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旭海母亲确实没带什么值钱东西出来,她今天出门就没翻翻黄历,咋就能撞上这俩傻子。这俩傻子平常也不伤人,但是那装疯卖傻的样儿,看着就唬人。家里要是有刚满月的小孩,看着这俩傻子一摇一摆的走路和那怪异的神情都能被吓哭。
  每天拎着个破布兜子,看谁家院里有啥好的就顺手摘走,不过多数情况都是趁着主人不在家。要是不小心跟主人撞了个面对面,俩人就当啥都没看见,也不管主人在后面叫喊什么,就当耳聋一样脚底抹油的走了。
  重点是为啥没人管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俩不拿特别贵的东西,占点小便宜就算了;二是他俩装疯卖傻的样子就唬人,生怕惹了他俩,半夜遭到报复。
  成旭海离母亲不远先停下脚步,悄悄弯腰把蔓藤上的斧头解下来,直起身来冲向母亲。
  “你俩走不走?!”成旭海一直没说话,挥动了两下斧头,这回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气向二人吼道。
  两人吓一跳,定睛一看,这老太身后何时站了一个拿着斧头的年轻男人呢?那男人好像是暴怒,脸上和脖子上的青筋顿起,握着斧头的手臂上也隐隐可见因愤怒突起的青筋。
  母亲听见是成旭海的声音,激动得差点把手中的火把扔出去,两人没动地方,成旭海近了一步。
  大概两人认为成旭海不可能伤人,所以两人也在原地僵持着,继续扮演傻子的角色。
  成旭海母亲反应的比较快,趁着成旭海和那两人僵持着的时候,她弯腰单手把自己捡的一堆可以当柴火烧的枝子用藤条缠成一捆,一脚踩在枝子上,一手快速的缠完,并且打了个结。看到成旭海身后拖着的扁担和一捆柴,成旭海母亲走过去,把扁担从蔓藤一端解下来,绑上自己的那捆柴枝。
  “嘿!成知青!你咋跟你母亲搁这儿呢?”不远处,何社长不急不慢的走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搬箱子的社员,“跟我一道回去啊?”何社长离老远就看着这几人了,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成旭海向来为人正直,能让他生气的事情无非是因家人而起。这俩西村的傻子就站旁边,估摸着是顺了人家成家的东西。但一看那俩傻子手里,拿的东西好像是从集市来的,那两个人站在这儿干什么呢?
  “哎!何社长!我们跟你一起走!”成旭海母亲赶忙就要挑起扁担走,成旭海放下斧子,把斧子绑在稍轻一点的那边柴火上,从母亲手里接过扁担,跟上何社长。
  “走吧!你俩走前头,俺们走后头!”何社长笑眯眯的。
  成旭海挑着扁担走在最前面,成旭海母亲跟在成旭海不远的地方,何社长对西村二人说道:“天色不早了,俺们都回家吃饭去了,你俩也赶紧回西村吧!”这两人无父无母,正好抱团一起做点啥傻事,若是有一天因为自己的错事死在外面,估计都不会有人管。
  何社长也不等他俩说话,带着两个帮忙搬箱子的社员匆匆跟上成旭海二人,往东村的方向走。
  “你俩以后啊,少往这山沟沟的地方走,俺相信咱们社、咱们村的都是好人,那山那头,都是几个村路交汇的地方,你俩黑天了就不要往那头去,你说,今个儿要是没碰上俺们,你俩可咋整?”何社长走在半路跟成旭海说,“你哥现在都回你嫂子家去了,虽然你是个男人,可若是出门碰到今天这种事,还是大半夜的,你说邪不邪?”
  成旭海不想什么邪乎不邪乎,他只想家人平安,“如果那两疯子不走,我或许真的会跟他们僵持一个晚上。”何社长摇头,笑,“这不就是你傻了么?等你体力不够的时候,他们还是两个人呢,你咋不想想你在城里的媳妇儿呢?”
  成旭海的气渐渐沉了下去,对啊,杨丽羽还在城里,若是他有点意外,她又要怎么办呢?他们连个孩子都没有呢,她已经嫁到了成家,他不想让她未来真的孤独一生,也不想成家人的那个传真的坐实:成家的男人不行。
  “行了,你家到了,俺们继续往前走了啊。”何社长把二人送到家,笑眯眯的带着两个社员继续往前走了。
  …
  科学研究所。铁门在身后“当”地一声关上,像是走入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牢笼。
  “哎,老成你回来啦?儿媳妇咋样,跟我们讲一讲?”成冠民从外面进了科学研究所的大铁门,正好碰见两个室友在外面晃荡,大概是吃完午饭来散步消消食的。
  成冠民左手拎着个纸袋,里面装的是杨丽羽给的金桔干,右手扶着圆圆的近视眼镜,好似生怕眼镜掉下来。
  “好!”
  几个室友见成冠民说起儿媳妇来乐的合不上嘴,就知道老成对这儿媳妇肯定满意。
  老成几年没回家了,这事儿大家都知道,自从前两年一直在城里念书的二儿子成旭海下(禁)乡到附近农村,虽然成旭海算是和家人团聚了,但是老成可是和家人离得更远了。
  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人,无论是写信还是要给家人邮寄物件,都会在东西投递出去前,有专门的检察人员来检查,确保信中不涉及机密事件。其实如果不是成冠民今年和去年算的东西,大概不是重机密,而且很多成果现在已经公开,不然组织领导怎么会让成冠民出门见儿媳?
