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握天下-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明十四年,相较于征战不止的北原,至略十分安定。事不关己总是可以超然,成越的居民因此只将北疆的事件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完全没有意识到,那同时也是通敌叛国的重罪,只因为,那是未遂的罪行。
    阳玄颢没有责怪自己的舅舅擅权,相反,他下诏予以嘉许,并给予了相当的赏赐,但是,他的心情并未有所好转。不是说那诏命下得不情愿,而是因为,那并非是最难办的事情。
    夏承正对燕州的处置照例引来的言官的参劾,不过,阳玄颢并不看重,那是言官的职责,值得肯定,但是,若说永宁王蔑视朝廷,他就只觉得好笑了,自然是不会当真。
    谢清用那弹劾当闺房私话,与妻子说笑了一通,倩仪一边笑一边说:“这种弹劾虽然没错,但是,真的好笑,陛下难处置呢!”
    谢清摇头:“这不难处置,循着惯例来就是了!难办的还是燕州。”
    成越的童谣这样唱:“艳阳在天屏长空,夏木葱郁不见土。黄天浩浩,厚土载载,乾坤人间帝王家。”
    仿佛是为了弥补,显宗皇帝自登基伊始,对永宁王的恩宠赏赐便是逾越礼制的。身为五皇子却被出继夏氏,这位永宁王是何心情,无人知晓,但是,他长年驻守边关,连世祖驾崩都以“大行皇帝未诏奔丧”为由不肯回京,想来是不愉快的。显宗给予了永宁王诸多特权,数朝积累,永宁王的权力如何,恐怕一时还真说不清楚。
    所有的症结归根到底还是在燕州,阳玄颢对燕州的宽容又岂是只为一个云沐雪?
    永宁王府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了,作为皇帝,阳玄颢不可能信任母系血缘便足以牵绊一切。权力尤其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永远都是诱惑,皇帝的信任需要更多的现实依据。
    君弱臣强不是好事,夏承正因此一直沉默,不介意自己的外甥皇帝想增加势力,但是,这不不代表他就任其随心所欲,只不过是因为平衡并非坏事。
    燕州军是一个巨大的筹码,一个可以在北疆牵制永宁王势力的筹码。紫苏与兄长明白皇帝的意思,如果是为了平衡各方权势,他们没有意见,毕竟失衡对他们也没有好处,但是,那有一个最起码的前提——燕州不能再独立行事。
    以皇帝的势力来分散权力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一个自行其事的燕州想得到北疆的权益,未免就令人无法接受了。
    如果这个势力不仅独立,还颇有主意地想牺牲元宁的利益,那么,夏承正又何必再沉默呢?
    为元宁皇朝流血的不只是阳氏,夏氏同样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以此换回的一切并不是用来在今天给他们牺牲的。
    即使抛开这些高尚的大义,仅仅作为易州夏氏的宗主,夏承正也没有任何理由对通敌叛国的燕州世族宽容,毕竟,易州与燕州相距并不遥远,他绝对不想冒腹背受敌的危险。
    阳玄颢明白这些,但是,他也必须考虑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严惩燕州会使他的权威受损,甚至可能让夏氏的威信凌驾于皇室之上。
    他不能不考虑这些,就像紫苏不能不权衡夏氏的安危一样。
    他需要一个人为他谋划,但是,他的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那天见到谢纹,却让他想到一个人——尹韫欢。
    后宫不需要他操心,但是,这也意味着,他无法影响后宫。
    此时此刻,阳玄颢前所未有地体会到盟友的重要性。
    世家子弟多是少小无知时便相识相交,总有一两个投缘默契的知交,总能在漫漫岁月中守望相助。阳玄颢幼年即位,连出阁开蒙都是即位才开始的,没有入太学,也没有伴读,与寻常不同。一般来说,皇子读书后总能认识几个世家才俊,朝堂之上也有援助,阳玄颢却没有,也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有多么不妥。
    这其中有紫苏的私心。紫苏比任何人都明白少小相交的深厚情谊,但是,考虑到夏氏没有合适的人选入宫伴读,她便当作没这么回事,伴读人选须出于上意,谢遥等人也不好主动提,事情便无限期地延了下来。
    这样的情势,阳玄颢无法不为自己感到无奈,毕竟,尹韫欢是否会为自己谋划还是个未知数。
    阳玄颢到启祥宫时,尹韫欢正巧去见自己的儿子,不在寝宫,阳玄颢却没有走,反而进了寝殿,无所谓地等着,宫人一边伺侯,一边通报尹韫欢,等尹韫欢匆匆赶回时,阳玄颢已经坐在软榻上,翻看她最近临的字帖,写的诗词。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万福!未及迎候,反劳陛下相等,臣妾惶恐。”尹韫欢见礼之后便是一通请罪的话。
    “无妨,朕自己想等。”阳玄颢一边笑说,一边扶尹韫欢起身,动作不见亲密,但是,宫人仍然乖巧地退下。
    寝殿的门悄然关上,尹韫欢一边顺着皇帝的话说笑,一边心思疾转,思索皇帝突然驾临的原因。
    ——总不会是见了皇后,忽然想念旧人了吧?
