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君-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过之后,楚旭疼爱地把一脸苦大仇深表情的小侄儿揽到身边,道:“唉,看把我们临淄王委屈的。来,把我最爱的那副崔玄微的《游春遇狐图》取出来,这位的画工说不上最好,里面却自有一种灵气,加上又是帝王,历来都是帝王必备珍品。但要说人物,还是沈周作的《晏少翁夜宴图》最佳,对了,干脆一并将魏文征的《云山图卷》也取来。”
    将这些千金难买的珍品毫不在意地堆到楚昭面前,安靖帝犹嫌不够,问道:“阿昭还想要什么?”
    楚昭想了想,摇摇头:“没什么想要的了。哦,对了,我画画的颜料被一个内监弄撒了,那颜料均为特制,外头买不到。皇伯父,我能出宫一趟吗?”弄撒颜料的太监是卫霁派来的探子,被楚昭不动声色就收拾掉了。
    安靖帝犹豫了一下:“外头最近乱的很,不如派些内监去取了来?”
    楚昭不高兴,发脾气道:“不要内监,他们笨手笨脚的,再给我撒了怎么办?”说着,又扯了安靖帝的袖子轻轻哀求,保证自家会快去快回,并且乖乖的。
    安靖帝被那双小狗般的大眼睛看得不忍心,也知道侄儿最近被憋坏了,便大手一挥,准了假。只是派刘顺和去盯着。务必不要叫喻王和谢家的人“带坏了”他的小太子。
    ***
    出得宫来,罗致就带着楚昭几个去自己和于应龙常喝酒的地方。果然找到了这位于公子。
    楚昭习惯性的扫了一眼系统面板:
    于应龙,头衔 将才,武力值85%,智慧值70%,清廉值80%,忠诚值50%,野心值70%。特长 长戟75%,攻城略池77%。
    也是一个难得的武将,求贤若渴的楚昭小殿下一见就升起爱才之心。他对着罗致使了个眼色。罗致便上前开门见山的给于应龙引荐了世子殿下。
    “你我总角之时就是同窗,交情之深有类兄弟。现在我投靠了世子殿下,混得很不错,便又想起了兄弟你,于是把你举荐给我的主公。世子殿下深宏雅量,一定要亲自来征召你。足见诚心。兄弟愿不愿意来临淄王府做事,给我个准话。”
    谁知于应龙却继续喝酒,并不理会尊贵的世子殿下,也不给好友丝毫的面子。看上去有点不识时务。
    楚昭虽然比大部分贵族血统都要纯净高贵,但却没有大楚士族的种种怪脾气。他看出此人因为内心受过伤,所以对士族很有偏见,冷漠的外表只是于应龙的伪装而已,其实他内心非常渴望建功立业,受人赏识。于是楚昭不动声色的跪坐下去,自顾自倒了一杯酒,见于应龙的杯子空了,便顺手给他满上。
    楚昭生长在王谢大族,礼仪值已经接近满点,无论做什么,都有种刻骨的优雅蕴含其中。
    于应龙手顿了顿,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满意地看到好感度上升的提示,楚昭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主公低姿态顺毛摸的武将,但是这个姿态又不能太低,还必须有贵族的傲气在里面。
    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楚昭就皱起了眉头:“这样的酒粗劣难以入口,阿起,去马车拿一坛沧州酒过来。”
    于应龙的确好酒,闻言终于放下了酒杯,略带激动地问道:“沧州酒,莫非就是王阮亭所言的麻姑酒?”
    崔景深倚门而立,笑道:“于兄所言差也。王阮亭断章取义,当地人实在没有这个称呼。从前郑家制的酒最好,但是郑家已经败落了,会酿沧州酒的便只有他家里一个嫁入沧州谢家分支的女儿。所以特别难得。京城中只有谢家才能喝到。我这次可真是拖了于兄的福,才能喝到这举世闻名的沧州酒啊。”
    于应龙的脸涨得通红,楚昭眼见着好感值蹭蹭往上涨,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这种酒一旦离开沧州,无论是肩挑,车载,船装,只要经过摇动,酒味就变了。运到之后,一定要平稳的停放在静处,澄清半个月,酒味才回复原来的样子。”
    说话间,韩起已经稳稳拖着一坛酒进来。
    楚昭却没有接过,只对着于应龙笑道:“于将军,喝这沧州酒的讲究实在太多,把酒灌进酒壶时,要用酒杓稳稳地盛起,摇晃拨动几次,酒味也会变,再要澄清几天才能恢复。我力气不够,还是你来吧。”
    话音未落,于应龙就感觉一坛酒朝着自己平平飞过来,赶忙伸手接住。坛中的酒一丝涟漪都不起。
    楚昭不由大声叫好。
    于应龙看了韩起一眼,暗自佩服,想不到这样的人居然会给临淄王做下仆,看来自己还是不该太过托大了。武将择主之前矜持一下是传统,矜持过头了便不太妙。
    给三人倒好酒,于应龙的话渐渐多了起来:“难道真的有人能够喝出来酿酒的水不同吗?我虽然好酒,却从来都是牛饮,真假沧州酒与我,完全没有区别。”说完,他看了楚昭和崔景深一眼,等待这两个大贵族出身的王孙公子讽刺自己。
    谁知这两个虽然是如假包换的士族,却没有士族那一种怪毛病,也不觉得于应龙的话有什么好笑。