  “你儿子啥时候来城里啊?也快了吧?”室友笑呵的跟在成冠民旁边,“我记得,你二儿子比大儿子有出息吧?”
  成冠民提到自己的二儿子成旭海还是很骄傲的,严肃的说,“我二儿子在城里读的书,高中马上读完了才下(禁)乡的,但是我大儿子是一直没从农村走出来,我早就叫他好好读书,但是他念完了小学,说啥也不要念书了,就跟我老伴儿学种田割草插秧儿。”
  “唉哟,老成你这是幸福哟,二儿子有才气又有才华,二儿子媳妇还是中医院的内科医生,这是都把你大儿子缺陷的给补上了,你岁数也不小了,得告诉你二儿子赶紧来城里,多多努力,你才好早日报上你的大胖孙子啊!”室友说到这里,也很羡慕成冠民,儿子都那么大了,还挺有出息,怎么说怎么开心。
  成冠民也不忘说室友,“你闺女也快要长大了,等她长大了,你也就放心了,莫着急啊。”
  “哈哈,谢谢你老成喽!”
  …
  杨丽羽在两天后收到靓姐还给她的那张食堂餐票,若不是靓姐主动还给她,大概她这记性近期是想不起来这件事了。
  靓姐穿着白大褂,戴着白色的医生帽,耳朵上挂着白色的口罩,还有牙医专门的半张护目镜,一伸手,手上还戴着乳胶手套,再看靓姐拿神情,除了严肃就是严肃,不说杨丽羽了,另外两个室友同事,八百年也不见靓姐笑一下。
  杨丽羽心想,靓姐真是一个比自己还严肃的人。
  “今天上午事儿少,我看墙上日历写的标注我才想起来的,一回寝室就想起来,一来医院就忘,餐票还让我给放医院了,你说这扯不扯……”靓姐把一张餐票放到杨丽羽桌子上,杨丽羽那还有一个等待的病人,靓姐也不好多耽误杨丽羽时间,“午间吃饭我来找你啊?”
  杨丽羽把餐票收入办公桌的抽屉里,“行,谢谢靓姐。”
  靓姐的柳眉微蹙,却没说什么,转身走了。
  王主任在医院多年了,也算是了解靓姐为人处世风格,靓姐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也对,做牙医的一般对待事情都一丝不苟,就像对待小巧的牙齿一样。小巧的牙齿上有细微的牙洞,牙医都要能看出来,并且对症下药,在用工具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这大概也就成就了靓姐一半的性格——严整做事。
  “你靓姐就是那么个严肃的人,跟她在一起,你可千万别开玩笑。”王主任写着本周的内科综合报告,头也不抬的说。
  杨丽羽做为一个新来的人,也没想在短期内就能和谁处很好的关系,她觉得万事还是要看天意,顺其自然便好。
  “医生,你前两天给我开的那个药,我吃了不咋管用。”一个年轻的女人边说边咳嗽,有时还打个喷嚏,若是喷嚏到一半又打不出来的时候,和杨丽羽说话的时候多半是红着眼睛的。
  杨丽羽给这人复诊了一遍,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她在这人病历书上的诊断字迹,确认她之前的判断无误,“这几天有没有其他症状?之前你没告诉过我的。”
  “没有,就是觉得好像没好。”阿嚏!
  杨丽羽正在考虑要不要加点药的用量,王主任不急不慢的说,“叫她去隔壁的医生那里开挂水的西药吧。”
  那女人听了吓了一跳,“我不打针,喝中药就成!”
  成什么成!一边急着好,一边又不想打针,这是着急吗?
  最后杨丽羽还是笑着把那人送到了隔壁,“刘医生,这位感冒发烧流鼻涕的,您给她开个吊水。”刘医生正在给别的病人诊断,看见杨丽羽来了,应下,“好的杨同志,你回去忙吧!”
  杨丽羽在整理中草药的药效笔记,她最近得把中医笔记整理完,王主任说新来的医生在一年内需要每个月上交一次笔记,这是中医院对新医生的要求。快到月末了,杨丽羽要是不交笔记,估计下个月可能要扣除一些票了。
  杨丽羽刚入城,正是最需要各种票的时候,她可不想第二个月就被扣票。
  “杨大夫!杨医生!”
  一个男人挎着个竹篮跑进来,杨丽羽一看,是那天和老婆争吵的那个男人。杨丽羽记得他老婆好像住院了,农村来城里看病,在城里又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单位报销。看病用药对城里人是免费的,但是对于农村来的,是要收费的。
  “俺和俺媳妇儿今天下午的火车,俺是来和你告辞的!谢谢谢谢你!”男人挎着个竹篮子给杨丽羽鞠了一躬,“虽然俺们农村来的,也没啥钱,这几天媳妇儿住院就差不多用光了家里的积蓄,但是俺俩感谢你,你的好心俺们永远不能忘!”
  杨丽羽听男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她寻思他要是再磨蹭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