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节决定成败2-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对,制度则是应对如果不对怎么办。如果用大量的文件对员工解释不对该怎么办,不如用更详尽的文字告诉员工该如何正确的做才对。现在许多企业在管理中有大量的制度汇编,这是一个误区。我们要把重心放在程序上,并对员工进行程序训练。因为简单不等于容易,再简单的事也要训练。而制度是不需要学习的,因为制度只是边界,如果严格按程序执行就不会犯规、不会出界,即便出界了也不是你的问题,是程序的错误。 
  第五,调控心态。现在有人认为,整个社会大背景都是重大轻小、重整体而不重细节,你一个人把握细节,力求完美有什么用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用老话说就是从我做起,能做到什么程度暂且不论,每个人先注重自己身边的细节,那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改变。不求一切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第六,细节源于态度。细节的不到位,源于态度的不到位。我们很多细节做不到位,不是做不了,而是没有去做。如礼貌问题,其实就是个态度问题。毛病是表现,态度才是根本,因此,细节源于态度。 
  第七,细节体现素质。对细节的认识也与专业素质有关。一次,有位卖羊绒衫的,他领我去市场转了一圈,说我们这里两件衣服挂很久了,始终卖不出去。事实上,质量很好,也很好看。一件是大红的,穿在身上一定很亮丽,特别是中年女性穿应该是非常好的,很有朝气;另外一件是绿的,比较深的绿,年轻女孩穿也应该是非常漂亮的。但是衣服挂在那里总是不怎么协调,红色的因为在前面,在强光照射下看起来很扎眼,红得就像鲜血一样,看上去感觉到一种压力;而那件绿色的放在后面,给人的感觉有点黑墨色似的,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于是,我就对他说把两件衣服换个位置看看。结果就不一样了。绿色的在前面,在强光下没有问题;红色的在后面,稍微暗一点,反而显得更好看。过了一个礼拜,这个老板给我打电话,他说:很怪啊,两件羊绒衫换了一下挂放顺序,人们觉得这两件都很好看,都卖出去了。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2)   
  (根据《人民网》的访谈整理) 问题3:您谈到了复制的问题,您说企业的复制要在成型且稳定发展条件下才能有效复制。那么对现在市场上的好几个城市,如广州,上海等,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家“武大郎烧饼店”。您对此有何看法呢? 
  答:目前还不了解你说的“武大郎烧饼店”,但企业的复制要遵从以下四点: 
  一是,只有善于经营的企业,才善于复制; 
  二是,复制时,必须要有标准; 
  三是,企业发展的速度与管理的能力要成正比; 
  四是,必须要有一支相对专业的干部队伍。 
  (根据《扬子晚报》的采访整理) 问题4:您把眼光盯在细节上,“苛刻”地对待他人,对自己是不是也一样“苛刻”,甚至“吹毛求疵”?我们很想知道生活、工作中的汪中求是否是“细节完人”?对照您的书来看,汪中求是否言行一致? 
  答:我自认为自己是“中智之人”,智商平平,但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却有过人的一面。生活中我“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猫少,干得比牛多”。 
  “才人因傲而败,常人因惰而庸”。作为常人,时常要“戒惰”,时常要自律。没有自律,我到不了今天。说件事情给大家听,我曾担任一家公司的CEO,当时公司很困难,公司董事会问我有什么管理高招,我一句话都没说。不到一年时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上升了23%,公司兴旺发达。人们又问我有什么管理高招,我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不是故意玩深沉,而是确实找不到一个让他们满意的“高招”,因为我抓的都只是迟到、抽烟、开会关手机之类的“鸡毛蒜皮”的事。 
  (根据《中外管理》的采访整理) 问题5:细节问题从小处看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习惯,但从大处看则是一种文化,一种处事做人的方式。中国文化的传统重整体而不重细节,重模糊管理而轻系统管理。您作为细节管理的极力倡导者,从小处看是帮人们建立精细的思维方式,培养人们做好小事做好细节的习惯;但从宏观上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则是要与我们传统文化抗衡,你有让细节理念改造国人和企业习惯的充分信心吗? 
