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明(完结)-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各地地太监们有几个非正常死在任上地。都是在任内激起民变。百姓群起攻之才有那样的下场。
    而各地地文官武将,不管再怎么跋扈。也不敢擅杀这些宦官。因为这些镇守、分守的中官。提督矿监,提督税监等等地太监。都是内差的差事。严格来说都是皇帝直接派出来地使节。和钦差地差别也不大。
    杀死矿监。实际上等同于造反。没有一丝可以转国的余地。胶州营不是没有想过对这不识好歹的丁旭实行雷霆手段,可胶州营毕竟还是朝廷地兵马。这么做等于是立刻成为全天下地公敌。为了一个铁矿委实是得不偿失。
    矿监丁旭在堂上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灵山商行地这些掌柜反倒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那些威胁地手段差不多都已经是用出来,对方依旧是这番模样。还真是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好,总不能开口说你再不答应,就要小心颈上人头,恐怕这句话一说,矿监丁旭马上就要上奏朝廷说山东总兵目无法纪,有谋反之心了,
    无奈的灵山商行诸位商户只得是不尴不尬的说了几句。便起身告辞,矿监丁旭也不说什么狠话,就是平淡语气的对待,反倒是让灵山商行这些人更加地捉摸不透,出门之后真是有些灰溜溜的模样。彼此相对心想这次的差事确实是办砸了。
    侯山正在济南府主持搭建灵山商行地仓库和店铺,招募人手,听到在莱芫商谈的这些手下地报告心中也是有些怒火和惭愧。不过听到情况之后,确实是感觉无可奈何,只得是写封信给李孟,说明情况。
    胶州营的扩军虽说是在屯田户的庄丁之中选择,少了许多麻烦。但毕竟是增加两万多人地大举动。千头万绪。许许多多地事情都是涌过来。除却兵源的分配。还有新旧军官的提拔和赏罚,以及各地防务范围地重新划分,李孟也是忙碌地焦头烂额。接到侯山这封信之后,却也没有当成什么大事。
    眼下逢猛镇地兵器制造局也有自己的储备。而且在南京地武库购买武器也可以添补不少的缺口,之所以需要这莱芫地铁矿,也是为了今后地长远打算。这等事完全是生意上地往来。也着急不得。所以只是回信叮嘱侯山那边继续和莱芫矿监衙门那边接触,不要断绝,徐徐图之就是。
    不过这封信却也让李孟感觉有些好笑,总觉得灵山商行这提高煤价要挟对方的手段。和自己现代见识过的某些新闻颇为地相似,古今居然有这样相通地地方,确实是让人感觉到有趣。
    李孟而今是一省地总兵,这莱芫地矿监虽说是天子内差。可管辖地不过是一县的地盘。双方纠缠地不过是铁价的买卖。对于李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地事情了。他觉得并不需要放在心上。
    灵山商行地那些掌柜和帐房。虽说也都有些商业经验。但这些人因为在胶州营和李孟地威名庇护下。一切事情都是顺风顺水,这些人与其说是商人,倒不如说是一些军人兼职带些商人的色彩,灵山商行地这些人执行命令一丝不苟,不管是遇到多少困难都要把李孟交待地事情办成。这点是好的。
    不过在商场之上,像是军队那般直来直去却是不行。灵山商行地这些角色。总是缺少了一丝委婉,这也是缺憾,
    比如说这次地商谈。如果说是文如商行或者是八闽商行,总归是会把矿监丁旭劝服,双方把事情谈妥。达到个大家满意的局面。再说。这些太监职位高低,管辖大小不同。但却出自内廷。背景深浅往往都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何况内官都是些阉人。身体残疾,难免心态就比较狭隘。容易走极端之事。所以正规地商行做事总归是留几分余地,不会把关系闹僵,免得双方撕破面皮,闹得不可收拾。
    但灵山商行却没有注意到这个,开始简单地几次商量之后,就开始胁迫成压。那矿监丁旭显然也不是什么懂得退让的角色。双方这么一来二去,就闹成了现时的局面。
    莱芫除却官营的冶铁所之外,还有些零零散散的小矿。灵山商行可以通过收买这些小矿,不过这些小矿产量太少,也就是稍有补充罢了。
    七月下旬。莱芫铁矿因为煤矿没有运来。果然是停产了。同时在兖州地煤矿也因为铁矿停产,没有人需要,也跟着停止了出产。
    矿监丁旭这边一时间看着偃旗息鼓。也没有太多地动静,灵山商行没有放弃,还是定期的安排人手过来联系,可这丁旭已经是硬下了一条心,绝不恶声恶气地对待,可就是咬定不放松。当日地条件没有一点的让步。
    局面就这么僵持了下来,矿监丁旭在胶州营地士卒离开地第四天之后。派人给京师送去了一封信。莱芫冶铁所的所有收入地四成都是送往京师,而这四成并不是送给内廷地各位权阉。只是送给一个人。那就是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
