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裴世矩为中心;把李风云、鲁郡太守段文操、彭城郡丞崔德本联系起来;再把李风云千里跃进蒙山、纵横鲁西南、建立义军联盟、转战中原等一系列事件串联到一起;不难发现李风云就是山东人“制造”出来的;是山东人用来混乱中土局势的“武器”;而裴世矩不但参与了“制造”李风云;还有可能绕过山东人直接指挥李风云;证据便是李风云知道中枢核心层的最高机密。

这个机密如果韦氏不知道;那么山东众多豪门也不可能知道;但李风云一个反贼却知道;这问题就严重了;就不得不思考一下;为什么裴世矩要把此等机密告诉李风云?裴世矩希望李风云借助这些机密达到什么目的?

裴世矩位列中枢的政治意义就是缓和关陇人和山东人之间的矛盾。只要这两大政治集团的矛盾缓和了;冲突减少了;东都的政局也就基本稳定了。现在因为东征;因为天灾**;关陇人和山东人之间的矛盾已经爆发;大河两岸义旗高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接下来齐王杨喃如果败亡于通济渠战场;那么关陇人和山东人必将大打出手;这不仅影响到东都政局;影响到国内稳定;更影响到了东征的进行;影响到了国防和外交大战略;所以;值此关键时刻;裴世矩必须出手;必须绕过山东人直接指挥李风云。

从李风云所献策略来推演;的确可以达到裴世矩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齐王;毕竟好死不如赖活;有实力总比没实力好;在牢外总比在牢内好;有功劳总比没功劳好;天高任鸟飞的齐王或许便能抓到某个机遇扭转逆境。同样;此策也有利于山东人;如果山东人配合河洛人把齐王摧毁于通济渠;虽然可以挑起关陇人之间的内讧;但必将遭到圣主和关陇本土势力的疯狂报复;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划算;反之;如果与齐王合作;联手打击河洛人;不但同样可以达到打击关陇政治集团的目的;同时还能把齐王一步步推上与圣主决裂的不归路;或许便能让齐王重蹈汉王杨谅之覆辙;重演汉王举兵叛乱、皇族自相残杀之悲剧。

然而;裴世矩为何如此信任一个反贼?为何把如此重要使命托付于一个反贼?他又凭什么断定这个反贼一定会对他言听计从?

答案呼之欲出了。裴世矩在中枢主掌国防和外交事务;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南北关系;为此必须及时准确掌握北虏诸种的一举一动;而要获得北虏讯息;就必须在大漠上部署大量秘兵。裴世矩的手中就有一支秘军;而李风云曾是活跃在长城一线的大盗;据韦氏所知;边陲的这些马贼大盗;大部分都是秘兵;由此可以肯定;李风云是秘兵;是裴世矩的亲信部属。

那么;李风云为何被边军抓捕?宇文述又为何将其羁押至东都?李风云从白马逃脱后;为何又要造反?韦福嗣找不到答案;但这些不解之谜目前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知道李风云是裴世矩的人就行了;而裴世矩不会加害齐王;相反;从他的立场出发;他还要尽心尽力保护齐王。由此推测;目前通济渠战场处处都是陷阱;齐王稍有不慎就有败亡之祸;唯今之策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韦云起摇头苦叹;“山东人居心叵测;齐王若远离东都;极有可能重蹈汉王之覆辙。”

韦保峦微微皱眉;接着冷笑道;“重蹈覆辙又如何?当年若不是为了阻止山东人借助汉王之力东山再起;我们岂会支持圣主?而圣主坐稳皇位之后;给了我们什么回报?不但支持山东人对抗我们;还以此为要挟;逼迫我们支持他的变革。看看今日朝堂上;还有我们的位置吗?朝政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吗?若东征大捷;改革进程加快;十年二十年后;还有我们这些高门大族吗?还有我们立身存命之地吗?早知如此;当年我们宁愿让山东人渔利;也不愿让那些奸佞小人得志;让疯狂的变革夺走我们中土的未来。”

韦云起脸色难看;犹疑不定。

韦福嗣则是连连点头。他能理解韦云起;身居高位;羁绊太多;没有行险一搏的勇气和决心;而韦保峦因为弃守郡县剿贼不利;即便收复了济阴也难逃罪责;迟早都要与自己一样除名为民;很难东山再起了;所以于脆豁出去了;与齐王荣辱与共;誓死一博;失败了也就赔上项上人头;但胜利了则功成名就;人生将迎来最大辉煌。

“此事重大;应该与东都、西京那边商量之后再做决策。”韦云起建议道

韦福嗣和韦保峦都同意;此事关系到整个政治集团的未来;的确要慎重;不能一拍脑袋一冲动就做出决策。

三人随即望向杨喃;请他最后定夺。

齐王倒是杀伐决断;一则他不想回东都那座牢笼;其次他更害怕被圣主禁锢;如同行尸走肉般生不如死;所以他果断决定;“约见白发贼;孤要亲自与他谈。”

韦福嗣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否决了;在东都、西京那边没有拿出决策之前;齐王不能也不合适与李风云见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将来此事一旦泄露;齐王死定了。

夏末;东都接到了从辽东行宫传来的机密消息;段文振遗策在高层中公开了;圣主和中枢为了压制军方的反对声音;不得不借助段文振的赫赫威名;而远征军将士亦在远东雨季来临后的恶劣环境里;开始了千里大跃进。

礼部尚书杨玄感非常吃惊;他吃惊的不是圣主和中枢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实施段文振遗策;而是区区一个反贼竟然比他更早知道段文振遗策;由此推测;李风云说中枢有内奸也不是胡言乱语;而是有准确的消息来源。

难道那个人暴露了?如果圣主知道那个人背叛了他;并且通敌卖国;那后果可想而知;而更严重的是;一旦那个人在严刑拷打之下支撑不住;把自己与其合作的秘密谋划招供出来;自己岂不完蛋了?

