
空空的天空容不下笑容
伤神的伤人的太伤心
何必想何必问何处是我家
爱也罢恨也罢算了吧
问天涯望断了天涯
赢得了天下输了她
挥别的种种挥不去的种种
毁不了被淹没一往情深
忍已无可忍恨不得别人
害人的迷人的痴情人
也挣扎也牵挂也不是办法
走也罢留也罢错了吗
今天涯明天又天涯
狠狠一巴掌忘了吧
歌词中挥洒出来的率性和落寞,应和了书中的意境。为情所困的销售,在业绩与爱情之间的取舍,也只有这首歌才能勾勒出他的心境。
第二本书是武侠,很传统的武侠。
书中呈现了一个江湖。其中,正邪派高手纷纷出场,离间计、苦肉计、美人计等最摧残人性的机谋逐一上演,宝物、玄机、神秘人物粉墨登台。
让武林人物闻风丧胆的邪派第一美艳高手,骆珈落寞孤寂;让江湖翻天覆地名声鹊起的正派后起之秀,方威率性决绝;成名已久的正派领军人物,周锐勇谋兼备;方外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林佳玲背后强大的势力直指中原。
自诩名门正派的周锐、方威,却使出了下三滥的招式逆天转地;邪派高手骆珈在情为何物的救黩中黯然飘零;正邪界限模糊的富家子国锋用真情感动寒门美女,江湖传颂。
一个风云纷争的年代,一个两亿美金的宝库,一干守护宝库的银行诸雄,一群虎视眈眈欲争夺宝库的武林人物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核心元素。虽然题材有些落俗套,但对于没入过江湖的青年才俊,该书还是有启发和警示作用的。
第三本书是言情,中规中矩的言情。
有人说爱情是场战争,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有理。这样的话,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赵颖、骆珈爱上一个人的时候,爱的越深、付出的越多,把全部都给了爱情;最后没有了自己。
并不是说这样的女子的爱不对,只是大多数男人背不动这样沉重的爱。男人也胆小,也害怕。方威表面上不害怕,却输不起,就算输得起自己,也输不起别人的幸福。周锐害怕承诺,因为他知道有些事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做到,即使去试一下,他都没有勇气。不因为别的,只因为那些把他当作天的女人,把自己的一生幸福像赌注似的压在他身上。
其实男人也是人,但是从古至今,社会却赋予了男人太高的角色期望,要求他们承担太多,但对于女人,却又太少。试问有几个男人可以放下所谓的面子,坦言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这些,所以就有了打肿脸充胖子的种种。在女人看来,有些东西实在是好笑,但事实确实如此。从来没有人教女人要完全靠自己,即使是男人。他们也希望被女人所依附,所敬仰。但是在真正依附的时候,却又不堪重负。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大多数男人心中的理想情人大概就是那些,有些依附,但又不是完全依附的女子。很微妙的心理,社会角色与现实的平衡。
感情的事,输赢谁定?其实很简单,无所谓输赢。主要问题在于由女人过高的期望,而走入感情的误区,把幸福当做了赌注,其实幸福一直都在自己手里,不要用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别人,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人能给你幸福,除了你自己。
情之为物,赢又何喜,输又何忧?
