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听说我是造反狂魔-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虽说地里头已经有了野菜,但人也不能只靠着野菜填肚子,他们纷纷想到了青山村,要知道去年就他们村子损失最少。

    都是沾亲带故的,青山村的人挡不住,到底是借出去一些,就是秦家也是如此。

    别人可以不管,但亲戚上门来了抹着眼泪哭求,总不能不管不顾的,就是王氏的娘家也来了一趟,不过老郑氏心里头不痛快,直接给扫地出门了。

    为此,王氏还偷偷的抹了两天的眼泪,觉得婆婆太霸道,一点儿也不给她娘家人面子,但一看秦小山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她也就不敢再提了。

    钱氏其实也有些担心娘家人,不过想到家里头老娘老爹都是喜欢攒着粮食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暂且就放了放心。

    来的人多了,青山村的人才知道,去年冬天的那些难民可不是好打发的。

    就山里头那些村子,有的还好一些,商量着给了一些粮食把人打发走了。但也有那么三两个村子,既想要外头的消息,又不想给粮食的。

    但凡是这样子的村子,后来都造了抢,那些难民聚拢在一起,抢起来的时候都是豁出性命来的,村民们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最后损失反倒是更多。

    一直到这个消息传来,青山村那些觉得白给的粮食可惜的人家,这才彻底闭了嘴,要知道有几个村子为了粮食,可是出了人命的!

    看着粮仓里头越来越少的粮食,秦家人也有些心急,郑氏这一日带着两个儿子清点了一些,觉得这些粮食最多吃到秋收,就再也不肯外借了。

    不止如此,老郑氏还带着两个媳妇出去挖野菜,明摆着告诉那些上门借粮食的人家,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这时候再开口就得仔细想想。

    无论如何,春天的日子总是比冬天好过的,这一日,秦春沛在村子里头溜达了一圈,看着外头满了不少的小河有些担心,去年大雨过后,这条河也是直接漫了出来。

    如今雪水都化了,看雪量的话比去年大雨有增无减,也只能希望山里头的雪一点一点的化,别一下子来让河流承受不起。

    他往县城的方向看了一眼,心想着若是再没有动静的话,怎么样也得去打听打听,不然心里头总是吊着一件事儿不上不下的。

    回到家中,老郑氏跟两个媳妇倒是喜气洋洋的,老郑氏还说道:“今年雨水多,没想到菇子也多得很,这些够吃一段时间了,晒干了还能多存一段时间。”

    钱氏和王氏的脸色也都不错,纷纷说道:“可不是吗,明天再去摘一些,哎,要是能去县城就好了,城里人就喜欢吃这些山货,晒干了卖不出价格,新鲜的才好卖。”

    当天晚上,老郑氏就做了一顿香菇炖鸡,他们家的鸡如今越来越少了,但看着家里人的气色,老郑氏还是觉得这个不能少,当然,两只鸡腿肯定是归两个孙子的。

    吃饱喝足之后,就是秦家兄弟也觉得日子还算安逸,说不定不会再有坏事儿了,不过两人都把做好的弓箭拿了出来,秦春沛一看,手艺都还不错,不过还是秦小叔更胜一筹。

    这两把弓箭都是木制的,周身打磨的十分光滑,弓箭的弦用的是牛筋,那还是以前他们家的老牛摔死之后留下来的,用起来弹性正好。

    除此之外,秦大山和秦小山还打磨了数十支箭,大约是心里头憋着气,两人做武器的时候都是开了刃的,十分锋利,箭上还用鸡毛做了校准,秦春沛试了两下,准度十分不错。

    将弓箭递给儿子的时候,秦大山千交代万嘱咐的:“做是给你做了,但这可不是弹弓可以随便玩,这要是射中了可是会死人的。”

    秦春沛自然满口答应下来,其实别看这弓箭做的精细,但兄弟俩都不是行家,做出来的弓箭射程不算远,攻击力也不足,射中人的话,除非是要害,不然要不得人命。

    秦春沛就在院子里头试了试,他许久没有用弓箭,自然有些拿捏不准,不过幸好感觉还在,加上身体的五感都过人,很快看着就有模有样了。

    秦大山兄弟俩看的惊奇,忍不住问道:“阿沛,你以前也没学过弓箭,怎么拿上手就会了?难道私塾里头还教这个不成。”

    秦春沛脸色不变,笑着说道:“君子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射箭就是其中之一,私塾里头虽然不教,不过我却是研究过的。”

    一听这话,秦大山兄弟俩也不多想,只以为是读书人的玩意儿,不过他们倒是觉得好奇,还以为读书人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谁知道还要学射箭骑马呢。

