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尊,『离障安住主空神』。「障」,佛法里面讲二障、三障,二障讲的是烦恼、所知。烦恼本身就是障碍,通常指见思烦恼,就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这烦恼的根源。错误的见解有五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见是见解,我们一般讲看错了,你对人、对事、对物看错了。所有一切看错了,总不外这五大类。另外你对於一切法想错了,这是烦恼。想错了也有五种∶贪、瞋、痴、慢、疑。贪瞋痴常说,大家懂;慢是傲慢,疑是对於圣教的怀疑。对於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诲,对於佛的经典,特别是对大乘,净宗法门古大德讲的诸往生经;诸往生经是通指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这都是讲往生西方净土的。所以我们在古人注疏当中有提到诸往生经,诸就是诸多的意思,就是指这三经。怀疑,那你就不会念佛了,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的机会当面错过。这个错误的思想产生无比的障碍,叫烦恼障,这些都是属於烦恼。
  所知不是障,我们称为所知障,所知不是障,所知是智慧,般若无知,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就是所知。佛给我们说,宇宙人生一切万法,你本来都知道,都是你所知的,你哪一样不知道?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可是我们今天智慧完全没有了,怎么会没有?这一定有障碍障住了,这种障碍就叫做所知障。所知是你本来有的,因为你有这个障碍,本来知道的现在变成不知道,变成无知了。这个障碍叫无明,无明就是什么都不明白。无明怎么起来的?无明是从不觉起来的,迷了,不觉了。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是个动相,是一念妄动。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在佛法里面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在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提出这个问题。他怎么会提出的?诸位都知道,《楞严经》是开智慧的。
  在中国佛家常讲,「开慧楞严,成佛法华」,为什么《楞严》跟《法华》有这样的雅号?佛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说一切众生修行证果,讲得很多,但是佛也常说「一阐提没有佛性」,他不能成佛。一阐提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没有善根。这个意思是讲没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有善根的人统统都能成佛,这是佛常说的。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开权显实,说真话了。说真话是什么?一阐提也有佛性。虽然没有善根,他有佛性,既有佛性就决定能成佛,所以叫成佛的《法华》。《法华经》上讲成佛,讲得最圆满、最彻底、最究竟,是这么回事情。大家不要听到成佛的《法华》,你赶快去念《法华经》,你就搞错了。真正成佛,《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就决定成佛,这个要知道,不可以错会意思。
  开智慧的《楞严》很有道理,《楞严经》都是佛的弟子跟释迦牟尼佛开辩论会,反覆的来辩论。我们在旁边听了,真会开智慧,自始至终非常精彩的辩论。所以富楼那尊者听到释迦牟尼佛跟阿难尊者这一问一答,到第三卷的时候,就是经过七处徵心、十番显见,阿难尊者开悟了,说偈赞佛。富楼那尊者在旁边听到很难过。为什么?阿难是初果,初果听佛讲经说法他开悟了。富楼那尊者是四果阿罗汉,阿难是须陀洹,四果罗汉听不懂,愈听愈迷惑,疑虑重重。所以他向佛请教,提出问题。这个原因在哪里?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阿难尊者所知障轻,烦恼障重,所以他听经会开悟,他不能证果,烦恼障重;他不能得定,不能证果。富楼那的根性跟他恰恰相反,富楼那是烦恼障轻,所知障重,所知障重听不懂;烦恼障轻,他证四果罗汉。众生根性不相同,在《楞严经》上很明显的看出来。
  他向释迦牟尼佛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佛教里头叫大问,根本的问题,就是无明怎么来的?无明是几时起来的?什么原因起来的?我想很多学佛的人都有这个问题。我过去在各地方讲经,讲到这个问题很多同修来问我,来问我无明怎么起来的?因为这是宇宙人生的根源。现在科学家也在找,在研究、在探索,太虚空当中星球怎么形成的?世界怎么形成的?生命怎么生起来的?都在探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三千年前,富楼那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来。他问得还好,一切众生他修行证果成佛了,断了无明,破无明、证得法身,成佛之后,什么时候还会再起无明?他问的问题,问得很周到。这些问题,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上详细的解答。他怎么解答法?这个话我不说了,你们自己去读《楞严经》,去参去。我要说破了,就很对不起你,为什么?把你的悟性堵塞,你就很难开悟,要你自己去读,你自己有悟处。所以禅宗的教学,实在讲一、二句就可以说穿,为什么不说?等你自己悟。你悟出来之后,你向老师报告,老师给你印证;老师决定不说,只给你印证,这是宗门教学的方法,让你自己契入境界。如果讲解给你听,你是听说的,你自己入不了境界,这是宗门跟教下的手段不一样。宗门的手段的确是高明,让你自己契入这个境界。佛确实讲得清楚、确实讲得明白,你去看去,你要看不懂,再看;一遍看不出来,看第二遍;二遍看不出来,看第三遍。你把《楞严经》看上一千遍、看上两千遍,也许你就懂得了,你就觉悟了。古人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要很有耐心去读,你才懂得佛说话的义趣。所以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里面,我们要晓得怎么离障。这是讲二障。
