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旭海找着附近的饭店,问下路人最近的饭店在哪里,路人告诉他就在前面拐角处,城市里最大的一家饭店,啥好吃的都有,面条最便宜,凉拌面还便宜,农村人来城里,要是吃饭,首选就是那家饭店的那个面。价格公道,饭量还足。
  杨丽羽跟着靓姐从医院出来,她觉得自己比早上已经好多了,明天再去打一针,差不多就彻底好了。靓姐走在外侧,拉着杨丽羽快速往医院旁边的医院食堂走,“快点啦,一会儿又没了,要是吃不上午饭我可真要打人了。”
  杨丽羽知道靓姐今天是等自己,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自己身边飞掠而过,杨丽羽下意识的回头去看,那背影略微熟悉。
  靓姐推了推杨丽羽,“干什么呢?看脚下,一会儿绊倒了我可不管你啊!”杨丽羽笑笑,跟靓姐道歉。
  等她再回头看的时候,那个人影已经消失在了拐角处。
  会是成旭海么?应该不会是他吧,如果他来城里,一定会提前写信给她的。而且那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急忙忙的样子,倒像是来城里办事的。
  靓姐也回头看,“你看什么呢?还不看路。”杨丽羽摇头,“以为是个熟人,好像不是。幸亏没叫住那人。”靓姐拍拍杨丽羽的肩膀,严肃的说,“你在城里哪还有什么熟人,还以为这是公社呢?走吧,赶紧跟我进食堂。”
  成旭海到了城市第一大饭店,找了个门口的位置坐着。把身上的行李先放下,服务生热情的走到他身边,“您要吃点什么?我们这里的面是最好吃的,您要不点一份儿凉拌面?”服务员一看成旭海,就知道他是公社里来的,谁城里人还背着一大包东西来饭店吃饭?一般农村人不爱在饭店花钱,点一份面就觉得够贵的了。
  服务员看准了成旭海是农村来的,才把凉拌面推荐给他。
  城里人来吃饭,或许她就推荐什么馒头啊、炒菜啊、汤啊之类的。但多数农村人只有一大家子来饭店吃饭的时候,才会选择点一些饼馒头之类的主食,再点一些炒菜,在很多农村人的眼里,汤那种东西居然也要花粮票和钱,根本就是无用。
  成旭海是饿了,但他觉得今天天气不是很热,点凉拌面他怕吃完了,一会儿肚子又疼,还是吃点热的东西吧。
  “有其他的吗?菜单请拿来,我要看一下。”
  服务生把菜单拿来给成旭海看,心想,看了价格后,一会儿你还得点最便宜的凉拌面,还要看菜单?真是费事。
  成旭海简单翻了下菜单,“我要两个花卷和一个木须柿子。”服务员快速记下,“花卷一毛钱一个,木须柿子一份五毛钱,一共七毛钱,还要别的吗?”成旭海从兜里把粮票和钱都拿出来,数好后给服务员,“不要其他的了,谢谢。”
  等菜和花卷都上来的时候,成旭海觉得自己可能点的有点多了。一个花卷很大,有碗那么大,木须柿子也挺多的,他看看,目测能有两三个鸡蛋,一个小柿子,满满的一盘子。
  没关系,吃不完的一会儿带走,晚上也可以吃。
  成旭海吃着吃着,忽然想起来,木须柿子吃不完,拿回宿舍也不能热啊,花卷凉着吃没关系,可以就着点热水,但是木须柿子,鸡蛋凉了味道就变了,而且鸡蛋还容易坏……算了,把木须柿子先吃完,如果花卷剩下一个半个的,就拿回宿舍晚上吃去。
  但成旭海低估了自己的饭量,那花卷好像是空心的,咬一口,竟然一半都快没了。也许是自己饿了吧,他想。
  一顿午饭解决了两个大花卷和一份木须柿子,把在铺子买的凉开水也喝光了,整理好行李往外走。
  再不抓点紧,天可就要黑了。看天这么阴沉,怕是一会儿要下雨。他出门也没记得带伞,毕竟一家人都没想到,成旭海刚进城里就能赶上下雨。
  成旭海又问了服务生学校的位置,出了门就赶紧往学校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旭海一直想着别下雨,眼看学校就在前方,两百米的路程,一场大雨哗啦啦的落了下来,街上的人都赶紧往周围的店铺里跑去躲雨。成旭海也跟着路人钻进一家卖布料的店里。
  这家店的店主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技艺精湛的裁缝,她做出来的衣服密不透风,布料拼接的花纹还好看,一个月精心做出来的一件衣服,要比商店里卖的贵大衣都好看,而且这衣服还是量身定做的,非常好看合身。
  “老奶奶,这布料怎么卖?”成旭海看见店里的布还都挺好的,想起母亲让他有工资了给她邮寄点好看的布回来,省得她还得去县上集市去买。
  老奶奶叫了一声,“阿莲!客人来了!”
