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1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进行殊死搏斗。后库尔奈人又和澳大利亚大陆上的阿兰达人、卡米拉罗依人等各部落联合,在澳大利亚大陆各处掀起反抗侵略的战争。惜敌强我弱,一八七五年八月孔迪卡巴与自己的族人全体战死于澳洲埃尔湖地区,一八七七年全部库尔奈人只剩下一百人。反抗的种子既然播下了,再想扑灭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孔迪卡巴死后,澳洲土著在新首领率领下继续与英国人战斗,英国人在澳大利亚虽然占据绝对优势,可是在土著游击战下,他们却无法屠杀光所有澳洲土著,于是战争就一天天拖了下去。
    “起航!”望着孔迪卡巴和他的战士们消失在日辉中,徐震大声喝了一嗓子。汽笛一声长鸣,乌黑的浓烟从烟囱里喷吐出来,郑和舰拔锚缓缓离开了这块新大陆。
    
     
   
第九章


    
    炎炎烈日下,一条灰黑色长龙从海面上扶摇直上,给瓦蓝的天空抹上一道不谐调的色彩。灰黑色长龙下,郑和舰正辛苦地朝北方艰难跋涉而去。
    蒸汽机发出单调的轰鸣声,将未燃烧光的煤灰抛出烟囱。千吨战舰因为装载了太多煤炭,军舰吃水很深,舰艏朝前面埋了下去。舰速并不快,时速只有七节,因为没有风,桅杆上的风帆一直未升上去,免得增加阻力耗费更多煤炭。
    吱呀一声,医务室舱门从里面推开了,面目疲惫的赵至诚低着头从里面走了出来,正在外面焦急地踱着步的张志辉和徐震见军医走出,连忙迎了上去。
    “赵医生,伤员们都没什么事吧?”
    “政委。”赵至诚抬头见对自己说话的是张志辉,皱着眉头道:“除了谢易其他三人伤势比较轻,将弹头取出,好好静养几天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谢易呢?”徐震急忙问道。谢易是一名水手,虽然作为自己手下,他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可一起转战数千里,徐震不愿意见到自己手下多牺牲一人。照徐震所想的,最好郑和舰全体将士有多少离开马尾,等战斗结束后自己还带多少人回去。昨天傍晚炮手吴嵩辅在战斗中牺牲已经很让徐震难受了,他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再出现牺牲者。
    赵至诚低头搓着手迟疑下还是说道:“很麻烦,谢易是腹部中弹,肠子都出来了,当时救治又不及时……唉,要是再早一点儿时间,他的希望也许会更大一些,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
    昨天傍晚战斗结束后,赵至诚被留在码头给那些受伤的土著人还有英军伤员治疗,三十三名伤员让赵至诚忙碌了整个晚上,眼睛都没有合过。那些伤员中土著人因为不懂得隐藏自己,五人伤势均不轻,而英军伤员主要是炮弹破片造成的伤害,多数伤势也很重,赵至诚忙个半死,到了天亮三十三名伤员中还是有十一人因为过重的伤势而死去。活着的土著人被孔迪卡巴他们抬走了,而那些英军伤员在郑和舰离开达尔文港的时候留在了岸上,由其他俘虏照管。郑和舰上人员是军人,而不是屠夫。为了进行破袭战,郑和舰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加之郑和舰在装满了各种物资后,空间已经极为狭窄,无法将九十多名俘虏再带到其他地方去。于是在郑和舰离开的时候,那些俘虏全体被释放了,连一纸保证不参加对华战争的申明都没有让他们写下来。——对澳大利亚英军来说,就是让他们写这个誓约书也是没什么用场的。——当然,他们的武器弹药好的让孔迪卡巴带走,残破的被郑和舰全部损坏了。
    在离开之前,郑和舰按照以前的先例给那些俘虏每人十英镑的报酬,用来感谢他们帮郑和舰搬运东西。同时作为舰长,徐震还专门到那些俘虏人群中对郑和舰因为战斗因素无法将喷泉号所有落水人员救起,因为人手不够、医疗设施简陋,无法给予更多受伤的英国人及时救治表示歉意,请他们给予谅解。和蔼的语气,优雅的举止,如同奇迹般给予俘虏报酬,加上自己在被俘虏后不久马上又释放了,这些都俘虏对徐震赞不绝口。只是徐震在体现出自己是一名仁慈的军人同时,却因为自己的手下失去了最佳救治时间而现在深深地内疚着。
    “……老徐,老徐!”徐震眼前出现一片红色,那红艳艳的鲜血刺激的徐震头脑一阵发眩,与自己一样,谢易也是浙江台州人,战友加上同乡现在遭遇到不幸让徐震心里更加难受了。眼前发虚时,徐震听到仿佛极为遥远的地方有人焦虑地呼唤着自己,努力地甩了下头,睁开眼见是张志辉正一脸关切地看着自己。
    “老徐你没事情吧?”
    徐震勉强笑了笑,摆摆手道:“没什么,只是一天没吃东西了,有些饿得慌。赵医生,请你尽一切努力救治谢易好吗?我不希望看到伤员因为伤势过重有什么意外发生。”
