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层的改革决心
改革信访的呼声一直以来都未停止,在最近几年更达到高潮。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社科院着手进行了此次系统的调查。
事实上,信访制度的现状已经引起了最高层的关注。今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过问此事,在他的批示下,中央建立了“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成员单位有中央办公厅、国家信访局、北京市等28个部门和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了解、掌握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和动态;针对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提出对策建议;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处理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地方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
“从这一非常举措,可见高层对信访现状的关注,”中直机关一位官员认为,“但毫无疑问,联席会议只是将信访局的一些重大案件上报集体处理,但这也说明,涉及到信访制度的改革已进入视野。”
国家信访局研究室主任张彭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行信访制度的确存在很大问题,信访部门权力有限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社科院的课题组,事实上承担了从制度层面来解析信访制度的任务,于建嵘认为:“对于一项实行了长达50年的制度,要不要改,如何改都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的问题,但既然信访制度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那就必须彻底改革。”
那么如何改革呢?这也正是目前中央高层十分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信访局张彭发主任认为,应该强化信访,加强现行信访部门的权力。与其意见相近的是,有些人士已经建议出台《信访法》,甚至效仿法院两审终审制,确定两访终访制,用以保证有限度的上访,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另外一种改革建议,则采取了另一个路径———弱化甚至撤销信访。
于建嵘正是持此种观点之人:“很多人听到撤销信访都吓一跳,其实我们并不是封口,老百姓可以提意见和建议,把信访视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但一定要把公民权利救济方面功能从信访制度分离出去,以确定司法救济的权威性。”
在司法的公正性遭受质疑的情况下放弃信访的救济功能是否让老百姓失去了最后的救济方式?对于这一疑问,于建嵘反问:“除了法律我们还有什么救济方式?法律是最后的底线!”
于建嵘认为,克服司法腐败远远要比克服信访造成的危害容易得多,“我们最终需要的是法治,不是清官和领导批条,与其投入人力物力加强信访,不如拿这些精力去加强司法。”
在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中,充分阐释了这一思路,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建议“撤销各部门的信访机构,把信访全部集中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人民代表来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以加强系统性和协调性”。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报告已经送达高层领导,并已经得到批示。
11月4日,国家信访局准备召开一个小型的会议,主要内容是征求各方对信访条例的修改意见,改革的脚步已近。
不远处,北京永定门西街甲一号的信访办,众多的上访者一个紧贴一个在信访大厅里相互拥挤相互帮助。这个如同售票大厅的地方开设有6个窗口,它们以各个不同省份作为区别。“每天都是这样,我都没感觉了。”在这里工作了一年的保安小臧,因为里面空气窒息跑到外面透气时说。
或许不久,这也将成为进入历史的画面。
创建时间:2005…3…17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