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风云 作者:单田芳-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事情都很顺利,为什么我即了位,就出现了一连串蹩脚的事情呢!难道满朝文武全不中用?简直太给我丢人了。想到此处,立刻降旨,选来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召开御前会议。不大工夫,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六部堂官全来了,在道光皇帝的御座前跪了一大片。 
  道光皇帝怒视着他们,有两三分钟没有说话。偌大的乾清宫里,肃静异常。文武大臣知道皇上正在生气,不知大祸将临到谁的头上,所以伏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哆嗦。 
  道光皇帝终于说话了:〃穆彰阿!〃〃奴才在。〃穆彰阿急忙叩头,往前跪爬了半步。道光阴沉着脸问道:〃听说定海、镇海都丢了,你知道不知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几天前就知道了,还没敢向陛下启奏。〃道光苦笑一声:〃嘿嘿!裕谦不愧是个忠臣,死得壮烈,死得有骨气!还有葛云飞三个总兵,也很有气节,他们没有白拿朝廷的俸禄,没有给咱大清国丢人。对这些人的后事,你是怎样安排的?〃穆彰阿忙叩头说:〃奴才们已经议过了。裕谦为国尽忠,理当流芳千古,奴才已差人去绍兴安慰他的家眷,还送去白银一万两,替他超度亡魂。并准备在裕谦的原籍为他修建忠烈祠,以示纪念。对葛云飞三人的家眷,也分别给了抚恤金五千两,并着史官查明战绩,载入史册。〃道光一听,微微点了点头,又厉声问道:〃有个叫余步云的,竟敢临阵脱逃,给大清丢尽了脸。对他,你们是怎样议的?〃穆彰阿叩头道:〃余步云罪重如山。奴才与吏部商议过,已经差人将他逮捕,交刑部严议!〃皇上听了,〃啪!〃一拍桌子:〃糊涂!〃穆彰阿一哆嗦,忙低下头。道光大吼道:〃有什么可议的?赶紧给我凌迟处死!现在,很多人视国法如儿戏,都与你们掌刑不善有关!你们都安的是什么心,什么心!〃这几句话一说出口,把刑部尚书多明格、李天放等吓得脸色苍白,额角冒汗,赶紧叩头触地说:〃奴才们辜负圣恩,罪该万死,罪该万死!〃道光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下不为例。赶快把余步云处死,家产充公!〃两个尚书不住地叩头称是。 
  诸位,书说到这儿,不能不絮叨几句。余步云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实属不忠;三总兵之死,两县失陷,与他不无关系。判他死罪,是理所应当的。道光这么做,不能说不对。然而,他对琦善和奕山又怎么样呢?琦善出卖主权,丢失国土,论罪情,要超过余步云数倍。道光仅把他革职拿问,家产充公,现在还活得满好;说到奕山,他私订《广州和约》,几乎把广州丢掉,罪就更重了,不仅没有受到惩处,还受到皇上的嘉奖。两厢比较,道光处理得就太不公平了。论其原因,奕山是他的皇侄,琦善是他的宠臣,他们两个又都是满人,所以道光才尽量庇护;反之,对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这些汉人,当然就要寡恩无情了。倘若余步云也是满人,或者沾点皇亲,也不至处死。满、汉有别,任人唯亲,赏不当功,罚不当罪,对这一点,跪在道光皇帝面前的文武大臣心里比说书的还明白,只是不敢像我这样明说罢了。 
  闲话少叙。道光皇帝又说道:〃英夷如此猖狂,实为天朝巨患,朕决意对英宣战。你们看看,谁可以领兵?〃他连问了几遍,一直无人回答。为什么?道理很清楚,这些人久在官场,摸透了道光的脾气,他反复无常啊!假如被保举的那个人打了胜仗,自然没活可说了;反过来,不但会落个荐人不当的罪名,说不定还把性命搭上。所以,他们都来了个明哲保身,一言不发。道光皇帝发火了,大声喝道:〃你们都是聋了,还是哑巴?既食君禄,当报君恩。如今国难当头,你们都想袖手不管!嗯?〃道光皇帝瞪着双眼,扫视着群臣。过了片刻,有人说话了:〃臣保举一人,足可以收复失地,制服英夷。〃道光闪目一看:说话的这个人六十多岁,面如白玉,浓眉阔目,三络花白胡须。原来是大学士、御前大臣潘世恩。 
  潘世恩是状元出身,学底扎实,文才出众,在满朝文武当中,是比较主持正义的人,因此威望很高,道光对他也很器重。 
  道光问道:〃卿保举何人?从速讲来!〃潘世恩道:〃林则徐。〃这个名字一出口,好像炸雷一般,文武大臣同时打了一个寒战,脸色都变了。许多人都替潘世恩捏着一把汗,心里说:潘世恩啊,潘世恩,你真是活腻味了!皇上最恨的就是林则徐,你怎么单提他呢?

第十五回 奕钦差贪生丢士 遭光帝惧敌求和
  满清腐败透顶, 
  官朽兵情君昏。 
  上欺下骗乱成群, 
  贤愚是非不分。 
  可叹文明中国, 
  富强变成弱贫! 
  锦绣河山被侵吞, 
  令人发指痛恨! 
