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些想法凌辕是有一些私心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离开营地,才会有资源实现为妻子和自己洗脱沉冤的目标。这也并不和阿华他们的目标相悖。但贸然提到钱的问题终归敏感,阿华犹豫也很正常。不说投资什么行业,有多大风险,一切凌辕心里也还没底。就算是把这笔钱存起来阿华也得和其他人有个商量,毕竟无论怎样决定他都必须给营地里的人一个交代,何况对他们而言这是连想都没想过的决定。只是阿华这几天一反常态没有出现会不会是对自己说的话有些误解?
第二十六章 重返西贡
一、
到了该出院的日子,阿华终于出现了。一切都很正常,凌辕也决定还是尊重阿华他们的意见,这钱可是死了十几个人才换来的。
办完手续和克劳琛医生告别后阿华带着凌辕上路了。不知道为什么两人都很沉默,车开出去一半的路程,阿华开口了:“大哥,你和我说的那个事情我和胡伯伯商量了一下,他也很赞成你的想法。”
凌辕笑笑说:“其实这个想法也不是很成熟,我只是觉得现在的生活还是早点结束的好,一下子朱雄和史永忠就不在了。下次又会是谁呢?”
阿华沉默了一会才说:“大哥,你说的我都明白。让营地里的人过上正常的生活也是我们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以我们现在的身份怎么投资正行?还有许多问题我们得在好好想清楚才行。”
“你这样想就好。办法我们慢慢想,我还担心那天一冲动给你讲了这事还是有些唐突。这几天我也想了很多,确实有许多问题,实在不行还是你自己决定就好。”凌辕想了想,然后字斟句酌的说了出来。他可不想因为这事让阿华对自己有什么隔阂。
“大哥,你想哪里去了。我当你是大哥你也要认我这个兄弟啊。你说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怎么会唐突呢?”阿华马上就感觉到凌辕心里的担心,马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两个人边聊边走马上就到了营地。凌辕要阿华带自己去拜祭一下朱雄和史永忠,于是阿华又驾车向着营地后面开出了七八里地到了他们自己开辟的一块墓地。墓地已经有的上百座坟墓,最前面的十几座坟看上去就是才新建的。凌辕知道这就是朱雄他们的坟墓了。阿华说这里埋葬着他们这只小队伍前前后后死去的人,等将来有机会还是要把坟迁回祖国。凌辕没有说话,站了一会默默的抓起一把朱雄坟头上的土从车上找了个小袋子装起来揣进兜里。在心里默默的说兄弟我会带你去看趵突泉的。
回到营地稍事休息阿华就带着凌辕找到了胡建强。老人开门见山的说你的想法阿华已经跟我说了,不瞒你说我们也很想做点正当生意,然后让大家可以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我也是把老骨头了,不想下一代的年轻人还跟我们一样过着这种苟且偷生的生活。但是我们都没有合法身份,甚至没有国籍,这怎么去做正当生意呢?凌辕只能静静的听着,这些问题他也没有好的办法。三人沉默了半晌,凌辕才犹豫着说可不可以找人帮忙疏通渠道,先获得合法身份呢?阿华忙说大哥你不是不知道我们都放弃了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的机会,现在中国政府也不可能答应我们回国的。
凌辕没有出声,倒是胡建强沉思了一会说其实这未必不可。喝了口茶老人又说:“阿华啊,时代不同了,我们也得变通啊,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都没有机会啊。国籍是可以转变的,何况做生意不需要所有人都取得合法身份。”
“胡伯伯,您的意思是。。。。。。”阿华有点怀疑的看着胡建强。
凌辕倒是已经明白了老人的意思,转头说:“阿华,胡伯伯说的对,如果只是你或者不多的几个人取得合法身份咱们就有了投资正行的机会。将来做好了再想办法解决其他人的身份问题,到那时获得中国政府的承认希望也会更大。”
胡建强微笑着点点头:“没错,而且我看就你们俩处理这个事就行。人多了未必办得好事,这又不是打战。”阿华咧嘴傻笑着说打战到容易,不过大哥和胡伯伯都这么说我也没意见。胡建强拿出一个信封交给凌辕说这是当年在另一支部队的一个老战友也是自己的堂弟,后来去了台湾,前几年打听到自己的消息请人带了个信。信里面说现在已经在泰国经营企业做的不错,叫我过去养老但我舍不得姬团长他们就没有联系了。这次你们弄到的那个泰国银行的什么票想必也得到泰国才办得了,干脆你们带上这封信去泰国顺便找他一下,难说他会有些办法。
二、
泰国。清迈。
著名华人富商巴颂。周位于清迈市郊的一处清幽府邸。像往常一样,已经70多岁的周老先生吃过晚饭坐在露台上乘凉,叫做黛博拉(Deborah)的菲佣照例送来当天的清迈晚报。老先生戴上老花镜坐在椅子上浏览着报纸上的消息。