    “舰长放心,我一定尽最大努力抢救战士的。唉,只是抢救的时候实在是太晚了……”
    连续救治了一天一夜伤员的赵至诚眼角里面布满了雪丝,现在扶着舱壁勉强支撑着身子,如果不扶恐怕他会马上软倒下来,实在太累了,累的让人想要倒头就睡,任他天打雷劈也不想起来。
    徐震和张志辉默然低头走了进去,赵至诚虽然很想睡觉,可舰长和政委进去了,他也只能跟进去。一进舱室,徐震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医务舱里有八张吊床,因为舱室实在狭窄,吊床分两排上下安置,现在吊床上正静静躺着五名伤员,吊床下还塞了不少的煤炭——为了尽可能多的将达尔文港仓库内煤炭搬运到郑和舰上,战士们连医务舱里狭小的空间也利用起来了。在舱室中间搁置了一张长桌,染满鲜血的棉布铺满了桌面。
    听到舱门打开,几个伤员一转头见是舰长和政委走了过来,连忙想支撑着爬起来。张志辉急走两步,按在战士肩膀上阻止了他们:“别动,你们躺着。”
    躺在上铺的是枪炮长王绍兴,在昨晚战斗结束后王绍兴就被张志辉强制关进了这里,现在见舰长和政委走了进来,坐了起来面朝张志辉装作没什么事般道:“政委,只不过被子弹咬了一口,包扎好了就没事了,请政委允许我回到岗位上。”
    张志辉扫了眼正望着自己的伤员,见他们听了王绍兴的话纷纷附和,以充满磁性的嗓子缓缓道:“放心,现在舰上没什么事情,同志们还是安心休养吧,休息好,把伤尽快养好再回去,以良好的身体投入战斗!除了回到战斗岗位外,有什么要求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满足你们。”
    徐震一眼就看到在最里面的谢易,缓缓走了过去。谢易双目紧闭躺在吊床上,身上盖着的被子被渗出的鲜血染红了一块。原本红润的脸上失去了血色,变的焦黄,也许是太痛苦了,脸上肌肉不停地抽动着。
    赵至诚在徐震身后轻声说道:“我回来的时候他就昏迷着,到现在也没有醒过来。”
    徐震握住谢易搁在外面的左手,虽然这里十分炎热,可徐震却觉得谢易的左手冰凉,一滴眼泪从谢易紧闭的双目中缓缓流淌出来。嘴唇哆嗦着,好象在说什么话。徐震将耳朵贴了过去,听了好一会儿才听清楚谢易在说什么——“……妈妈……妈妈……”——听明白的徐震脸色一下煞白,眼角有些发涩,握着谢易的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抖动起来,喉咙里仿佛被一团棉花给堵塞了,让他想发出声音,可话到了嘴唇边却又堵了回去。好一会儿,徐震轻轻将谢易左手放进被子里,屈膝半跪在谢易面前,低着头默默地注视着谢易那张因为痛苦显得扭曲了的脸。
    张志辉在安慰了其他伤员后,也走了过来,和赵至诚一起站在徐震身后,垂着头看着俩人。
    徐震脑海里浮现出谢易母亲面容,他认识谢易母亲。当郑和舰成军后,舰上战士们的家人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当时徐震安置那些家人在码头上隔着老远看郑和舰,作为根据地海军最重要的军舰,虽然是战士的家人,徐震也没胆子让他们登上军舰——很简单,这是军舰,不是游艇。
    徐震正手指着军舰对那些不停发出惊讶赞叹声的战士家人介绍时,却见到有位小脚老太挪移着脚步一直朝郑和舰走去,担任警戒的战士将那位老太拦了下来,可在老太榜样力量下,原本围在徐震身边的家人现在也想更近一些欣赏郑和舰,全朝前面奔过去了。徐震连忙上前,和那些家长好说歹说劝阻大家不要靠郑和舰太近,那位老太却说想要亲手抚摩一下郑和舰,不用到舰上去抚摩,只要在码头上摸摸船舷就行了。徐震好话说了一箩筐,老太主意却没有一丝一毫改变,急的徐震差点因为上火流鼻血,如此不通情理的老太自然让徐震对她印象很是深刻了。
    无奈之下徐震只好让战士上舰将老太在舰上儿子找了过来,请她儿子劝说倔强的老太。这位战士就是现在躺在这里陷入昏迷中的谢易。了解到下面发生的事情谢易赶忙从军舰上跑了下来,一边劝阻母亲,一边对徐震抱歉,同时还说明了母亲为何非要摸一下军舰不可。
    谢易的父亲在太平军到台州的时候参加了当地太平军外围组织,后清军反扑,谢易父亲在追随太平军逃亡时被杀,同时死的还有他的哥哥,谢家只剩下谢易一根独苗。在丈夫和长子均被清军杀害后,谢易母亲因为悲伤过度,整日以泪洗面,眼睛都要哭瞎了,现在只有很近的东西她才看的见,而且看的还很模糊。为此在到了马尾后,她才想亲手抚摩一下郑和舰,想要触摸自己儿子整日打交道的军舰。明白事情经过后,徐震和郑和舰官兵肃然围着谢易母亲站在周围,旁边那些原本想凑热闹与郑和舰近距离接触,回乡也好吹牛的战士家人也不再朝前面拥挤了。大家给谢易母亲让开了一条通道,在徐震陪同下,谢易母亲成为数百名家人中唯一一名靠近并且登上军舰,触摸过谢易工作岗位的家人。
    在离开郑和舰时,谢易母亲拉着徐震的双手,一再说自己的儿子不成熟,请徐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