  答: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我是细节的倡导者,但不是唯一的,应该说大家也是倡导者,倡导细节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销量早已超过了百万册,这一事实也说明我不是孤立的。在全国很多地方,上至政府,下到小学,甚至监狱,都有人在读我的书。这说明,关注细节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第二,中国的历史文化对细节还是比较重视的,只是中间出现了断裂。纵观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很多学者关于细节理论的论述。大家知道,中国的农耕文化是典型的割裂的单独作业,不需要跟人配合,所以缺乏管理和分工合作。欧美是庄园式的耕作,合作性很强。西方农用的排犁要四头牛或马才能拉动,掌握排犁就要多人合作,合作起来就需要管理,管理就产生了规则。认识了这点,对于为什么中国进入工业化的进程这么缓慢,就不难理解了。我要强调的是,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工业化管理的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 
  第三,一个人对社会的推动,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做了什么。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全社会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他们的力量肯定会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我很有信心。 
  (根据《中华工商时报》的采访整理)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难以使中国企业有全面的实质性的提高,系统的组合式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可复制的管理模式,才是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 
  ——汪中求     
  附录   
  一、给秘书的20条提示   
  我当过六年总经理(现在不当老大很多年了),用过四个秘书。第一个是湖南小女孩,董事长配给我的;第二个是湖北人,挺能干,去别人的公司高就了。我很高兴,祝贺她;第三个是一个男孩,不卑不亢,用得挺顺手,被一个当董事长的好朋友看上,送去给他当部长了。能往高处走,支持;第四个是四川人,读书少一些,进修去了。更赞成,不知现在出息了么! 
  秘书很重要,秘书又很难当。 
  我当过两年秘书,我的上司是副厅级单位的正职,于是我也“鸡犬升天”了,从一个中学老师一下子就成了级别不高(副科)权力不小的角色啦。文字的工作倒是没有多大问题,写的稿子、起草的文件、做的纪要,经常是不用领导多改的,但我的秘书当得并不成功,对复杂的社会的适应速度太慢,犯了很多“错误”。于是,“南巡”讲话后,我就下海了,给香港的一家公司打工,心甘情愿地“受资本家剥削”去了。 
  在企业,对秘书的要求有所不同,我要的秘书必须是勤奋、得体、有序、精细、高效的。当然,想做点事需要一些牺牲精神,尤其不可能完全按时上下班。如果秘书听到下班铃就走,一加班就讨论加班工资,那就等着别人抢你的饭碗吧,尽管你是懂劳动保护法的,但你更要懂中国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此,作为曾经的老男秘和后来用过多位秘书的“过来人”,给正在或准备当秘书的同仁20条提示:1必须有更多付出,不能太计较时间和报酬;2不会摆弄文件夹,不宜当秘书;3常用电话号码、重要客户和合作者的联系方式尽可能熟记;4学会记录,只要在场能记录的尽可能别落下,说不定什么时候有用;5领导开会少发言,记住自己只是列席;6有调查研究和了解情况的权力,但绝对没有指令权;7为了写东西,多准备标准文本;8对其他同事不可有骄奢之气;9无论对上、对下,多用“请”和“谢谢”准没错;10不要上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也许别的同事可以;11手机永远是振动,网上QQ也不要有“唧唧”的叫声;12要细心,学会在小事情上为上司补缺;13常规性的琐碎事务,不要让人有半点不放心;14对上司要适时地提示,温和地提醒;15不是上司问及,不议论同事的不好;16如果一周以上都觉得没什么事情做,该考虑换岗或辞职;17少喝酒,不能醉,如果上司老让你喝酒甚至不在意你醉酒,就已经不是真正的秘书了;18穿衣服有工装最好,不要为了取悦自己或别人穿太性感的衣服;19异性秘书,对上司的生活部分不宜太关心,对上司的家人彬彬有礼就够;20切不可产生办公室恋情,如有萌芽立即走人。注:秘书的类别很多,地位高低和权力大小有很大的不同,此文提及的20条更多是指中小型企业的总经理秘书,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转自我的新浪网博客2007年1月27日之博文——再论秘书的难当,参见wwwxywzq)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给女儿待人接物的36条建议(1)   
  女儿: 
  此次你随我拜访了很多前辈、学者,很高兴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毕竟是大三的学生了,但还是有很多细节做得不到位,老爸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在待人接物方面你能做得更好。因为,在他人不了解你的学识之前,只能评价你的修养,而修养常常表现在细节上。虽说今日已是个个性时代,人各有其风格,淑女未必再是褒义,但举止得体、温良恭谦、文质彬彬,总会给人以好感,并能避免犯错、犯傻。今日的学校教育已很少涉及此类内容,故在博客上刊发,以对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