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在此事上容地方缉拿大将之举;也彰示皇帝不是以国法庇护开国元老们;而只以私情回护;以宿老自居的一班勋贵们都不得不掂量;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脸面让皇帝法外开恩;由此纷纷收束手脚当然;主要的原因是国中律法体系受此鼓舞;一改之前面对勋贵们缩手缩脚的姿态;主动出击;挑着勋贵的刺;让他们不得不谨慎居职
白延鼎之事了结后禁卫署也因卫护汪士慎不周而遭了发落;于汉翼以中将之阶掌北庭军政事;却只得了北庭都护;而不是之前张汉皖所任的北庭大都护虽有北庭事已近于砥定;不必再投以大军;没必要设大都护府的原因;但怎么看都是于汉翼遭皇帝贬黜
时势风起云涌;这些个内政已非国人瞩目之事;冯一定为白正理能对乃父之事放下心结而欣慰;但他关心白正理所经办的那摊事
冯一定问:“还以为你要十天半月后才来呢;〖日〗本那边就这么搞定了?”
白正理不在意地耸肩道:“小事一桩;〖日〗本那又不是韩朝;我只是跟着林鹏去看了两场礼花;让儿郎们作了两次登陆演习;剩下的就由通事馆全搞定了”
白正理这轻描淡写的一番话之下;却压着〖日〗本无数冤魂;以及德川幕府和长州藩的无尽悔恨德川幕府垮台;换了一个将军;长州藩主以及跟刺杀案有关的几位藩中重臣切腹;甚至樱町天皇都差点退位
接着白正理笑道:“〖日〗本的事今晚再说;我也只是顺路来给你捎个东西;之后我就要入韩国;接替韩大将军了”
冯一定楞了一下;再是大喜:“恭喜小白了;你口口声声小事一桩;却送了你一个封号”
在韩国统领“志愿军”的韩再兴是陆军中将;白正理替韩再兴;原本的准将衔肯定也要升一级
白正理却道:“你就不问问我给你带什么了?”
在冯一定的疑惑注视下;白正理掏出个檀木小盒子;打开一看;一副金闪闪的双星肩章赫然入目;冯一定咕嘟一声吞了唾沫;嘴里还道:“你小子;就故意拿你的肩章气我”
白正理嘿嘿笑着递给了脸色已泛红的冯一定:“别矫情了;你早念着这东西了;昭勇将军比我那土气的扬武将军好听多了萧老大转述皇帝的口谕说;本是要等你回去当面给的;可在鞑子面前;怎么也得有个封号将军受下他们的‘诚意’;就由我先带给你了”
他再感慨道:“恭喜你;伏波军都统制;少将冯一定郑老将军转任总帅部军法总长;我也去了韩国;伏波军就交给你了”
冯一定是等这封号和少将肩章很久了;笑着接过来;却没急着换;转向南面;踏步行礼后;才又道:“鞑子也真是不争气;若是能战一番多好?我还想着中将甚至上将衔呢”
白正理注视还在入城的行军队列;豪情满怀地道:“鞑子身上早已没我们的用武之地了;我们的战场是整个世界”
—://。。
第八百九十二章世界之门敞开之日本新篇
更新时间:201212260:13:47本章字数:3135
一楼防吞圣道二十二年的英华,一国人心先是在国中涤荡,接着又扑向北方,到了圣道二十三年,还在元月的时候,即便是田间老农,都还聚在一起听乡中夫子读报,要知朝廷领十二国联军入北京城的消息可到了二月,各家报纸远赴北京城精心赶出来的深度报道,极力渲染紫禁城签约仪式的扬眉吐气之景,却都没多少人看了
为什么呢?
如白正理所说的那话一样,英华一国,已是放眼世界之国
就在二月,南洲和东洲发现大金矿的消息传出,南洲是珊瑚州以南由一帮荆襄人合资买下殖民权的土地,取名为楚州,之后怕是要改名为南金山,而东洲则当然是浦州,说不定要改名为东金山
两州的大金矿经过了商部工部和监殖院联合认证,为此两家殖民公司在报上登载醒目消息,招揽国人前去开矿垦殖,本还在鼓噪北伐的国人目光骤然一转,一轮空前的移民热潮顿时引爆
靠着报纸传递消息,即便是四川陕西这等内地,都有无数人携家带口奔向南方,而与往常民间自发移民不同,英华民部、商部与殖民公司、船运公司和各家银行通力合作,拉起了一条组织、贷款和运输的传送带,源源不断地将这些移民送上商船,向着金山进发就连原本准备去西域垦殖的七千山西矿工,宁愿负担比之前高上一倍的贷款,也要转去南洲金山,黄金的魔力就是这般强大
国中有心人都觉得,发现这两处金山的消息未免太凑巧了,正好在一国人心都压在了北方,推着朝廷要北伐的时候,是不是朝廷甚至皇帝早已知此事了,只是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以此转移国人注意力呢?
