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你将能够进行比较——并且你会注意到大小上的明显差异。我们在现实中认识的同样大小的物体之间在尺寸上的这种差别,有助于我们大脑立即就这些物体的相对距离作出直接判断。 这种透视形式艺术家们称之为近大远小,并且它是用于摄影中的最有用的形式之一。虽然你可能拍摄并不包括线性透视——看见会聚的可见线条——的景物,但是你会经常拍摄你和观众都知道其相对大小的物体。对于风景摄影家来说,这意味着,拍摄充满羊群的田野将会产生一张这样的照片,即最靠近照相机的那只羊与在地平线上的羊相比在胶片上看上去明显偏大。同样,对于建筑摄影师来说,一面墙的成角度的照片将显出,有的砖与其它砖相比看上去比较大,即使我们和观众都知道它们是用一个模子制作的。
距离感 这是一个关于近大远小的透视如何产生距离感的好例子。没有背景帮助表明哪些气球离我们比较近,但是由于我们知道这些物体大小相似,我们马上就能知道哪些气球离得更远。 宾得照相机,135毫米镜头,1/250秒f/8,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二部分第58节 近大远小:线索结合
几种线索结合 在这张照片中,线性透视和近大远小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道路发生会聚,而且混凝土路面看上去变得比较小了,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距离感。 宾得照相机,28毫米镜头,1/60秒f/16,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二部分第59节 近大远小:加强透视
加强的透视 在这里,当你的眼睛向走廊那头看时,窗户看上去尺寸在减小。由此产生的深度感因景物中明显的线性透视得到了加强。 哈苏照相机,50毫米镜头,1/60秒f/16,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二部分第60节 近大远小:逐渐变化
逐渐变化 这些雕像看上去全是一样大小的。但是,走近观察揭示右边的雕像看起来稍微小一些。这是对近大远小规则的精心运用。 宾得照相机,70毫米镜头,1/125秒f/16,爱克发克罗姆50胶片。
第二部分第61节 近大远小:渐渐缩短
渐渐缩短 线性透视还可以用一种细微的方式使用,以便帮助印证近大远小。在这张照片中,这些门的高度似乎是一点一点地缩短,因为它们是沿着缓慢弯曲的车道分布的。 宾得照相机,50毫米镜头,1/125秒f/8,爱克发克罗姆200胶片。
第二部分第62节 近大远小:对角线
对角线 在这里,渐小的烟筒和塔架在画面中构成醒目的对角线,从而把注意力从照片一边引导到另一边。 宾得照相机,35毫米镜头,1/125秒f/8,爱克发克罗姆200胶片。
专家提示 只使用类似的,或同样大小的物体来造成穿过画面的对角线,然后使用广角镜头来夸大这种效果,让其中的一个物体非常靠近照相机。
第二部分第63节 形状和剪影:背景色
摄影术中有五种基本成份——形状、色彩、形态、纹理以及色调。其中,形状是最基本的成份,我们通常首先凭借它辨认被摄体。甚至当其它几种成分都不存在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轮廓辨认出大多数物体、建筑物和人。 剪影允许摄影家创作出一幅凭形状就可以辨认出被摄体的影像。这种影像是使用了强逆光和浅背景创作的。但是,一幅给人以强烈印象的剪影意味着:当你想强调形状时,最好不要把其它的成分完全排除在外——不然你就会得到一幅单色且没有深度感的照片。当从一种特定角度观察被摄体时,它的形状通常能提供关于其特性的最强有力的暗示——譬如拍摄自行车时最好从旁边拍,而拍摄人脸时也应取侧面像。
背景色 日落时分是拍摄剪影的好时机,因为这时的光线能为背景提供丰富的色彩。在这幅摄于巴厘岛日落时分的照片上,一对骑着摩托车的情侣、一个戴着草帽的人形成了不同寻常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剪影组合。潮湿沙滩上的倒影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沙滩上的暖色调也起了柔化剪影的作用。 宾得照相机,135毫米镜头,1/30秒f/5。6,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二部分第64节 形状和剪影:三维
三维影像 当形状成为一幅照片的主导时,观众会利用细小的线索来告诉自己,不是在看二维的挖剪图或着色的背景。在这幅泰姬陵的照片中,拱顶上反射的光线给人以立体的感觉,而水池的会聚线也通过线性透视(见196-197)表现了照片的纵深。 哈苏照相机,80毫米镜头,1/30秒f/8,爱克发克罗姆50胶片
第二部分第65节 形状和剪影:逆光
