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了,生烦恼,就骂起来了;佛事完了之后,回去就打架。这一类事情很多,这不叫修行。修行是把自己的过失、错误修正过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祖师大德给我们制订许许多多的仪规,这种仪式是帮助我们修行的,我们要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仪式。不是仪规不好,是我们完全不了解,错用了。
  没有修德,我们的烦恼习气断不了,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随顺烦恼,性德怎么能现前?智慧德能不能现前,修德就非常重要。菩萨十力这是修德,也就是菩萨修行的十个纲领。我们要真正依照这个方法修学,这十个修行纲领,就是开发自性果地上的十力。我们看表解上,第一「发一切智心坚固力」,首先叫你发心,发求一切智的心。学佛求什么?就是求一切智,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学佛,我们希望成佛,希望作佛,「佛」这个字里面就含著有智、有觉的意思,智是体,觉是用。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此地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这是自性本具圆满的智慧。在佛法讲解里面,把它分做三方面来解释。「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的体性,体性是空,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空。空无自性,一切法不可得,《大般若经》里面讲得太多太多。《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纲要,它的中心思想告诉我们,能所都不可得。从能得这方面来说,是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得不可得。所得的那一边,一切法都是缘生的,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能所都不可得。万法皆空,这是一切智。你能知道万法皆空,你的心就定,你的胡思乱想就没有了,这对於修行真的有很大的帮助。世间人为什么会有妄想?患得患失,他以为真有能得、真有所得,妄念就多了。智慧开的人晓得,能所都不可得,心永远是安静的,安住在三昧之中。人能安住在三昧,三昧是正受,苦乐忧喜舍都没有,这叫正受,他的基础是了解事实真相。小乘圣者有这种智慧,所以他能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可是现象不能说没有,确实有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些现象,现象是怎么回事情?小乘圣者就不知道,他只知道统统是空的,统统是假的,所以他心很清净,能入九次第定。你要问他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现象怎么变化的?他不晓得。这就是他的烦恼障断掉了,一切智破烦恼障,所知障还在。
  第二种智慧是「道种智」,道种智破所知障,道是道理,种是多、种种,很多很多。这是说这一切现象,种种不同复杂的现象,是什么道理发生的,什么道理而有的。你把这些道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晓得幻相是怎么来的,这种智慧叫道种智。佛经里面关於这一类就讲得太多了,这在佛经里是占绝大的一个部分;实在讲,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对於一切智跟一切种智说得都不多,道种智这一方面总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这是菩萨的智慧,破所知障。「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在《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修的是一切种智。然后你才晓得,四圣法界里面所修的是一切智跟道种智。四圣里面声闻、缘觉修一切智,一切智成就;四圣法界里面,菩萨、佛修的是道种智。
  佛法的修学是求智慧,诸位要晓得,障碍智慧的不能不断,如果不断障碍智慧的烦恼、习气、妄想,你怎么能成就?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跟我们讲,说这些学佛的人,他们不是真学佛。李老师有的时候说得很不好听:这些人是玩弄佛法,闲暇没事情做,到佛法里头来消遣消遣,来消遣佛法的,哪里是学佛?在家里坐得无聊,到庙里去看看和尚、捧捧和尚,就像从前一些人捧唱戏的一样,捧戏子一样;这样心态来学佛的人很多,多半都是有钱有势力的这些人。这些人在一切道场里面很受欢迎,当作上宾来看待,为什么?财神菩萨来了,不能得罪。这些人不是真学佛,这些人是假的。真正学佛的人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到寺庙里面来,有的时候来做义工,没人瞧得起他,这个人看到讨厌他,那个人看到骂他几句,往往那种人有成就。真正学佛、真正有成就的人,不认识。我们如果没有李老师这样善知识的开导,往往我们也疏忽,我们也粗心大意,没有发现到。佛经里面讲的「可怜悯者」,哪些人是可怜悯者?就是这些玩弄佛法的人,这些人可怜。不要以为他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到寺庙里来,老和尚看他作上宾,赶紧泡茶奉承他们,那种人将来都堕三恶道的,那些人是可怜悯者。寺庙里没有人瞧得起的那些义工,人人讨厌、人人嫌弃、人人骂他,将来他往生瑞相稀有,那是值得佛菩萨赞叹的。所以,什么是真学佛、什么是假学佛,我们要清楚、要了解。你没有真正的智慧,你怎么能看得出来?所以学佛是要求智慧,要求真实智慧,为这个来学佛的;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不是求福报,不是求长寿,不是求儿女,世出世间法什么都不求,我就是求开智慧,这就对了。佛法它也有三个学位:阿罗汉得一切智,得正觉;菩萨得道种智,成正等正觉;佛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目标非常鲜明。这个摆在第一条,我们要留意,这是菩萨十力里第一种,发一切智心坚固力,这个心决定没有改变,你就会有成就。所以目标、方向要正确。