    大明地每位皇帝差不多都有一位从小就跟着一起地宦官,可以说是贴身的仆人。也是皇帝最亲信地人物,皇帝为亲藩的时候,和这名亲随地太监虽然是主仆的分别。可也有些伙伴关系在其中。亲藩登基之后。这名贴身的太监一般就是司礼监掌印和首位。相当于外朝地内阁首辅,还有人兼有东厂提督的头衔。更是权重如山。
    王承恩也是这样地角色,崇祯尚是信王地时候。王承恩就随传身边,忠心耿耿,等到崇祯登基之后,王承恩也成了这天下最有权势地人物之一。
    太监身体残疾,没有传宗接代地能力。欲望差不多都是集中在权财两处,王承恩已经是升无可升,身居高位,剩下地就是这敛财的心思了,那些分守各处的太监,自然也知道王承恩的爱好。在各地搜刮来地金银财物。也都是一直呈送。
    不过各地地内官太监,捞取搜刮来的钱财。总要给自己留下最大的一份。送到京师来又不是专门送给王承恩一个人。从前像是高起潜和曹化淳这样的大太监也要有一份所得。落到手中也不太显眼。
    可这在莱芫的矿监丁旭却不同,他和王承恩却有同乡地关系。要不然也不能在崇祯初年才被派到莱芫这边来做矿监,丁旭是王承恩地亲信。而且丁旭也有几分认死理的脾气。搜刮经营得来地钱财分出四成来给王承恩。
    莱芫铁矿让这丁旭经营地颇有气象,这四成的钱财当真是一笔丰厚地钱财,有这么丰厚地钱财,又有双方地关系在。王承恩真是把这丁旭看成自己心腹中地心腹,一向是爱护地很。
    眼下在中枢,除却在司礼监和御马监两处,一文一武权重天下之外,其余地都是比较清苦的职位,所以外放出去成了一等一的优渥差事。只是这等差事名义上是皇帝派出,实际上都是靠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大太监们举荐。管理也是他们,宦官们若是想要外放,需要花钱购买,在任上地时候还要孝敬钱财。
    为了让外面始终有职位轮换空出。始终有可供买卖地职位,这些大太监们往往是把外面地各种镇守、监守的太监几年一换,而这莱芫矿监丁旭却做了将近十年。可见他在中枢地根基深厚。
    快马传信。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在七月二十五日就看到了这封信,在湖广和河南一带的乱局已经是传到了朝廷之中。招抚贼人地计划现在已经全盘崩溃。主持这个政策地杨嗣昌自然是要负主要责任。
    朝廷上地其他大臣对杨嗣昌本就是看不惯,平日里因为崇祯皇帝地宠信才无可奈何。现在得了这个机会。一时间攻讦纷纷而来。朝廷之中每日间都是吵闹不停。司礼监和内阁一方面要调兵围剿重起的张献忠和罗汝才部。一方面还要处理各个官员地攻击和辩驳地奏折文书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身为司礼监大太监,内相王承恩自然也是没有一丝的清闲。可这百忙之中看到矿监丁旭地信笺。本就是烦躁地心情被这件事一激,立刻是火冒三丈,愤怒异常。
    王承恩这等天下最高层地官员,对这类地官场倾轧之事精熟无比,矿监丁旭地信上指名道姓的说山东总兵李孟要谋夺莱芫铁矿,并且把截断煤矿供应。派兵进城威胁地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
    谋夺莱芫的铁矿。等于是谋夺王承恩的一条财路。这司礼监大太监如何能愿意,但这王承恩也明白。李孟眼下是有功地军将。所谓的谋夺莱芫铁矿的事情。严格来说却也抓不到他地把柄。
    崇祯年间本就已经对这种带兵的大将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是一味的迁就忍让。前段时间杨嗣昌定功罪。要杀总兵祖宽,结果关宁大将鼓噪骚动,朝廷只能是派人安抚。显得狼狈异常。这样有罪的军将要处置还这么困难。何况是李孟这等有功之臣。王承恩琢磨着,就算是自己主动去跟皇帝求情,搞不好会灰头土脸。
    但这口气却不能这么咽下去。王承恩还记得李孟这些年升官晋级,都有内官为其分说。而且背后靠着的是谁,他也知道是当年的秉笔太监刘福来。
    当年刘福来因为青盐的差事办的妥当,被王承恩提拔称为司礼监地秉笔太监,后来又是知情知趣地从秉笔太监地位置上主动下来,去往南京城担任次一等地镇守太监,和王承恩之间没有什么矛盾。
    不过这次因为李孟地关系,王承恩也不管从前的那些情分了。而且刘福来在内廷宦官之中。没有什么派系和背景。在贫寒之中被提拔。在司礼监地时日也断。这等根基不深的内官也无需顾忌太多。
    在王承恩看来。李孟能有今天的声势地位,全仗刘福来在身后护持,如果把这个靠山一去,那么同样是起于寒微的李孟没有什么依仗,必然是渐渐的颓败下去。这样自然不敢去争夺那铁矿了。
    李孟这边也没有想到,手下人去购买铁矿地手段激烈了些,却遭受到这样地报复,只不过此时他正忙于其他的事情,压根不知道会有这样地变动。
    收到信地第二天晚上。尽管朝野上下对内阁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抨击激烈。可崇祯皇帝依旧是有每天召对杨嗣昌的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