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说汉字-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 一    
    左民安同志近以所著《汉字例话》(本书原名《汉字例话》正编、续编,现将两本合为一本,更名为《细说汉字》)示见,予雒诵反复,不能释手。民安研究古汉语,尤于文字训诂见其功力,且能博综典籍,究其奥义。全书首列甲文、铭识、古篆、楷书、简化字、阐述形体之发展演变、形义关系;次及经典诗文,以明其用;对世人易误之形、音、义,亦均指明其因与纠正之法。条例清晰,深入浅出,其裨后学之功大矣。原稿经删裁繁芜,刊改漏失,现仅以二十余万言问世,尤其慎矣。    
    昔日予与民安同在北师大古汉语教研室,知其人既勤且慧,每有意见,莫不闳洽。惜共事不久,民安调宁夏任教,后闻其患有严重疾病,予甚忧之。民安不计生命之存亡,忧绝学之鲜传,毅然写成此书,能得持世教。其品德学问若是,乃多年修为之所成。    
                                                                   陆宗达(时年七十有九)    
    序二    
    宁夏大学左民安同志和我结交,是较近的事。那时他的大著《汉字例话》正编刚刚问世,蒙他寄赐一部,我快读之下,获益甚多。后来他又送来《汉字例话》续编原稿,使我对其治学方法和规模进一步有所认识,可是我们暌隔山水,殊以尚未识荆为憾。不久,民安同志偕夫人姜翠萱同志特意前来北京,得以相见,接谈间其朴实的风貌、沉潜的气质,给我以深刻印象,于是相订以学术长相交往。谁料《汉字例话》续编未及出书,民安同志溘然早逝,我们见面的缘分竟然止此。现在续编就要印行,我遵照他的遗愿写此短序,实在难于抑制深深怀念的心情。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字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在中国以外,还有一些古代文明也创造了文字,但大多久已失坠湮灭,只是到近代才重新被发现和释读。汉字的传统没有中断,并且影响广泛,为日本等邻国所采用,有的学者曾有“汉字文化圈”的提法。汉字称得上源远流长,异常丰富。    
        正因为汉字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其衍变发展特别繁多复杂。大家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重新统一中国,推行以原来的秦国字体统一全国文字的政策,取得成功。随后汉代的人们,对先秦时期秦国以外的字体已经不能尽识。东汉时学者许慎作《说文解字》,对所收录的九千多个汉字加以说明解析,奠定了汉字文字学的基础。这部书兼采古文、籀文,又开启了先秦古文字的系统研究。自此以后,历朝研究文字源流的学者屈指难数,有很多贡献。尤其是北宋以后,金石学昌盛,拓展了汉字研究的领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更使这方面的探讨获得科学依据,进入崭新的境界。    
    现代海内外研究汉字文字学的学者众多,著作汗牛充栋,不过很多有关作品是相当专门的,并不适合对汉字有兴趣的大众的需要。事实上,需要有关汉字的知识的人是很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有人问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或这样讲,他们正是要求文字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汉字文字学的学者,有责任把这方面现代水平的知识提供给他们。    
        了解汉字不仅可以使大家更准确地使用汉字,还能够增进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体会认识。一种文字的形成,总是和特定的文化分不开的。有的研究者通过分析汉字的形、音、义,获得了大量文化史的信息。例如过去闽县程树德先生著《说文稽古编》,抽绎推求,有许多创见。只是他仅据《说文解字》,对于考古发现的多种古文字尚少涉及。海城于省吾先生也有鉴于此,在《甲骨文字释林》自序中说:“中国古文字中的某些象形字和会意字,往往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会活动的实际情况,可见文字的旧硪彩呛苷涔蟮氖妨稀!闭庵赋隽撕鹤盅芯吭谖幕诽剿鞣矫娴闹匾浴?br》写一部深入浅出的汉字文字学书,是不容易的。这一类书虽出版过不少,内容精当的仍然不多。原因是,要想写好这类书,必须在文字学这一博大宏深的学科中有多年的涵泳心得。清代的《说文》大家王筠,著作甚丰,可是他还专门写了一本《文字蒙求》,把当时水平的知识介绍给学习者。左民安同志的《汉字例话》正续编,以新颖的例举形式,将许多重要文字的源流演变,形、音、义各方面的特点,条分缕析,揭示无遗,这正和王筠的《文字蒙求》一样,是要以金针度人,而《汉字例话》的深度、广度,又远非    《文字蒙求》所能比。这是现代学术的发展水平,也是民安同志的苦心孤诣所致。    
        由于《汉字例话》一书文笔生动,选例富于趣味,会使本来非常专门枯燥的文字学知识为众多读者所接受。借这部书把文字学传播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社会大众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志多年的愿望,也将使他的辛勤工作长远为大家所纪念。    
                                                                     李学勤    