  第二「不舍众生大慈力」。慈是爱心,现在人所讲的大爱,在佛法里面讲的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真诚不是情绪上的爱,清净是没有染污的爱,平等是没有高下的爱,这叫慈悲。以这个慈悲心,这个大慈心对待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这才能解决问题。「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能够真正爱别人,别人就爱护你。他爱护你,他就听你的教诲,他能够理解,能够相信,能够奉行。我们知道在现在这个世间,二十一世纪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宗教,如何能够和睦,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是现在许多有智慧的人见到了,意识到这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因为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整个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澳洲政府主动在推动这个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在推动多元文化。要想推动这个工作,这个工作能够落实,只有一个真诚的爱心。
  他们推动这个工作的负责人,多元文化局的局长来看过我,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许许多多的宗教领袖,跟我谈过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有这个理想,都有这个认知,但是如何落实?唯有爱心,佛家讲大慈大悲,宗教里面讲神爱世人,你不从真诚的爱心做不到。这个问题政治做不到,武力也做不到,经济、科技都做不到。人与人之间坦诚相见,这是个教育的问题。我勉励一些宗教家们,要注意「教」,今天社会动乱之所以有这么多灾难,我们是有宗没有教。希望每一个宗教都著重教学,而且这个教学一定是以多元文化为中心,不但爱自己的教,还要爱其他的宗教,这样才能和睦共处。如果自己的教第一,别人的宗教第二,歧视、误会、隔阂决定不能避免,要想达到社会的安和乐利,世界和平,永远是障碍。所以我们提倡个个都第一,佛教第一,天主教也第一,基督教也第一,伊斯兰教也第一,每一个宗教都第一。佛经是第一,《圣经》也第一,《古兰经》也第一,大家都平等,这问题解决了。平等才是真正的爱心,才是佛家讲的大慈大悲,不可以有歧视,不能有高下,不能动感情,感情是迷惑,这才能够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我们今天在新加坡常常访问其他宗教,为什么要这样做?落实「不舍众生大慈力」,我们读到了要做到。
  第三「具足大悲力」。悲比慈更进一步,慈是真诚的爱心,悲要有行动。众生有困难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无条件的去帮助。《无量寿经》上教我们,「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不要等人家来请你、来求你,听到了、看到了赶快去做,尽心尽力去帮助,就是圆满功德。有些人,很多人对我们的做法有意见、有批评、有指责,为什么我们去帮助别的宗教,好像我们做的是有罪,做得不应该。这个心量多小,分别执著多重!佛在经上讲,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都要去帮助他;一切苦难众生,并没有说不信佛的、信其他宗教就不要帮助他,经典上找不到这个。其他宗教做的这些慈善事业,办的这些养老院、孤儿院,收容教导残障的这些人们,试问问这些事情我们要不要做?我们也要做,人家已经做了,不就是帮我们做吗?他所做的就是我们做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就是我们做的,我们要不要帮助他?我们帮助他,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要懂得这个道理。正是我们做的,他们已经在做,他们代我们在做,我们还有什么话说?如果大家能这样想法,你就晓得我们今天做的是理所当然,是应该的。一点都不希奇,应该是这个做法,佛的教诲你体会到了,你明白了。大乘佛法,尤其是《华严》,《华严》是一乘佛法,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能够融合虚空法界一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宗教,在华严会上都是圆融、自在、无碍。「具足大悲」,具足是圆满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心尽力,这就是圆满;悲是拔苦,慈是与乐。
  第四「信一切佛法精进力」,这一条里面意思很深很广。「一切佛法」这四个字怎么讲?在佛法术语里面,「法」是世出世间一切理论、一切现象、一切因果的总代名词;换句话说,虚空法界全都包括在这个字里面,一样都没有漏。「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