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_2-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吴清源谈棋?名人》后记,《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652 页。
第十二章
《古都》
——自然美与人情美
一 对传统衰落的冲动
日本投降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由于美军的占领,美国文化生活方式对
日本无孔不入的渗透,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备受摧残,加上现代文化浪潮的冲
击,面临着衰落的危境。这种情形,自然引起一直追求日本传统的川端康成
的莫大关注和哀愁。他一再表示,“比起政治上的愤慨来,更多的是内心的
悲哀,我的工作恐怕不能摆脱这种悲哀的吧”①。他这种“内心的悲哀”,就
是指战后日本传统文化失落的悲哀。他在随笔《古都》一文中进一步明确地
说:“古昔承久和应仁战乱中,《新古今和歌集》的文化和东山文化的兴衰
事实,在日本战败后的这些年月,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读了若干参考书,读
了藤原定家的日记《明月记》和实隆的日记《实隆公记》等,促使我想把这
些战乱之中的文化的悲哀写成小说”②。战后他历访京都,当他漫步京都市中
心,洋式高层公寓鳞次栉比,但传统的红格子门、小格子窗的二层楼格局的
店铺不容易找到了。昔日的茶馆少了、艺妓都得事先预约,可是酒吧多了,
女招待总是守候在店堂里,甚至连祗园也失去当年的风采,也出现了酒吧,
还修盖了奇异的洋式饭店。他目睹这一切,忧虑他年轻时代的京都风采会不
会日渐消失。但他又认为尽管如此,这千年都城那些古老的神社寺院、名胜
古迹、例行仪式且不说,古都的氛围和人的传统精神和传统生活还是能够保
留下来的吧。所以他历次京都之行,都对古都的风物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都
激起了他在创作上新的追求。所以有人指责他在战后的情形下对一切事物竟
如此漠不关心,却闲逸地游览京都的时候,川端毫不迟疑地解释说:“这不
是出于我的兴趣和消遣,而是出于切实的追求”①。
历访京都之后,川端康成要落实他的“切实的追求”,便开始构思一部
反映日本传统美的小说。在写《古都》之前,他就谈到了自己的创作意图:
“我所说的古都,当然是指京都。最近我想写一部探寻日本‘故乡’的小说。
可以将它写成历史小说,也可以写成现代小说。但是,《古都》是现代小说。
也许成为不能说是现代小说的古式小说。但我从来没把这点放在心上。总之,
是要写京都及其周围。比起写人物和故事来,也许写风物是主要的”②。《古
都》连载的时候,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更明白地说:“我想写旧的都城中
渐渐失去的东西。所以我常常到京都,但我只是从外部去抚触它的名胜古迹,
对它的内部生活似乎知之不多”③。这可以概括地说明川端康成创作长篇小说
《古都》的目的和动机了吧。
经过这番酝酿,川端决计首先写京都的自然风物,从春天的花季开始,
一直写到冬天阵雨、雨雪交加时节结束。一般来说,写自然风物,必然要选
① 《我的思考》,《川端康成全集》,第27 卷,第434 页。
② 《川端康成全集》,第28 卷,第190 页。
① 《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457 页。
② 《〈古都〉作者的话》,《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175 页。
③ 转引自冢田满江:《〈古都〉里外》,《川端康成作品研究》,第322 页,八木书店1969 年版。
择日本人最钟爱的花木——樱花,而且京都平安神宫的神苑那些红垂樱丛是
最美的,这里没有什么花比它更能代表京洛之春了。但川端认为这种景物,
谷崎润一郎早已在长篇小说《细雪》中作过出色的描写,他不想重复别人,
所以最后选择了很少人去观赏的北山的杉树,并且特地去过两三趟北山的杉
林,细心观察北山杉的坚挺性格。关于故事情节,川端从来是不预先构思情
节的,起先他本来打算写点令人喜欢的恋爱故事。可是写出来的故事,没有
发生什么恋爱、争执、纠缠、龃龉的事,最后写成孪生姐妹重逢的悲喜故事。
这一点,连作家本人也出乎意料。他说:“这是撰写之前始料未及的。连我
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它没有一个恋爱场面、淫荡的场面,或纠纷的场
面,这也是很奇怪的”。“我丝毫没有要与其他作家近来的小说标新立异,
或离经叛道,却自然而然地发展成这个样子”。
《古都》从1961 年10 月8 日开始,到1962 年1 月27 日止,在《朝日
新闻》上连载了一百零七回。这期间,川端康成体弱多病,加上生活节奏也
很紧张,力不从心,每天不能多写,勉强赶上每日的连载。有时上京回到仓
镰家中,或接受政府颁发文化勋章的当天或从宫中回到东京住处之后,或参
加名演员有马稻子婚礼宴会当晚留东京旅馆里,乃至元月初一,也都得伏案
疾书。就是这样,也常常迟交稿子,给报社增添了不少麻烦。以他的体力来