问朝廷诸公当然会断然否认,问得狠了,最多顾左右而言它,而皇帝么……天底下也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也有胆量去问
大公主李克曦就是其中之一,瞧在她跟科明算状元,一个痴迷于天文数学的年轻人看对了眼,两人借天道院为舞台来往不断,已到谈婚论嫁火候的份上,李肆悠悠道:“对了一半,错了一半”严格说李肆这话还是假的,他早知这两地方有金矿,不过终究还得真金实地找到他所谓的对了一半,是说范四海在他的提醒下,圣道二十年就已有发现,二十一年进行了大规模勘测后正式确认,但消息一直封锁着,就准备在合适的时间抛出
南洲倒是意外的惊喜错了一半说的就是这个,楚州殖民公司惨淡经营了好几年,始终没大的发现去年下半年,将勘察东洲的地质队拉去后才有了收获,此时公布也不算太过刻意
有了这两处金山,李肆跟朝堂就能松口气了,国人怎么也得闹腾个两三年,移民几十上百万人才罢休,国人不再只盯着北方,布局就可以少受一些干扰
英华即将迎来势力扩张的最关键阶段,未来一百年乃至二百年的“绿区”,就要正式落锤北伐复土是最核心的部分之后是关外的处置,然后是相邻的朝鲜、日本,同时有西伯利亚
而正在进行的西域之战,看吴崖的布局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决战就在年内,天竺方向贾昊也正要吞下孟加拉,开始打造天竺殖民模式跟不列颠、法兰西以及荷兰的角力也该有了结果,边界会在这两年内正式定下
满清和年羹尧,乃至沦为二者操弄对象的朝鲜,都被划入了南北事务总署的运筹范围,由陈万策带一帮人烧脑细胞在李肆眼里,亚洲之内,就天竺的动向值得关注
之前李肆还颇为关心日本局势,但北洋舰队副总领林鹏和临时委任的日本制置使白正理领着偏师就办得漂漂亮亮,日本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变得加乖巧恭顺了局势已经平定,暂时没必要多加以关注,此时的日本格局,虽还离李肆的终极设想很远,却正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迈进
日本之所以会因二陈案大乱,不仅源于英华的逼压,还在于日本人的一贯秉性:有惹祸的胆,没能担责任的肩
长州藩在白延鼎身上搞事的时候,本就准备好了拖幕府下水北洋舰队先头部队杀奔长州问罪,长州藩就去找德川幕府哭诉,求其代为斡旋德川幕府懵懂不知,痛斥长州藩胆大妄为的同时,也觉得英华欺人太甚,长州藩终究是自己治下之藩,出了什么事,你们得找我幕府来谈啊,怎么能直接就去找长州藩算账了呢?于是幕府派人小意地向英华通事馆沟通,说长州藩这事……天朝老爷是不是先冷静一下,由我幕府调查出真相,再给老爷一个满意的交代?
好了,紧急调往日本的通事馆副知事冯静尧一声吼:调查?是不是再杀了我,然后再调查?二陈遇刺说不定还是你幕府干的你们幕府就得接受调查
吼完之后,冯静尧丢过来一份《幕府有碍英日两国关系论》,吓得德川幕府屁滚尿流幕府拿着这份文件琢磨了好几天,得出了两个判断:英华有借此事换将军之心,甚至有削弱幕府管治日本权力的打算这似乎没必要琢磨,但外交从来都是口不对心的
面对如此可怕的前景,德川幕府慌了神,一面不迭请罪解释,一面谋划着祸水外引在德川幕府看来,若是天朝真铁了心干这事,光靠幕府自己是承担不下来的,不提天朝,便是天朝走狗萨摩藩,都已掌控日本对外贸易命脉,全日本至少一小半人如今都靠萨摩藩谋富贵,天朝只指使萨摩藩干点什么,日本就得大乱
幕府还能推责给谁呢?当然是天皇了
这些年来,日本虽因国门大开,通过萨摩藩追随英华殖民亚洲的脚步而获益匪浅,但与此同时,幕府一直不满英华以萨制幕的政策,而英华殖民日本,掠夺资源上到各藩,下到町人,深受其害的日本人也不少这种苦难激起了一些日本爱国者的愤怒,有识之士也深刻指出日本正陷入分裂泥潭,必须澄清英华殖民之害,在日本重立大义,他们的观点总结为“日本归一”
“日本归一”这面大旗下凝聚出了一股反英势力但这股势力本是两分的,幕府一方当然主张这“一”重归幕府,民间以及其他外藩则主张这“一”该归天皇,两派过去还互视为你死我活的仇敌
此时长州藩惹事英华问罪,幕府不得不借外力,于是向天皇派妥协,想借天皇这个幌子度过这一难幕府通过一些天皇派人士向天皇传递了这样的意思:眼下日本一国有难,天朝要日本所作的改变,幕府不敢全盘接下,希望天皇能说说话,定个调子
幕府的想法很单纯把天皇抬出来,天皇也向英华低头,幕府就不必背负软弱卖国的责任了天皇若是不低头自有天朝去收拾,幕府也能袖手旁观
—://。。
第八百九十三章不离不弃的三年之情
更新时间:201212260:13:47本章字数:5549
时光回溯到圣道二十二年,西元1740年4月的一天,舞台转到半个地球外的北美,一艘破破烂烂的三桅战船驶入切萨皮克湾,圣乔治旗下的船帆还相对完整,可船帆下的船体却像是一堆浮在水上的乱木战船在巴尔的摩港靠岸时,码头上的巴尔的摩人爆发出一片惊呼之声,恍若寒风过境
直到战船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