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后遗症:轻微的重听。随着年纪的增长,还有加重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她又经历过一次严重的事故。当时她正要去布列塔尼的自家庄园阿古艾斯特,她乘坐的那架小型飞机突然丧失了气密功能,飞机上的一扇门撞到了利利亚娜的膝盖上,然后便是住院,肢体训练……
经历了这样一些灾难,她变得更加坚忍,更加谨慎。她所受到的严格教育把她锤炼成型,但并不与她性格中的热忱、敏感、激情与好奇有所冲突(特别是她在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兴趣),这都是她周围的人所描述的。只是她说话的时候手会青筋暴露,这似乎有悖她的性格。
在与妮珂·维斯尼亚克—著名杂志《自私者》女主编的访谈中,利利亚娜·贝当古吐露过:“我需要隐退、安静、距离感。”那是15年前一个很少有的机会,女主编才说服了她接受采访!
她起得很早,做事有条不紊,时间表安排得很精确。她和丈夫喜欢享受家庭的乐趣,哪怕是同其中一个外孙面对面地吃顿饭。两人都嗜书如命,读古典作家(现在无人能以此自称了)、现代作家和历史方面的著作。2000年夏天从圣彼得堡回来后,夫人便埋头读了皮埃尔·乐格朗写的一本传记。
“法国最富有的夫妇”生活在一个备受保护的环境里。没有大肆的炫耀,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象征着他们的稳重作风。这一作风又传给了他们的独生女弗朗索瓦丝,有些知交甚至因为她的矜持而毫不犹豫地称她为“孤僻的人”。
今天正如昨天,人们应该明白了:没有盛装宴会,更没有“颓废式晚会”;没有种马场,也没有私人喷气式飞机(有时会租用);没有跑车,没有长年的随从……也就是说,贝当古家族中没有张扬的人。在沉默之外,这个家族所追求的是生活中的朴实无华以及明慧睿智。他们的婚礼在最严格意义上的家人中间举行,他们的假期也远远避开人们好奇的眼光。
尽管那照耀他们的巨大的财富完全可以把他们引向一切奢侈,可他们在这个商业气息浮躁的年代仍然保持着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姿态。
第一部分 今天第2章 因为我值得拥有!
“我永远不会成为富人……我曾经以为可以聚敛很多财富……(但是)我们的世界正在改变,在不远的将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将只表现在道德与精神层面上。”
这是1954年欧仁·舒莱尔去世前三年对梅里·布隆贝热所说的话。同年,在巴黎商学院对学生发表的一次讲话时,这位企业家又说道:
“你们请我做本届学生的教父……是因为你们当中有人想像我一样生活:就是从零开始,然后成为现在人们所说的百万富翁。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太简单了,什么人都能做得到。”
欧仁·舒莱尔说这话可能有点儿挑战的意味,他无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工作起来肯定是废寝忘食的。谁都不得不承认另一个工业巨头马塞尔·达索的说法:“要想富起来,就得从小事做起。”这两个人用了很多年才建起或至少是奠定了他们各自王国的基业。
他们那一代人同现代这些拥有高新技术和新经济头脑、雄心勃勃的年轻商人完全不同,后者是神速开拓事业的创造者,他们成长得很快,并在最近几年闯入了富人阶层。可他们比别人更明白自身的地位有多么不稳定,而这地位还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波动:今天还在顶峰,明天就可能跌到谷底。
可是欧莱雅没有危险!这家企业经营可靠,它能让股民腰包里的资金坚不可摧,是持续增长的证券里永远不会落伍的一个。这个家族靠一代接一代的人经营着一份美丽的资产,并使其不断壮大。
遗产继承人利利亚娜知道如何聚集起一批杰出的管理人才,把她父亲遗赠下来的产业继续增值。这位父亲是直接从民众中脱颖而出的,他自己的父母,即查理·舒莱尔和阿美莉·舒莱尔是开面包店的,而他的祖父亨利则是名鞋匠。
利利亚娜的丈夫是个真正的富人。他出生在一个老式的资本家家庭中,是大家族链中的一环,也是一个典型。在他们的家谱上,贝当古家族中有将军(甚至还有过一名战争年代的部长),有自由职业者,但没有工业家。但是,以诺曼底人的深谋远虑,他们学会了致富,最终攀登上了外省的富人阶层,也就是过去乡下人所说的“有产”阶级。他们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也有高贵的出身!