说,一般连载小说只能写百回左右,这次却写了一百零七回。但为了能完成
每天的定量,他“每天写《古都》之前,写作过程之中,都服用安眠药,是
在精神迷离恍惚的状态之下执笔的,似乎是让安眠药写成的东西”①。也就是
说,这部作品是在异常状态下写就的,以致成为“行文零乱,风格不一”的
“异常的产品”①。
川端在写《古都》之前,就连续服用安眠药,写《古都》时近于滥服,
写完《古都》之后一下子断然停服,马上产生药物成瘾症状,被送进了东京
大学附属医院,约莫十天处在昏迷不醒的状态,乃至后来丧失了许多记忆。
《古都》写了什么,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所以,他说:“写完之后,很是反
感,想尽量把它忘掉。可以说,直到为了出单行本校订稿子之前,我没有再
去摸过它”②。新潮社通知他准备出版单行本时,他心里忐忑不安,有点迟疑
不决。后来剧作家川口松太郎亲自把小说《古都》改编成话剧,并对这部作
品给予好评,他得到了鼓舞,才又着手反复推敲重新修订。会话部分,作者
是用不规范的京都腔来写的,他觉得“单调,失去色彩”③,结果让京都人润
色,全部改成地道的京都腔,这样就更生动了。编者也对行文风格不甚连贯
的地方作了某些修改。于是,在连载完毕半年之后,即1962 年6 月,《古都》
以“面目一新”的单行本同读者见面,它成了一部笔致流丽、京味浓厚的优
秀作品。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还以这部小说的终章《冬天的花》为题,绘
了一幅北山杉的画,作为单行本的卷首插图,并前往东大医院亲手送给川端
康成,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
《古都》在京都的风俗画面上,展开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
离合的故事。川端康成为了贯穿他创作《古都》的主导思想,他借生活片断
① 《古部》(文库本)后记,第235 页,新潮社1980 年版。
① 《古都》(文库本)后记,第235 页。
② 《写完〈古都〉之后》,《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181 页。
③ 《答〈颂古都〉》,《川端康成全集》,第33 卷,第176 页。
的景象,去抚触古都的“内部生活”。他首先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
去“追求残照在战败而荒芜了的故国山河上的日本美”④。
川端康成写古都,不写奈良而选择京都,原因也在于京都是日本文化的
荟萃之地,是日本人的精神象征,也是康成本人的“故乡”。战后作者“看
到了真正的京都遭到了破坏,我只会感叹、悲伤和痛苦”,因此他强调“重
视京都,不仅是京都应负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国民的责任”①。这就唤
起了川端康成写京都的传统、写京都的精神文化、写京都风物人情的热情。
二 自然与人情的契合
《古都》首先是将京都的传统、精神文化和风物展示于读者。它从四时
行事:赏樱、葵节、祗园节、鞍马的伐竹会、如意岳的大字篝火、时代节;
到名胜古迹:平安神宫、南禅寺、御室仁和寺、北野神社、圆山公园的左阿
弥、正仓院的仿古书画断片,再到加茂川风光、嵯峨竹林、北山圆杉、青莲
院楠木,乃至西阵的织绵、植物园的草木花卉,凡是京都的一景一物,无不
在他的笔下生辉,染上绚丽的色彩。小说不仅写出了现代京都的风物,而且
展示了千年来京都的变迁,保持了京都小巷纤细的自然景象中的传统气息,
重现了古都的自然美和传统美。这部作品所抒发的怀旧之情,慨叹日本传统
的不继和衰落,实际上是感时伤世,嗟叹战败后京都的荒芜,以图唤发国人
对保护京都传统的发扬民族精神文化的热忱。也是对战后美国化的风潮冲击
日本传统的一种警告,表现了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的珍爱。
但是,《古都》也不是单纯地独立地写景物,不是一部地方志, 而是独
具匠心地将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完美地同写古都的风物时令结
合在一起,将人物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共生,一体化了。也就是说,
作者描写自然,不单是为了构成环境,也不仅是限于烘托气氛或渲染情调,
而是将人物的感情生活投影于自然,假托于自然,借自然景象以寄意抒情,
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小说写了四处紫花地丁的变化来暗喻千重子和苗子命运的发展。首章“春
花”,是从千重子家宅庭园中的老枫树上上下两株紫花地下开花的印象情景
开始的:
? 。打千重子懂事的时候起,那树上就有两株紫花地下。
上边那株和下边这株相距约莫一尺。妙龄的千重子心想: “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
彼此会不会相识,会不会相认呢?”她所想的紫花地丁“相见”和“相识”是什么意思
呢?
川端在这里只是说明千重子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