    崔景深道:“难怪于兄你品不出差异。这样浅尝辄止,当然体会不到沧州酒的妙处了。南川楼的水所酿的酒,虽然喝得烂醉,胸腹之间也不恶心,第二天也没有酒醉的症状,只不过是四肢舒畅,安静地睡觉而已。那些只是用卫河水酿的酒就不是这样了。检验沧州酒新货陈货的方法是:凡贮藏二年的,可以温两次酒;贮藏十年的,可以温十次,味道都一样,酒味就变了。贮藏一年的,温二次酒味就变;贮藏二年的,温三次酒味就变,一丝一毫不能作假,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楚昭似乎放松般呼出一口气,道:“我于饮酒一道也什么见识,还担心从云你嘲笑我呢。这下好了。”
    说着,世子殿下改严肃的跪姿为踞坐,轻快地说道:“饮沧州酒有种种禁忌,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在花前月下饮一次,好处实在补偿不了辛劳;不如派仆人随便到店里打酒,反而舒适自在。”
    不过是简单的姿态改变,于应龙却不由跟着放松下来,他笑道:“那是因为殿下您不好杯中之物的缘故。不瞒您说,我老早想要尝一尝沧州酒了。以前行军路过沧州时,也知道真沧州酒不会给官员喝,本想去找郑家讨一点,只是人家再落魄也是士族门阀,便不敢上门自讨没趣。想不到如今却能喝到沧州酒,还能和崔谢两门中真正的王孙公子同席,也觉此生不枉了。”
    楚昭道:“从云何处此言,入了临淄王府,便是我的幕僚,以后大家同甘共苦的日子还多着呢。”
    楚昭和崔景深都很轻松地和于应龙说笑,劝酒。崔景深那是天生情商爆表,楚昭有作弊器在手,因此,只要这两个人愿意,可以叫任何人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一顿酒喝下来,于应龙已经恨不得对世子殿下肝脑涂地了。
    于应龙跪在楚昭面前,说道:“殿下来找我,说是有国家大事相托,可于应龙废人一个,才能又低下,恐怕不能胜任。”
    楚昭的指尖摩挲着白玉杯,道:“将军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国家动荡不安,正是您这样的人施展才能的时候。可是陛下宠爱与您有仇的卫霁,将军难道真的甘心余生就此碌碌吗?”
    于应龙直起身子,仰天长叹道:“我每次想到卫霁,就恨入骨髓,考虑再三,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报仇罢了。”
    崔景深趁机说:“我现在有一个建议,不但可以解除大楚的祸患,而且可以为您报仇,您看怎么样?”
    于应龙道:“但说无妨。”
    虽然于应龙已经归于楚昭门下,但是他的忠诚值只有69;要让他背叛自己的家族,还是需要一些语言技巧的。
    崔景深是这么说服于二公子的:“现在天现异象,海内人心惶惶,皇帝却龟缩在宫内,成日与卫霁薛振寻欢作乐。而您的父亲掌管着中央军,不规劝陛下,却率军大肆逮捕太学生和正直的朝臣,这让大臣诸侯们疑心重重啊。他为何不把将印归还给朝廷,把兵权交给二公子您呢?于老将军年事已高,便是出于孝顺之心,将军也该替父亲分担一二。您是一定不会支持卫霁的,这样一来,大臣们的心里也能踏实,于老将军也可以安享晚年,这真是有利于子孙万代的好事呀。”
    于应龙听罢,沉吟半晌,就说:“纵然有心做个孝子,只怕我爹并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老头子只听皇帝陛下的话。”
    崔景深脸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地笑容,他退开一步,于应龙一眼看到刘顺和那张谄媚的老脸,心里的大石便放了下去。
    ***
    这一日天色将暮之时,于应龙慌慌忙忙奔回家中,道:“爹啊,你上次捉拿两位宰相,闯了大祸哩。”
    于怀远心里本来就对此郁郁寡欢,亲手逮了两位老兄弟的滋味不好受。他叹了一口气,习惯性地开始骂儿子:“你这孽畜,成日不着家,就知道喝酒,今日又瞎嚷嚷什么啊。”这个儿子是于怀远诸子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可惜如今却变成了一个酒鬼。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于怀远恨铁不成钢,一见此子非打即骂。
    于应龙骗他爹:“我有个好友叫罗致,他现在跟着世子殿下,在宫里听说皇帝命薛振主管中央军,让您去南边统领被李尚权带走的那些人马。”
    于怀远闻言大惊。恰在此时,下人禀报说刘公公来传旨。
    把诏书念了一遍,刘顺和语重心长道:“老将军为大楚辛苦一生,老奴虽然是个阉人,也敬佩您,不忍心您落入悲惨的境遇中,希望大人能够赶快交出将军印,及早离开,不然,大祸将要临头了。郭林两位大人就是前车之鉴啊。”
    其实,皇帝根本不知道此事,这不过是崔景深他们假传圣旨而已。
    虽是假的,却把于怀远唬住了,他跟着刘顺和连夜入宫,交出将军印。楚旭刚吃了五石散,迷迷糊糊听完他们的汇报,就把兵符收了回来,打算让薛振去接手中央军。
    与此同时,于应龙已经拿着真的将军印进入军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