安德烈·贝当古的外祖父是弗尔南·德·沙郎达将军,他曾经以身为伯爵而骄傲;而他的祖父雅克…亨利·贝当古则拥有他们村庄圣莫里斯岱特兰一半的土地。外祖父于1852年组织了法国第一支沙漠旅行队,自十字军东征之后再次光顾圣地。这位圣墓①(Saint…S巔ulcre)骑士还是个法律博士,是《通信》(Correspondant; 耶稣会的杂志)政治专栏编辑,原诺曼底利勒博讷地方治安法官,圣莫里斯岱特兰教堂财产管理委员会主席,于1888年11月17日在鲁昂去世。
这位德·沙郎达博士编辑的主日报纸《博尔贝克与利勒博讷日报》(Journal de Bolbec et de Lillebonne),在某年的11月25日星期日登载了一则显要人物的葬礼:“遗体昨日从鲁昂运回,由总主教府代理兼家族好友格里内教士先生指挥,将遗体置于家族墓地……贝当古先生所雇之伐木工人抬棺椁,执绋者为本地区治安法官艾路伊斯先生、本镇镇长亨利·德·斯热内代先生、死者生前好友德·蒙加斯贡男爵,以及自勒阿弗尔赶来的弗德里克·巴斯戈耶先生。”
雅克…亨利·贝当古在圣莫里斯兴建了一座路易十三建筑风格的小楼,当地建筑图上称为“美丽岩”(Belle…Roche),内有15间房屋,中央有一部双层回转的楼梯。从村子的大街,即圣莫里斯的香榭丽舍大道上看过去,除了看到白色的护栏和碎石小道外,就是巨大建筑物上两座高高的烟囱了,大花园里高大的松树也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皮埃尔·贝当古,也就是安德烈的哥哥在他所写的《在大男巴家的日子》(S巎our chez les Big…Nambas)前言中谈到:“我住在第三层,这从前是我祖母的房间,里面还有一根铃绳,她可以随时呼唤睡在顶楼的小女仆。像她一样,我也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布罗托纳森林里的马戏场和从森林旁边流过的塞纳河……”
美丽岩是安德烈和利利亚娜特别小心保管与维护的一处家产,然而,夫人并不愿保留位于瓦勒德瓦兹省的法兰宫城的碧鸯卡别墅,她年轻的时候还在里面生活过一段时间。现在,15号高速公路从这座豪华而简朴的住宅后面经过。它只有两层楼,有个很大的花园,如今房主是贝尔娜黛特·兹维亚克(欧莱雅1984~1988年总裁遗孀)。他们还出让了上萨瓦省默热沃的嘉黎堡木屋别墅,以及欧仁·舒莱尔二战前在圣价买的城堡,舒莱尔本人都从未在里面住过!
这座城堡坐落于瓦尔德瓦兹省的蒙德莫朗西森林边上,这个宽大而漂亮的宅子迎面是40米长的勃艮第石头砌成的外墙。20世纪初,爱德蒙·罗斯丹曾住在这里,这是所历史悠久的宅子。
这座城堡由圣皮里先家族建成,为了纪念它原先的主人杜布乐伯爵,遂命名为杜布乐城堡。二战时舒莱尔用它收留了德军占领时期拒绝去德国服劳役的年轻人,之后又给他的雇员们用做度假村,最后人们誉之为“梦皂”城堡。1994年以后,它变成了一所养老院。
至于城堡里的大花园,当时差点儿改造成迪斯尼乐园!贝当古夫妇不想把这片土地转让给不认识的买主。经过他们的同意,原镇长克里斯蒂昂·杜弗瑞纳为高级职员和工程师们兴建了几座豪华住房。当时偶然找到一家布莱盖建筑公司兴建房子,而这家企业55%的股份由弗朗索瓦·达勒家族所控制,也就是后来欧仁·舒莱尔的接班人。这个世界真小。
回到我们主人公的财产清单上,圣莫里斯岱特兰的住宅是安德烈·贝当古家族在诺曼底的一个据点,除此之外,他们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弗尔芒多海角拥有一幢别墅,是60年代买下来的。另外,在塞纳河讷伊的圣雅姆小区里,他们还有一幢现代艺术风格的私人酒店,马德里大街便从小区通过,这是个有钱人的住处。特别是夜间,警察看管得很严。
这里,财富与艺术和古典的摆设结合了起来。幸运的入住者从右边有摄像机监视孔的地方进去,门上没有任何门牌号码或名字,但邮递员对他管辖内的这家名门毫宅了如指掌。再走几步就是台阶,门厅里有座楼梯,楼梯最上面挂着一幅马蒂斯的画。对面是一间圆亭式的房间,左边是两个很大的沙龙,右边是餐厅。墙上挂着几位大画家的画:一幅莫奈的,一幅凡·高的,一幅毕加索的,还有马尔凯的画……“到处都是直径一米的大束鲜花。”一位常来的人如此开玩笑说。还有一架极为高级的钢琴和惠尔曼(“20世纪的里斯奈尔”)的家具,这些艺术家具被誉为珍贵的唯美主义作品。
欧仁·舒莱尔十分热衷于书画刻印艺术和油画,他只买现代的家具。他和一个朋友在两次大战期间订购了许多这位天才艺术家惠尔曼的家具。他在欧莱雅的办公室里,有一张脚部为希腊竖琴里拉式的典雅的家具。不过这类家具还是在家里最多:“我们在家中用餐、就寝、待客。我们日日夜夜同惠尔曼在一起。”利利亚娜·贝当古在一本展览画册的前言里回忆说。那是布洛涅…比扬古市为艺术家雅克…埃米尔·惠尔曼举办的一次展览会①。就岳父这种对艺术的迷恋,安德烈·贝当古1988年11月30日在法兰西学院的授职仪式上曾表示过:“我还停留在路易十六的风格上,停留在18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