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又一轮的添酒,春花看到三奶奶还是抢到二奶奶前面,而她自己,仍然落在最后。待管事媳妇们将果馅汤圆、红豆粥等送到时,春花恰好离得最近,只得站起来先接了装着汤圆的托盘。
可春花并没有立即上前,而是等二奶奶三奶奶过来,将装了汤圆的托盘递给了先到了的三奶奶,然后转身从管事媳妇手里接了粥,递给了二奶奶,自己后退了一步,看着二奶奶和三奶奶捧给老夫人。
这时她分明觉得屋子里的女眷们都在看着她。从让她点戏起,老夫人给了她机会,她本可以就势上前去奉承,讨好老夫人,可她没有那样做。
很明显,泰宁侯府里老夫人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就是泰宁侯这个手握重权的侯爷,对老夫人也是敬重听从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孝道。
老夫人在老侯爷还只是一员普通将领时以侯府千金的身份下嫁,靖难期间老侯爷随皇上征战,她在京城与当时的燕王妃徐氏交好,亲手做军衣劳军,为老侯爷封侯立下汗马功劳。她并不是一般内宅的老太太,而是对侯府的事情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物。
侯夫人以及二太太对老夫人极为恭敬,二奶奶和三奶奶就更加地表面化的争夺老夫人的欢心。
她们是要为自己的丈夫争泰宁侯府的世子位!
三爷做为泰宁侯唯一的嫡子,本应顺理成章地请封世子,可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于是二爷做为目前侯府的孙辈中的第一人,又是嫡出,也有了心思。想来四爷五爷六爷,也未必没有这个想法!
顾梦生回归顾家后,他也有资格去争一争爵位。先不论婆婆与泰宁侯的往事,顾梦生是侯府里的长子是肯定的,而且他最主要的优势是靠自己打下的军功。别的不说,只凭借他当年救过皇太子,泰宁侯若是为他请封世子,皇上决不会驳回。
可是春花那天问了他,得了他一句与他无关的回答,他们就已经定下了原则,不去争这个世子这位。
于是春花凡事向后退一步,表明了顾梦生的意思。她传出的信息这些人精们自然马上接收到了,大家看她的目光又有些变了,顾梦生若想争,还的确是个强劲的对手呢。
再想到老夫人将新认回来的孙子放在了折柳院,意思也很明显。二奶奶和三奶奶已经断定,这一房人应该是没什么竞争力了。既然这样,还可以拉过来做为一个帮手,于是她们对春花更加客气、亲热了。
春花自然也会笑脸相答。
这场家宴用了两个时辰左右,最后老夫人说了句,“明天还都有事情,大家散了吧!”于是大家纷纷离席,春花顾梦生陪着侯爷去了正和院。侯夫人病了,他们怎么都应该来问个安。
到了正和院门前,春花发现正和院虽然是正院,但却不是侯府的主建筑。只看规制,就知道福寿堂才是真正的主建筑。她心里更明白老夫人在侯府里的地位了。
通传的人出来了,“夫人身子不适,以后再见吧。”泰宁侯这时已经进去,春花便与顾梦生回了。
天气已经黑下来了,空气中的冷意让春花精神一振,她挽着顾梦生的手沿着小径向自己的院子里走去,前面提着灯笼的下人被拉长的身影投了过来,卢梦生关切地问她:“吃好了吗?”
这样礼仪繁琐的宴会,很多人根本什么也吃不下,最后看着几十道上百道的菜竟然饿着肚子回去。可春花却不会,她时机看得准,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吃到了□□分饱才放下筷子。于是她答道:“嗯,我觉得侯府里的厨师还是很高明的,有一道鱼脍做得特别鲜,不只鱼是现杀的,调料放得也恰到好处,只可惜送到宴会厅里时有些凉了。”
“真是三句不离本行,”梦生也笑着说:“你做的比这个还要好。”
“我刀功差多了。”春花知道自己的缺点。
“我们在小潭边做的鱼汤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好的鱼汤。”李梦生不是在吹捧太太,而是真心这样认为。想想在千户所快乐的日子,谁能想到,眼下他们夫妻进了侯府,而且是这样陌生的侯府。自己都觉得无所适从,太太跟着自己到了这里,该有多不知所措,他努力陪着太太说些高兴的往事。
春花笑着说:“你所认为最好的鱼汤可能不是最美味的,而是因为吃鱼时你的心情是最好的。”
“喝个鱼汤还跟心情有关?”
“饭菜好不好吃有很多因素。”春花还真操起自己的老本行点评起来了,跟在身边的人都是自己带来的,也不怕她们听到说出去,“就说今天侯府的宴席吧,水陆俱全,可是首先一样,厨房太远,冬天里菜送到了就冷了,失去最好的味道;还有很多菜不是现做的,不知在灶上热了多久了,只是样子看着好而已;再就是做法陈旧,没有新意。”
“太太真厉害,”卢梦生笑着说:“我就没尝出来,觉得还好。”
“今天我吃着也不错,这时因为我们都是从外面来的,吃这样菜的日子短。你没见府里的人都不怎么吃吗?”