这位老人就是胡建强的堂弟,中文名字周至文。周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随国民党军撤到台湾,但因为忍受不了政府的所谓的“戡乱”遂辗转来到泰国从商。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由初时碾米、榨油营生的小作坊发展至今日涉及进出口贸易、化工、金融、纺织、地产等十几个行业的达古企业集团,旗下产业市值超过20亿美金。
周老先生已于5年前将公司交给留英回国的儿子周凯鹏打理。自己则退居幕后,闭门谢客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虎父无犬子,在周凯鹏的精心打理下,借着泰国政府建设“亚洲底特律”的东风,达古企业日前刚与美国通用达成合作意向,在泰国生产最新款的雪佛兰轿车。消息传出,达古企业在股市上一路狂飚,涨幅达14个百分点,相当于周氏身家一夜之间剧增10亿美金。
周老先生妻子已经过世。而老先生喜欢清静,退休后又怕人打搅,因此没有与儿子儿媳一起居住,而是独自一人住在郊外的半山别墅,平时只有黛博拉照顾日常起居。独对青山秀水,修心养性,倒也其乐无穷。
黛博拉正在修剪花园里的树木,听见有人按响门铃,以为是大少爷来探望父亲。打开门却意外的看见两个陌生的年轻人站在门口说是找周至文先生。黛博拉觉得有些惊讶,她来到周家已经10多年了,很熟悉周家的亲朋好友,但这两个人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5年前搬来这里老先生只带了她一个人,为了安全起见这个别墅知道的人极少,对外都说老先生回大陆老家养老了。平时也只有少爷少奶奶会来。莫不是遇上劫匪了?想到这里黛博拉的手已经按在了门边的报警按钮上。
个子稍高的年轻人显然看出了黛博拉的疑惑,连忙拿出一封信交给黛博拉说我们从缅甸来,是周先生的堂哥让我们来找他的,麻烦你把这封信给周先生看一下,我们在门口等着。
黛博拉犹豫着接过信,把门一关小跑着将信拿给周老先生。周至文一看信封,马上显得很激动,对黛博拉说他们在哪里?快请他们进来。
黛博拉不敢怠慢,马上又一路小跑把两人接了进来。心想还好刚才没按警铃,看老爷这么激动这两人肯定来头不小。没错,来的两个人正是凌辕和阿华。
三、
周至文以为是堂哥来看自己,却发现走进来的是两个陌生的青年。“胡建强是你们的。。。。。。”老人取下眼镜打量着眼前的两个青年。
“哦,周伯伯,我叫阿华,是胡伯伯让我来找您的。”见老人一脸迷惑,阿华赶紧解释道。
接着阿华将前因后果对周至文讲了一遍。老先生听得感慨不已,说当年与阿华父亲以及姬团长也曾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岁月蹉跎一切已是物是人非了。
周至文对阿华他们的计划非常支持。说早几年就曾向胡建强建议过,黑道生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但堂哥就是比较固执,还好现在想通了也不晚。说完看着凌辕问阿华这位也是你们营地的吧?令尊是谁?阿华忙说周伯伯不是的,凌辕大哥是从中国来的,刚移民伯利兹。5年前他在越南救了我。我这次是请他来帮忙的。
之前在路上凌辕就考虑到自己的身份问题,觉得还是少说为妙。毕竟现在身处异乡,能少解释就少解释,麻烦也会避免很多。再说周家在泰国也算名门望族,自己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且不是令别人为难。于是早早便给阿华打好了招呼。阿华自然是言听计从。
周至文点点头说看凌先生气宇不凡就知道是个人才。国内这几年也是精英辈出啊,有你帮阿华我也就更放心了。凌辕不好意思的说周老先生过奖了,还得多向您请教。凌辕是我以前的名字,我移民后就改了名字,现在叫陈元。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周至文对凌辕表现出来的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对政治经济的独到见解赞赏不已,也更坚定了老先生帮助他们走上正轨的决心。末了周至文说你们这次来泰国要办的本票到很简单,不过这些钱毕竟不是正当途径的资金,还是得小心一些。这样吧,你们把本票留下明天我让凯鹏过来一趟由他慢慢处理,你们需要的资金先让凯鹏给你们转过去,这样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倒是咱们得考虑一下投资什么产业比较合适。
见周老先生如此帮忙,阿华与凌辕自然感激不尽。聊了很久,看天色已晚本来两人打算告辞周至文回酒店住宿,但在老人的一再挽留之下便在别墅住了下来。
四、
一切都很顺利。经过几天的探讨以后,大家也一致决定在越南西贡投资房地产。
最初周至文是建议到中国投资。老人也很想回国内走走,而周凯鹏也极为赞成。这也难怪,本来中国大陆就是全球的投资热点,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去内地投资几乎是顺理成章无须考虑的事情。还好凌辕早有准备,以自己对国内的了解编了一套说辞,周家父子有些不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