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对于德国人几个月之前的战略大轰炸记忆犹新,莫斯科近郊铁路被彻底破坏的前车之鉴也犹在眼前。所以朱可夫的危机感一直是很强烈的,撤出进攻转为防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白起没有预料到苏军几如狂风骤雨一般的进攻能够说停就停,这让他深感意外!看起来朱可夫这位指挥官还是很有几分能耐的,他对于部队的控制可以说是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一般。就在这个苏军一只脚已经迈进圈套的时候,朱可夫竟然硬生生的刹住了脚步!这一招让白起憋了半天的劲力无处发泄了!
    另一条战线上,罗克索夫斯基的70余万大军被伞兵一师和陆航大队、德国空军第五航空队四分之三的力量一起牢牢的拖住了脚步,中央集团军群的两支装甲部队——第二装甲集团军和第三装甲集团军的战术机动也起到了很好的牵制作用。一时之间,战场局势已经是陷入了僵局。苏军调集强大的兵力进行的攻势被德军成功的阻止在了距离图拉以北40公里的阵地上。
    这么少的兵力能够做到这样的结果颇为不易,这是因为图拉以北的地形实在是不适于装甲部队的大规模作战,丘陵地带也不适合强大兵力的展开,只能是在相对狭小的战线上作战,因此德军的精兵猛将在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和新式武器——直升机的支援下稳住了阵脚。阻挡了苏军前进的脚步。
    战役进行了已经有一周的时间多了,苏军的三板斧看来也就这几个招数了。白起看到这种僵持的局势实在是很无奈,因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任何拖延对于德国的长远大局来说都不是有益的。他要速战速决,要尽快拿下莫斯科,更何况他在元帅们面前许下了一月之期!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尽管苏军数量众多,尽管战局复杂。他还是有办法做到瓦解苏联的抵抗。
    拿下莫斯科有很多意义,其中对战局起到重大作用的是致使苏军战线脱节,迫使他们的抵抗变得不再系统化,不再有能力做大规模的集结。
    “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让我们打一仗就是了!”白起豪气冲天的对曼施坦因说道。
    总司令一直在关注着苏联战局,因为这场战役关系着德国的未来命运。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他知道眼下的局势,也知道白起的处境很危险,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所以他要尽一切努力改变这种局势。德军兵力不足的劣势是他最关注的,所以他提出了一项增援计划。法国驻军中的40个师已经是换装完毕,新增加的10个装甲师战力强大,他很想抽调至少五个师的兵力前往莫斯科地区供白起调遣。至于海峡对岸的威胁,在他看来空军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
    但是白起显然不想再拖延时间,30万对150,还是在被夹击的危险境地。这种兵家最为忌讳的危险境地却被白起安之若怡,甚至还想要发起进攻!在曼施坦因看来白起不是疯了就是傻了!他真的不能理解。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白起是错的,德军之中就有这么两位元帅对白起的进攻计划充满了期望!这俩人就是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克鲁格,第六集团军的古德里安。
    鉴于在那次元帅会议上定下的决议,曼施坦因不好说什么阻挡的话。他知道白起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自己不想添乱了。他仔细的研究战报之后,发现苏军南北两线在一周的进攻中损失了至少20万人,其中尤其以朱可夫这一路伤亡为重。而德军的伤亡总数不过千人左右,白起布置的防守实在是很犀利的!他因此判断白起的进攻也一定是值得期盼的。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想要抽调法国驻军5个主力装甲师前去助拳,不想被白起拒绝了!口气还很坚决,这一点都不像是他以往的作风。看起来他的压力却是不小,自己想要帮助他的好心居然得不到好脸色。曼施坦因苦笑连连,不再坚持说服白起接受增援,但为大局着想,还是决定在一周之内把5个国防军装甲师运抵图拉前线!
    功力深厚的英国情报机关在德国处处碰壁,但是在法国他们可是很有一番能耐的。5个装甲师快速移动部署的大动作自然不能瞒过他们的耳目,一天之后英**情处就得到了这个情报。本着情报共享的原则,丘吉尔立刻指示把这个至关重要的信息给了苏联的克格勃!同时下令英国情报人员密切关注这5个装甲师的去向,他很担心德国人向非洲增兵,在那里出现德军更多的兵力是他不想看到的。他决心要在43年间把埃及夺回来,把地中海的控制权夺回来!
    仅仅过了一天,英国人就通过各种渠道判断出这些威力强大的装甲部队是去苏联的。丘吉尔好好的舒了一口气,也对斯大林有一点幸灾乐祸和同情了!幸灾乐祸是他从内心深处想看到红色帝国被削弱,同情是指他明白苏联人的这个春天不好过!最起码这个时候他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支持苏联人的。甚至在演说中提出过“即使希特勒进攻地域,我也要在议会中为撒旦说上几句好话!”看来丘吉尔很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的道理,即使很多年以来他都是一个同样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反“工”者!
