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子风流-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谦则是含笑回礼。
    只是对其他人,他采取的是漠视的态度。
    有的时候,你对一些人非要装装样子不可,可是对有的人,你连装样子都不用,这便是地位悬殊的区别,比如在座的这些尚书、侍郎,徐谦都可以不搭理,但是表面上对阁臣的客气,却还是要维持。
    徐谦坐下,然后眼观鼻鼻观心。有太监斟茶下来,徐谦抱着茶盏,先闻香气,再浅尝一口,直到茶水下咽,传出一丝微甜,徐谦赞道:“茶香四溢,入口不涩,好茶。不过据闻,茶喝多了可能无子,诸公倒是无妨,我却是要有一些节制。”
    喝茶无子……
    这尼玛是典故。
    而且这是说闲话的地方吗?大家都憋足了一口气呢,你倒是好,拉起家常,跟凡夫俗子一般东拉西扯起来了。
    许多人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兵部尚书张进用却是火起,冷笑道:“家里的长短就不必多言,要说,有的是地方说,也有的是时候说,可是现在,议的是直浙擅自动兵的事,徐部堂曾主政直浙,如今封地又在那里,现在那些地方官员,不经通报,连招呼都不打,就擅自对倭国动兵,他们想做什么?想要谋反吗?好嘛,他们这是将自己当成了大唐的节度使,压根就没把他们当成是大明朝的父母官了,这是大逆不道,这件事,老夫先说几句意见,此事非同小可,不但涉及到了邦国的交往,还事涉擅自调动官兵,朝廷必须要严惩,所有牵涉的官员,统统都要拿办,要从重处置。”
    面对这位尚书大人的咄咄逼人,徐谦依旧饮茶,只是露出了几分笑意。
    “话不是这么说的。”不劳徐谦动口,依旧有人发言了,发言的也是兵部的官员,乃是兵部右侍郎朱茂,朱茂一点都不惧自己的上官,侃侃而言道:“张大人话说重了,直浙那边是平倭,一则是事态紧急,二则也是理所应当,毕竟朝廷早有平倭的成法在,直浙各地官吏,若遇倭事,可便宜形事,这么做,自然是怕来回奏报耽误时间,倭情如火,一个不慎,就是弥天大祸,当年的时候,倭寇侵入杭州,诸位想来也知道吧,假若那时候,徐大人不是立即开赴杭州,不是各地官兵听闻消息之后,齐头并进,一起抵至杭州城下,事情有这么容易擅了吗?凡事呢,都有个轻重缓急,遇到了倭事,就是天大的事,倭寇袭击商船,倭寇故态萌发,倭寇猖獗无忌,海路安抚使司治的就是这个,清剿倭寇,也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平倭,有什么错?若这都是错了,那么本官要问,是不是以后遇到倭寇滋扰,各地官员,都拍拍屁股写一份奏疏到京师来,就没有事了?倭寇若是再兵临杭州城下,是不是大家再等朝廷旨意,假若倭寇抵至南京城下呢?到了中都凤阳呢?到了京师呢?咱们一个个能有这闲心,在这里讨论直浙官员做的对不对,而不是在这里商量着如何救火,靠的就是直浙的官吏用命,靠的就是海路安抚使司勤勉,假若今rì放任不管,明rì又放任不管,那以后也好,天下的事都等内阁来裁处就好了,地方盗匪猖獗,是不是地方官员没有权责去进剿,反而要等朝廷的音讯,才能下令三班差役维持治安,乡里发生了械斗,是不是各地巡检隔岸观火,等着内阁拿了主意再说?”
    “强词夺理。”张进用怒喝:“这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你自己也说事有轻重缓急,可是老夫问你,这倭寇到底是出现在了杭州还是南京,倭寇并未登岸,哪里是什么事态紧急。”
    右侍郎朱茂捋着胡须,淡淡的道:“海路安抚使司的商船和港口就不是我大明的东西,他们劫掠烧杀,和登岸有什么区别?海路安抚使司,代表的乃是朝廷,代表的是天子,这是圣旨里说过的,是代天安抚四方,天子的商船被劫了,这不是大事,莫非相比于登岸,这天子的商船,就一点都不重要,船上的官兵和水手,莫非就一点都不重要?登船即是登岸,闯入港口即是侵我大明疆土,这有什么错?烧我大明一根无用的木头,那也是烧杀掳掠,更不用说,无视我大明威严,肆无忌惮了。”
    “那为何不奏报?”
    “已经奏报了,若是不奏报,诸公怎么知道直浙的消息!”
    “可笑,他们自己拿了主意,也叫奏报?”