  一个年轻的女人从屋里出来,给几位客人都讲了下这些布料的价格,然后很遗憾的告诉他们,店里的布料都是已经被预定的了,没有多余的布料了。如果要布的话,下个月初,先交布票预定,布做好后交钱领布。
  成旭海心想,果然城里的布也是供不应求的,想给母亲邮寄些好布还是挺困难。
  外面雨停了,客人们都回到了路上。成旭海也跟着出去了,在外面看了眼店的名字,记在心里,继续赶路。
  成旭海到了学校的人事部,把宿舍和工作都给成旭海安排了,明天是周日,学校休息,他打算去看看杨丽羽。今天是没时间了,他还要把宿舍的东西布置好,和室友同事们认识认识,领教科书,领食堂的饭票。
  年级主任让他带初一班级的数学,成旭海有一段时间没练算术了,好在让他带的是初一的数学,初一的数学还是很简单的,他看一看课本,该记的东西也都能记得差不多了。
  “这三个班从下周一开始,就是你接手了,这里老师少,每个老师带的班级也不是一个两个,累点忙点就坚持吧,成知青!”年级主任找成旭海谈话,生怕成旭海觉得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多不干了,“下次单位分房子,肯定有你一份,成知青!”
  进主任室接热水的老师听了,笑,“主任哟,您可得改改口了,叫人家成知青多不好,该叫成老师了!”年级主任点头,“是啊,成老师,你要好好工作,我们这批娃儿,可是祖国的明天,祖国的花朵!”
  成旭海觉得自己也是干劲十足,一会儿他回宿舍就要跟着几个室友看书备课,明天上午去找杨丽羽,下午和晚上还是要备课的。周一是他第一天上班,他可不想让自己被同学们说,这个新来的老师,讲的一点也不好,讲的什么我都听不懂。
  “我们新来的老师都是要进修,成老师,你没问题吧?”年级主任笑着问他,从桌子上的一个夹子里找到文件,递到成旭海面前,“要是没问题,就在这里签个字吧!”
  成旭海一头雾水,进修?根本没人跟他提起这件事啊!
  年级主任一拍脑壳儿,“瞧瞧我这记性,我忘了跟你介绍了,成知青,我们领导班子针对高中学历的老师,都要进行进修培训。主要是让你们学习大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也能更好的教学生。”
  成旭海认真考虑年级主任的话,如果他去进修,那谁来替他讲课?还是说……进修是每天晚上或是每个周末去的?
  年级主任继续道,“高中学历的老师都要累点嘛,我们老师,是要不断学习的,对不对?而且成老师你是一个新老师,更应该去主动学习,对不对?没有问题就赶快签字吧,不签字是没有正式任职的资格的。”
  成旭海心想,敢情这是只有去进修才能正式工作啊!
  签就签,反正进修是躲不过的,要想在城里能扎根生活,他就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学习得多了,了解得多了,才能生活的比别人都好。
  成旭海回到宿舍,跟几位室友打了招呼,他铺好床铺,拿起教科书坐在桌子前,和几个同事开始备课。
  几个同事跟他年龄也差不多大,都挺年轻,都是教数学的,但是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人是教初一数学的,其他的都是初二数学的。成旭海跟那位初一的老师讨论着教学方法,那位老师也乐此不疲的给他讲初一的学生,让他多去了解学生。
  成旭海很好奇的问,“咱这屋都是初一初二的,学校没有初三的学生?”城里应该跟农村不一样吧,农村的学生少,可能好几个班一起上课,如果生源不够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年级断层,没有五年级或者四年级,只有一二三年级和六年级。
  城里不该呀,城里的人可还是挺重视教育的,学校这么大,学生也应该不少的。
  同事觉得成旭海这问题挺有意思,放下课本,认认真真的跟成旭海解释,“老兄啊,你看初三的学生都是要干啥的?都是要考高中的,好高中决定了能不能上好大学。你说,初三那么重要的学生,能让咱们这么年轻的来教么?”
  成旭海一想也是,自己也是刚来的,怎么就能想到要教初三呢。
  另外的一位同事说,“教初三就了不起啊?就是一些老头子教嘛,咱们也总有一天能教初三的,不用担心!咱们年轻着呢,教初一初二正好。”
  成旭海和同事们聊了一会儿,同事们都很好相处,没有什么排挤农村的意思,大概也是因为知道他是下乡里的知青,对他还挺照顾,他有什么问题,同事们也都帮忙解答,几个室友就像他的一群好哥们儿。
  翌日是星期日,学校都放假,成旭海是起了个大早,在洗手长廊里洗漱后,拿着钱和可能用到的票就出了门。他记得杨丽羽工作的是第一中医医院,一路上问问路,总算走到了中医医院。
  他听说城里的医生,一般一个星期只有一天的假期,不像他们老师,教初中的一周可以有一天半的假期。医院周末正是人最多的时候,给医生一天的假期已经不错了。
  成旭海在医院门口仰望着这栋雪白的大楼,很高很好看,比农村卫生所那个小平房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一进医院,一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