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提供了三百镑的钱财,使私生子的母亲极端满意,认为幸运降临到她头上。那私生子本人也十分感激,把护卫这白人血统作为他终生的奋斗目标。他选择了具有相同血统的十五岁女孩儿作为妻子。而她,就像成功的维多利亚滑稽剧所描写的那样,从她丈夫那里学到了所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把自己从肉体上、头脑里、精神里与任何带有非洲痕迹的东西区分开来,努力培养她未曾谋面的公公以及愚昧的婆婆可能赞赏的品行与习惯。
他们把对盎格鲁人的热爱遗传给六个孩子,十六个孙子。除个别无法理解的逆子与性情不稳的黑人结婚,其余都〃高攀〃了,使家人的肤色越来越浅,长相越来越像白种人了。
由于坚信自己比别人优越使他们学业出众。他们都很勤奋,遵守纪律,精力充沛,希望能完全印证戴戈毕纽的论断:〃任何文明来源于白种人,没有他们的帮助,任何文明都无法存在。看一个社会是否伟大辉煌只要看其是否努力维护创造社会的高贵种族的血统。〃因而,学校校长推荐优秀学生到海外学习时很少将他们遗忘。男性子孙专攻医学、法律、神学,往往任职于为当地人提供的没有权势的政府部门。无论公务、私事,他们都腐败荒淫,可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崇高的权力,连大部分才华不及他们的人都是这么干的。
随着时光的推移,由于几位韦特克姆兄弟的疏忽,维护白人血统变得困难了。一些远亲,一些并非远亲的家人开始通婚。尽管这些不明智的婚姻并未产生明显的恶果,然而一两个老姑娘和花匠的产生标志着智力的退化,在一些子孙中也出现了怪癖的倾向。这些是酗酒与纵欲以外的缺陷。他们认为这是近亲婚配的结果,而并不归咎于破落勋爵的基因。无论如何,有些是偶然因素,并不比其他家庭更高。但由于他们权利大,因而更具危险性。其中一人成了宗教狂,建立了秘密帮会,生育了四个儿子。其中一人当上了小学校长,以其严明公正,体罚适度而出名。这位校长与一位甜美温顺带有一半中国血统的女子成了亲。而她不能忍受生育的劳累,刚生下孩子就死去了。她的儿子取名艾利休·米伽·韦特克姆,给了校长足够的机会来验证他有关教育、纪律以及生活的理论。小艾利休学得了一切所需的知识,特别是自我蒙骗的艺术。他读书很贪婪,但理解时却很有选择,只挑选能印证他当时思想的只言片语。因而他只记得哈姆雷特如何虐待奥菲利娅而不记得耶稣给予玛丽·玛格黛林的爱心;只记得哈姆雷特轻妄的政治观而不记得耶稣严肃的无政府主张。他只注意到吉本言辞尖刻,却无视他的忍让精神。只注意到奥赛罗对美丽动人的德丝黛蒙娜的爱情,而无视埃古对奥赛罗扭曲的爱慕。他最喜爱的是但丁的作品,最厌恶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尽管他接触的是西方世界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他只允许自己吸收最为狭隘的理解。父亲有控制的体罚培训出一成不变的习惯以及胡思乱想的本领。对混乱与衰败的任何迹象他既仇视又迷恋。
然而,在他十七岁那年他遇上了他的心上人,比他大三岁,是个可爱的、笑声不断、粗腿的女孩子,在中国百货商店里当职员,名叫维尔玛。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甚至没有把瘦弱多病的艾利休排除在外。她觉得他过分挑剔,缺乏幽默的特点十分动人,决心要把生活的快乐传授给他。他抵制传授,但她还是嫁给了他,最终发现他得的是无法治愈的忧郁症。婚后两个月她明白了忧郁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他极力想把她的快乐变成学究式的悲哀。当发现他把爱情与宗教圣餐等同起来时,她毅然离开。她曾在海边住过多年,听惯了码头工人的歌声,无法在艾利休头脑里毫无声息的崖洞里消磨一生。
他最终也没有饶恕她。她本可以解答他无法表达、无法承认的疑问什么样的生活可与日渐强盛的非生活抗衡?维尔玛本可以把他从父亲皮带下学得的非生活中解脱出来。可是他有效地抵制了她的努力,使她最终被迫出走以便逃脱这种惬意生活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枯燥与单调。
父亲稳健的手拯救了年轻的艾利休,使他未受明显的创伤。父亲还提醒他记住自己家声誉良好,而维尔玛家值得怀疑。之后他更加努力学习,并决心当一名牧师。当他了解到没有就职机会时,他就离开了岛国来到美国,学习当时刚刚兴起的心理咨询。可是那专业要求说实话,要求正视现实,对脆弱的自我能给予的帮助太少。他转而学习社会学,接着又学理疗。这种多元教育持续了六年,直到他父亲拒绝再抚养他,认为他应该〃发现〃自我。艾利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依赖自己。他〃发现〃自己没有挣钱的本事。他开始陷入迅速破落的绅士生活。在美国偶然找到几份留给黑人的白领工作,不管他们是否出身高贵:芝加哥一家有色人旅馆里的柜台职员,保险代理人,专营黑人化妆品的公司推销员。最终,他于1931年在俄亥俄州洛兰落户,谎称自己是牧师,用使人敬畏的英文说话。当镇上的女人们发现他独身时,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把她们拒之门外,认定他并不是不正常而是超自然。
