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当初她们初到乌雀村时。可是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还是沈家娘子给了她们第一套衣裳,依水为此还哭鼻子呢。
现在,她们确实该为依水做两套新衣裳了。依水虽然只比小锦大几个月,但是个子却高挑,所以必须得依着小娥的身量做才好。
过年前最后一个圩日是渭泾塘镇的。
这个圩日分外的拥挤,远方的亲友都回乡过年,这逢了圩日,自然是要出来逛逛。
小娥、小锦却惊奇地发现李家那边已经做出了盆景花,一样叫卖,而且价格卖得比他们低,她们又要开始新的一轮了。
“她们是想把我们赶尽杀绝吗?”小娥看着李秀,心里怪难受的。感觉就像做师父的要把徒弟逼上绝路一样。
“这通草花虽简单不简单,但说难却是有基础的人只要想得到的花样就能做出来的。李氏三姐妹肯定是偷偷请人买了我们的盆景,回去琢磨出怎么做了。”沈家娘子叹气。看来这通草花的生意确实是做不下去了。过了年,又得另谋生路了。
小锦看着李倩得意洋洋的看着她们,忽然觉得好笑起来。这李倩其实压根就不会做生意,把竞争对手往绝路上逼,其实也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这种价格战考验的是经济实力和持久力,她们下了那么大的血本,却未必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李家姐姐不肯和我们和好,其实是他们不知道合作产生的效益会比对持产生的更大。”小锦轻声对小娥说道,这套理论她是听妈妈公司的一位董事爷爷说的。那个爷爷对她很好,从不会看不起她,反而教了她不少东西。
小娥似懂非懂,问道:“那怎样才能让他们明白呢?”
“是呀,怎样才能立竿见影的让她们明白呢?”小锦拖着下巴思考。看着那一盆盆红灿灿的通草花,小锦忽然想起了穿越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也是说商战的,其中一个情节也是卖花,男主人翁就采用了 效应,让双方达到双赢。
宾果!小锦想到了。
她走过去,拉过李倩,对她说了一番话。
李倩看着她,似乎并不相信。
“姐姐,反正这样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若是有效果,我们就都能早点收摊回家,还能把花都卖了。”小锦道。
李倩半信半疑地看着小锦,沉默了一会,再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我想想。”
小锦点点头,道:“行,但我们说好,在你想好之前,你不能再降价。”
李倩扁扁嘴,最终还是答应了。
过了半个多时辰。李倩主动走过来,说是答应了小锦的提议。
“小锦,你提议什么了?”沈家娘子好奇问道。
小锦笑了笑,说道:“婶,等会子你就知道了。”
说完,小锦跑进后面的铺子借了一块薄木板,请小娥写上头戴花小花一文钱四朵,中花一文钱三朵,大花一文钱两朵,通草花盆景大尊三十文。小尊二十文。然后递给李倩。
“姐。你先卖这个价,我们这边会卖小花一文钱三朵,中花一文钱两朵,大花一文钱一朵。盆景大的三十五文,小的二十五文。”小锦说道。
李倩冷笑:“我怎么知道你们不会卖得比这更低?”
小锦知道她是信不过她们,便再次跑进铺子,又借了块薄板子,写上了她刚刚说得那个价。
李倩这才拿着另外一块回到了自己摊位上。
“小娥,你认得字?还会写?”沈家娘子显然很奇怪。
小娥、小锦都愣了,小锦反应快,笑着说道:“对啊,姐姐识字。是爹教的呢。姐姐现在还教我识字呢。”
“是吗?”沈家娘子似乎不太信。
“我们爹爹一直想要自己做生意,所以常说我和妹妹都得识上几个字才好,如此,账本才能看得懂。”小娥编谎。
沈家娘子这才完全信了。小娥家就只有两个闺女,她们爹希望她们能帮上忙也是应该的。看着两个孩子似乎天生就会做生意。沈家娘子觉得小娥、小锦的爹娘若不是遭了灾去世,恐怕小娥家也会成为富户。
小锦看着李倩拿着木板走回自己摊位,看了看,又走到她们摊位后面的铺子里,过了一会出来才摆上。
“她那是不信我们呢?”沈家娘子道。
小锦明白了,李倩不识字,她担心自己和小娥乱写一通骗她。
“这边卖三十五文,那边才卖三十文,去那边吧。”一个男子拉住正要到小锦摊上买花的娘子,指了指李氏那边说道。
他们便去了李氏那边买花。
一些不识字的妇人问了两边的价钱,也纷纷去了李氏那边。
不一会儿,李氏那边的花就卖了一大半了。
小锦趁着她那边生意空了些时,拿着木板过去将那块换了回来。
过了一会,小锦这边的生意就兴旺起来了。
就这样来回两遍,两家的花基本售罄。
收摊时,李倩走过来,笑着说道:“沈大姐,您果然会做生意。”
沈家娘子受之有愧,慌忙摆手道:“这不是……”话未说完,就感觉小锦使劲拽了拽自己的衣角。
沈家娘子会意,改口道:“这不是有生意大家做吗?”
