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妃攻略(清宫)-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儿和她的贴身侍女惊讶地勒住马绳。宝儿问:“六哥,你怎么在这?”
  胤祚笑着问她,“怎么,你决心去阿霸垓投奔咱们那位痴情的小王子了?”
  宝儿叹了口气苦笑道:“天下虽大,可若不去那,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处呢?”
  胤祚一伸胳膊,僧袍一抖险些把黄小仙给抖下马,它赶紧伸爪子抓住马鞍,不满地在夜色里“喵”了一声。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只要你愿意,天涯海角,哥哥带你走一遭。”
  宝儿“噗嗤”一声笑了,“我倒是想去,可你如今可是崇福寺的住持啊,你走得了么?”
  胤祚一扬眉,“这世上即便是皇帝也困不住我,即便是死也困不住我!”
  宝儿一直瞧着她这位哥哥,心里溢满了敬爱和羡慕,“好,那就带我也走一遭吧。”
  胤祚一路护送带着皇太后和蓁蓁给的万贯嫁妆的宝儿往西,一直到达归化城。在那里四公主已经按住了不争气的额驸将他打发去了多伦,开始亲自掌控喀尔喀部,她需要一个帮手需要一个能信任的人。
  最后她选择了自己的妹妹,而宝儿从未见过比这更好的主意。
  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海蚌公主威震大漠,而海蚌是满语参谋的发音,公主每次发令之前总会问:“海蚌,你看如何?”身着男装的宝儿总会给她一一详解。
  久而久之海蚌与公主密不可分,他们的法旨便是喀尔喀的圣旨,在遥远的帝国北疆行使着历代皇女从未得到过的权力。
  这些都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第224章 
  女儿这么潇潇洒洒地走了; 佟家吃了个哑巴亏,皇帝知道了自然是大发雷霆; 可就像皇太后说的; 他又能咋办呢?嫡母他说不得,蓁蓁他不敢说,这把火自然是又撒到了佟家头上,佟家明明是苦主还被皇帝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宝儿走后,正如胤禛对胤祚所说的那样; 朝臣在外; 蓁蓁在内; 正在一步步蚕食皇帝对太子的信任和信心。
  一年后,就在五公主随驾往热河路上骤然病逝后不久; 皇帝正式剥夺了太子的监国权。时隔十二年; 太子再度出现了皇帝巡幸陪驾的名单上; 当二月巡幸京畿时第一次出现,大家还以为只是偶然一次,到了这年北巡皇帝第三次点了太子随驾后; 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同时,原本归属于太子的监国之权被下放到了马齐等大学士之手; 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八阿哥胤禩也都纷纷被允许到六部当差。
  这一年北巡归来后; 皇太后大寿将近; 畅春园再度热闹了起来。
  如今天下四海升平; 百姓安居乐业; 皇帝素来孝顺,按着他的心意内务府也是努力把太后寿宴办得花团锦簇的。
  这皇帝都这么表态了,百官就更得把戏唱的精彩纷呈。京内的贵族高官憋足了劲要近水楼台先得月,诰命夫人们三三两两地往畅春园跑,轮番地到太后跟前去献孝。
  封疆大吏也不甘落后,各个挖空了心思想着送些看着不奢靡又奇巧的贺礼既讨了老太太欢心又能让皇上满意。
  这天,蓁蓁和惠妃亲热地坐在招凉精舍闻着桂花、看着各自准备的贺礼,惠妃要送的是一座紫檀木屏风上面装饰着仙人拜寿的图案。再看蓁蓁,是一副团扇插屏,绣着一只仙鹤一株百年松树,取松鹤延年之意,这本无甚稀奇,稀奇的是这是一副双面异色绣,正反面的松鹤延年是不一样的图案。
  惠妃捧着是爱不释手,“你哪里淘来这样的好东西,京里最好的绣坊也出不了这样的绣工。”
  蓁蓁说:“我哪有这样的本事,还不是李煦给弄来的,最好的绣娘可不都在他手底下嘛。”
  惠妃说:“这奴才倒是贴心,莫怪皇上也喜欢他。”她看着另外几样明显是蓁蓁挑剩下的问,“这也是他给你准备的?”
