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被金会长默默崇拜的19世纪的传奇人物开始登场。    
    初出道的杂货商人林尚沃在北京挪用东家的银子,凑足500两赎出了15岁的雏妓张美龄。张美龄怀揣写着“义州商人林尚沃”的内裙自由了,可林尚沃回到朝鲜就被永远逐出了义州商界。无奈之下,流浪异乡的林尚沃又再次进入了他15岁修习过的金刚山秋月庵。秋月庵石崇大师识得他是个大根器之人,遂采取棒喝的方式助其悟道,林尚沃被法师折磨得几欲自杀。就在这时,开城商人朴钟一怀揣一张神秘的银票找到了林尚沃,劝其重返商界。林尚沃带着石崇法师送他的礼物——戒盈杯上路。戒盈杯上有八个字:戒盈祈愿,与尔同死。后来,林尚沃在《稼圃集》自序中盛赞此杯:“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也。”掩卷沉思,笔者倒觉得不尽以为然。与其说林尚沃“成于一杯”,还不如说“成于女人,毁于女人”才是他的真实写照。    
    参商林尚沃和朴钟一的北京之行,才弄明白这个开出5 000两银票的人是已成了大清朝光禄大夫周夫人的张美龄。人生真是一场魔幻的游戏!可以说,义州商人林尚沃之于弱女子张美龄是大恩人,反过来,周夫人张美龄之于参商林尚沃也是大恩人。这一切都可视为石崇法师那把人人手中都有的“可杀人亦可救人的刀”的缘起。从此,林尚沃踏上了富甲八道的“天下第一商”的成功之路。他广拓人脉,结识富商李禧著、起用能人洪景来、倚靠朝廷重臣朴宗庆、交往亦师亦友的秋史金正喜......他用一个“死”字,成功地挫败了北京商人的联合抵制;禅解一个“鼎”字,化解了人生的第二次危机。    
    可是,人生的第三次危机还是不期而至,已官任郡守的富商林尚沃锒铛于狱了。入狱的表面原因是林家盖了豪华私宅,其实是为了一个女人:松伊。林尚沃任郭山郡守时,发现了似曾相识的美丽官妓松伊,由于好奇心驱使,几经周折,他发现松伊是参与平西之乱的好友李禧著的遗腹子,于是他又拿起了“可杀人亦可救人的刀”,不避忌讳,公然纳松伊为妾,完成了对昔日好友的一次既矛盾又完美的交代。可以说林尚沃与松伊的情爱是炽烈的,两人像一团火:既爱着对方的精神,又爱着对方的肉体。或许是掌管爱欲的天神嫉妒,劫难还是来了。坐牢、流放。。。。。当备边司来流放地巡查时,每每要求酒满戒盈杯,可杯满则自空,备边司视为魔鬼作祟,怒摔戒盈杯,碰碎了的杯口在流血。这一刻,戒盈杯杀身成仁,“戒盈祈愿,与尔同死”,石崇法师也在秋月庵吐血圆寂。林尚沃获释。他终于参悟到戒盈杯中的禅机:抛弃!散财、绝情、退隐。林尚沃悟出商道,成为商佛的伟大一瞬,也就成了一个商人的至高境界。    
    林尚沃与松伊疯狂造爱,领松伊拜祭了其父李禧著的荒冢,决然分手。这,当是人世间最悲惨、凄惋的一幕。“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命运对小女子松伊的不公!而恰是退出商界,成为歌客的林尚沃灵魂的升华!    
    两个女人从商佛林尚沃的视野里消失了,戒盈杯碎了。“戒盈祈愿,与尔同死”,仿佛大师的告诫仍在耳边回响:希望你不要把我斟满了,我愿与你同死!人生无处不“戒盈”,不要把自己装满了,这是做人的箴言,处事的指南!    
    


