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才被大宝吵了起来。
    银花起身,两个胳膊几乎抬都抬不起来,握斧头的虎口更是阵阵发痛。
    家里又没个搭手的人,累死累活,活儿都还是自己的!
    简单的就着小半碗昨天的剩菜煮了点儿面糊糊,因有肉味,大宝还是吃的津津有味。
    银花慢慢活动着胳膊,盘算着过两日避着人偷偷送点儿肉回娘家;借着有菜,该请两个大伯子吃一顿,把几亩地的事二说清楚;过冬的柴火也该张罗起来了……
    当天下午,里正把卖牛肉得的银钱拿回来,上好的牛肉要三十多文一斤,再加上昨天宰牛时卖的一点儿,五家一家分了九百多个铜子儿,这对原先一贫如洗的何老三家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了。
    银花把钱藏好,脸上的笑意收也收不住。
    可惜,这份好心情只持续到了晚上。
    一直以来,银花刻意回避的最大的问题终于逼到了眼前……
    ……
    注:一般的大筒骨都能熬出油,但是很费功夫,一般没人专门用来熬油的。
 第7章
    第七章受伤
    ……
    银花膀子疼的小铲子都握不住,只得歇了继续整饬菜园子的心思,领着大宝去看自家的几亩地。
    因何老三不成器,何老头把地契压在了自己手里,只分家的时候说明是给何老三的。
    夏末秋初,地里刚收了玉米,有动作快的人家已经把地翻了一遍,施了肥,准备种冬麦,大部分地里还留着干枯的玉米杆。
    娘俩沿着田埂慢慢走,看到野葱、荠菜等几样口感好的野菜才弯腰挖起来扔到背篓里。
    “娘,你看!”
    银花把一小簇野葱、野韭菜仔细的连根须挖出来的时候,大宝从田边抱着个灰不溜秋的东西叫起来。
    是一个落在田埂下边的小玉米。
    玉米刚收完美多久,不管多仔细的人家,地里总会落上几个,这会儿就有好几个丫头小子在还留着苞谷杆的地里穿梭,寻找掉落的玉米,通常,只要不是吝啬过头的人家,都愿意费几根柴火把孩子们捡回来的玉米做成爆米花,让一年难得有点儿零嘴的孩子们高兴高兴。
    银花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乖宝真厉害,回去娘给你做爆米花吃!”
    大宝就更高兴了,把小苞谷往银花身边一放,又往地里跑。
    “大宝!你也来啦!”
    有个大些的小子瞧见了,扬声打了个招呼。
    大宝咧嘴笑了起来。
    原主自己每日闷在屋子里,但并没有完全拘这孩子,天气好时,也让大宝去村头找小子们耍,自然有拿尖酸人家教出来的孩子不愿意搭理大宝,但总还有几个憨厚的。
    出声的是赵老二家的三小子,今年六岁,性子斯文,因不喜欢跟着一大帮皮猴子爬高跳低,跟同样安静的大宝玩到了一块儿。
    村里孩子都是散养的,皮实的很,五六岁就要开始给家里大人打下手,哪里还需要大人时时盯着。
    银花干脆把小篮子腾出来给大宝,叮嘱两个孩子别往水边去,留大宝在这里玩,自己一个人去看田地。
    何老大种的三亩地玉米杆子已经收回来,留着剁碎了喂牲畜或者沤肥都是极好的;何老二种了两亩,杆子倒是还没收完。
    银花蹲下来,抓了一把土,仔细看了看,有两亩泥土乌黑粘+稠,是能含水的上好肥田,还有三亩是沙地,但位置不高不低,也算是中等的旱地,离村子也不远,耕种的好了,混个一家人的口粮绝对有余……
    等回转路过之前那块玉米地的时候,孩子们已经不在那儿,银花也没放在心上,回家把挖到的野韭菜等种了下去,知道天色擦黑,大宝还没回来,银花才急了起来。
    “赵二嫂子,你家三安回来没有?”
    赵老二和他媳妇儿刚从地里回来,正拾掇农具、准备晚食。
    “是何家妹子呀,稀客哟,进来坐回来!”赵二嫂子招呼道。
    “嫂子,我家大宝今儿下午跟您家三安一起捡苞谷,现在会没回来,我来问问……”银花摇着头说道。
    “唉,你别急,等肚子饿了,混小子们自己就回来啦。”赵二嫂子不当回事的应道。
    银花心里越发急了,看样子三安也没回来了!
    “大宝——乖宝——”
    在村子周围的几块苞谷地里找了一圈,天完全黑下来,还没看到人,银花是真的怕起来,跌跌撞撞的跑回去找人帮忙。
    “谁呀?”