  “嗯。姐姐要是看得上就拿去吧。我就留这副插屏就行了。”
  要说这能工巧匠北方也不是没有,只是南北匠人各有所长,南方的东西精美小巧,北方的东西大气华贵。
  惠妃看了一会儿还是难以决定到底挑哪件,想了想她说:“我先拿回去看看,看中哪件了回头再把其他的给你送来。”
  蓁蓁一听就笑了,“不用,姐姐都拿去就是了。”
  惠妃说:“哎,这是李煦孝敬你的,我只是沾了你的光,怎好都拿走。”
  蓁蓁笑说:“咱们这位李大人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主,要是知道惠妃娘娘瞧上了他的东西可不知得多开心呢。”
  惠妃说:“有这样聪明的奴才是你的福气。”
  福气吗?蓁蓁不置可否。
  李煦足够聪明,可他太过于执着,她不知道这样的他究竟会走到哪一天哪一步……
  太后千秋当日宫里各王府福晋、诰命皆进园子来贺太后千秋。午后戏班子在观澜榭里开戏,演的是一出五女拜寿。这部戏不常演,但十分适合今儿这样喜庆的日子。
  太后在二楼观戏,她的身边围坐了几位她素日就喜欢的嫔妃福晋们,余下的人在一楼散坐着。这样的场合太子妃本也该在,只是她有孕在身胎相又不稳,这些日子都在自己屋里休养。她这是头一胎,怀得还极有可能是皇帝心心念念的嫡孙,所有人都不敢大意,最近她也很久没有出现这众人眼前了,今儿这样重要的场合不出现大家也不足为怪了。
  蓁蓁同惠妃坐在一处看着宜妃陪着太后说说笑笑好不快活,这时候她和惠妃就不得不承认故去的太皇太后确实会看人,这宜妃不管怎么说在讨人欢心上很有一手,只要有她在就永远不会冷场。
  戏到中场,几位坐在一楼的年轻王妃们上来给太后请安。她们一行一共三个人,都是小一辈铁帽子王家的媳妇,如今虽然还有些青涩但几年后都是要当家作主掌家的。这几个人的婆婆都是平素在皇太后面前得脸的,她们这从有资格幕间的时候上来请安。
  “臣妾给太后请安,祝太后千岁千千岁。”
  三人模样都生得不错,嗓子更是如莺啼般动听,太后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就笑着说:“哟,瞧我岁数大了记性都不好了,这都是哪家的媳妇啊,一个个生得这般标致。”
  宜妃停了给太后拨瓜子的手,拿了方素娟帕擦了擦说:“才不是太后您记性不好。她们是小一辈儿的媳妇了,平时都是婆婆进宫来给太后您老人家请安,您就没见过几次自然不记得。”
  宜妃指着左起第一个说:“这位呀是简王家的世子福晋。”
  瓜尔佳氏生得不算拔尖,不过浓眉大眼的瞧着和气又可爱,她声音也最甜,宜妃话音一落她就张口说:“媳妇儿给老祖宗请安。”
  宜妃又指着中间那位说:“这是顺承郡王家的四儿媳妇。”
  “臣妾给太后请安。”
  宜妃又指向第三位,她同那人打了个照面鲜见地愣了一愣方说:“这一位是温郡王的福晋。”
  伊尔根觉罗氏往前略略走了一步,“给太后请安。”
  太后见了她不免也多看了几眼,“哎哟,这么俊俏的媳妇儿是哪家的?我怎么之前从来不曾见过?”
  宜妃说:“您见过她呢。”
  太后说:“什么时候?我怎么都不记得了?”
  宜妃说:“太后您想想前几年给太子选妃的时候可是见过此人?”
  太后仔细的想了一想,果然真如宜妃所说。
  “哎呀。想起来了,你原来是伊尔根觉罗家的姑娘吧。”
  宜妃说:“如今可不是姑娘了,如今可是咱们温郡王的媳妇儿啦。”
  太后素来就喜欢标致的媳妇儿。如今见了延寿的媳妇更是欢喜,便让宜妃把人叫到身前。她握着伊尔根觉罗氏细嫩的手说:“那时候皇上给太子选妃你和如今的太子妃都是好孩子,只是太子妃年幼丧父,皇上对她更怜惜一些。对了,延寿待你可好?”
  伊尔根觉罗氏羞答答地说:“爷待臣妾很好。”
  太后听了会心地一笑,“延寿这孩子呀可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虽说没有什么大的本事,但心地质朴,是个会疼人的小子,这点比咱们太子可是强上百倍。”
  宜妃在旁见机说:“太后您说的可是呢,都说郡王爷甚是疼爱媳妇儿,要不咱们福晋能三年抱两嘛!”
  伊尔根觉罗氏才生完第二个孩子没几个月,这会儿羞得满脸通红:“宜妃娘娘求您别说了。”
  太后一听笑说:“怎么说不得了,这可是好事呀,年轻媳妇儿就是面子薄。你们肃王家呀向来人丁单薄,娶了你倒是延寿的福气呢。”
  伊尔根觉罗是低着头说:“是,臣妾谨遵太后教诲。”
  太后越瞧是越觉得喜欢,太子妃虽然一等一的贤惠但就是姿容上差了些,谁都喜欢瞧漂亮人不是?
  “嗯,和阿灵阿家的小媳妇一般是个标致人儿。”
  太后口中所说的就是珍珍了,蓁蓁一听在旁掩嘴一笑说:“哎呀,我妹妹生得俗气可比不上贝勒福晋天仙似的人物。”
  太后说:“谁说的,你那妹子不也是远近驰名的美人么。来,派人去把你妹子叫来。”
  蓁蓁无奈只得派了张玉柱去把珍珍从一楼叫上来。
  珍珍上楼后对着这一屋子贵人得体大方地行礼问安:“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给各位主子娘娘们请安。”
  太后说:“阿灵阿媳妇,你过来。”
  珍珍落落大方地一笑:“是,太后。”
  她走到太后跟前就站在伊尔根觉罗氏的身旁,这两人一个温婉可人,一个灵秀俏丽,都是一等一的美人,站在一起蓬荜生辉。
  太后指着她两笑问:“你们说,这两媳妇谁更俊些?”
  惠妃打趣道:“太后,既然都是美人哪能分个高下的。”
  珍珍一听摆着手说:“臣妾怎么能同贝郡王妃比,臣妾可老多了。”
  蓁蓁伸手捏了妹妹一下:“胡说,什么老不老的,咱们这可各个都你比老。”
  太后一听也伸手打了蓁蓁一下:“你也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