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用“银两跟女人”等实际利益去短期激励外,陈总还软硬兼施,安插了大小双儿在他身边,随时准备将不听话的韦经理就地正法。这可谓是将韦经理的命运与天地会的命运系在一起了,陈近南真不愧为一位管理大师。
组织要生存,要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
组织获得了合适的人力资源后并不代表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人力资源的效用就成为这个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必须的,他是企业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综观当今国内外企业的激励方式,概括起来大概有三种,即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本的权利和地位进行的激励以及通过企业文化进行的激励。同样的方法,为什么有的企业运用起来十分有成效,有的就不行呢?
在讨论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我们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建立这个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什么?
(2)是否一定要建立这个机制,建立的成本是多少,通过激励我们能得到的收益又是多少?如果不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成本更低的办法达到类似的效果?
(3)激励的对象是谁,他们是否值得去激励?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再来考虑一下怎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问题。虽然前三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里面是否还深藏着什么呢?这还是应该认真去思考一下的。
第一个问题,建立激励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很显然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业绩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虽然答案如此直接,但现实中就存在很多为了激励而激励的现象,甚至是仅仅为了建立一个好看的机制,如果是这样的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大家扪心自问,您周围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是有关必要性的。如果根据您企业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答案是必须建立的,恭喜你,通过这一关的检测了。
最后一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到死也不会明白,他们苦心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为什么没有效用。问题在于,您激励的对象是否正确,也就是说他们是否真的值得去激励?如果您的员工本来就不是称职的员工,不具备职位要求的能力,那么,无论如何去激励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简单地说,问题出在招聘上,这是最要命的。想不到这几个问题中还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吧?
我们看看陈近南是怎样考虑的。
首先,他十分明确自己激励下属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偷得《四十二章经》,进而获得宝藏并切断龙脉,这样反清复明(他表面上是这样说的,但实际上是不是自己想做皇帝就不得而知了,编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大)就希望大增了。
第二个问题,他自己去偷经书的难度极大,现在只需要给韦小宝一个荣华富贵的期望就可以了,没有直接的成本。在当时来说,这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方法。
最后,陈总慧眼识人,他认识到韦小宝的机警、滑头等特点正好符合该工作的要求,发展潜力很大。在与韦小宝面谈之前,陈近南已经确定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了,剩下来的就是如何让韦小宝为他卖命,也就是怎样激励他的问题了。
在开始讨论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之前,大家先看看一个从嗑瓜子中悟出的道理。
我们公司附近有一家川菜馆。由于该菜馆价钱公道,味道地道,服务周到,于是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几乎每天的午餐都在那里解决。这家川菜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客人落座之后,服务员会给每一位客人端上一盘炒好的葵花子。吃着葵花子,品着花茶,等待上菜的时间就会变得很短。
天天嗑瓜子,对嗑瓜子就产生了兴趣,后来专门对嗑瓜子研究了一番,发现了一些规律:
(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
(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起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
(3)在嗑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会继续嗑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
(4)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嗑下去,直到嗑光为止。
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三大原因:
(1)嗑瓜子这种行为很简单。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开始这种行为;因为简单,人们很容易掌握技巧,成为熟手,并且不断改进嗑瓜子的方法,这个过程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在潜意识中人们期望享受这个过程。
(2)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瓜子仁。这一点至关重要。嗑开瓜子后马上享受到香香的瓜子仁,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激励着人们不停地去嗑下一颗瓜子。
(3)一盘瓜子一个一个嗑起来,过一会儿就有一堆瓜子皮——能够看到嗑瓜子的成就。
作为管理者,如果谁有办法能够让他的下属像嗑瓜子一样愉快地完成工作,那么他就成功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解任务,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容易做的小任务。就像嗑瓜子一样容易做,再把这些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分到员工手中。员工一定会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
第二,我们要及时促使下属开始工作。例如,帮他明确工作目标,提供工作条件,规定开始的时间。在下属对任务充满热情的时候就让他开始工作。
第三,对于员工每一次完成任务都要给予及时的激励。这种激励必须是及时的。就是说,员工完成任务以后,第一要激励,第二要马上激励。
第四,向你的下属展示他的工作成就,并且让他知道,你看到他的成就很开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必须具备“嗑瓜子”的几个特质。
首先,分配给下属的工作或任务必须是他能(或者是经过努力后)完成的,这样才能令人看到希望。
其次,必须给员工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并限定其完成的时间。有帮助,有压力,有动力,这样才能驱动人朝目标不断前进。
最后,领导应该及时给予下属帮助和反馈,使他们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和能力。
陈近南对其下属是十分了解的。他精辟地把下属分为两种人——聪明人和蠢人。对于大部分不够聪明的下属(也就是蠢人),他就用“反清复明”这些虚无缥缈的目标去麻醉他们。后面的剧情大家也清楚地看到这些没有思想的人都是死得最快的,而韦小宝等聪明人也就是“天地会”的核心员工最终就找到了宝藏。
面对聪明的韦小宝,陈总显示出的是令人恐惧的睿智。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对韦小宝了解得十分清楚,他知道韦小宝需要什么,并在安排任务时,让小宝坚信任务有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陈总的激励手段最可贵的一点是,他的激励是一种长期性的激励。
首先,他与韦小宝结成师徒关系并在其脚底刺上“反清复明”几个字(虽然没刺完)。这样在感情上就把小宝和自己绑在一起,也有把柄在手上了。
其次,随着韦小宝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业绩的不断提高,陈总都会及时给予晋升(“青木堂”堂主)及相关培训(不断传授绝世武功)、绩效面谈等。这些一连串的激励措施有激励有约束,使得韦小宝很快就达到了工作业绩的要求。
第一部分 “鼎”级管理第3节 “高帽子”风云
韦小宝挺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康熙,任谁的账他都不买,就算别人都认定他狐假虎威,他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多隆呆在“狐狸”身边自然就得顺狐狸的毛来摸,还要使出内功深厚的“拍马神掌”,誓要韦经理发现他的优秀业绩。
场景n+2
人物:韦小宝 多隆
(韦小宝正在唱戏,表情异常地丰富……)
多隆:大人,唱得不好也不用哭嘛!
韦小宝:混账,我是因为伤心而哭,想不到鳌拜这个奸贼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我是为国家为人民而哭的!
多隆:噢,伟大,伟大呀韦大人!
没事儿侃两句——
多隆之所以能够在官场混那么久,全赖他深谙马屁致胜之道。马屁是时刻都要拍的,何时何地都要适当地用上那三寸不烂之舌。
拍马屁可是当跟班的基本功。领导的痛处是一定不能提的,领导所谓的优点也必须在条件合适的场合,适当地放大。
马屁肯定是不好拍,所以拍马高手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被拍的马。那么多的人兴冲冲地要往前挤,争先恐后地,就是为了把最好的屁股留给别人。清高的人都不屑去拍马屁,但拍马屁的人却不全是恶俗透顶的,起码懂得拍马屁的人多数都知道,只有跑到前面去才可以“清高”得起来。
当领导难,当能听到实话的领导更难,当听不到实话还可以保持清醒的领导是难上加难!
“信息失真”是管理学者们针对不敢讲实话、不愿听实话的现象归纳出来的专业名词,这个问题几乎给所有领导都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困扰:“你小子不讲真话也就算了,作个假也不能称老子的心!”领导混得实在不容易。
其一,所谓“山高皇帝远”,领导通常都在“海拔若干千米”的地方办公,不巧前线的发射台又波长有限,消息没射到一半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领导要每次都“御驾亲征”,这招待费可就真是“一秒钟几十万进出”了,那跟从自己的左边口袋掏钱替右边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