恰在这时;那个人的密件到了;那个人预测远征军可能要失败;就算远征军非常侥幸的从平壤城下全身而退;战争也要延续到第二年;所以他请杨玄感务必在通济渠战场上借助反贼之手摧毁齐王;然后给反贼以雷霆一击;稳定通济渠局势;以此来赢得圣主的信任;获得东都的控制权;如此一来双方里应外合;必能成功实施谋划已久的颠覆大计。

杨玄感回复;详述李风云透露机密一事;你的秘密已经暴露;中枢有人盯上你了;不知道圣主是否获悉并握有确切证据;总之你要小心从事;并通知其他人等;一旦事发;则逃亡大漠;避祸牙帐。之前他因为无法确认李风云所说机密的真假;为求稳妥;并没有向那个人发出警告;现在不一样了;不但要发出警告;还要做好事发逃亡的准备。

杨玄感又急告李密;不要耽搁时间了;马上说服白发贼展开攻击;有内应的配合;击败齐王易如反掌。齐王必须摧毁;这是秘密谋划中的重要一环;若齐王在东都;以他皇统第一继承人的身份;紧接时刻登高一呼必应者云集;那己方将如何占据东都?又如何按照己方的意愿更迭皇统控制局势?至于调查李风云身份一事;因为当年榆林事件的当事人和知情人要么已经死了;要么流配边疆;要么远在东征战场;短期内难有结果;所以通济渠决策即便有错误;也只能事后挽救了。

就在李密接到杨玄感密令的同时;齐王和韦福嗣也接到了来自东都的秘密消息。

段文振遗策的公开;证实了李风云的确与中枢高层有联系;由此推测;韦福嗣的推演非常接近事实真相;通济渠战场陷阱重重;齐王深陷绝境;极有可能被政敌彻底摧毁;当前唯有借剿贼之名一走了之;先行脱离危险;再徐图后计。

韦福嗣马上赶赴联盟总营面见李风云。

第两百四十七章口若悬河

随着酷暑渐去;联盟气氛愈发紧张;总府官员和诸军统帅们知道大战即将来临;而基层军官和士兵们也察觉到了战局的诡异;官军明明占据优势;却迟迟不攻;其中必定酝酿着更大风暴。

将士们的焦灼不安影响到了诸军统帅们的心理;他们纷纷进言李风云;有的献计提前撤退;有的建议攻敌不备;总之怯战情绪普遍严重;联盟诸军并无一决死战的勇气和信心。

李风云看似平静;实则忐忑。他并不畏惧齐王;有李密及其背后势力的帮助;他有把握击败齐王;虽然联盟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但这个代价完全值得;联盟唯有经过战火的锤炼才能快速成长;联盟唯有经历一次次生死考验才能凝聚为一个牢固团体。然而;联盟的成长并不能改变历史前进的轨迹;最起码现阶段李风云看不到联盟有改变历史的可能;但他渴望改变历史;这是他的神圣理想;哪怕有一丝希望他也不想错过;而现阶段齐王就是他能看到的唯一一丝改变历史的希望;所以他祈盼韦福嗣能再次出现;能带给他一丝实现梦想的希望。

在他的期待中;韦福嗣再次出现。

两人的第二次密谈以讨论段文振遗策开始;然后推演远征军千里奔袭平壤后;东征战局可能出现的诸般变化。

李风云的结论是;平壤一战必败。如果来护儿的水师提前攻击平壤失利;导致水陆夹击之策失败;则此仗可能是大败;如果远征军陆路大军大意轻敌;未能保护好自己的退路;则有全军覆没之危。

韦福嗣本来对平壤一战还比较乐观。远征军水陆夹击;即便未能攻克平壤;安全撤离不成问题;只是无功而返对圣主和中枢来说已经是军事上的失利;而伴随着军事失利的则是政治上的挫败;而政治上的挫败必将迫使圣主和中枢不得不在国内众多政治争问题上做出妥协;如此则对齐王借戡乱剿贼之名拥兵于外发展实力就非常有利了。

齐王此举名正言顺;圣主和中枢即便心中一百个反对;可惜鞭长莫及;顾不上了;另外若想赢得东征的胜利;他们也的确需要国内局势的稳定;因此他们的确找不到打击和遏制齐王的理由。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重大风险。若齐王还没有发展起来;东征却胜利结束了;圣主带着远征军凯旋而归;齐王的灾难也就接踵而至。

这是齐王和韦福嗣等人犹疑不决的原因所在;也是韦福嗣再次见到李风云后;首先便与其探讨东征战局的原因;韦福嗣是抱着侥幸心理;看看能否从李风云这里打探到中枢核心层对东都战局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下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