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外国干涉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制造军舰了,可现在可以吗?现在要是把船厂造好了,到时候还不是白白便宜了敌人?我现在想想就觉得头痛!”史秉誉搞了大半年的经济,舍不得把自己好不容易才建设起来的一点家产在不久后让敌人给破坏光了。转移说起来容易,可真的要转移动员的人力物力又要多少?一转移必然造成城市内人心惶惶,好不容易才把商人、工厂主聚集到政府周围,这一来岂不是前功尽弃了?而且对部队装备的延误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说穿了,史秉誉还是不大想和英法两国打仗。要是只打清朝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那些商人工厂主还很乐意支持政府把战争进行下去。“厚农而资商,厚商而利农”,这是这些商人多少代梦想的事情。根据地和清朝控制区最大的不同就是大清王朝压抑工商业发展,而根据地大力支持工商业发展,实现了他们几辈子只能做梦却一直无法实现的幻想。清朝的各级官员都是孔子的坚定学生,思想上认为商人乃是最难驯服的奸狡之民,必须尽最大可能抑制工商业,要重本抑末、重农轻商。行动中对那些商人手工业者横征暴税、大肆剥削,你要是不给官员进贡孝敬一下他老人家,牢房的大门时刻就朝您敞开着,而且搞不好还让你人头落地,落一个人财两失的地步。在根据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只要你交纳很少的税收就可以安心进行自己的生产交易,有胆敢敲诈勒索的,只要举报到监察院那人铁定要把牢底坐穿了,同时还可以给你一定的奖励。你要是资金不够,政府会用利息很少的资金来帮助你,你要是人手不够,政府会组织大量劳力到你这里来——前提条件是你要保证他有吃的——进行生产,同时自己还可以对政府的行政指手画脚,这样的政府不支持难道还支持满清吗?!解放军现在战争进行极为顺利,每打下一块地盘他们都有大把机会从那边捞取更多的钱财,或者是招收大量工人,而且解放军进行的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资保障,这些都是赚钱的好买卖。那些商人眼睛已经不限于沿海一带了,他们时刻都盼望着解放军能赶快打下内地,毕竟那里的人口和市场都是这些商人垂涎欲滴的。
    杨沪生现在无法理解史秉誉心中的小九九,他考虑的是战争,是以后如何更好的消灭敌人,“城市有什么好守的?只有在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前提下我们才进行城市保卫战。我们现在占领的城市越多,以后敌人的包袱也就越大!宁波、温州、福州都是港口城市,到时候敌人除了封锁还会派兵登陆占领。他要占领就让他占领好了!不过是一个个包袱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民心,以后人民是会明白为什么要让出城市的,只要我们能在运动战中大量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把敌人陷入泥潭中,最后的胜利必然是我们的!对了秉誉,英国那边的留学生我的意见还是不要加入英国国籍了,这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我看还是让他们用香港公民身份留在英国,同时尽量地分散,低调一点,彼此之间越少联系越好。这样就是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被一网打尽了。至于是否都学海军我看没有必要,能学最好,学不了学点别的也不错。反正中国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见识过西方的人才,还是让他们遍地开花好了。”杨沪生紧紧按住史秉誉肩头,“回到温州后让参谋部好好商量一下如何把部队整编好,尤其是后勤方面,一定要加大后勤保障力度!进攻湖南没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如何可以胜利?只要我们部队自己硬起来了,那些外国军队又算是什么东西?和人民好好解释一下,我们毕竟是有准备的主动转移,并不是被人家追着屁股被动的转移,这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别整天疑神疑鬼了,有准备的人民战争是不可被击败的!”
    杨沪生是宁波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情,已经无数次在梦中回到宁波了。以前自己实力不够,宁波又驻扎着两支清朝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让杨沪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左宗棠已经到了绍兴,而清朝另一个所谓的“中兴之臣”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城内的数万兵马现在只剩下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张景渠部一万人,现在不收复宁波什么时候收复?!美丽富饶的家乡、优良的海港、几十万宁波人民马上就要摆脱清朝压迫了,这怎么可能不让杨沪生激动呢?盯着地图被撕裂的地方,杨沪生心里暗暗地念叨着,“宁波,我终于回来了!”
    