    不得已,德国人的强势让两大阵营中的人们只好携手共进退!只是丘吉尔不知道的是他好心提供的情报却帮了倒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好心办坏事的无心之举!

战苏联六十三节:情报之失
    邱胖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好心的举动竟成为了东线战场形势逆转的导火索!正是因为他“及时准确”的情报,导致了苏军放松了警惕。使得处于南北夹击中的德军六集蓄谋已久的反戈一击“被隐蔽”了。
    此情此景,与北非战役之始,隆美尔意图反攻英军之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初正是因为英军破译了德国佬的恩格玛密码机,得到了德军准备不足的情报。自以为掌握了德军的作战计划,在增援到来之前德军是断然不会发起进攻的。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不按常理出牌的小狐狸出人意料的大打出手。导致准备不足的英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从而战局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被德军如虎驱羊一般从突尼斯一直被赶到了叙利亚!
    究其根本竟然是正确的情报起到了关键作用!只不过结果适得其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一次倒霉的对象是俄国人!事情的起因与英国佬遭遇的事情很相似,只不过充满了趣味,整个事件曲折离奇,令人啼笑皆非,不得不感叹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
    请看一下事情发生的经过:故事的主人公叫德约卡夫,是一个酷爱足球的十二岁的法国少年。他有一位美丽大方的姐姐,名叫塞丽娜。他们家住在距离诺曼底不远的一座农庄里。每当夏日,这里总是能够收获到质量很好的葡萄,他的家人们忙忙碌碌的采摘收获,然后酿造出举世无双的美酒。
    这一年与以往不同,因为德国人来了。在诺曼底不远处驻扎着一支德国国防军精锐步兵师,这支部队被白起看中升级之后变成了装甲师。这一次战总司令曼施坦因抽调部队前往东线,其中就有这一支以“西克特”为名的装甲师。“西克特”师的军人们经常来村子里购买补给品,打乱了这里安静的乡村生活。
    在西克特师某团某连,有一位出色的小兵——拉姆。这厮与德约卡夫一样,也是一个足球迷。某一天,拉姆去村子里购买蔬菜。遇到了与足球形影不离的德约卡夫,看到小伙子颠球颠地精彩,拉姆的脚丫子也痒痒起来。于是几个弹壳就收买了小家伙,两人就在村子旁边的草地上开始踢足球。个头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拉姆与德约卡夫各有长短,竟然不能分出胜负。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玩的是不亦乐乎!就这样,在拉姆休息外出的时候,他们经常相约切磋球技。这一来二往的,很快就与德约卡夫熟络的像是兄弟一样了。这种快乐一直在这两个大孩子、小孩子之间继续着,直到有一天拉姆遇到了塞丽娜!
    拉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秋天的第一场小雨!塞丽娜优雅的迈着婀娜多姿的步伐,撑着雨伞漫步在细雨中,呼唤两个意犹未尽的球友。细小的雨丝很凉爽,打在拉姆的脸上稍稍的有一丝寒意。但是他眼神之中的火热还是很明显的烧灼到了美丽的姑娘!
    含眸一笑百媚生!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瞥直接就把拉姆的心房给填的满满当当!整个世界一下子就变了颜色,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有了意义!他甚至想对着天空大声呼喊,感谢这该死的战争!正是因为打仗才让我拉姆这个傻小子能遇到这么可爱的姑娘!
    “真乃吾妻也!”外表木讷秀气的拉姆一下子就有了这样的豪情壮志!一见钟情的巨大喜悦充斥着他的心灵。
    “无论如何,我都要与她生死不离,永远相爱。无论如何一定要与她一起生活,直到这一辈子的时光结束。”爱情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只不过一面之缘,德国小兵拉姆已经决定要用一生来守护了。
    塞丽娜当然能感受到拉姆目光里的灼热情感,她是一位性格落落大方的姑娘。农家女孩健康阳光的内心赋予了她明眸皓齿的美丽容颜也造就了她热情似火的气质。虽然面前站立着的是一个异国侵略者,但是不能妨碍她禁不住对这个呆呆的家伙产生了好感。
    是德约卡夫尖利的叫唤把犹在梦中的拉姆叫醒的,他不好意思的冲着塞丽娜笑笑,径直走到了姑娘的身边。这下子姑娘就有一点羞意了,她红红的脸庞已经有了几分火热,不知道是拉姆毫不遮掩的爱意还是弟弟好奇的打量,让她这个一向大方的美人儿有点不好意思了。
    两个年轻人的眼神里交织着让德约卡夫看不懂的东西,他很不满塞丽娜打断了自己与球友之间的切磋。他要在小雨里面继续疯玩,知道拉姆不得不离开这里返回军营为止。
    “你好,美丽的姑娘。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拉姆具备装甲精英的素质,一开始先迂回转进,慢慢加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