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的幸福观-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⑧ 特别是 Carl Hentze(汉兹)(参见 Hentze '1'和'2')赞成这个观点。    

  ⑨ 我们在此讨论的是巫师的问题,其中有强烈的非宿命论特性,这可能和中国人民常受到赞扬的“行动”个性有一些关联。同样在《易经》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一个严格限定的未来,而是显示出在朝向未来星空的观点下怎么掌握现在。    

  ⑩ 当然,中国文学里有关于世界起源和世界终结的传说。但它们直到很晚期才出现,令人惊讶,而且很快归属于“大众信仰”的领域中。比如说,参见Eberhard(艾伯华)(1);96…99(L);(2);2:467…470。直到公元前2世纪,在《淮南书》中,宇宙产生论才变成一个哲学问题。


第二部分:确定边界(前1500—前200年)第四节 黄金现世和发现未来(10)

  根本上,日本文字在所有方面都来自于汉字。它和汉字的不同外观是因为只引入了表音的汉字,它纯粹是用做标音,用来或补充或整个地替代了那些没有经过改变而接受过来的汉字。    

  Karlgren(高本汉)(2),70,No。377…380    

  Karlgren(2);61;No。134…139;(6);No 1125    

  Karlgren(2);84;No。249…251;(6);No 393    

  Karlgren(2);80;No。176    

  我们这里给出了“吉”的古老字形。参见Karlgren(6);那里列出了这些最原始的材料,或者在 Kuo Mo…jo(郭沫若)(1)的相关篇章里也可以找到。    

  参见 pp49…56    

  这三本有关礼的书分别为《周礼》、《礼记》和《仪礼》,它们也同样包含了其他一些相当异质的材料。比如见 pp69…70    

  Legge(理雅各)(1);4:309…363,Karlgren(4);132…158,Waley(韦利)(3);304…326    

  Legge(1);3:173…190,281…305;Karlgren(5);20    

  参见 Waley(1)。更为复杂的蓍草茎占卜最后获得流行,并被使用了长达两千年之久,另见 R。Wilhelm(卫礼贤)(1);1:280…282    

  在 Needham(李约瑟)(1);2:304…345 里有更详尽的论述。    

  有关中国的时间观,参见 Needham(2):Bauer(鲍吾刚)(1);57…84;Kurita Naomi(栗田直躬)。    

  郭沫若(1);No。115;205;243;180;206;355。    

  参见Ku Chieh…Kang(顾颉刚),3:252…308。    

  参见 Karlgren(6);No。134;238;又Hu Shih(胡适)(2),W。Franke(傅吾康)(2)。    

  I…ching;9;参见 Legge(3);67…68;R。Wilhelm(1);1:17…20。(《易经·卦5》,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p。3)——(括号内是此处引文的中文版书籍出处,下同。——译者注)    

  Legge(1);4:636…638;Karlgren(4);263;Waley(3);275…276。(《诗经集传·商颂·玄鸟》,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p。167)    

  Hsi。(《诗经》)    

  Feng Yu…lan(冯友兰),1…32。    

  Legge(1);4:427;Karlgren(4);263;Waley(3);250。    

  Legge(1);5:671(昭公18年)。(《春秋左传注·昭公十八年》,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81,p。1395)    

  Ch’u…tz’u;40…41;参见 Hawkes(霍克斯);39…40;(《楚辞集注·九歌第二·大司命》,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38…39)    

  Ch’u…tz’u;121…124;参见 Hawkes;101…109;(《楚辞集注·招魂第九》,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135)    

  Karl Jaspers(雅斯贝尔斯)认为,既然在公元前1世纪中期,在欧洲所有地方都存在着他所发现的“轴心时代”,那么由此也可证实中国也存在着这么一个轴心时代。“仁”这个概念参见 Waley(2);27…29。    

  Lun…yu;720。Legge(1);1:201;R。Wilhelm(3);69;Waley(2);227。(《诸子集成·论语正义·述而第七》,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146。)    

  Lun…yu;620和1111。参见 Legge(1);1:191,240…241;R。Wilhelm(3);66;Waley(2);120,155;(《诸子集成·论语正义·雍也第六》,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126;《先进第十一》,p。243。)    

  这互相冲突的解释,参见 Waley(2);33;(3);346;(4);31;另 Munro(蒙罗);99…109;185…197。    

  Lun…yu;21。参见 Legge(1);1:145,R。Wilhelm(3);8;Waley(2);(《诸子集成·论语正义·为政第二》,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20。)    

  有关“礼”的概念,参见冯友兰(1),1:68;Forke(佛尔克)(1);1:131。    

  Lun…yu;2;3。参见 Legge(1);1:146;R。Wilhelm(3);8;Waley(2);88,(《诸子集成·论语正义·为政第二》,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22。)    

  Lun…yu;13,23。Legge(1);273;R。Wilhelm(3);144;Waley(2);177。(《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子路第十三》,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296)。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与“和”成了当代中国不同政策的主题。    