关于商道书评商道即人道

      读《胡雪岩》,知道徽商成功之道;读《白银谷》,知道晋商成功之道;读《商道》,又知道了韩商成功之道。这三种商人成功的道路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在东方儒家文化的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一套做人的伦理道德规范。成功的人生——无论是从政、从文,还是从商——是从作一个好人开始的。《商道》中的主人公——19世纪李氏朝鲜末期“天下第一商”林尚沃——成功的经历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每个成功的商人都有自己的机遇。这种机遇是偶然的,但它落在谁身上都有必然性。对林尚沃来说,机遇是中国光禄大夫周炳成的夫人张美龄的支持。张美龄支持林尚沃是由于当年林尚沃把她从妓院中救出来。林尚沃为此花费了500两银子,这包括他可以用来起步的250两银子和老板的250两银子。为此他失去了原始资本,还被老板炒掉。但他觉得值,因为他救了一个不幸的女子。当时他当然不会想到以后的回报。林尚沃这种为人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这正是一个成功商人的道德基石。一个不尊重人的人也许会发财,但绝对成不了“天下第一商”。尽管林尚沃离现在已经200年间,但这种精神并未过时。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精神更重要。那些像周扒皮那样对待员工的老板一辈子也成不了大气。以林尚沃这样高尚的人格,即使救了张美龄没有任何回报,以后也肯定还有成功的机会。这就是好人有好报。    
        一个人的人格不仅仅在这种对人的关怀与同情,还在于他的志向。与林尚沃第一次去中国的李禧著以“天下第一王”为志向,且在以后参加了洪景来的叛乱,身首异处。林尚沃以“天下第一商”为志向。他经商是为社会,所以,他没有政治野心,希望在安定的政治环境中实现经商的理想。尽管他财大了,但气并不粗,也没有以钱破坏社会秩序,达到个人政治野心的念头。儒家文化注重“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平天下”并不是自己当皇帝去治,而是使天下治、即维护天下太平。造反被称为“犯上作乱”,是被指责为“乱臣贼子”的。经商是在实现自己财富增长的同时造福社会。那些有了钱还要权,野心与财富同时增长,结果使生灵涂炭,天下大乱,再成功于社会又有什么意义呢?林尚沃是用经商实践他平天下的理想,这也是他值得敬佩之处。    
        林尚沃是封建社会的商人。这个社会成功的商人总离不开权,必须官商勾结,以钱易权。林尚沃当然要依靠官,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不是以钱交官,而以诚打动官。当当权著者定实行人参出口五家垄断,由国家授权时,林尚沃不得不走官路。在权贵朴宗庆为父亲办丧事时,林尚沃送去了银票。但银子数不著一字——空白银票,得银票者可以任意填写。当朴宗庆让他填写时,他写下了“赤心”二字。这份诚心感动了朴宗庆,林尚沃得到了人参交易的垄断权。这是他成为“天下第一商”的真正起步。儒家讲“信义”,我想这是指以诚待人。林尚沃这次成功靠的不是银子,而是这“信义”二字,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官场,只有一个讲信义的人才能被人信任。林尚沃在银票上写“赤心”二字,表明他的交人之道。信义是无价的。林尚沃的确也实践了这一点。在朴宗庆失势后,林尚沃给他送去珍稀的人参,让朴宗庆救了皇帝的命,从而官复原职。林尚沃守住了“赤心”这个承诺,也就守住了信义,他当然会成功。    
        当然,商人就是商人,不是腐儒。仅仅有高尚的人格还不能成为成功的商人。林尚沃的人格是他成功的起点,但他的成功还有他经营的才能。商人要认准商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商道》中讲到,他在垄断了对中国的人参贸易之后,把每斤人参从25两银子,提高到40银。这种作法受到中国药材商抵制。这是买卖双方的较量,勇者胜。林尚沃在这场较量中显示出了他超人的勇气。面对中国药材商的集体抵制,他不仅不降价,还把价格提高到每斤45两银子。当中国药材商更为抵制时,他开始烧人参。这种举动的确有点石破天惊。这时中国药材商顶不住了,不仅接受了每斤45两的高价,还补偿了烧掉的人参的损失。林尚沃的这种对抗并不是匹夫之勇,他摸准了中国药材商离不开高丽参,得不到人参比付出高价的损失大得多。用今天的话来说,林尚沃的这次营销策划可谓大手笔。这种大手笔的胆识来自他对中国药材市场的了解,不是孤注一掷,而是胸有成竹。所以,我建议那些有志作大买卖的人,好好研究一下这个成功的案例。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赚了多少钱,还在于他如何赚到这些钱,以及用这些钱去作什么。如果一个人靠坑蒙拐骗去赚钱,把钱用来吃喝嫖赌,甚至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惜搞乱社会,这样的人再有钱,也会被人遗忘或遗臭万年。林尚沃至今还被人们称道,也不是因为他是富可敌国的天下第一商,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大写的人。他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功,成功之后又回报社会,散尽千金,退隐寺庙。财富于他如浮云,他要做的是事业,而不是敛财。钱象征他的成功,并不是他追求的极终目标。所以,成功了,有钱了,就要实现造福社会的目标,这正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我并不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作为市场经济的思想基础。但我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精神的确可以古为今用。“为天下苍生谋”,“民为贵”却是儒家思想中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林尚沃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以一生的成功和对社会的奉献实现了这一点。    
        《商道》一书中心是“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这是对林尚沃一生的总结,也是他成功的经商之道。我想这不仅应该是这本小说之始写到的20世纪成功企业家——麒坪集团金起燮会长的座佑铭,也应该是每一位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企业家的座佑铭。    
    


关于商道书评《商道》之有关评论(1)

    书评委员  金甲洙    
    介绍    
    以我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人为素材的鸿篇巨著《商道》中,所揭示的主题是经济上的新哲学。这个新哲学就是200多年前的真实人物,义州商人所信奉的经商哲学。林尚沃是李氏朝鲜末期我国的贸易大王。他在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