    之后几天,秦春沛就跟弓箭较上劲了,随着土地化了冻,村人们也开始翻地准备下种,关心县城的人越来越少,除了那个怪模怪样的竹子围墙,倒像是所有人都把县城忘了似的。

    秦春沛也开始读书,倒不是他也彻底安心下来,而是也没有其他好的主意,不过每晚入睡之前,他总得去一趟郑氏房中,提醒她将细软放好。

    郑氏只觉得孩子被吓怕了才如此,为了安他的心每次都答应的好好的,甚至还把自己收拾好的包袱给他看,倒是弄得秦春沛哭笑不得。

    原本被白雪覆盖的青山褪去白色,焕然一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原生态的风景带着野生的美丽,看得人心里头也畅快了许多。

    秦春沛也忍不住微微松了口气,开春之后,能吃的东西就多了,难民只要有一口吃的,那日子就比冬日好过许多。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县城那些贼匪不成气候,说不定已经被人收拾掉的时候,惊变突如其来,就在一个黑夜之中,县城的方向火光四起。

    秦春沛最近的觉一直很浅,几乎在村口有动静的同时就醒了过来,他走出门一看,隐约看见东边有火光,但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并看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将家里人都叫起来之后,秦春沛才走到村口打听了一番,众人都说县城那边依稀有火光,能隔着这么多公里都能看到,可见那边的火势有多大。

    据秦春沛所知,青石镇并没有太高的建筑,除了城楼之外,高一些的基本都是酒楼和秀楼,通常也就二三层楼的样子,超过三层的绝无仅有。

    能起这么大的火势,怕只怕不是一栋两栋宅子着火,而是大量的屋子同时着了火。

    火光之中,秦春沛依稀听见哭嚎的声音,他不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幻觉,毕竟这里与县城的距离太远,已经超过人类的听觉范围了,即使他的五感过人。

    心中的不好的预感越来越浓,秦春沛直接找到了秦老村长,开口说道:“五爷爷,我感觉不大好,若是县城乱了,距离县城最近的村子就是大靶子,虽说我们有围墙在,但现在天气暖和起来,竹子肯定经不住火烧,咱们是不是先找地方躲一躲?”

    秦老村长还有些犹豫:“这,不至于,说不定是朝廷在清缴贼匪呢?”

    秦春沛却说道:“不可能,如果是朝廷的人,怎么可能会把整个县城都烧了,五爷爷,我感觉十分不好,咱们距离县城太近了,如果骑马的话半个时辰都不用。”

    秦老村长叹了口气,咬牙说道:“走,通知大家伙儿收拾东西,咱们马上去山上避一避,若是没事儿,过一天就回来,若是有事,小心一点也能救了大家性命。”

    秦春沛听了也不多留,立刻回家通知老郑氏等人收拾行李离开,他们走的很急,必定是无法带走全部粮食的,但幸亏细软都收拾好了,推着推车也能带走一部分粮食。

       

 第二十二章逃!

    “娘,咱们真的得走吗,这不是住的好好的吗,外头有围墙,城里头那些贼人就算来了,他们也进不来啊!”王氏看着车上装不了,不得不留在仓库里头的粮食,忍不住这么问。

    老郑氏却警醒许多,大约是这段时间大孙子说得多了,她也总觉得世道怕是要不好了:“反正咱们得走,你不走的话,自己个儿看着粮库去。”

    王氏被怼了一句,连忙闭上了嘴不说话了,可着劲的想往车上多堆一些粮食。

    其实吃了大半年,秦家留着的粮食也不多了,秦大山兄弟俩一人推着一个车子,就把粮仓里头的粮食运走了大半,剩下的实在是带不走的,也偷偷的塞进了柴堆里。

    青山村已经乱了起来,但真正听了秦老村长话的人却不多,谁家也舍不得家当,不是拖拖拉拉的,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个也舍不得。

    能跟秦家这般迅速装好东西往山上走的,十户人家里头也没有两家,秦老村长喊了几句,这时候也没有人听,只得跟着秦家先走了,他可不能拿着全家人的性命冒险。

    青山并不算陡峭,但车子上山也困难的很,钱氏和王氏不得不在车子后头推着,前面老郑氏拉着秦春云,秦招娣抱着三丫,秦春沛就得拉着来娣。

    对比起来,秦老村长那边也不轻松,他上了年纪能顾得自己就不错了,幸亏他家有牛车,秦峰的两个儿子年纪都大了,也能帮着推车,不然他们家能带走的东西更少。

    最后跟着他们一块儿走的,统共就十来户人家,连秦家三房那边也没有动静。

    一群人一口气走了大半个山头,一直到大家都走不动了,秦老村长才说道:“大家停下来歇一歇,喝点水。”

    秦大山秦小山已经顾不得地上冷了,一屁股坐了下来,后头的钱氏和王氏也累得不行,身体累也就算了,最主要心里头也慌得很。

    一停下来,原本憋着一口气的村人们纷纷议论起来,几个女人更是念叨起来:“村长,咱真的要逃上山吗,说不定留在村子里头也没啥事儿。”

    “是啊,咱们村那么多人,不至于能有什么事儿?”

    “那竹墙看着也挺管用的呀,一冬天都过去了,这都开春了,难道还有什么难民不成?”

    “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