    尹韫欢并非不知分寸的人,出身于尹氏那样位高权重的寒族家门,她比任何一位后宫都更加深知分寸二字在处世经历中的重要。只有掌握好这两个字,寒族子弟才可能出人头地。
    尹韫欢所受的教育与世族闺秀相比,还是有许多细致的不同的,最显著的便是如何对待机会。世族对机会同样看重,但是,他们被要求把握最好的机会,尹韫欢却更多地被教育着要善于把握每一个机会。
    阳玄颢的到来明显是一个机会,等他真正道明来意,这个机会就更加清晰了。
    尹韫欢明白,却也在犹豫——这是一个机会,却更可能是一场豪赌。
    以她今日的地位与处境,一场输赢未定的豪赌实在是不应该参与的,可是,如果赌赢了,便是一生的尊荣。
    诱惑非常大,但是,尹韫欢想到方才刚分开的儿子,一种更大的渴望抵挡了这种诱惑。
    再大的尊荣也比不上儿子重要,相比较未知的可能,尹韫欢更愿意握紧现在的幸福。于是,她款款道来:“臣妾不敢议论朝政,但是,听陛下方才之言,臣妾倒是有一句心腹之言——过程中是否有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否错了。请陛下详思。”
    阳玄颢若有所悟。
    叶原秋将这番对话一字不落地禀报给了紫苏,还是紧赶着,在紫苏刚起身时禀报的。
    紫苏听了之后,好一会儿没有说话,随手拿起妆台上的一只象牙梳,有一下没一下地理着头发。殿内没有其它人,叶原秋不敢出声,只能等紫苏的反应。
    “我想听华妃给我读书,你去请一下吧!”紫苏沉默半晌,再开口却没有谈及尹韫欢,叶原秋没有表示疑惑,领命离开。
    华妃有些困惑,但是,紫苏面前,她仍然温顺恭谨,没有流露出一丝困惑的情绪。
    紫苏喜欢独自静静地看书,但是,有时候,她有会让别人将书读给她听,读书人一般都是叶原秋,偶尔,她也会请谢纹与尹韫欢来做一次,其它后宫还没从未有过这个机会。
    “就从这页开始吧!”紫苏微笑着递过一本书,正翻开,等华妃接过后,她便坐到一边的榻上,端起茶盏,慢慢啜饮。
    华妃接过去书,略扫一眼,便知道内容了,躬身行了礼,才坐到圆凳上,开口诵读。内容是《圣清通鉴》中宣宗朝的下篇,正好是确定储位的那一段。
    从“帝爱长子,兼元后屡失君心,更疏嫡子……”开始,一直念到“……公主之势自此而起。”紫苏叫了停。
    “华妃平时读史吗?”紫苏问得温和平静。
    “偶尔读一些,不太懂。”华妃答得谨慎。
    紫苏搁下茶盏,笑道:“哀家也有日子没读史,这一段也是随手挑的,华妃读过吗?”
    “读过。”《圣清通鉴》是世祖下令编攥的,有身份的人自然都是要读的。
    紫苏扬了一下眉,继续笑道:“读史应有感于心,华妃对方才那段有何感想吗?”
    “臣妾愚昧……”华妃不敢轻言。
    “愚昧?”紫苏轻笑,“过谦了。哀家最喜欢最后那句,一语中的!策立之功……孝仪公主以此为凭始涉朝政,以经此为凭权倾天下。”
    华妃一直低着头,听得却是很清楚,明白太后是什么意思,但是,一时之间,她却连解释都不能,不由暗暗懊恼。
    紫苏似乎未察觉,依旧饶有兴致地评论着那段历史的得失,华妃心中有事,不由觉得太后的每句话都似有所指,心中越发忐忑难安。
    “……本朝因此严禁宗室女眷直接涉政,若非圣烈大皇贵妃的特殊地位,这点限制只会更加严格,不过,即使是圣烈大皇贵妃也从未轻涉储位之事,普通后宫更是从不被允许言及储位。华妃,哀家一直觉得你们都很谨慎,也很懂规矩,让皇后很轻松,也让哀家很放心。”
    “……是。”
    “有些事是不能做错的。”紫苏微笑,“做错一次就没有机会再改了。”
    “娘娘!”华妃一惊。
    紫苏并不理会:“哀家累了,叶尚宫,送华妃回去。”
    “娘娘!”
    华妃的声音显然留不住紫苏的脚步,即使跪下也没有用,叶原秋看了华妃一眼,叹了口气,命宫人将华妃扶起送回寝宫,自己则先去了偏室,随后才跟着去了华妃的寝宫。
    阳玄颢亲政后,紫苏总是一派温和地将自己隐于幕后,对于朝政,她还表现出几分关注,对于后宫,便是完全任由皇后处理,连云沐雪的事情,她都没有逾越过皇后的权力,只是行使着皇太后应有的权力。这让很多人遗忘了她曾经摄政临朝,在应该杀伐决断的时候,从未有过仁慈的犹豫。
    很多人遗忘了这一点,或者说,没有遗忘只是想试探。紫苏厌恶这种试探,直接用最决绝的方式回应了这种试探。
    这的确是回应,紫苏的意思很明确——后宫不允许涉入储位一事。
    如果说,阳玄颢的皇子已经成年,储位倒还有可虑之处,但是,既然皇子均年幼,看不出资质的优劣,那么,这件事就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