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然农家女-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木抬起头犹豫了一下,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李进见了连忙插嘴介绍,“大姐,这位是张文学,这位是洪助教,这位是马山长,知道咱家的事情特意从县学赶过来的。”
  “见过几位大人!”安木以手加额恭恭敬敬的趴伏在地。
  李户长撇了撇嘴,笼着袖子站在旁边,刚刚他小跑着去迎接这三个人,却被他们身边的仆从瞪了几眼,讪笑着后退。看到安木喊他们大人时,不屑的撇了撇嘴。
  自言自语道:“真是可笑至极,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看到逢人就喊大人的人呢……”还想多说几句,却发现几道锐利的目光瞪了过来,讪讪的住了嘴。
  张文学三人仿佛没有听见李户长的话,坦然受了礼,又还了孝子礼节才和安木说话,“既是称呼我们为大人,那便是自家人。小娘和小郎因何事清早跪在这县衙门前?”
  安木跪在地上,将刚才的事情讲了一番,最后说道:“先严刚过世,儿家中的仆妇便卷着家中财产逃逸,又有贼夜半闯入正房中行窃。现在……儿连先考妣留下的田地都无法保住。儿有何面目再立在这人世间?”说完之后连连磕头落泪不止。
  张文学三人不由自主的叹息了一声,安举人停灵之时他们也是吊唁过的,当时便觉得安家只剩下一对小儿女以后的生计定是艰难,只是想着终究是会有人管安家的事情自己就不用出头了,没有想到现在他们却落到了如今的地步。
  李户长听到安木告他的状着了急,插嘴道:“张文学,您莫听他们胡扯,绝没有偷窃的事情!是他们把红契给弄丢了,今天小人来帮他们过户。若是早知道他们这般颠倒黑白错认好人为歹人,小人断断不肯出手相帮……”
  “汝乃何人?”马山长眯着眼睛,不屑的问道。
  李户长恭敬的垂下袖子道:“小人是沙湾的户长,当初安家的丧事便是小人主持的,您和文学去沙湾时还是小人接待的呢……”
  还没有等他说完,马山长嗤笑道:“原来是个吏……怪不得这般的没规矩,张文学在和自家子弟说话哪里有你插嘴的余地?”李户长被这一通嘲笑,臊的脸色通红,抬起袖子遮住额头。
  三位文士身边的仆从见到马山长生气,立刻将李户长连拉带扯的轰到旁边,嘴里还不干不净的骂道:“快夹了你的鸟嘴,你算个甚东西?也配和咱们文学说话?”
  “山长何必与吏一般见识?”洪助教笑着劝道,“没得降了自己的身份。”马山长听到这话急忙施了一礼,连称惭愧。
  这世上唯一敢不把胥吏放在眼中的官员就是他们这些清流,清流没有农税商税的压力,又没有刑事治安的困扰,只需要将生员们教导成材既可。所以对待胥吏的态度一向恶劣,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他们高贵的与众不同的出身,一旦清流当上了地方官员,就又会对胥吏们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小郎多大年纪,可曾看过书?”张文学对洪助教和马山长的行为视而不见,气度优雅的令安木和大郎站起来回话。
  安木听到他问大郎的事情心中一喜,答道:“大郎刚满三岁,先严在世时曾督着他读了《百家姓》,挑着《诗经》里的好文章让他背了几篇,只是不怎么会写字。”
  张文学听的连连点头,刚满三岁的幼童正是启蒙之时,安举人学问卓绝,对自己的儿子定是会亲自启蒙的。
  “《素冠》是小郎所写?”张文学又问道。
  “这……”安木的心里转过了千万个念头,有心想承认是大郎所写,可是又怕拆穿了之后别人会瞧不起大郎,便咬咬牙道,“实不敢欺瞒大人,素冠是儿所写……”
  张文学面色一变,不等她说完就将话打断,“某未曾想到小郎这般年纪便会写字了?小郎可知素冠的意思为何?”
  洪助教和马山长向左右看了看,发现似乎无人听到安木的话,立刻大声称赞起大郎的笔迹来,将安木弄得张口结舌。
  大郎却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老老实实的将姊姊教给他的话讲了出来,“讲的是贤臣被奸臣所害,另一个贤臣极为同意他的行为,愿意和贤臣一起接受处罚……讲的,讲的是君子之道。”
  张文学听到大郎的回话心中一松,心想他虽然不会写字,可是却能将道理给解释清楚,将来纵是有人问起来那也是能糊弄过去的,便又问道:“那小郎可知何为君子之道?”
  问完之后方觉得问的有些深,正想换一个话题,却见到大郎侃侃而谈,“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便是君子之道!”
  “说的好!”一声喝彩声从县衙门口传来。
 >;

第17章断决
更新时间2014…3…26 14:02:36  字数:2355

 安木听到这声喝彩,偷眼往县衙方向看了看,见到是一名身穿青色曲领大袖,头戴幞头,腰束七銙鍮石革带,脚登乌皮靴的年轻人走出县衙大门,立刻便知道这是一位从九品的官员。
  长吁了一口气,心想县尉终于出来了。
  魏县尉走下县衙的台阶,满脸热情的迎着张文学三人走去,恭恭敬敬的施了一个晚辈礼。
  张文学三人还礼后,问道:“今日此来,非为别事,而是为了克明丧事,不知县宰可曾上报?”