风光照片中的逆光照明 在逆光时,并不是所有物体都要用剪影的方式加以展现。在这幅苏格兰爱丁堡的照片中,树的弯曲形状看上去成了前景中的醒目剪影,而具有一定角度的城堡墙壁正好受到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引向反光的窗户。 宾得照相机,90毫米镜头,1/60秒f/5。6,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二部分第66节 形状和剪影:形状
强调形状 太阳在模特的身后,但刚好又不在画面中,光线抓住了模特身体的轮廓并强调了形状,而她的身体大部分处于阴影中。泳衣也是为了突出模特的体形。这种光线对时装照片来说是最理想的。 哈苏照相机,80毫米镜头,1/500秒f/5。6,爱克发克罗姆50胶片
第二部分第67节 形状和剪影:前景
前景图像 三位不同姿势的男子加上水烟袋产生了很有特点的形状——为这幅克什米尔达尔湖的船屋照片提供了非常好的前景。 宾得照相机,135毫米镜头,1/500秒f/5。6,爱克发克罗姆50胶片。
第三部分第68节 形状:影调
形状指的是物体的三维状态。用轮廓来分辨物体也许就足够了,但它却没有告诉我们物体的实体状况。只有形状告知我们一个物体是球体而不是平面的盘子,它告诉我们物体是可以被捡起来的,它使我们看到人脸上的曲线,也使建筑的凹处无所遁形。 我们能在一幅二维的照片中看出形状是由于影调的微妙变化而形成的,这种变化即被画家广泛应用的明暗法,他们仅用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就可勾勒出这种效果。举例来说,一个红苹果的整个表面上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和影调,其中有一部分最亮,而另外的部分则渐次变暗。这些处在阴影中的部分反映了它们朝向光线方向的逐渐变化。这种变化使我们认识到它是圆形物体,而形状的突然改变使我们认识到该物体表面有明显的起伏。
球体逐渐变化的影调 色调 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球体而不是圆盘的原因在于影调从明到暗逐渐改变。如果它是一个圆盘,颜色深浅程度将是一致的。
第三部分第69节 形状:色调式风景
色调式的风景 形状在静物摄影和肖像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在风光摄影中也相当重要。在这幅照片中,正是绿色调的细微差别让我们观赏到蜿蜒起伏的峰峦。 宾得照相机,50毫米镜头,1/125秒f/11;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三部分第70节 形状:解读灰色阴影
解读灰色阴影 即使第一眼看到这座雕像仅有一种颜色,我们也知道它是立体的,因为雕像中一些部位的灰色阴影较其它部位为浅。 宾得照相机,28毫米镜头,1/60秒f/11,爱克发克罗姆200胶片。
第三部分第71节 形状:强调形状
强调形状 这是一幅形状成为照片主题的典型照片。照射在圆形城堡上的光线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坚实感。 宾得照相机,35毫米镜头,1/250秒f/11,爱克发克罗姆100胶片。
第三部分第72节 形状:使用阴影
使用阴影 一束穿过窗户的光线形成的阴影揭示了这位正在享受午睡的男子的圆实体形。带图案的被褥形成了反差。 宾得照相机,80毫米镜头,1/125秒f1/5。6,爱克发克罗姆200胶片。
专家提示 人们的眼睛很少有意地去观察物体的形状。请试着去学习观察物体,看影调如何在物体表面变化。
第三部分第73节 强调形状:侧光辅光
在照片中帮助生成形状的阴影常被称作“造型”,它取决于所用光的角度和质量。如光线直接照射到物体的正面或背面,形成的阴影或者太少,或者太多。这种缺少对比的造型方法不能使物体的形状得以展现。与此相对应的是,侧光有助于强调形态。侧光从旁边掠过被摄体,使有的表面比其它表面受到较好的照明,造成有的部分阴影较强,有的部分则较淡,这样就造成了影调的改变,从而揭示出被摄体的形状。 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还应考虑用光的质量。光线不应太过刺目,也不应直射到物体上。相反,漫射光源可使被摄体的影调渐次改变,从而以一种更加细腻的方式揭示出形状。
柔和的侧面光加上辅助光 用柔和的高光形成的精细造型可形成自然的三维效果。在这个静物摄影的简单例子中,使用反光板使从柔光箱发出的漫射光效果更加柔和。 哈苏照相机,120毫米镜头,1/60秒f/8,爱克发克罗姆50胶片。
第三部分第74节 强调形状:曲线美
身体的曲线美 在大多数描绘人的肖像和照片中,形体是至关重要的成分。在这幅照片中,造型光提供了有关脸和身体极富特点的曲线信息。 莱卡弗来克斯照相机,50毫米镜头,1/250秒f/8,埃克塔克罗姆400度。
第三部分第75节 强调形状:建筑造型
建筑的造型 对于建筑摄影而言,从云层间透出的光线可使被摄体的造型显著改善。如左图,阴天的光线使漂亮的穹顶表面产生了非常细腻的造型效果。然而,当光线穿过云层时,如右图所示,弯曲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