    “咳咳……”看到气氛火热起来,徐谦咳嗽一声,开始拉偏架,道:“徐某人不才,忝为嘉靖年的状元,也读过一些圣贤之书,倒也不算是不学无术,这奏报二字,还真未必就是让朝廷拿主意。”
    张进用气得脸都通红了,徐谦这家伙是指东打西,明知道他说的意思是这个,可是他偏偏却是曲解自己的意思,词意如何,难道自己没读过书,不知道?这姓徐的分明就是拿自己当猴子耍。
    再加上跳出来反对自己的又是兵部的人,让张进用更觉得羞辱,堂堂尚书,连自己的部堂都不能做到大家同仇敌忾,那还谈个屁威信。
    他几次想要直接跳出来,狠狠斥责徐谦一通,可都是拼命忍住,以他的身份,确实不适合直接和徐谦翻脸,最后,他终于是忍住了怒火,目光朝一个御使飞过去。
    那御使会意,冷冷一笑,便站了起来,朗声道:“徐部堂,有些话,下官非要不吐不快,下官听闻,部堂和直浙的地方官员,常常有书信往来,甚至有的时候,一rì就有数封之多,那么下官要问,这件事,徐部堂事先知道不知道?徐部堂既然事先知道,那么下官再斗胆要问,为何部堂大人不吐露一字半句,徐部堂这是什么居心?还有,直浙的那些地方官员,哪里会有这样大的胆子,敢决定这等大事,那么敢问,徐部堂是否怂恿了他们,也就是说,不需奏报,擅自动兵,其实根本就是徐部堂授意,是徐部堂的安排?”
    这番话,看上去客气,又是下官又是斗胆,不晓得的,还以为这位御使对徐谦有多尊重。
    可是认真一听,就发现了话中的狠毒,这是不愿意再纠缠不清,索xìng直接将矛头直指徐谦,若说地方官吏不懂事,以为有了平倭的旨意,就可以借题发挥,可是你堂堂部堂,和他们交往如此密切,事先会不知情?既然知情,为什么不说话,那么就有必要怀疑,这几乎就是徐谦指使,户部尚书,身在běi jīng城,不和内阁通气,也不和各部打招呼,直接暗中授意地方上做出这等大事,若是深究,这就是弄权,同时也是欺君罔上,至不济,一个专权是跑不了的。
    大明朝的朝廷一向都是这个尿xìng,大人物们相见,一个个笑脸相迎,纵然是徐谦和杨廷和这等关系,还得假意的寒暄或者笑一笑,都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而得罪人的事,却都是低级官员们去做,这种下克上的传统,延续了一百多年,从来只听说过给事中弹劾尚书,小小御使巡按痛骂内阁大臣,某部小堂官尚书某某三朝元老数条罪状,就从来没有尚书撕下脸皮,来痛斥内阁,也不见内阁大臣,直接指着尚书叫骂的。
    其实像这等御使、郎中和给事中,说白了就是某些人的嘴巴而已,他们跳出来,并不是他们充满正义感,也不是因为他们纯真善良,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提线木偶,大人物们要试探,要整人,要找人麻烦,他们就是马前卒。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第七百一十六章:你犯事了
    御使周昕跳出来,等于是吹响了对徐谦反攻倒算的号角。
    在坐的大臣,一个个精神一震,显然许多人已经等候多时,谁都不希望这件事和稀泥一样的混过去,毕竟姓徐的出格的事做的太多,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反而惹来了一致的不满,现如今又遇到这样的大事,大家继续做傻子那才怪了。
    周昕的话很重,几乎等于是指着徐谦的鼻子骂了。
    倒是和徐谦穿一条裤子的大臣一个个不吭声,此时都不禁皱眉,因为周昕骂的是徐谦,所以大家也不便说什么,估摸着害怕惹来众怒。
    杨廷和眯着眼也不做声,一副这事和自己无关的无辜之态,不过到底和他有没有关系,那也只有天知道。但是至少,杨廷和应当是对此事乐见其成的,反正骂的又不是他杨廷和,权当是看热闹。
    徐谦的目光,扫视着这殿中的每一个人,所有人的表情,都收入他的眼底。
    他没有急于去开脱,而是似笑非笑的将目光最后落在周昕身上。
    周昕没有等到徐谦急不可耐的辩解,心里并不轻松,被徐谦的目光一扫,竟是感觉到,这位部堂大人眼里露出来的几丝讽刺。
    不错,就是那种彻骨的讽刺,周昕能清晰的感觉到,仿佛自己是跳梁小丑一般,在徐部堂眼里,还不如一只蚂蚁。
    这种感觉让周昕很不舒服,可同时,又感觉到压力如山一般的来。
    原本以为。他振臂一呼,大家一起跳出来对徐谦进行批判。又或者。自己一番质问,徐谦生怕牵涉到欺君罔上。不得不连忙辩解,可他一旦辩解,就容易失态,自己在气势上,就可以对这位部堂大人占据绝对的优势,谁晓得自己充了大头,结果那群私下里将徐谦骂翻了天的同僚们竟是一言不发,更悲剧的是,徐谦似乎气定神闲。似乎一点都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开弓没有回头箭,周昕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厉声道:“怎么,徐部堂答不出来,还是心里有鬼,不敢回答?”
    这一刻,周昕突然觉得自己神圣起来。自己站在光明的一面,站在正义的一方,仿佛此刻,自己一下子魏征附体。
    徐谦哂然一笑。
    笑的很莫名其妙。
    你丫的。你笑什么,周大人好歹是个御使,人家如此大义凛然。难道就不能小小的尊重一下周大人?
    大臣们纷纷摇头,突然又一种预感。这位周大人,似乎要悲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