     
   
第十三章


    
    懒洋洋的太阳斜挂在东边灰蒙蒙的半空中,大地上的雾气在阳光照耀下正在慢慢消退,露出开阔的平原。几座茅屋零星地散布在空旷的田野里。一条瘦弱的黄狗耷拉着脑袋疲倦地在田埂上散着步,徒劳地想在周围寻找点可以填腹的东西。原来人烟稠密的鄞西平原在经历过太平军和清军来回的拉锯后没有什么人活动了,原来这里的那些百姓不是被太平军裹胁当了“长毛”,就是被清军给抓进城去,或者当作“发匪”砍头朝上面邀功去了。肥沃的田野里长满了杂草,只有鄞江还在静静地朝着东北流淌下去。没有什么收获的黄狗停住了脚步,警觉地望向了南方。
    低矮的滚滚黄尘从南方的天际间冉冉升起,从烟尘中出现了无数的人影,沿着奉化江两岸正在急速地朝北面开进。
    “向前!向前!我们是人民的武装,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四明山上红旗展,南昌城下炮声隆。打败曾剃头,消灭李匪军。向前、向前!奔赴战场,奋勇杀敌,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我们是战无不胜的解放军!……”
    高昂的歌声从行军队伍中传了出来。这是解放军第二军的第二师和第八师先头部队,两支部队夹江并肩前进着,在他们后面是推着小车,赶着驮马的支前民工。虽然已经是数九寒冬了,可打了胜仗的战士们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一个个解开了厚重棉衣的口子,敞着胸膛迎接凛冽的朔风,行军队列中不时漾出欢声笑语。一队队战马在队伍两翼飞快地奔驰着,马蹄轻快,烟尘轻盈。在战士们身后出现了十艘缓慢移动着的飞艇。
    “司令员,我们距离宁波城还有四十里!是不是让战士们加快速度?”跟随五团前进的沈师长从前面跑了过来请示。
    杨沪生正沉浸在宁波的山水之间,昨天上午史秉誉和黄翼升在卢秋生和林忠陪同下已经南下临海了,几万部队和十万随军民工也在快要中午的时候离开了宁海朝宁波开来,一路上清军是一个也没有看到,偶尔遇到的地主团丁见到如此大的阵仗不是掉头就跑就是两腿发麻软瘫在地投降了事。部队的进军极为顺利,在现在已经距离宁波只有四十里地了。望着远处田野里一条黄狗一闪而过,杨沪生转过头来目视着沈晔问道:“沈师长,我们离开宁波多少时间了?”
    “……一年多了,自从前年年底离开四明山后我们一直都没有回来过。怎么?司令员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沈晔不知道司令员为什么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望了望西边黑色的大山,飞快地想了下回答道。
    “是啊,一年了……离开家乡已经有一年多了……还记得吗?我们当时实力不够,为了南下,离开四明山后我们渡过奉化江经过东钱湖走天台山那边进入奉化境内,远敌而走哇!只有避开奉化城内的敌人。没想到只是一年的时间我们又大大方方地从江口这边朝宁波城前进了!变化真大啊!”杨沪生感慨地叹了口气说道。在家中的时候人总是想离开家乡到外面闯荡出一番事业来,可真的离开家乡久了又时刻思念着它,“你还记得我们离开宁波时候有多少人?”
    沈晔回想了一下,“当时有七千人,不过在东乡和奉化、宁海境内我们扩军了三千,到突破珠岙封锁线时候部队已经扩大到一万八百人了,当时我率领的五团也有一千多人。”沈晔看了下走在身边的战士,前面人头济济,身后黄尘漫天,无数的战士正在兴高采烈地朝北面开进,明白了司令员为什么会大发感慨了,“真快啊!没想到一年的时间,一万解放军就变成了四十万的大军队,我也成了师长,五团从一千人扩大到一万四千。变化真快……”
    杨沪生点了点头,“是啊!部队发展的是很快,可是离开宁波的部队又有多少回来了?沈师长,你当时的五团一千多人,现在回到宁波的有多少人?”
    沈晔心中计算着战士的成分,一边掰着手指一边说道:“以前的人没有多少了,五团在离开宁波后战斗中伤亡了八百多人,失踪了一百多,到现在整个二师以前的那些战士只剩下不到一百人。现在的战士都是台州、温州、福建招来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我们俘虏的清军士兵。”
    “刘法五、李天佑、王斐、李俊杰……多少高级将领在这一年牺牲?尤其是法五,他若是不牺牲的话,现在至少也是独当一面的军长了。以前离开宁波的一万军队到现在还在各个部队的只有不到三千人,唉……”杨沪生深深地叹了口气。一年多来杨沪生虽然一个胜仗接着一个胜仗,占领了浙江、福建、江西大片土地,温州、福州、南昌众多城市,可自己部队的伤亡一直都不小,到现在老底子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越靠近宁波城杨沪生感触越深,心里面总觉得有种东西堵着,让人呼吸不畅,“沈师长,告诉部队,凡是家在宁波的,等打下宁波城,把敌人从这里赶出去后给他们放假三天!从师里面下拨一些资金给他们,让他们回家去看看。不过三天后必须归队,不然我惟你这个师长示问!”
    “是!多谢司令员关心战士,我一定会组织好的。”
    “让开!快让开!紧急军情!”从北面飞快地奔来几骑战马,马上的骑手大声地吆喝着,战士们给那些骑手让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直弛而过。
    “报告!司令员,宁波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