第三部分第32节:一件憾事
一旦他了解了她们的看法,他就顺水推舟,接受了〃皂头牧师〃的外号,以及她们给与他的角色。他从一位极其虔诚的老太太贝塔·瑞丝那儿租了一个单元房。她极爱干净,也很安静,两耳基本全聋了。住处非常理想,只有一点遗憾。贝塔·瑞丝养着一条老狗,鲍布。尽管和她一样安静,耳聋,但却不干净。它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后阳台上,而那儿是艾利休的出入口。那条狗已老得不中用了,而贝塔·瑞丝也无精力很好地照管它。她给它喂食,喂水,然后就随它去。狗身上长满了疥癣;昏花的老眼四周尽是海绿色的眼屎,引来了许多虫子和苍蝇。皂头很讨厌鲍布,真心希望它会很快死去。他认为咒狗快死的愿望是出于人道,因为他对自己说他不忍心看任何生命受罪。他从未想过,那狗已经适应了年老体弱的状况,因此他真正关心的是他本人的痛苦。皂头最终决定要结果狗的痛苦,买来了毒药准备下手。只是害怕接近狗才使他至今未完成使命。他等待着恼怒或憎恨给与他力量。
生活在一堆旧货之中,他每天早早地从没有梦幻的睡眼中醒来,对前来寻求忠告的人进行咨询。
这些人单个地找上门来,每个人都被气恼、欲望、高傲、复仇、孤独、痛苦、失败与饥饿编织的外套所笼罩。他们渴求得到最基本的东西:爱情、健康、钱财。让他爱我。告诉我这个梦意味着什么。帮我摆脱这个女人。让我母亲把衣服还我。让我的左手停止颤抖。把我孩子的灵魂赶上灶台。打破某人的操纵。他着手回答所有的请求。他的职业要求他根据请求进行咨询,而不是对请求人说他的请求不合理,卑贱,或无望。
除了偶然(这种机会越来越少)碰上小女孩儿能被他说服和他玩一会儿外,他在旧货之中生活得还算太平,没有什么令他后悔的事发生。当然,他很清楚他的生活出了问题,所有人的生活都出了问题。然而他把问题归咎于生命的创始人。他认为既然败坏、罪恶、污秽、无道无所不在,那一定是合理的。邪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上帝创造了邪恶。上帝犯了个马虎但又是不可饶恕的判断错误:设计了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神学家们解释说,腐败的存在是鞭策人们奋斗,磨练,以及成功的手段。宇宙规则的成功。但是这种有序,但丁式的有序,只存在于对各种邪恶与腐败有条不紊的排列分化之中。在这个世界里可不是这么回事。美貌的女子也要拉屎撒尿,而再丑陋的人也有纯真崇高的心愿。上帝的工作没做好。皂头认为他自己会干得更好一些。事实上,上帝未征求他的意见是一件憾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皂头又在思索此事。他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时他看见一个小女孩儿,好像从未见过。他估计她大约十二岁,看上去丑得令人可怜。问她来干什么时,她没有回答,却拿出一张他的名片,上面印着他的才能及服务内容:〃如果你遇到麻烦,或处在不寻常的困境之中,我能帮你摆脱困境,打破厄运与魔力。记住,我是一名真正的唯灵论者,算命先生,生就的力量,能给你帮助。保你一次满意。在多年行医中我使无数人终成眷属,使无人数破镜重圆。如果你感到不幸、失望、迷惘,我能给你帮助。总觉厄运相随?心上人变了心?我能找出原因。我能告诉你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能告诉你心上人是忠贞还是虚假。如你身体有恙,我能给你指出健康之路。我能找回失窃之物。保你满意。〃
皂头让她进了屋。
〃我能为你做什么呢,我的孩子?〃
她站着,两手交叉放在腹前,小腹稍稍隆起。〃也许,也许,你能帮我。〃
〃帮你干什么?〃
〃我不能再上学了。我想也许你能帮我。〃
〃怎么帮你?告诉我。别害怕。〃
〃我的眼睛。〃
〃你的眼睛怎么啦?〃
〃我想让眼睛变蓝。〃
皂头噘起嘴,用舌头舔了一下镶金的牙齿。他觉得这是他听到的最荒诞但同时也是最合理的请求。一个丑陋的小女孩儿请求变美。他心里泛起一阵爱怜和同情,但很快就被怨恨所代替。怨恨自己无力帮助她。所有的请求金钱、爱情、复仇对他来说这一个是最强烈,也是最值得满足的。一个黑女孩儿想从她所处的黑洞里爬出来,用蓝眼睛看世界。他愈加感到气愤,并感到怨恨正变成力量。他第一次真诚地希望他能创造奇迹。在此之前他并非真正想到神的力量只是想让别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