  大学士潘世恩保举林则徐卫土拒夷,可吓坏了满朝文武。出乎意料的是,道光皇帝没发脾气,他问道:〃林则徐现在什么地方?〃潘世恩说:〃去年林则徐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赎罪。他行到河南,正遇上黄河泛滥,臣以为林则徐治水有经验,便留下他,现在郑州防洪。〃道光皇帝听了,眼睛转了几圈,略微停顿一下,转脸问穆彰阿:〃你看如何?〃穆彰阿与林则徐一向不和,还能说好话吗?他奏道:〃林则徐体弱多病,恐难胜任。〃潘世恩闻听,冷笑道:〃几日前,林则徐还给我来信说,河口已经堵好,河水已经驯服,并未提到身体有病。据我所知,林则徐的身体。一向是很健壮的。穆相所说,恐怕言过其实了吧!〃 
  本来潘世恩保举林则徐,收复失地,完全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并无个人恩怨。可是,却触到穆彰阿的痛处。他怕林则徐东山再起,对他不利,便借口说林则徐体弱多病,加以阻挠。没想到潘世恩竟当着皇上的面,叫他丢丑。穆彰阿的老脸一红,马上反唇相讥:〃我也与林则徐通过信,是他亲口说有病,怎叫言过其实?怕是潘大人受到林则徐的好处了吧?〃潘世恩也不示弱,须眉皆乍,高声说道:〃我朝受贿的大有人在,这独占鳌头的就是你穆彰阿!你蒙蔽圣主,为国挡贤,刷琦善狼狈为奸,纵容鸦片泛滥,坐收渔利,坏事数不胜数……〃〃你这是无中生有,血口喷人!〃穆彰阿咆哮开了。文武百官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道光皇帝一看,火往上撞,他忽然站起身来,用手指着潘世恩,大声喝道:〃潘世恩,大胆!放肆!你身为大学士,怎能信口雌黄?着实可恨!姑念你年老昏庸,免予议罪。回府休息去吧!〃潘世恩听了,还想争辩。跪在他身边的一个大臣怕他吃亏,用手扯了一下他的衣襟,老头子没有办法,只好叩头谢恩,退了出去。后来,潘世恩为此忧闷成疾,竟一命呜呼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道光皇帝压了压火气,又问众臣道:〃你们说,谁可领兵,收复失地?〃穆彰阿对皇上的心,早就摸透了,叩头道:〃奴才认为,当此任者,非奕经不可!〃 
  奕经是满洲镶红旗人,字润峰,是道光皇帝的侄子,与奕山是叔伯兄弟。侍卫出身,现在是协办大学士。 
  道光皇帝一听穆彰阿保举自己的侄儿奕经,心中大喜:〃嗯,我看可以。你们说呢?〃文武大臣谁敢说不同意?一齐叩头说道:〃皇上圣明。〃道光说:〃好吧!你们军机处和御前大臣们下去再议议,看谁做奕经的参赞大臣合适?商量已毕,速奏朕知!〃道光说到这里,一摆手退殿而去。 
  两天之后,穆彰阿向道光皇帝递上名单,保举满人侍郎文蔚、蒙古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道光立刻允准了。 
  第三天,奕经上殿见驾。道光皇帝加封他为钦差大臣、扬威将军,节制江南各省军务。并嘱咐他收复失地,赶走英夷,为国除害,奕经谢恩退出。 
  奕经回府一看,府前车轿盈门,鼓乐喧天,满朝文武向他祝贺来了。这一来,把奕经都美得晕头转向了,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账房,收受礼物。没有几天工夫,就收到人参、鹿茸、珍珠、玛瑙、金银财宝、古玩玉器等,各种贵重礼物好几百份。他心中想:听说我哥哥奕山到广州发了横财,光银子就弄了一千多万两。我可不能落在他的后面,这次最少也要搂它两千万两!没有上任,就想发财,这样的贪官能打胜仗吗? 
  奕经从此开始,天天在府中收礼设宴,忙着应酬,足足闹腾了二十多天,才整队离京。一路上,游山玩水,全不把前方的战争放在心上。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苏州。地方官把他接到行辕,盛宴款待。 
  奕经在行辕里休息了三天,第四天才正式传见文武要员。他对大家严肃地说:〃兄弟奉了皇上的圣旨,身担钦差大臣、扬威将军之重任,节制江南军务,对英宣战。望各位助我一臂之力,报效朝廷!〃众人赶忙施礼,齐声说道:〃我等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奕经沉下脸来,冷笑一声说:〃各位俱都身担要职,肩负守土之责,可是却没把国土守住一定海丢了,镇海没了。最近听说,宁波也丢了。你们能对得起皇上吗?本大将军此行,不独对英宣战,还兼操查办之权。你们这些无用的东西,简直给我大清丢尽了脸,真是罪在不赦!〃众官听了,颜色更变,急忙跪下,叩头求饶。奕经声色俱厉:〃本大臣执掌生杀大权,你们的死活,都在我一句话上。先将你们一律革职留用,以观后效。有功者免罪,无功者二罪归一,决不宽贷!〃众官听罢,松了一口气儿,不住地叩头谢恩。奕经又摆出一副十足的官架子,整整训斥了一个上午,众官员才满头大汗地退去。 
  这些地方官,只知道这位钦差大臣是皇上的侄子,很有来头,可是谁也摸不透他的脾气,心里都没底儿,对前程更是吉凶难卜。后来,他们买通了奕经的心腹家人,这个人告诉他们说:〃我们大人喜欢这个和这个……〃众官听了,相视而笑:〃原来如此!〃 
  没过几天,一乘乘小轿抬进了奕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