“噢,是这样的,”顾梦生说:“若是时间长了不喜欢吃,就让陈妈给你做几个菜。”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春花让他放心。
☆、第二百四十章
春花和顾梦生一路走;一路闲聊,顾梦生应该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盛宴;春花能感觉出他的兴奋;就问:“今天的戏不错,你喜欢吗?”
“喜欢,我第一次看这样好的戏。”顾梦生讲起他过去看的戏来;“我小时候没看过戏;后来到广宁府办差时看过几次;但都没有这样好。”
“我也喜欢;”春花笑着说:“不过;我也没看过多少戏;还都是在家里看的。听说外面的戏班子很多;也热闹得很。”
“在外面看戏的地方叫勾栏瓦肆;那里有好多的棚子,莲花棚、吉庆棚是最出名的;里面的戏班还经常相互斗戏;还有表演百戏的、卖吃食的、卖各种玩意的。”顾梦生到京城前从没见过这些;而到了京城就赶上国丧,这些也是他从别处听到的。
“勾栏?”这个词好熟悉,春花问:“是不是那里也有,也有……”
“有什么?”
“就是像绮红老板那样的!”
“我也不知道。”顾梦生老实地回答。
春花记得并不错,勾栏瓦肆起源于宋,正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明初时,这里最主要还是戏曲、百戏表演的场所,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糜烂,娼妓盛行,勾栏便成了妓院的专有名词了。
“以后你去看戏喝酒可以,但别的乱七八糟的地方决不许去!”春花未雨绸缪地提醒顾梦生,他从边城来,哪里见过京城里的灯红酒绿,若是学坏了,她可不依。
“太太,放心吧。”顾梦生握紧了太太的小手,笑着说。
他的手那样的大,那样的温暖,春花便放下了心事。笑着听顾梦生告诉自己,“父亲说,下个沐休日,府里请客,将我们回侯府的消息公布出去。要给京城里所有的勋贵人家都送帖子。还让我抽时间亲自去姑父家下帖子,请杨府所有的人来,还有我在京卫指挥使司的上司、同僚。”
“嗯,别忘了大姐家的帖子你也要亲自去送。”春花提醒他。
“我知道。”顾梦生又说:“我请来的还有几位故人,徐三爷、胡指挥使,刘指挥佥事,他们的内眷们你注意招呼些。”
春花点头答应着,对于卢梦生自己的人脉,当然要格外用心。她马上又想起那一天用的衣服首饰,原本她和卢梦生打算在新家宴客,便只做了两套新衣,想着之后她就在家里待产,并不用多做,可是到了侯府,今天已经将一套新衣都穿过了。按京城的风俗,每次宴会都要穿簇新的衣服,她还需要添上几件。
还有首饰,送给母亲和大姐的是加银子先做出来的,而在银楼里订做的其它首饰到那时也该做好了吧。
毕竟是刚搬的家,这几天一点也没闲着,刚把所有的事情都理清了,宴会的日子也就到了。
泰宁侯府宴客,场面非常宏大。
京城里的勋贵差不多都来了,清贵中有风头正健的杨阁老,吏部的两位侍郎,林阁老的嫡长孙,至于五军都督府和京卫指挥使司的官员们,更是一个不差地前来奉承。
外院簪缨云集,内院葳蕤生辉。
春花昨天早上去老夫人那里请安时,就被告知宴会上她只要在宴客厅里与诸位到来的夫人们说说话就行,别的事情她这个身子操持不来。
对于这样的安排,春花很是满意,她穿着大红缂丝石榴百子图的袄裙,带着金镶翡翠的头面,面带笑容地由老夫人把她介绍给到来的诸位夫人们。而侯夫人还在病中,这些天,春花只见了她一面,看着身子确实不大好。
“适应了侯府里的情况了吗?”于夫人终于找个机会把春花拉住了问。
“好,”春花说:“老夫人和夫人都很体贴,说我刚来,又有身孕,让我只管把院子里的事情理清,不用天天去请安,还给我配了专门的暖轿。”
“太婆婆、婆婆宽容,表妹也要愈加恭谨才好。”林太太教导春花。
春花点着头说:“我每天一早都要与老夫人、夫人请安,晚上梦生回来,再陪着我去上房一次。只是老夫人和夫人每次问了我身子怎么样,想吃什么,缺什么,还有就让我回去休息,赏我不少的补品,让我安心补胎。”
围在一起说笑的夫人们就笑着赞泰宁侯家家风淳厚,“这府里在京城都是数得着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们也和气,同知太太能进这样的家门,是有福气的人。”
“正是呢。”春花笑着答应。
厅里有人越来越多,春花只得离开于夫人和琼花,回去继续接待工作。听到定远侯夫人到了,春花赶紧迎了过去。定远侯徐夫人带着侯府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还有几个少奶奶,一家七八口人一齐进来。
定远侯夫人与泰宁侯老夫人交情很深,如今拉着春花的手,对老夫人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