李倩点点头,道了句:“就要过年了,小倩就提早给大姐道声喜了。”
沈家娘子也给她道了喜。
分手时,李倩回头看了看小锦,见小锦天真地缠着沈家娘子要买糖吃,原本颇有些深意的神色变得自然起来,摇摇头,自嘲自己想多了,转身离去。
小锦这才松了口气。
“小锦,为啥不告诉李倩这是你的主意呢?”沈家娘子道。
“这是我和姐姐从爹那里学来的,不算是我的主意。”小锦再次将这推到了小娥的爹身上。
沈家娘子没多说,带着小娥、小锦回去了。
再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小娥、小锦第二日便去裁缝店取回了订做的衣裳。
全家人一人一套新衣裳。根叔是一套褐红色的棉袍子,凤槃不喜艳色,便做了套青色的棉袍。霞婶、小娥、小锦皆是一身红。
而给依水做得那两身衣裳也好了,一套喜庆的大红色袄裙,一套水红色的薄衫。
小娥、小锦准备这就给依水送去。
第110章 大年三十夜
ps:
今日第二更。亲们,第二更来了,上传晚了,不好意思呀。
依水穿上红袄裙,大小正合适,就是有点点长。
“小娥这半年长得可真快呢,夏天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的个子只比水儿高一点。”沈家娘子看着小娥以自己身材给依水做得衣裳,怜爱地拍了拍小娥的肩膀,手臂。
“婶,那我有没有长高呀?”小锦凑上去卖萌。
“哈哈,小锦也长高了,而且越长越好看了。”沈家娘子拍了拍小锦的脑袋。
“可是还是没有我高。”依水乐呵呵地跳到小锦身边。
“切,你比我大五个月呢,比我高有什么好奇怪的。”小锦嘟着嘴。
“呵呵呵,都高都高。”沈郎中在那做起了好人。
“哇,娘,好香,团子蒸好是吗?”依水闻到了糯米的香气,馋了,拉着沈家娘子的手问道。
“还差一会呢,你个小馋猫。”沈家娘子笑着说道,随后对小娥、小锦道:“等会团子蒸好了,你们给带点回去,我记得你们娘最爱吃芝麻馅的。”
小娥、小锦连忙摆手道:“不了,不了,今年家里也包了团子,娘还说年年都吃婶的,今年要多包些给婶呢。”
“你们包的是你们的,我们这你们也得拿些回去,换着吃吃。”沈家娘子道。
说着,沈家娘子将已经做好的扁团子一个个放进油纸铺好的篮子里,让小娥、小锦带回去。
小娥、小锦盛情难却,谢着收下了。
回到家,霞婶也在那包团子,只是包的是萝卜馅的,看见小娥、小锦从沈家拿来的团子,霞婶感叹:“这些年,没少受沈家娘子的恩惠,每年过年,都吃娘子给的团子。今年,我们总算能吃上自己包的了。”
小娥、小锦相视而笑。
“来,把篮子里的团子捡出来,再把我们包得这些给娘子送去,大伙儿换着口味尝尝。”霞婶的话让小娥、小锦忍不住捂嘴笑了。
“笑啥?”霞婶拿袖子擦了擦脸,以为脸上粘上了粉。
“我们笑刚刚桂兰婶也是这么说的。”小锦道。
“呵呵,是吗?还真巧,想到一块去了。给,快给送去吧。”霞婶将篮子递给小锦。
小锦一溜烟跑去了。
大年夜那天,一早。霞婶就起来烧水。将家里养的鸡宰了一只。又将养在缸里的鱼给剖了。凤槃在那卖力地劈柴,今个一天可得用不少柴呢。
根叔看着地上的鸡毛,似是想起了什么,捡了几根漂亮的羽毛。掏出一个铜板,做了个毽子。
“娥、锦,瞧,爹给你们做了个绢踢。”根叔冲着正在给霞婶打下手的小娥、小锦喊道。
小锦看了看根叔手里的毽子,这才明白原来根叔口中的绢踢就是鸡毛毽子。
“今个活多着呢,哪有那空踢这个。”霞婶见根叔将绢踢递给小锦,让她去玩儿,不禁啰嗦了一句。
“孩子还这么小,再说也忙活一年了。让孩子去玩吧。别人家的孩子哪还有干活的,都在外头耍着。”根叔摸摸小锦的脑袋,让她去玩。
“呵呵,你就宠着吧。”霞婶嘴上这么说,其实也心疼两个孩子。让她们去玩会。
小娥、小锦谢了根叔、霞婶,却没去玩耍,而是端出一碗米糊,拿出春联和“福”字,搬来了板凳,准备贴上。
“哎呀,这个我来。”根叔见两个孩子,摇摇晃晃地爬上板凳,吓得直喊。
“没事,爹,您去忙吧,我们能行。”小娥接过小锦已经刷上米糊的春联,贴在了新房子的大门上。
春联上写着“