  Lun…yu;16,1。参见 Legge(1);1:308;R。Wilhelm(3);184;Waley(2);203。(《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季氏第十六》,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352。)    

  参见前文pp。14…16及胡适(2)和(3)。在继周王(根据传统纪年死于公元前1105年)以后,将自己视作是每五百年出现一次的圣人,有孔子(前551…前479)、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9…90)、僭主王莽(前45年…23年)及梁朝哲人皇帝元帝(508…555)。奇怪的是,那些并没有生活在这些复兴阶段里的人同样相信救世主信仰可以应用在自己身上,特别是孟子(前372…前289)。他是第一个清晰表达出“五百年一轮回”思想的人(《孟子》)2B,134;7B,38。参见 Legge(1);2:232;501…502;R。Wilhelm(8);48;7和朱熹(1130…1200)(参见本书pp。209…210。)。


第二部分:确定边界(前1500—前200年)第四节 黄金现世和发现未来(11)

  中国思想史中,大臣的地位也属于这种情况。似乎从周王和孔子的例子来看,以“仁”的角度而言,幕府的地位常常要比实际统治者的地位高。参见本书 pp。124…126。    

  Lun…yu;11;8。参见 Legge(1);1:239;R。Wilhelm(8);110;Waley(2);154。(《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先进第十一》,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242。)    

  Meng…tzu;3B;9。参见 Legge(1);2:279;R。Wilhelm(8);69;(《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滕文公下》,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262。)    

  Meng…tzu;5A;5。参见 Legge(1);2:354…357;R。Wilhelm(8);104…105;(《诸子集成·孟子正义·万章上》,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380。)    

  Meng…tzu;1B;2。参见 Legge(1);2:153…154;R。Wilhelm(8);13;(《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梁惠王下》,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63…64。)    

  Meng…tzu;1A;3。参见 Legge(1);2:130…132;R。Wilhelm(8);3…4;(《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梁惠王上》,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122…125。)    

  Meng…tzu;3A;3。参见 Legge(1);2:243…245;R。Wilhelm(8);51…54;(《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滕文公上》,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205…213。)    

  参见 Levenson(列文森)(2);3:16…46(L)。更进一步的讨论见 Francis(弗朗西斯)和 Zen Sun(曾荪)(1);25…28;(2);3…17。    

  比如,在《汉书·艺文志》(编纂于公元1世纪)中,农家列于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之旁,也是九流之一。    

  特别是侯外庐,他站在这个立场上,对“农民起义”给予了积极评价。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都不能对这种思想进行较为批判性的评论。    

  Meng…tzu;3A;4。参见 Legge(1);2:246…256;R。Wilhelm(8);54…59;(《诸子集成·孟子正义·滕文公上》,焦循著,中华书局,1986,p。214…234。)    

  参见冯友兰(1),1:79。    

  Mo…tzu;15:64…65。参见 Forke(2);245…246。(《诸子集成·墨子间诂·兼爱上》,孙诒让著,中华书局,1986,p。65。)    

  Mo…tzu;16:72…73。参见 Forke(2);54…255。(《诸子集成·墨子间诂·兼爱中》,孙诒让著,中华书局,1986,p。72。)    

  Mo…tzu;11:44…46。参见 Forke(2);214…217。(《诸子集成·墨子间诂·尚同上》,孙诒让著,中华书局,1986,p。44…45。)    

  Mo…tzu;13:60。参见 Forke(2);245…238。(《诸子集成·墨子间诂·尚同下》,孙诒让著,中华书局,1986,p。65。)    

  参见本书 pp。60。    

  Lun…yu;18;6。参见 Legge(1);1:333…334;R。Wilhelm(3);204;Waley(2);219…220;(《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微子第十八》,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86,p。392。)    

  参见本书 pp。19…20。    

  有关《道德经》(翻译和专论),参见 Yen Ling…feng(叶灵凤)(1)和(2),337…392(全本);Seidel(石秀娜)(1);8;注1;Debon(德博);141…143;H。Franke(傅海波)(2);79…82。虽然,根据内在判断标准来看,《道德经》的最后版本是一人写就,但老子的传记材料要么是琐碎的、带传说性质的,要么是从其他地方传抄而来。参见 Waley(4);99…108。    

  有关《庄子》一书,参见叶灵凤(2),337…392;HFranke(2);92…83。    

  Chuang…tzu。9:151…152;参见 Legge(4);325…327;R。Wilhelm(4);67;Waston(华兹生)(2);105…106。(《诸子集成·庄子集解·马蹄第九》,王先谦著,中华书局,1986,p。59。)    

  Tao…te…ching;19:10。参见 Waley(4);166;R。Wilhelm(2);21;Duyvendak(戴闻达)(1);54。(《诸子集成·老子注·十九》,王弼注,中华书局,1986,p。10。)    

  Waley(4);242;注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