  三障就是讲惑、业、苦,惑业苦三障。「惑」是迷惑,「业」是造业,「苦」是受报,这叫三障。三障的意思实际上跟二障是相同的,起惑就是所知障,造业、受报是烦恼障。我们在回向偈里面常常念到,「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用什么方法来破三障?用戒定慧。所以佛讲经说法不外乎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三学就破三障。这个地方讲「离障安住」,安住是安住在法空,离障,安住在法空了,与主空神就相应。由此可知,此地讲离障安住,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要安在无住上,那就对了。这是第四尊菩萨教导我们的。
  第五尊,『广步妙髻主空神』。「妙髻」是比喻。「广步」,广跟前面讲的普是一个意思,都是与法性空寂相应,它才广;广是遍虚空法界。「步」跟前面第二尊「游」的意思接近,这个地方是偏重在化他。普游偏重在自行,广步偏重在化他。前面说深广是比喻法性,自性的体、相、德用。此地妙髻也是比喻权实二智,这是用在教化众生方面。世出世间哪一法是最高的?智慧。所以佛法是智慧之法,佛学是智慧之学,佛是表智慧的。佛陀耶这个名词,它的体就是智慧,作用是觉悟;觉是用,智是体。古德为我们解释佛这个名词,在智里面讲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是体;讲用是讲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讲三种智,三种觉。你明白这个字的含义,就了解整个佛法讲的是什么?它讲圆满的智慧,这才叫妙髻。妙髻就是妙高的意思,权实二智皆妙。智讲得很多了,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会说到。
  「广步」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菩萨就现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用广步两个字来形容。这就是说明诸佛如来有能力应机说法,有慈悲不舍众生,佛家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极处。只要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不是我们有一个恳切希求的愿望,这个未必。为什么?那些愿望都是从妄心里头生的。佛对於我们这个假心,虚情假意,太了解、太明白了。虚情假意的希求,佛笑笑,理都不理你;如果是真心希求,立刻就有感应。真心现前的时候,也许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有一念的真心,往往这一念真心,自己都不能觉察,但是佛知道;知道了,佛就来应现。所以有很多同修,初学佛的时候有很多瑞相,来给我说,见到佛相,见到光,闻到香气,很欢喜。现在学佛多年,统统没有了,是不是退转呢?不见得是退转。你在初学佛的时候,你没有心学佛,可是阿赖耶识里面佛的种子偶尔一现行,那个波非常微弱,自己都没有觉察到,佛知道了。所以佛给你这些瑞相,让你感觉得惊讶、惊奇,加重你的信心。你信心已经建立,佛就不需要再来,常常来那就变成怪事,不是好事。不能常常有,感应不可以常常有,常常有就变成魔障,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不可以常常有的,正常的是不常有的。常常要是见到佛菩萨、见到瑞相的时候,你就要记住《楞严经》上讲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定要见如不见,根本不要理它是好境界,一执著就是魔境界,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楞严经》上佛教给我们怎样去防范,一定要记住。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十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54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九面,主空神。昨天我们介绍到第五尊,广步妙髻主空神。今天接著看第六尊:
  【无碍光焰主空神。】
  名号里面『光』与『焰』都表智慧。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每一类的大众在基本上都离不开智慧,所以戒定慧是世尊教导一切众生的根本,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基本的教义。此地著重在『无碍』,智慧与体性相应就无碍。我们今天不但是做一切事有障碍,我们的智慧也有障碍,这种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为什么有障碍?没有离开意识,换句话说,凡夫之人,不仅仅是我们一生,生生世世都受意识的主宰,没有办法超越意识的范围。意识当然就有障碍,虽然唯识论里面告诉我们,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