    “爹,娘,大伯,大嫂,快开门呀!”银花带着哭腔喊道。
    “怎么了?”何大嫂把人领进屋问道。
    “乖宝、大宝不、不见了……”银花语无伦次的说道,“下晌乖宝跟几个小子一起去拾苞谷,现在、现在……”
    何老娘从屋里出来恰好听到这句话,跳脚就骂。
    “你个搅家精,成日吃饱了不干事,连个孩子都看不住,你是穷疯了,要个孩子去捡苞谷……”
    银花眼泪都落了出来。
    “先别嚷嚷了,赶紧叫老二一起去找一找,大山去村里问问其他几家小子回来没……”何老头走出来分配道。
    “我、我再出去找找……”银花手脚发软,心里一片空白,踉跄着出了院子。
    何大嫂看着不对劲,赶紧追了过去。
    其他有三家孩子也没回来,都正准备出去找。
    “我们先在村子边上的地里找,大虎一个都没拾到,喊他回来也不肯走,说山包子那儿有一大+片苞谷,他们几个就过去了……”
    有个大些的孩子口齿伶俐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臭小子,平日里千交代万交代……”
    当即就有性急的媳妇子骂了一句。
    村里都是沾亲带故的,一时,半个村子的人都举着火把往那孩子说的山包走去。
    不大的山坡很快就翻遍了。
    大虎和两个小子躲在一条小沟里,看到大人找来都“哇哇”大哭起来。
    “我家安子哩?”赵二嫂高声问道。
    银花身上没力气,想去问,半天挤不进去。
    大虎娘晓得是自家孩子出的馊主意,心里大急,顾不得看娃儿有没有受伤,在他背上拍了几下,“快说,还有人呢?”
    小孩子也吓着了,半天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找到了,找到了,何老三家的,你快来……”
    银花心猛地一落,以惊人的爆发力猛地朝声源出冲了过去。
    十几只火把围过来,把躺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小家伙照的清清楚楚。
    三安守在边上哭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赵二嫂一把将人搂了过去。
    大宝额头上有一滩血,脸色惨白,这样大的动静都没反应。
    银花小心的把人抱起来,“乖宝、乖宝……”
    有平静下来的小子已经把事情说了,他们几个原先确实是想到山坡上找玉米,这里离村子远些,小孩子们来的少,找到苞谷的可能性大,后来,不晓得谁嚷嚷着瞧见了兔子,孩子们一窝蜂的往山下冲,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宝人小跑的不快,心里一急就踩了个空,一头滚下来撞在了石头上,当即把几个不大的孩子吓得半死,只当闯了大祸,躲在山脚不敢回家。
    跟过来帮忙的赵老头略懂一点儿草药,挤过来看了看,在大宝身上捏了捏,小孩子都没醒过来,“脚摔折了,这头上的伤得找大夫好好诊一诊!”
    何老大当即跟人借了驴车,准备连夜把人送到县城。
    “路上可仔细些!”何老娘赶急赶忙的拿了一壶水并几个馍馍过来,连声交代。
    何家两兄弟齐声应了,就着淡淡的月光往县城赶。
    银花抱着大宝,事到临头,心里反而清明了,仔细查看了大宝身上,确实是除了摔断了腿和撞了头,身上只有少许的擦伤,断腿处有懂行的村里人已经帮忙用棍子固定住了,头上的伤口把血痂清理后,并没有大的伤口,但是青肿了一大块,这中间大宝醒了一次,直说疼,又喊想吐,银花心里大致有了数,估计是撞得有些脑震荡。
    “大哥,捡平稳些的地方走,大宝颠簸不得!”
    银花感受着怀里沉甸甸的铜板,心下稍安,轻声交代道。
    “我晓得哩,弟妹子放心!”
    夜路格外漫长,大田村离县城足有四五十里,白日里也要走两个多时辰,到县城的时候,天边已经微微露出了白光。
    医馆还没开门。
    何老大与何老二顾不得喝口水,上前连连敲门。
    “来了,来了!”
    小伙计打着哈欠拉开门。
    “先把人抱进来,我去叫大夫!”
    村里人偶尔也有急诊的时候,知道县城哪家医馆大夫和伙计稍稍和善些,相互转告,每次来都直奔这家。
    早起坐堂的是个年轻的小大夫,给大宝把了脉,仔细翻看了小儿的舌苔、眼睑。
    “怎么样,大夫?”何老大等大夫收了手问道。
    “好在小孩子长得快,脑袋撞狠了,开几剂化瘀的药,仔细照料,这几日叫孩子别下炕,起身的时候不要太急……”
    小大夫细心的把注意事项都交代了好几遍,知道他们来一趟县城不容易,还把药一次配齐了。
    三剂化脑淤,五剂治断骨并两盒药膏子,断骨处重新上了夹板。
    “药膏子等骨头长上后抹,每日早晚各一次,千万别省,不然以后小家伙该闹腿疼了。”
    银花一一应下来。
    何家两兄弟也松了口气。
    大宝中途又醒了一次,银花给他喂了两口水,哄着睡了。
    “大伯,二伯,我想买点儿东西回去成吗?”
    何二伯微微皱起了眉头,“弟妹子,这就要过冬了,大宝看病花了许多钱,手头还是紧些好……”
    开春若是几家要买耕牛的话,又是一大笔开销呢!
    “我晓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