                                                                       1990年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序前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汉字又是记录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汉字在祖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在写汉字用汉字,汉字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必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通过五百多个常用汉字的详细分析,让人们了解汉字究竟是怎么发展演变的。人们从这些感性材料入手,有助于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提高正确使用汉字和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能力。    
    一、本书《汉字概说》部分,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汉字的创造及其特点;第二,汉字的结构;第三,汉字的形体演变;第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五,假借字的规律。这一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汉字的基本知识,不仅对阅读本书的“正文”会有帮助,而且还能使人们了解并掌握汉字的历史演变概况,有助于正确使用祖国的文字。        
    二、本书《正文》部分,共收集了五百多个有代表性的常用汉字。这些字大都是象形、指事、会意和会意兼形声的字,而且其中有些字还很容易被人们写错、读错、用错或理解错。因此,本书通过形义分析,着重指明这些字容易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        
    三、《正文》所收的每个字,都是先按这个字的形体演变的历史顺序一一排列,最多的列出五种形体,即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简化字(隶书因近似于楷书,故未列),使读者对这个字的形体演变一目了然。形体之后便是对这个字的全面而系统的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首先对这个字进行形体分析,然后再根据形体分析指出此字的本义,进而求索它的近引申义和远引申义,最后再谈假借义。这样,读者不仅能掌握每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而且也能从中看出汉字词义的发展规律。又每个字的义项,都以古代诗、文的例句为证,并对这些例句的大部分进行了普通话翻译,通俗易懂。        
    四、本书非常重视古今词义的变化,每有变化,必加分析。比如古代的“行”,相当于现在的“走”;古代的“走”,相当于现在的“跑”。“沐浴”现在为一个词,但在古代却是两个词,“沐”是洗头,“浴”是洗澡。凡此种种,本书均一一分析清楚,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五、本书备有《部首检字索引》,使用方便,对《正文》所收的五百多个字,分别编入了一三七部,并以部首的笔画多寡为序编排。一般说来,每一部内均有所属之字,但也有少数只选了部首而未选字的,原因是这一部首内目前似无可选之字,但部首本身的形与义又都非常典型,所以只选了这个部首进行分析。            
    为了叙述方便,本书的部首划分与一般辞书不完全相同。一个字的归部,以形为主,以义为辅,如“臣”归目部,因为“臣”本为“竖目”形;“交”归“大”部,因为“交”本为两腿相交而站立的人形(“大”为“人”形);“丞”归“手”部,因为“丞”本为用双手救人之形。        
    六、本书的编写尽量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中学生、知识青年均可阅读,对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师、大学文科师生以及语言工作者均有参考作用。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过我的老师陆宗达先生的指导,又承蒙先生的关怀为本书写了序言和题了书名,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热情支持。为此,谨向诸位师友和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的学识浅薄,水平有限,主观上虽做了一些努力,但恐未能如愿,书中的错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祈专家、学者和师友批评指正。        
                                                                     左民安    
                                                                       1982年秋于宁夏大学    
    


汉字概说细说汉字(1)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代表有声语言的,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们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依赖于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方块汉字,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