《输赢》 题记有滋有味的市场营销课——读《输赢》
梁小民
如果把一个茄子煮了吃,仅仅是忘饥而已。如果按《红楼梦》里贾府的食谱来做茄子,那就是享受美味。讲课传道也是这样。读传统的市场营销教科书就象吃煮茄子。读小说《输赢》你会感到是在吃贾府的茄子,有滋有味,回味无穷。
市场营销的道理并不复杂,对一个公司来说,搞好市场营销无非是三个原则:讲究职业道德,建立营销团队,以及运用营销技巧。如果把这三个原则作为教条去讲授,理论再高深,也难以吸引人。但如果这些原则融入曲折引人的故事中,效果就会完全不同。《输赢》输讲的是两大跨国公司捷科和惠康争夺银行超级订单,决战中国市场的故事,既有双方营销高手的明争暗斗,又有复杂的感情纠葛。情节起伏跌荡,引人入胜。渗透在曲折故事中的是营销的三个基本原则。
故事的开始,捷科公司以周锐为首的销售团队准备争取经信银行的超级大单。但他们不知道,其实惠康公司的骆伽已经领先他们一步了。不过骆伽的领先靠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和低廉的价格,而是许多人常用的秘密武器——商业贿赂。骆伽为经信银行行长刘丰的儿子到加拿大留学办好一切手续,交纳了一切费用,还买了豪宅和宝马车。在我们目前这种“一把手”就搞定了一切。在我们这个法制和监督都不健全的社会中,用金钱或美女摆平“一把手”并不难,也司空常惯。惠康公司和骆伽都懂这一点,也运用这种方法去取得营销成功。
在现实中,靠行贿而成功者的确存在,也许现在还不少。但如果把营销等同于行贿,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任何职业不仅要有职业道德,还有法律底线。行贿突破了法律底线,也有违背销售人员的道德准则。不明白这一点的人,也许会有一时的成功,但最终是死路一条。这个小说中,当刘丰的受贿行为暴露之后,骆伽的营销也就彻底失败了。捷科的营销人员也要通过请客户听音乐会来联络感情,但这仍是正常的人情来往。它们成功的最终原因还是先进的技术和合法的营销方式。
遵守职业道德,采用合法方法是营销成功的出发点。尽管有时非法行销也会有效,但一个营销人员不能为盈头小利而放弃原则。好的营销人员应该是宁肯不成功,也不用行贿手段。这就是这本书首先要告诉我们的一个观念。
现代大公司的成功营销不是靠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的营销者不是武艺高超的孤独斗士,而是一个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个团队不是自发存在的,而要靠领导者的组织与激励。书中的主人公周锐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营销团队组织者。周锐的成功不是体现在个人营销业绩上,而体现在他领导的团体的业绩上。
在小说开始时,周锐是捷科公司华东地区营销团队的领导者,业绩卓著。但被调到北京后,除了从上海调来的方威之外,其他销售人员都是业绩最差的一些人。领导一个好团队并不算能耐,能把一个差团队改造为一个好团队才是能耐。周锐改造这个落后团队的法宝是理解、诚恳和激励。周锐明白一个道理:能进入这个大公司的销售人员基本素质都不低,业绩差往往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只有理解他们,相信他们,找出他们业绩差的原因,才能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能。从这一点出发,周锐不是看不起或从心理上排斥这些人,而是把他们当作朋友,相信他们,激励他们。这是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但并不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可以做到的。仔细阅读小说中周锐是如何作的不仅有趣,而且富有启发性。
市场营销当然要讲技巧,在有职业道德和团队协调强大的基础上,营销技巧就重要了。读过这本书的人对“摧龙六式”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些营销技巧在许多营销教科书中都有介绍,也是营销人员经常应用的。但在小说中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实战讲出,就令人耳目一新,有了更多的启发。但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的是,“摧龙六式”是一种技巧,周锐这个团队运用这“六式”有效还在于捷科公司先进的技术和服务。营销不是把次产品吹成好产品卖出去,而是让客户了解并接受好产品。这就是说,“摧龙六式”这种技巧要能有实效,还在于产品与服务。读完全书,对这一点你一定会有切实的感受。
外国经济学家有用小说来讲经常学的,比如近期在国内翻译出版的《边际谋杀》和以前出版的《致命的均衡》。国内也有不少商战小说,但用小说来讲市场营销的还没见过。从这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对商战小说的一种创新。作者付遥受过专业教育,又曾在戴尔从事销售主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在以后从事营销培训和咨询实践中又把理论与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本书是他以前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值得每一位从事营销的人士阅读。而且,这本书从更广泛的背景刻画了大公司的各色人等,真实再现了这些公司的“阶级斗争”对每一企业管理人员和想了解企业的人都有不同的启发。
这本书应该是作者第一部小说。作为处女作,作者以他丰富的经历,为我们揭示出一个许多人不了解的世界,也把他的工作经验、体会融入其中。不过作为第一次,很难没有缺点。说真的,我不喜欢方威这个人。也许作者要用他对赵颖的追求来表现其进取的个性。不过一个如此自私,甚至不惜拆散别人婚姻来满足私欲的人能否成为好的营销者,我心存怀疑。何况这种爱并不是真正的了解,仅仅是以貌取人的一见钟情。至于总理还给方威手写名片云云、编得离现实太远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