  魏县尉听到是这件事情,立刻长叹一声,“在下闻听得安兄驾鹤西去,心生恍惚,思及此犹觉得其言在耳其神在眼,实不敢相信安兄西去……”说到此处以袖掩面,很是哀伤的哭了几声,只字不提为何还不上报。
  张文学听到魏县尉的话便知道他还未上报,和后面俩人对视一眼,均是长出了口气。既是没有上报,这件事情还不是随他们揉来搓去吗?
  “唉!”张文学满脸惋惜之色,“想当初,克明弱冠之年考入县学,某便觉此人穆如清风,学识匪浅。果不其然,年纪轻轻便能得中解试。只是未曾想到,天不遂人愿,如此大才,竟……”他说着话不经意的向洪助教使了一个眼色。
  洪助教上前一步,说道:“克明之殁,令人扼腕。更可怜其娘子,如仙露明珠,芳兰竟体,自愿追随丈夫而去。此等贞烈之女,实乃我沈丘众妇人之标榜。”
  魏县尉原本还糊涂着,心想举人娘子人傻胆小,丈夫死了她居然也上吊了,要不是在安举人身上没有检查出来任何下毒的痕迹,我差点就怀疑她是凶手。可是等到洪助教念了一篇张衡的《思玄赋》说到其中的“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时,突然明白了洪助教的意思。
  立刻紧跟着说道:“正是,如此贞节烈妇,实乃天下妇人之楷模,某定当上表为其求个嘉奖。”
  张文学看到魏县尉明白了他的意思,伸出二指轻轻拂动美髯微微颌首。意味深长的说道:“克明的丧事,县宰主持的极好,吾等亦要将此事上达天听,为县宰美名。”
  魏县尉哪里会不明白,这是花花轿子大家抬,张文学替魏县尉往礼部递折子,他自然也得替张文学三人扬扬美名,立刻说道:“不敢,不敢!此乃份内之事。哪里及得上张文学、洪助教、马山长的教化之功?若不是有几位,本县岂会出一位节妇?”
  张文学三人听到魏县尉这句话,哈哈大笑,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
  又寒喧了一会,魏县尉才想起来安木和大郎,阴沉着脸问道:“小娘和小郎有何冤屈要跪在县衙门前哭泣?”心中暗自恼怒,你们家中失窃却不来报官,披麻戴孝的跪在县衙门口,知道的人只当你们是孩子不懂事,不知道的还当我是昏馈之官呢。
  安木看到魏县尉的神色有些不善,低下头道:“并无冤屈!奴奴是陪李户长来办理田契和房契过户的。”
  魏县尉听到她没有说偷窃的事情,脸上的表情舒展了开来,安抚道:“汝父新丧,念尔等不易,今年和明年的救济粮便领双份吧,小娘还有何要求,只管说来听听?”
  “奴奴家前天夜里遭了贼……”
  李户长在一旁大喊道:“县宰莫听她胡扯,她家里并未遭窃,明明是她自己疏于保管,将红契遗失,县宰若是不信只管派人去沙湾村查看,若是村民们都承认了她家失窃,县宰只管拿去小人这颗头颅。”
  安木心中咯噔一下,难道沙湾村的人全部被收买了吗,“县宰请明断!难道先慈的金银首饰和家中的铜钱也都是我自己扔到外面的吗?”
  “扔不扔的谁知道?”李户长嗤笑道,“只怕是你家出了内贼,相互勾结的吧!”
  “户长既是说出了内贼,想必也是承认我家失窃的事情了吧?”安木揪着李户长话里的漏洞,寸步不让。
  “谁说你家失窃了?”李户长将脸一抹,死不认帐,“谁不知道你从你安举人入土后就一直昏迷不醒,直到前天才病好醒来。说不定是大郎随手扔掉的呢!你怎么不去问大郎,追问我做甚?”
  魏县尉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气的浑身发抖,“都住口!县衙门前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李户长哭喊道:“县宰,小人好心好意的来帮安家过户红契,可是却被他们冤枉啊……”
  魏县尉被他喊的心烦,叫过两个杂役去搜他的身,杂役上下摸索了一番将荷包从他腰间扯下,交给了魏县尉。
  魏县尉指着荷包里的红契呵斥道:“你冤枉?这红契因何在你手中?”
  “那是刚刚替安家过户的新红契啊!”李户长不停的挣扎,两个杂役还摁不住他,“县宰,小人还没来得及交给安家小儿女,小人冤枉啊!县宰明鉴,请县宰一定要还小人的清白啊!”
  安木看着李户长如此这般表演,心中一阵阵的恶心。张文学则是唰的一下展开了折扇,露出了好笑的神色。
  “你住口!”魏县尉看到了张文学面上的表情,羞的面色通红,恨不得叫过左右杂役,将李户长摁在地上打几十大板。“左右来人,先将这贱吏押下,待明日查明安举人家失窃一事后,荆三十!”
  刚刚和李户长斗嘴的张门子听到魏县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