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红颜-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听赵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赵国就是他们的主人,相反韩国和魏国在很多次赵国遭受秦国攻击的时候总是不闻不问,借口兵力不足,置身事外,在内心底他们是想借助秦国的力量削弱赵国让赵国从把持三晋第一的位子掉下来。
    三晋合一可以说是三个国家几代君主的希望,但是没有一个君主伟大到愿意放弃自己的王位,反而脑子里都打着如何消灭对方,赵国如此,魏国也是如此,甚至最弱小的韩国都是不放弃这样的想法。
    同出于晋是三个国家最让人忌惮的地方,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地方。
    而白千羽的想法就是让三国陷入内斗的泥潭之中,无法抽出手来对付自己,白千羽丝毫不害怕秦国会乘机发难对付三国,因为秦国和自己一样还巴不得三国内乱,只要三国一乱,秦国的敌人就少了很多,只要专心对付楚国就可以了,对于楚国,秦国向来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就算是现在的楚国是白千羽的天下,秦人依然没有把白千羽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白千羽只是一个时势造出来的产物,一直以来秦国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让秦人也有了一丝自大的情绪,他们一直认为在战场之上除了李牧带领的赵军,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白千羽还不算什么角色。
    和郭纵的合作有很多细节需要谈,毕竟供应十几万大军的后勤就算是一个国家都有些吃力,何况是郭纵,不同的是郭纵是一个商人,他有很多渠道得到战略物资,很多别的国家不会卖给白千羽的东西,郭纵就可以买到,这一点不得不让白千羽佩服。
    根据白千羽得到的情报,在韩国和楚国边境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尾声,这里不得不佩服秦国人的内奸工作做的出色,王翦的军队已经没有了突围的实力,李牧更是牢牢的守住了自己的防线,只要给李牧时间,王翦的军队一定会垮掉,可惜,李牧没有时间,一道接着一道的圣旨让李牧不得不收兵,再不收兵他就会变成逆旨的判臣,他虽然知道这一切都是秦国搞得鬼,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只要他不愿意叛国,他必须听赵王的话。
    就算李牧退兵也不是这么简单的退,他利用秦国急于突围的心理,杀了一个回马枪,干掉五千多秦军之后大摇大摆的离去,这一个回马枪实在是杀的突然,搞得秦军疑神疑鬼,就算是四国联军真正撤退的时候蒙骜也不敢追击,他被李牧打怕了,结果就是导致四国联军安全的回撤,秦军白白的丧失一个追击的好机会。
    这一切已经无关重要,重要的是秦国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败仗。
    从真正的兵力损失来说秦国并不多,甚至比四国联军还要少一些,但是如果加上死在楚国的十万军队的话,那这一次秦军的损失可以称之为大败了。
    当然这些情况很多秦国国内的人不知道,他们完全把这笔帐记到了李牧头上,只有真那内部的几个人才知道真相。
    白千羽不知道的是在他的无意帮忙之下秦国的兵力达到了平衡,秦国现在有四员大将,除了王翦和蒙骜之外,还有恒齮和杜高,王翦和恒齮是嬴政的人,而蒙骜是吕不韦的人,杜高则是所有人都小看的成蛟的人,四员大将中最低调的就是杜高,不过他能够纵横秦国军方几十年,甚至杜高还是白起那一批老将同时期的人物,虽然那时候杜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将军,但是从这一点看出杜高实在是一个厉害人物。
    本来在军事方面嬴政是占绝大多数实力的,毕竟秦国的军方是绝对顷向于嬴政这个正统的秦国王室传人,只是在某些有心人的传播之下说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在这样的谣言之下,很有一批人投入了成蛟的阵营,虽然成蛟不是太子,但是他体内流的是实实在在的王族血统,不像嬴政这般模糊。
    这次战役之后,王翦手里的兵力已经所乘无几,虽然恒齮手里的兵马还是完整的,但是两方加起来也只是稍微比蒙骜或者杜高多一点点而已,如果杜高和蒙骜合作,或者说吕不韦和成蛟合作的话,嬴政就落到了完全的下风。
    从表面上来看吕不韦和成蛟之间简直是泾渭分明,实际上,至少从白千羽得到的资料他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吕不韦和成蛟之间的关系是同盟。
    关键就在于恒樊,这个圣皇教有异心的大长老。
    恒樊要想和圣皇对抗,必然需要支持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人,或者说要支持一个可以将来名正言顺登上秦王之位的人,现在秦国只有两个人有这个资格,一个是嬴政,一个就是成蛟,嬴政是太子,成蛟是王子,如果,嬴政死掉的话,那成蛟就是太子,这个毫无疑问。
    所以恒樊必然和杜高有勾结,而恒樊又和吕不韦有来往,这样一来就说明吕不韦和杜高有来往。
    无论他们如何勾结,对于白千羽来说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秦国变成了成蛟做主对自己都很有好处,成蛟比起嬴政实在是差太多了。
    秦国其实还有一个势力值得白千羽关注,只是这股势力在历史上实在是不值一提,所以白千羽有些忽视,但是在郭纵眼里就不一样了,至少目前来说,这股势力还是极为可怕的,那就是朱姬和嫪毐代表的势力,嫪毐是吕不韦的人,但是现在恐怕就不是了,而在嬴政没有正是登基之前,秦国的大部分权力还是掌握在朱姬手里,只是朱姬手里没有兵权才让人忽视。
    依照郭纵的想法,如果朱姬能够和吕不韦联合,那嬴政就危险了,他们现在没有联合起来,主要是主次的问题,吕不韦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嫪毐也是,到底朱姬站哪边,朱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朱姬的态度不明朗,给了嬴政喘息的空间。
    这次嬴政吃了败仗,如果白千羽没有猜错,嬴政将会面临信任危机,要想挽回自己的面子,嬴政必须打一个漂亮的胜仗,赵国那边,嬴政是怎么都不敢动手了,所以嬴政的选择只有楚国,何况楚国现在在对齐国进行侵略,齐国怎么说也是秦国的盟友,自己需要拉他一把。
    在朝上百官的一致要求之下,嬴政无奈的出兵了,出动了他手上所有的兵力,恒齮和王翦同时出征,目标就是楚国!
    ―――――――――――――――――――――――――――――――――――――――――――――――――――――――
    四国联军和秦军的斗争结束,白千羽的压力陡然大了起来,他的大军已经到达了北海前沿,李园很聪明的放弃了北海前所有的城市,分散白千羽的兵力,同时齐国边境两支各有八万的兵力已经快要接近北海,如果这两支队伍能够和北海的守军联合起来,白千羽的十四万大军必然会危急。
    还好白千羽的手下诸将都是有本事的人物。
    阳千里发动奇袭战术,利用狼骑兵的机动力,不断的偷袭一路援兵,而吕明子更是夸张,将以战养战发挥到彻底的地步,被吕明子袭击的敌军,基本上都是被扒光了,完全一幅强盗特色。
    而剩下的十万大军就这样摆开阵势将北海围了起来,围而不攻。
    围点打援,就是白千羽目前的战术,北海城雄粮足,加上后面临淄的不断支援,守个一年半载是没有问题的。
    白千羽似乎一点都不着急,他只是围着北海城,并不出兵,因为白千羽知道最好打败敌人的手段是在政治上,而不是在军事上。
    唯一叫苦连天的就是郭纵,十六万大军,每人每天吃一斤米,一天就是十六万斤,十天就是一百六十万斤。
    一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粮食产量大概在五十万斤左右,白千羽这么一打,粮食价格马上暴涨,郭纵虽然暂时还支撑的住,但是从郭明每天愁眉苦脸往白千羽这边跑的样子来看,郭纵很辛苦。
    白千羽也足够自豪了,阳千里和吕明子着实争气,一个手里两万人,一个手里四万人,活生生的就拖垮了两路援兵,两路援兵千辛万苦跑到北海城下,被以逸待劳的廉颇以六万兵力围歼。
    在廉颇围歼这两路援兵的时候,围着北海城的四万士兵基本上全是新兵,没有战斗经验,可以说北海城内的齐兵如果可以配合一下内外夹攻的话,白千羽只有退兵,可惜,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情报,白千羽完全隔绝了北海和外界的信息联系,北海城的守将也着实窝囊,象乌龟一般缩在里面一动不动。
    这一战成全了阳千里和吕明子的威名,闪电将军和魔将之名马上就传了开来。
    阳千里神出鬼没的用兵,对骑兵快速行动的理解力,已经完全震慑了这个大陆所有的人,奇,就是阳千里用兵的最大特色,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刻会在哪里出现。
    当然阳千里这支骑兵的代价也实在是高昂,狼骑营军士的军饷是普通士兵的五倍,每天的伙食也是按照士官级别来分配,尤其是他们的战马,他们战马的待遇要比普通的士兵还要好,根据阳千里的要求,狼骑营士兵的战马从喂食到洗刷完全由他们士兵一手包办,决不假手他人。
    阳千里如是说:人和马之间是有感情的,骑兵,何谓骑兵,有了马才叫骑兵,对于任何一个骑兵来说除了他的战友,马匹就是他们最大的伙伴,马匹不应该只是一个坐骑,而是应该被看作象亲人一般的存在,象对待朋友一样对待马匹,才可以做到人马合一。
    狼骑营是白千羽军队里面一个特殊的存在,曾经有一个军官看中了一个狼骑营士兵的马,想强势抢夺,最后的结果就是白千羽亲自下令把那个军官贬为普通士兵,这个军官还是在东宛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
    之后没有人敢动狼骑营马匹的主意,任何人知道阳千里对属下兵士虽然严格,但是极为护短,谁动他的兵就是和他过不去,而阳千里和白千羽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除了韩愈之外,白千羽最尊重的就是阳千里了,有这样的关系在里面,谁还敢说废话,而阳千里的赫赫战功也完全堵住了那些人的嘴,虽然有人提出异议,为什么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